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丽江古城那融合了雪山圣洁与流水灵动的独特气韵,赵清真继续向西北而行,深入那横断山脉的褶皱深处,滇、藏、川交汇的雄浑之地。此地山势愈发险峻,江河切割出深不见底的峡谷,气候变幻莫测,一日之内可见四季。
赵清真的注意力,更多地被那条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如同大地血脉般的“茶马古道”所吸引。这条用马蹄与汗水踏出的道路,不仅连接着物资的流通,更积淀了无数商旅、脚夫、马帮的悲欢离合、欲望与执念,正是滋生“鬼市”之类传闻的绝佳温床。
沿着一条废弃多年、野草蔓生的古驿道前行,赵清真能清晰地感受到这条道路上沉淀的复杂气息。有驮马沉重的喘息,有商贾锱铢必较的算计,有脚夫思乡的愁绪,有遭遇劫匪的恐惧,也有成功交易后的狂喜……这些纷杂的情绪与记忆碎片,历经百年,并未完全消散,反而在某些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辰(如月晦之夜、浓雾之晨),与地脉阴气交织,显化出种种异象,便是所谓的“鬼市”。
他行至一处名为“鹰回坳”的险要山口。此地两山夹峙,形如鹰喙,古道在此盘旋而上,风势凛冽,视野却极佳,可俯瞰下方云雾缭绕的深谷。据零星遇到的樵夫所言,此地便是“鬼市”最常显现之处,夜半时分,能闻人马喧嚣,见灯火闪烁,若有那贪心或时运不济之人靠近,便会被“鬼商”缠上,用阳世的钱财购买那些看似珍奇、实则腐朽或化为顽石的“货物”,甚至可能被勾走魂魄,沦为商队中的一员,永世徘徊于此。
赵清真于鹰回坳口寻了一处背风的巨岩,盘膝坐下,静待夜色降临。他并非要见识那鬼市的热闹,而是要探明其根源,化解这因执念而生的幻境,让过往的魂灵得以安息。
月隐星稀,山风渐起,带着刺骨的寒意与呜咽之声。子时将近,坳口下方的云雾果然开始不自然地翻涌,点点幽绿色的、如同鬼火般的光亮凭空浮现,隐约传来马铃叮当、人声嘈杂的声响,一座由虚幻光影构成的、熙熙攘攘的古代集市缓缓显现!集市中,人影幢幢,皆身着不同时代的服饰,有汉人商贾,有藏地马帮,有彝家脚夫,他们面容模糊,动作僵硬,重复着交易、讨价还价、搬运货物的动作,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接触,仿佛一场无声的皮影戏。
然而,赵清真的神识却敏锐地察觉到,在这片由集体执念构成的“鬼市”幻境深处,隐藏着一股更加凝实、更加尖锐的怨念核心!那怨念充满了对财富的贪婪、交易失败的愤懑、以及对这条古道又爱又恨的复杂情绪,如同一个毒瘤,维系并扭曲着这片鬼市的存在。
他身形不动,神念却已如无形的触手,悄然探入那光影变幻的鬼市之中,绕过那些麻木重复的集体意识残影,直指那怨念核心所在。
在鬼市的“中心”,一个看似最繁华的“摊位”前,他“看”到了它。那并非一个完整的魂魄,而是一团剧烈扭曲的、由无数碎裂的银锭、铜钱虚影以及浓郁的贪欲黑气凝聚而成的意识聚合体!这聚合体依稀呈现出一个人形商贾的模样,穿着绫罗绸缎,却面目狰狞,双手死死抓着一把不断从指缝溜走的钱币虚影,口中发出无声的、充满不甘与诅咒的咆哮。
“我的钱!我的货!都是我的!谁也别想抢走!”一股极端偏执的意念冲击着赵清真的神识。
原来如此。这“鬼市”并非单纯的集体记忆显化,其核心是一个因极度贪婪、死于非命(或许是遭遇劫匪,或许是货物尽失)的古代巨商,其不散的执念过于强大,竟然反过来吸附、扭曲了古道上游荡的其他商旅残魂,形成了这片禁锢他人也禁锢自己的永恒“市场”!
“痴迷外物,至死不休。可悲,可叹。”赵清真摇头,神念化作清冷之光,照向那贪婪的聚合体,“金银本是流通之物,为你服务,而非为你所困。你因贪而生,因贪而困,亦当因悟而解。”
那贪婪聚合体感受到威胁,发出更加尖锐的意念嘶鸣,操控着周围鬼市中的虚影,如同潮水般向赵清真的神念扑来!那些虚影挥舞着虚幻的刀剑、算盘,发出无声的呐喊,试图将这不速之客驱逐出去。
然而,这些由执念构成的攻击,在赵清真那已然洞彻“念起念灭”本质的归墟意境面前,如同泡沫般脆弱。他的神念不动不摇,反而如同明镜,映照出这些虚影内心深处被贪婪商贾执念所掩盖的、原本的渴望——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看看你们自己,”赵清真的神念如同暮鼓晨钟,回荡在鬼市每一个残魂的“心”中,“困于此地,重复无意义的交易,可得片刻安宁?可得真正财富?放下这虚妄的执著,归去你们该去的地方吧!”
镜光所照,那些扑来的虚影动作纷纷停滞,脸上麻木的神情开始松动,露出茫然、挣扎,最终化为一丝解脱。它们的身影逐渐变淡,化作点点微光,脱离了贪婪聚合体的束缚,向着虚空中的轮回通道飘散而去。
鬼市的规模迅速缩小,光影黯淡。那核心的贪婪聚合体发出绝望的咆哮,它感受到自身力量的流失。
“至于你,”赵清真的神念聚焦于那商贾聚合体,“贪欲如渊,深不见底。今日,便让你看清,你所执着为何物!”
他并未强行攻击,而是引动自身一丝对“因果”、“价值”的本源感悟,混合神念,化作一道奇异的光芒,注入那聚合体紧握的“钱币”虚影之中。
霎时间,那商贾聚合体“看”到了:它手中紧握的、视若生命的银锭铜钱,在光芒中迅速变化——时而化作毒蛇反噬其手,时而化作顽石毫无价值,时而化作清水从指缝流走,最终,统统化为一捧黄土,随风而散!
“不——!!”聚合体发出了崩溃般的意念尖啸。它所执着的一切,在更高的“道”面前,竟是如此虚幻不实!
伴随着这声尖啸,那凝聚了数百年的贪婪执念,如同被戳破的脓包,轰然溃散!黑色的怨气被赵清真的神念迅速净化,那商贾扭曲的面容也在最后一刻,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茫然与彻底的释然,随即彻底消散,归于虚无。
鹰回坳口,鬼市的最后一点光影彻底熄灭,云雾恢复了自然的流动,山风依旧,却再无那令人心悸的喧嚣与怨念。古道恢复了它作为历史遗迹的沉静。
解决了“鬼市”之患,赵清真并未停留,继续沿着古道向更高、更冷的雪域前行。数日后,他来到一片位于雪山环抱之间的高山湖泊。此湖不大,湖水却呈现出一种难以置信的、如同蓝宝石般的深邃色泽,湖面平滑如镜,清晰地倒映着四周的雪峰与蓝天,纤尘不染,静谧得仿佛不属于人间。
赵清真立于湖边,感受到一种奇异的、直指本心的宁静力量。这湖水仿佛能映照出人内心最深处的思绪与情感杂质。
他尝试将一丝神识探入湖中,却发现神识如同泥牛入海,非但无法探查湖底,反而被一股柔和却无法抗拒的力量反弹回来,并在反弹的过程中,将他神识中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因连日奔波斩妖而积累的细微烦躁与尘埃,清晰地映照、剥离了出来!
“净心湖?”赵清真心生明悟。这并非妖异,而是一处罕见的、能洗涤心尘、映照本我的天地奇境。对于修行者而言,此处是锤炼道心、澄澈神魂的无上宝地,但对于心术不正、内心充满污秽之人,此湖则可能是照见其丑陋本心、引发心魔的可怕陷阱。
他索性在湖边结庐而居,每日于湖畔静坐,将心神沉入那镜面般的湖水之中。湖水无声,却仿佛一位沉默的导师,将他修行以来,种种潜藏的意识角落、细微的执着、乃至对那“魔教圣主”一丝隐忧,都清晰地映照出来。
他看到了自己济世度人的坚定,也看到了偶尔升起的一丝“执著于度人”的微澜;看到了对归墟大道追求的纯粹,也看到了对更高境界一丝不易察觉的渴望;看到了对云南这片土地众生的悲悯,也看到了身为“外来者”一丝若有若无的疏离……
这一切,无论善恶,无论清浊,都在那湛蓝的湖水中无所遁形。赵清真不起分别之心,只是静静地“观照”,如同旁观者看着水中的倒影。以归墟意境那包容一切的胸怀,接纳这些本心的映照,好的不沾沾自喜,坏的不自责厌恶,只是明了,然后……放下。
湖水仿佛拥有神奇的魔力,在他这日复一日的“观照”与“放下”中,他道心中那些细微的尘埃被悄然洗涤,神识变得更加晶莹剔透,与天地万物的感应也越发清晰敏锐。他甚至感觉,那层阻挡在炼神还虚与炼虚合道之间的薄纱,似乎又变得透明了几分。
他在此湖畔停留了整整七日。七日之后,当他再次看向湖面时,湖中的倒影已然变得纯粹、通透,再无半点滞碍,仿佛与那蓝天、雪峰融为一体。
他知道,此行的收获,远比斩杀几个妖魔更为珍贵。这“净心湖”帮他完成了一次深刻的内省与升华。
对着这片神奇的湖泊躬身一礼,赵清真转身离去,步伐更加沉稳从容。前路或许还有更强的妖邪,更诡秘的传说,但他道心澄澈,已无所畏惧。他的身影消失在雪域的山道尽头,而那片镜湖,依旧静静地躺在雪山怀抱中,映照着天光云影,等待着下一个有缘人的到来。
赵清真的注意力,更多地被那条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如同大地血脉般的“茶马古道”所吸引。这条用马蹄与汗水踏出的道路,不仅连接着物资的流通,更积淀了无数商旅、脚夫、马帮的悲欢离合、欲望与执念,正是滋生“鬼市”之类传闻的绝佳温床。
沿着一条废弃多年、野草蔓生的古驿道前行,赵清真能清晰地感受到这条道路上沉淀的复杂气息。有驮马沉重的喘息,有商贾锱铢必较的算计,有脚夫思乡的愁绪,有遭遇劫匪的恐惧,也有成功交易后的狂喜……这些纷杂的情绪与记忆碎片,历经百年,并未完全消散,反而在某些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辰(如月晦之夜、浓雾之晨),与地脉阴气交织,显化出种种异象,便是所谓的“鬼市”。
他行至一处名为“鹰回坳”的险要山口。此地两山夹峙,形如鹰喙,古道在此盘旋而上,风势凛冽,视野却极佳,可俯瞰下方云雾缭绕的深谷。据零星遇到的樵夫所言,此地便是“鬼市”最常显现之处,夜半时分,能闻人马喧嚣,见灯火闪烁,若有那贪心或时运不济之人靠近,便会被“鬼商”缠上,用阳世的钱财购买那些看似珍奇、实则腐朽或化为顽石的“货物”,甚至可能被勾走魂魄,沦为商队中的一员,永世徘徊于此。
赵清真于鹰回坳口寻了一处背风的巨岩,盘膝坐下,静待夜色降临。他并非要见识那鬼市的热闹,而是要探明其根源,化解这因执念而生的幻境,让过往的魂灵得以安息。
月隐星稀,山风渐起,带着刺骨的寒意与呜咽之声。子时将近,坳口下方的云雾果然开始不自然地翻涌,点点幽绿色的、如同鬼火般的光亮凭空浮现,隐约传来马铃叮当、人声嘈杂的声响,一座由虚幻光影构成的、熙熙攘攘的古代集市缓缓显现!集市中,人影幢幢,皆身着不同时代的服饰,有汉人商贾,有藏地马帮,有彝家脚夫,他们面容模糊,动作僵硬,重复着交易、讨价还价、搬运货物的动作,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接触,仿佛一场无声的皮影戏。
然而,赵清真的神识却敏锐地察觉到,在这片由集体执念构成的“鬼市”幻境深处,隐藏着一股更加凝实、更加尖锐的怨念核心!那怨念充满了对财富的贪婪、交易失败的愤懑、以及对这条古道又爱又恨的复杂情绪,如同一个毒瘤,维系并扭曲着这片鬼市的存在。
他身形不动,神念却已如无形的触手,悄然探入那光影变幻的鬼市之中,绕过那些麻木重复的集体意识残影,直指那怨念核心所在。
在鬼市的“中心”,一个看似最繁华的“摊位”前,他“看”到了它。那并非一个完整的魂魄,而是一团剧烈扭曲的、由无数碎裂的银锭、铜钱虚影以及浓郁的贪欲黑气凝聚而成的意识聚合体!这聚合体依稀呈现出一个人形商贾的模样,穿着绫罗绸缎,却面目狰狞,双手死死抓着一把不断从指缝溜走的钱币虚影,口中发出无声的、充满不甘与诅咒的咆哮。
“我的钱!我的货!都是我的!谁也别想抢走!”一股极端偏执的意念冲击着赵清真的神识。
原来如此。这“鬼市”并非单纯的集体记忆显化,其核心是一个因极度贪婪、死于非命(或许是遭遇劫匪,或许是货物尽失)的古代巨商,其不散的执念过于强大,竟然反过来吸附、扭曲了古道上游荡的其他商旅残魂,形成了这片禁锢他人也禁锢自己的永恒“市场”!
“痴迷外物,至死不休。可悲,可叹。”赵清真摇头,神念化作清冷之光,照向那贪婪的聚合体,“金银本是流通之物,为你服务,而非为你所困。你因贪而生,因贪而困,亦当因悟而解。”
那贪婪聚合体感受到威胁,发出更加尖锐的意念嘶鸣,操控着周围鬼市中的虚影,如同潮水般向赵清真的神念扑来!那些虚影挥舞着虚幻的刀剑、算盘,发出无声的呐喊,试图将这不速之客驱逐出去。
然而,这些由执念构成的攻击,在赵清真那已然洞彻“念起念灭”本质的归墟意境面前,如同泡沫般脆弱。他的神念不动不摇,反而如同明镜,映照出这些虚影内心深处被贪婪商贾执念所掩盖的、原本的渴望——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看看你们自己,”赵清真的神念如同暮鼓晨钟,回荡在鬼市每一个残魂的“心”中,“困于此地,重复无意义的交易,可得片刻安宁?可得真正财富?放下这虚妄的执著,归去你们该去的地方吧!”
镜光所照,那些扑来的虚影动作纷纷停滞,脸上麻木的神情开始松动,露出茫然、挣扎,最终化为一丝解脱。它们的身影逐渐变淡,化作点点微光,脱离了贪婪聚合体的束缚,向着虚空中的轮回通道飘散而去。
鬼市的规模迅速缩小,光影黯淡。那核心的贪婪聚合体发出绝望的咆哮,它感受到自身力量的流失。
“至于你,”赵清真的神念聚焦于那商贾聚合体,“贪欲如渊,深不见底。今日,便让你看清,你所执着为何物!”
他并未强行攻击,而是引动自身一丝对“因果”、“价值”的本源感悟,混合神念,化作一道奇异的光芒,注入那聚合体紧握的“钱币”虚影之中。
霎时间,那商贾聚合体“看”到了:它手中紧握的、视若生命的银锭铜钱,在光芒中迅速变化——时而化作毒蛇反噬其手,时而化作顽石毫无价值,时而化作清水从指缝流走,最终,统统化为一捧黄土,随风而散!
“不——!!”聚合体发出了崩溃般的意念尖啸。它所执着的一切,在更高的“道”面前,竟是如此虚幻不实!
伴随着这声尖啸,那凝聚了数百年的贪婪执念,如同被戳破的脓包,轰然溃散!黑色的怨气被赵清真的神念迅速净化,那商贾扭曲的面容也在最后一刻,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茫然与彻底的释然,随即彻底消散,归于虚无。
鹰回坳口,鬼市的最后一点光影彻底熄灭,云雾恢复了自然的流动,山风依旧,却再无那令人心悸的喧嚣与怨念。古道恢复了它作为历史遗迹的沉静。
解决了“鬼市”之患,赵清真并未停留,继续沿着古道向更高、更冷的雪域前行。数日后,他来到一片位于雪山环抱之间的高山湖泊。此湖不大,湖水却呈现出一种难以置信的、如同蓝宝石般的深邃色泽,湖面平滑如镜,清晰地倒映着四周的雪峰与蓝天,纤尘不染,静谧得仿佛不属于人间。
赵清真立于湖边,感受到一种奇异的、直指本心的宁静力量。这湖水仿佛能映照出人内心最深处的思绪与情感杂质。
他尝试将一丝神识探入湖中,却发现神识如同泥牛入海,非但无法探查湖底,反而被一股柔和却无法抗拒的力量反弹回来,并在反弹的过程中,将他神识中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因连日奔波斩妖而积累的细微烦躁与尘埃,清晰地映照、剥离了出来!
“净心湖?”赵清真心生明悟。这并非妖异,而是一处罕见的、能洗涤心尘、映照本我的天地奇境。对于修行者而言,此处是锤炼道心、澄澈神魂的无上宝地,但对于心术不正、内心充满污秽之人,此湖则可能是照见其丑陋本心、引发心魔的可怕陷阱。
他索性在湖边结庐而居,每日于湖畔静坐,将心神沉入那镜面般的湖水之中。湖水无声,却仿佛一位沉默的导师,将他修行以来,种种潜藏的意识角落、细微的执着、乃至对那“魔教圣主”一丝隐忧,都清晰地映照出来。
他看到了自己济世度人的坚定,也看到了偶尔升起的一丝“执著于度人”的微澜;看到了对归墟大道追求的纯粹,也看到了对更高境界一丝不易察觉的渴望;看到了对云南这片土地众生的悲悯,也看到了身为“外来者”一丝若有若无的疏离……
这一切,无论善恶,无论清浊,都在那湛蓝的湖水中无所遁形。赵清真不起分别之心,只是静静地“观照”,如同旁观者看着水中的倒影。以归墟意境那包容一切的胸怀,接纳这些本心的映照,好的不沾沾自喜,坏的不自责厌恶,只是明了,然后……放下。
湖水仿佛拥有神奇的魔力,在他这日复一日的“观照”与“放下”中,他道心中那些细微的尘埃被悄然洗涤,神识变得更加晶莹剔透,与天地万物的感应也越发清晰敏锐。他甚至感觉,那层阻挡在炼神还虚与炼虚合道之间的薄纱,似乎又变得透明了几分。
他在此湖畔停留了整整七日。七日之后,当他再次看向湖面时,湖中的倒影已然变得纯粹、通透,再无半点滞碍,仿佛与那蓝天、雪峰融为一体。
他知道,此行的收获,远比斩杀几个妖魔更为珍贵。这“净心湖”帮他完成了一次深刻的内省与升华。
对着这片神奇的湖泊躬身一礼,赵清真转身离去,步伐更加沉稳从容。前路或许还有更强的妖邪,更诡秘的传说,但他道心澄澈,已无所畏惧。他的身影消失在雪域的山道尽头,而那片镜湖,依旧静静地躺在雪山怀抱中,映照着天光云影,等待着下一个有缘人的到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青海没有羊眼汤,青海没有羊眼汤最新章节,青海没有羊眼汤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青海没有羊眼汤,青海没有羊眼汤最新章节,青海没有羊眼汤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