离了文山那湿热险峻的喀斯特山林与最终得以昭雪的驭蛇女之冤,赵清真一路向北,溯金沙江而上,直指那坐拥雪山、古城、纳西文化的丽江府。与前次为“金沙江溺鬼”而来不同,此番他心境更为超然,欲在这片被誉为“殉情之都”、“纳西古国”的土地上,探寻更为缥缈却也更为贴近自然本源之力的传说。
行近丽江坝子,目光所及,景象豁然开朗。巍峨的玉龙十三峰如同擎天玉.柱,横亘天际,雪线之上,终年积雪在阳光下闪耀着圣洁而冰冷的光芒,云雾如同哈达,缠绕山腰,平添无限神秘。山脚下,丽江古城(时称“大研厢”)依山就水而建,黑龙潭水穿城而过,无数小桥流水人家,青瓦木楼,街巷纵横,虽历经岁月,却依旧保持着古朴而鲜活的气息。纳西妇人披星戴月的背影,东巴文中那仿佛来自远古的图画符号,以及空气中弥漫的酥油茶与烤粑粑的香气,共同构成了一幅独特的高原水乡画卷。
然而,赵清真那已臻化境的神识,却在这片看似祥和宁静的土地上,捕捉到了几丝不寻常的“寒意”。一股源自玉龙雪山深处,带着亘古冰封的寂寥与一丝若有若无暴戾的意志;另一股则潜藏于古城水源之始的黑龙潭底,虽不显山露水,却暗流涌动,隐含着某种躁动不安的水灵之力。
他决定先往那传闻有“雪妖”出没的玉龙雪山一探。据古城中的老东巴所言,雪山乃纳西族保护神“三多”的化身,神圣不可侵犯。但近年来,雪山深处偶有异动,尤其在人迹罕至的冰川峡谷地带,时有诡异的白色旋风卷起,风中夹杂着刺骨的寒意与令人心智冻结的嘶鸣,有胆大的采药人或猎人曾远远瞥见旋风中有模糊的、如同冰晶凝结而成的巨大身影,称之为“寒魈”,意为冰雪之精怪,其所过之处,生机断绝,连岩石都会被冻裂。更有传言,这“寒魈”的活动,与雪山冰川近年不正常的消融加速有关。
赵清真并未雇佣向导,他身形如烟,几个起落便已远离游人踏足的区域,深入雪山腹地。越往上行,空气越发稀薄寒冷,凛冽的罡风如同刀子般刮过。脚下是万年不化的冰川,冰塔林立,幽蓝深邃,仿佛蕴含着无数岁月的秘密。他的归墟意境自然流转,将外界的酷寒与罡风悄然化去,步履从容,如同行走在自家庭院。
他循着那丝冰寒暴戾的意志,来到一处位于主峰侧翼、被巨大冰瀑封锁的环形山谷。谷内气温极低,连空气都仿佛要凝固,四周冰壁上布满了尖锐的冰棱。而在山谷中央,一个由纯净冰雪凝聚而成的、高达数丈的模糊人形生物,正在无声地咆哮!它没有五官,只有两个空洞的眼窝中跳跃着幽蓝色的冰焰,周身散发着强烈的寒意与一股破坏一切的疯狂意念!它所过之处,冰层发出不堪重负的碎裂声,原本栖息于此的雪莲、雪鸡等耐寒生物早已绝迹。
这便是“寒魈”!并非天生地养的精怪,而是玉龙雪山庞大冰寒灵性,因近年来地脉微变(或与之前魔教抽取地脉的余波有关)、气候异常,导致部分灵性失衡、淤积,混合了高山极端环境中固有的“寂灭”意念,从而产生的畸变体!它本身并无明确善恶观念,但其存在本身,就在不断破坏雪山局部的生态平衡,加速冰川的异常消融!
那寒魈也立刻发现了赵清真这个闯入它领域的“热量源”。它发出一声直接作用于神魂的、充满憎恶的尖啸,巨大的冰雪之掌猛地拍下,带起无数锋锐的冰锥,如同暴风雪般向赵清真覆盖而来!掌风未至,那足以冻结灵魂的寒意已然先行笼罩!
“可怜亦复可悲……灵性蒙尘,竟至如此。”赵清真轻叹一声,面对这纯粹的冰雪之灵畸变体,他并未动用归尘剑。剑之金气,刚猛易折,与此地极端环境相冲,恐引发更大变故。
他双手掐诀,周身那蕴含“归墟之心”的真元澎湃而出,但性质却陡然一变,不再是包容化归,而是模拟出与此地同源的、却更加浩瀚、更加深邃的——“太阴寒寂”之意境!仿佛他自身化作了这雪山的一部分,化作了那万古不变的冰寒本源!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浩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他口诵《金光神咒》,但散发出的却不是炽热金光,而是一种清冷如月、寂寥如星空的混沌色光晕!这光晕如同水波般荡漾开来,与那寒魈发出的暴风雪冰锥撞击在一起!
没有爆炸,没有轰鸣。那狂暴的冰锥与寒意,在接触到这混沌光晕的刹那,仿佛遇到了归宿,速度骤减,形态瓦解,最终如同百川归海,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光晕之中,不仅未能伤及赵清真分毫,反而补充了他模拟出的“太阴寒寂”之意!
寒魈那空洞眼窝中的冰焰剧烈跳动起来,充满了困惑与一丝恐惧。它本能地感到,眼前这个“热量源”并非它想象中那样脆弱,反而散发出一种比它更加纯粹、更加根源的“寒”之意志!
赵清真一步步向寒魈走去,每踏出一步,周身那混沌光晕便扩大一分,散发出的“太阴寒寂”之意便浓郁一分。他并非在对抗,而是在“包容”,在“引导”。
“尔本雪山之灵,何故自陷偏执,行此破坏之举?回归本源,安抚地脉,护佑此方水土,方是汝之正道。”
他的神念如同冰雪般清冷,却又带着道法自然的温和,直接传入寒魈那混乱的意念核心。同时,他调动自身对地脉的感悟,以其神念为引,缓缓梳理、安抚此方山谷中那因寒魈存在而变得躁动不稳的冰寒地脉。
那寒魈起初还在疯狂地攻击、挣扎,但它所有的攻击都如同石沉大海,被赵清真那更深邃的“太阴寒寂”意境所吸收、同化。渐渐地,它的挣扎弱了下去,那狂暴的意念在赵清真那包容而浩瀚的意志面前,显得如此渺小与可笑。
它那由冰雪凝聚的庞大身躯开始缓缓收缩,扭曲的形态逐渐变得规整,空洞眼窝中的幽蓝冰焰也渐渐平息,化为两汪平静的、如同冰川湖般的深蓝色光泽。
最终,那数丈高的寒魈,化作了一个仅一人高、通体由晶莹剔透的蓝色冰晶构成、面容模糊却散发着宁静祥和气息的“雪山灵体”。它向着赵清真微微躬身,传递出一股感激与顺从的意念,随即身形缓缓沉入脚下的冰川之中,消失不见。它将以新的形态,回归雪山灵性的整体,履行其安抚地脉、平衡生态的天然职责。
山谷内,那令人窒息的暴戾寒意随之消散,虽然依旧寒冷,却恢复了雪山应有的、纯净而神圣的静谧。甚至,一些被冰封的雪莲种子,仿佛感受到了环境的变化,开始萌发出细微的生机。
解决了雪山“寒魈”之患,赵清真飘然下山,回到丽江古城。他没有停歇,径直前往那丽江水源之始——黑龙潭。
黑龙潭水色幽深,清澈见底,四周古木参天,得月楼、五凤楼等亭台楼阁倒映水中,景色极佳。然而,赵清真立于潭边,神识探入水底,立刻察觉到在那平静的表面下,潜藏着一股隐晦的、如同即将苏醒的巨兽般的躁动水灵之力。
他仔细探查,发现这躁动的根源,并非潭水本身,而是源于潭底深处一个隐秘的泉眼。那泉眼连通着地下庞大的水脉,近期似乎受到了玉龙雪山地脉异常(可能与寒魈产生同源)的波及,导致水脉灵气紊乱,一股阴寒而暴戾的“蛟煞”之气正在泉眼中积聚,若不疏导,假以时日,恐真会孕育出兴风作浪的恶蛟,届时不仅黑龙潭不保,整个丽江古城的水源都将受到污染,酿成大祸!
“需防患于未然。”赵清真心道。他并未惊动旁人,于夜深人静之时,再次来到黑龙潭边。
他凌波立于潭水之上,归尘剑并未出鞘,而是以指代笔,引动周身真元,混合对水行法则的领悟,凌空刻画下无数玄奥的“玄元镇水符”与“清静安灵咒”。符文闪烁着清冷的光辉,如同星辰坠落,纷纷没入幽深的潭水之中,直抵那躁动的泉眼核心。
符文之力如同最柔和的网,将那积聚的“蛟煞”之气缓缓包裹、分解、净化,同时疏导紊乱的水脉灵气,使其重归平和流畅。整个过程无声无息,却关乎一城生灵的安危。
赵清真全力施为,神识与真元如同最精细的刻刀,雕琢着那水脉的隐患。渐渐地,潭底那隐晦的躁动感平息了下去,泉眼中涌出的水流变得更加清澈纯净,蕴含的灵气也恢复了往日的温顺。那潜在的“蛟变”之危,消弭于无形。
做完这一切,天色已近拂晓。赵清真回到岸边,气息略显微弱,但眼神明亮。他看着晨曦中逐渐苏醒的古城,听着潺潺流水声,心中一片宁静。
他在丽江古城盘桓数日,感受着这里的风土人情,偶尔也会为一些患有疑难杂症的百姓诊治,其手段神妙,被纳西人视为雪山下凡的神医。期间,他也与几位真正的东巴智者交流论道,对纳西族那独特的、人与自然神灵和谐共处的东巴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数日后,他谢绝了木氏土司后人的盛情挽留与丽江百姓的依依不舍,再次飘然上路。
行近丽江坝子,目光所及,景象豁然开朗。巍峨的玉龙十三峰如同擎天玉.柱,横亘天际,雪线之上,终年积雪在阳光下闪耀着圣洁而冰冷的光芒,云雾如同哈达,缠绕山腰,平添无限神秘。山脚下,丽江古城(时称“大研厢”)依山就水而建,黑龙潭水穿城而过,无数小桥流水人家,青瓦木楼,街巷纵横,虽历经岁月,却依旧保持着古朴而鲜活的气息。纳西妇人披星戴月的背影,东巴文中那仿佛来自远古的图画符号,以及空气中弥漫的酥油茶与烤粑粑的香气,共同构成了一幅独特的高原水乡画卷。
然而,赵清真那已臻化境的神识,却在这片看似祥和宁静的土地上,捕捉到了几丝不寻常的“寒意”。一股源自玉龙雪山深处,带着亘古冰封的寂寥与一丝若有若无暴戾的意志;另一股则潜藏于古城水源之始的黑龙潭底,虽不显山露水,却暗流涌动,隐含着某种躁动不安的水灵之力。
他决定先往那传闻有“雪妖”出没的玉龙雪山一探。据古城中的老东巴所言,雪山乃纳西族保护神“三多”的化身,神圣不可侵犯。但近年来,雪山深处偶有异动,尤其在人迹罕至的冰川峡谷地带,时有诡异的白色旋风卷起,风中夹杂着刺骨的寒意与令人心智冻结的嘶鸣,有胆大的采药人或猎人曾远远瞥见旋风中有模糊的、如同冰晶凝结而成的巨大身影,称之为“寒魈”,意为冰雪之精怪,其所过之处,生机断绝,连岩石都会被冻裂。更有传言,这“寒魈”的活动,与雪山冰川近年不正常的消融加速有关。
赵清真并未雇佣向导,他身形如烟,几个起落便已远离游人踏足的区域,深入雪山腹地。越往上行,空气越发稀薄寒冷,凛冽的罡风如同刀子般刮过。脚下是万年不化的冰川,冰塔林立,幽蓝深邃,仿佛蕴含着无数岁月的秘密。他的归墟意境自然流转,将外界的酷寒与罡风悄然化去,步履从容,如同行走在自家庭院。
他循着那丝冰寒暴戾的意志,来到一处位于主峰侧翼、被巨大冰瀑封锁的环形山谷。谷内气温极低,连空气都仿佛要凝固,四周冰壁上布满了尖锐的冰棱。而在山谷中央,一个由纯净冰雪凝聚而成的、高达数丈的模糊人形生物,正在无声地咆哮!它没有五官,只有两个空洞的眼窝中跳跃着幽蓝色的冰焰,周身散发着强烈的寒意与一股破坏一切的疯狂意念!它所过之处,冰层发出不堪重负的碎裂声,原本栖息于此的雪莲、雪鸡等耐寒生物早已绝迹。
这便是“寒魈”!并非天生地养的精怪,而是玉龙雪山庞大冰寒灵性,因近年来地脉微变(或与之前魔教抽取地脉的余波有关)、气候异常,导致部分灵性失衡、淤积,混合了高山极端环境中固有的“寂灭”意念,从而产生的畸变体!它本身并无明确善恶观念,但其存在本身,就在不断破坏雪山局部的生态平衡,加速冰川的异常消融!
那寒魈也立刻发现了赵清真这个闯入它领域的“热量源”。它发出一声直接作用于神魂的、充满憎恶的尖啸,巨大的冰雪之掌猛地拍下,带起无数锋锐的冰锥,如同暴风雪般向赵清真覆盖而来!掌风未至,那足以冻结灵魂的寒意已然先行笼罩!
“可怜亦复可悲……灵性蒙尘,竟至如此。”赵清真轻叹一声,面对这纯粹的冰雪之灵畸变体,他并未动用归尘剑。剑之金气,刚猛易折,与此地极端环境相冲,恐引发更大变故。
他双手掐诀,周身那蕴含“归墟之心”的真元澎湃而出,但性质却陡然一变,不再是包容化归,而是模拟出与此地同源的、却更加浩瀚、更加深邃的——“太阴寒寂”之意境!仿佛他自身化作了这雪山的一部分,化作了那万古不变的冰寒本源!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浩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他口诵《金光神咒》,但散发出的却不是炽热金光,而是一种清冷如月、寂寥如星空的混沌色光晕!这光晕如同水波般荡漾开来,与那寒魈发出的暴风雪冰锥撞击在一起!
没有爆炸,没有轰鸣。那狂暴的冰锥与寒意,在接触到这混沌光晕的刹那,仿佛遇到了归宿,速度骤减,形态瓦解,最终如同百川归海,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光晕之中,不仅未能伤及赵清真分毫,反而补充了他模拟出的“太阴寒寂”之意!
寒魈那空洞眼窝中的冰焰剧烈跳动起来,充满了困惑与一丝恐惧。它本能地感到,眼前这个“热量源”并非它想象中那样脆弱,反而散发出一种比它更加纯粹、更加根源的“寒”之意志!
赵清真一步步向寒魈走去,每踏出一步,周身那混沌光晕便扩大一分,散发出的“太阴寒寂”之意便浓郁一分。他并非在对抗,而是在“包容”,在“引导”。
“尔本雪山之灵,何故自陷偏执,行此破坏之举?回归本源,安抚地脉,护佑此方水土,方是汝之正道。”
他的神念如同冰雪般清冷,却又带着道法自然的温和,直接传入寒魈那混乱的意念核心。同时,他调动自身对地脉的感悟,以其神念为引,缓缓梳理、安抚此方山谷中那因寒魈存在而变得躁动不稳的冰寒地脉。
那寒魈起初还在疯狂地攻击、挣扎,但它所有的攻击都如同石沉大海,被赵清真那更深邃的“太阴寒寂”意境所吸收、同化。渐渐地,它的挣扎弱了下去,那狂暴的意念在赵清真那包容而浩瀚的意志面前,显得如此渺小与可笑。
它那由冰雪凝聚的庞大身躯开始缓缓收缩,扭曲的形态逐渐变得规整,空洞眼窝中的幽蓝冰焰也渐渐平息,化为两汪平静的、如同冰川湖般的深蓝色光泽。
最终,那数丈高的寒魈,化作了一个仅一人高、通体由晶莹剔透的蓝色冰晶构成、面容模糊却散发着宁静祥和气息的“雪山灵体”。它向着赵清真微微躬身,传递出一股感激与顺从的意念,随即身形缓缓沉入脚下的冰川之中,消失不见。它将以新的形态,回归雪山灵性的整体,履行其安抚地脉、平衡生态的天然职责。
山谷内,那令人窒息的暴戾寒意随之消散,虽然依旧寒冷,却恢复了雪山应有的、纯净而神圣的静谧。甚至,一些被冰封的雪莲种子,仿佛感受到了环境的变化,开始萌发出细微的生机。
解决了雪山“寒魈”之患,赵清真飘然下山,回到丽江古城。他没有停歇,径直前往那丽江水源之始——黑龙潭。
黑龙潭水色幽深,清澈见底,四周古木参天,得月楼、五凤楼等亭台楼阁倒映水中,景色极佳。然而,赵清真立于潭边,神识探入水底,立刻察觉到在那平静的表面下,潜藏着一股隐晦的、如同即将苏醒的巨兽般的躁动水灵之力。
他仔细探查,发现这躁动的根源,并非潭水本身,而是源于潭底深处一个隐秘的泉眼。那泉眼连通着地下庞大的水脉,近期似乎受到了玉龙雪山地脉异常(可能与寒魈产生同源)的波及,导致水脉灵气紊乱,一股阴寒而暴戾的“蛟煞”之气正在泉眼中积聚,若不疏导,假以时日,恐真会孕育出兴风作浪的恶蛟,届时不仅黑龙潭不保,整个丽江古城的水源都将受到污染,酿成大祸!
“需防患于未然。”赵清真心道。他并未惊动旁人,于夜深人静之时,再次来到黑龙潭边。
他凌波立于潭水之上,归尘剑并未出鞘,而是以指代笔,引动周身真元,混合对水行法则的领悟,凌空刻画下无数玄奥的“玄元镇水符”与“清静安灵咒”。符文闪烁着清冷的光辉,如同星辰坠落,纷纷没入幽深的潭水之中,直抵那躁动的泉眼核心。
符文之力如同最柔和的网,将那积聚的“蛟煞”之气缓缓包裹、分解、净化,同时疏导紊乱的水脉灵气,使其重归平和流畅。整个过程无声无息,却关乎一城生灵的安危。
赵清真全力施为,神识与真元如同最精细的刻刀,雕琢着那水脉的隐患。渐渐地,潭底那隐晦的躁动感平息了下去,泉眼中涌出的水流变得更加清澈纯净,蕴含的灵气也恢复了往日的温顺。那潜在的“蛟变”之危,消弭于无形。
做完这一切,天色已近拂晓。赵清真回到岸边,气息略显微弱,但眼神明亮。他看着晨曦中逐渐苏醒的古城,听着潺潺流水声,心中一片宁静。
他在丽江古城盘桓数日,感受着这里的风土人情,偶尔也会为一些患有疑难杂症的百姓诊治,其手段神妙,被纳西人视为雪山下凡的神医。期间,他也与几位真正的东巴智者交流论道,对纳西族那独特的、人与自然神灵和谐共处的东巴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数日后,他谢绝了木氏土司后人的盛情挽留与丽江百姓的依依不舍,再次飘然上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青海没有羊眼汤,青海没有羊眼汤最新章节,青海没有羊眼汤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青海没有羊眼汤,青海没有羊眼汤最新章节,青海没有羊眼汤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