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制与三省六部制哪个更好?
或者说,哪个更适合现在的南汉,这个问题的确不好轻易下结论。
苏然也不是随口敷衍刘弘昌。
这段时间,因为这个问题,颜曜冰不知道和她争论了多少次。
颜曜冰并不像苏然那么懂历史,但她觉得,时代总是在进步的,明朝的内阁制,清朝不也在沿用吗?
虽然清朝在她心里的印象还不如宋朝,但它知道,清朝那些统治者可不是傻子,他们能沿用明朝内阁制的形式,那就证明它的确有先进性!
这个说法苏然难得一见的赞同了!
只不过他赞同的是只是清朝统治者不傻,而绝非内阁制更先进!
用她的话说:历史问题要辩证看待!
如果从统治者的角度去看,从长期统治中内部动荡的频率、中央集权的有效性、对疆域(尤其是边疆)的整合程度等维度来看,清朝的对内统治绝对是历史各个朝代中最稳固的朝代之一。
单从这一点来说,清朝的统治者不可谓不聪明,做得也不可谓不好!
当然,绝不能提别的,比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等等。
再比如清晚期的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等等等等,简直数不胜数!
然而,这可由不得她不想提,毕竟这又到了颜曜冰的领域。
她把她知道的所有足以“一剑封喉”的杀招全说了一遍后,直到苏然无言以对,才心满意足地总结道:
“我不反对辩证看待问题,但人是感情动物,太辩证了,这世上就没有一个坏人!”
“小妞,屁股不要坐歪了哟!”
苏然懒得搭理她,直接转移话题:“还聊不聊制度呢,不聊我就去睡觉了!”
“反正我告诉你,清朝的内阁制虽然沿用了明朝的,但只是形式沿用,但核心早就变了,反正所有制度都是特定时期下的产物,不能简单说哪个更好!”
眼看气氛僵住,颜曜冰又鬼使神差的说干脆一步到位:直接模仿上一世的制度。
听得苏然是又气又好笑,完全不想认识这个女人了!
但其实颜曜冰也知道这种“一步到位”的做法肯定不现实,但不放开一步步向她靠近啊!
比如明朝的内阁制,是不是可以调整调整,把它往后世欧洲的内阁制度靠近呢?
苏然已经不屑于和她解释这一点,直接将话题强行扯了回来。
“不要再去发散你那狗脑子了,我就明说,南汉能走的,除了三省六部制度,就只有内阁制,这两个二选一!”
“而从制度先进性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认为,三省六部制更适合现在的南汉!”
为了说明这一点,苏然甚至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对比:
从权力结构来说,三省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相互制衡,形成闭环。
而内阁制,内阁票拟、皇帝批红或司礼监代为批红、六部执行容易脱节,无法定制衡。
从决策效率来说,三省六部制,三省协作需经政事堂协调,流程规范但稍显繁琐。
而内阁制,票拟直接对接皇帝,减少中间环节,效率更高,但依赖皇帝勤政。
对皇权的影响来说,三省六部制,相权被分割,三省长官共为“宰相”,皇权强化但受制度约束,比如门下省可封驳。
而内阁制,废除相权,皇权绝对化,内阁仅为工具,无制度性约束。
从行政稳定性来说,三省六部制,制度法定,权责清晰,不因皇帝个人能力波动。
内阁制却截然相反,依赖皇帝信任与阁臣能力,易出现宦官专权或党争。
最后,从官员专业化来说,三省六部制,六部职能固定,官员按品级与流程行政,专业化强。
而内阁制,阁臣需兼顾票拟与协调,依赖个人经验,专业化受限于皇帝需求。
所以,从各方面看来,三省六部制其实比内阁制更先进!
虽然几百年后的政权制度没有几百年前的政权制度先进,这确实会让人唏嘘、甚至难以置信。
但在苏然看来,单从制度先进性方面来说,这就是客观事实!
这也是为何大唐能成为盛世巅峰的代表!
颜曜冰不反驳,也不同意。
但她还是坚持认为南汉要改革,就选明朝内阁制!
用她的话说,仅仅是崇祯皇帝吊死在歪脖子树,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随主自缢,就足以证明大明骨气!
宋朝的骨气就不提了,特别是北宋!
清朝的骨气,那更没脸提!
如果溥仪最后能在面见鬼子天皇时,一刀将其捅了,那还有点风骨!
而在她看来,既然要学后世的制度,就绝不能学那些没有骨气的朝代制度!
统治者都是那副软骨头,还指望他的制度有多好?
苏然实在听不下去了!
对她而言,这都是什么鬼逻辑?
抖阴历史家?
键盘历史学?
从那以后,她就彻底懒得再和颜曜冰讨论了。
但此时此刻。
在这乾和殿的书房内。
她又将自己之前的说法当着刘弘昌的面解释了一遍。
听完苏然的解释,刘弘昌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终于,刘弘昌抬头看向颜曜冰,问道:“曜冰,你觉得呢?”
“朕是要在现有基础上完善三省六部,还是尝试内阁制?”
执政者,就是要多听,多问!
颜曜冰当仁不让,道:“我个人觉得内阁制更适合如今的大汉!”
刘弘昌点点头,又看向林雨薇,道:“雨薇,你觉得呢?”
林雨薇摇摇头:“陛下,我、我对这些都不太懂……”
刘弘昌笑了笑,最后看向苏然:“苏仙姑不愧是南汉巫师,不愧是国师的师妹,此番言论,实在让朕醍醐灌顶……”
苏然义正严词地说道:“陛下,我是颜曜比的师姐,不是她的师妹!”
颜曜冰顿时不爽了:“陛下,她就是我的师妹……”
说罢,还不忘用普通话轻声道:“小妮子,你是要上天是吧……”
林雨薇忍俊不禁,刘弘昌视若无睹!
突然,刘弘昌再次开口道:“朕明白你的意思,三省六部制的确有它的优点。”
“但朕还是想尝试一下内阁制度!”
此言一出,颜曜冰瞬间得意地看向苏然,而苏然显然有些意外。
刘弘昌虽然不像苏然那般精通,但作为在体制内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省长助理,他也能敏锐得看出这两者各自的利弊!
他直勾勾地看向苏然,正色道:“苏仙姑,朕知道,你推荐完善三省六部制的真正原因!”
真正原因?
颜曜冰与林雨薇不约而同地看向眉头紧锁的苏然。
刘弘昌继续道:“你最担心的,是没人能限制朕的皇权是吧?”
“正如你方才所说,三省六部制,相权被分割,三省长官共为“宰相”,皇权强化但受制度约束,比如门下省可封驳。”
“而内阁制,废除相权,皇权绝对化,内阁仅为工具,无制度性约束。”
“这才是你最担心的不是吗?”
苏然愣了愣,心底闪过一丝惊讶:这家伙竟然真的一眼看到了重点!
可这确确实实就是重点!
无数例子证明,在封建制度下,皇权一旦没有限制,那后果将会十分严重!
你不可能指望一个皇帝从头到尾都贤明无比。
哪怕如朕唐玄宗、汉武帝之类,到了晚年也给国家、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而在这五代十国的乱世中,皇权没有限制,皇帝就会愈发胡作非为:
后梁朱温荒淫*乱*伦、滥杀大臣、暴虐治国,凭儿媳侍寝来决定储君,最终被次子朱友珪政变弑杀。
后唐李存勖宠信伶人,自毁基业,最终被李嗣源夺走政权。
后汉隐帝刘承祐刚愎自用,诛杀权臣,最终逼得郭威起兵称帝。
哪怕是他刘弘昌所在的南汉,历史上,自开国君主刘䶮到末代皇帝刘鋹,四代帝王均以“肆意妄为”著称,且形成“家族传统!
这一桩桩、一件件例子,不都是皇权过于集中,没有限制的反面教材吗?
苏然刚要开口,可刘弘昌却抢先说道:
“朕很赞同你的担忧!”
“皇兄刘玢的例子就在眼前,朕又何尝不知皇权必须加以一定的限制,才能保证国祚绵长!”
苏然挑了挑眉:这家伙竟然还有这种觉悟?
“那、那陛下为何还要坚持选择内阁制?”
刘弘昌正色道:“因为现在是乱世,而朕的目标不只是当个治国安邦的好皇帝!”
“朕要的是一统天下,结束乱世,还天下太平!”
苏然先是一愣,随即眼底流露出了一丝丝不屑:孩子,理想是饱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以你南汉的基本盘,想一统天下,痴人说梦……
正想着,刘弘昌继续道:“朕知道你不相信,朕也知道难度有多大,大汉的现状就在你们眼前。”
“这种情况下,如果皇权再加以限制,朕敢肯定,日后的一系列改革,都将举步维艰!”
“毕竟,只有掌握了绝对的权力,才能更有效的推进改革!”
“你说呢,苏仙姑?”
苏然愣了愣,张张嘴,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一方面,他很意外刘弘昌会有这样的认知,甚至已经在计划后续的一系列改革,他说的这个道理也的确是对的。
没有绝对的强权,就无法保证改革的推进!
唐朝永贞革新、北宋王安石变法、清末戊戌变法不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可她真的不相信,刘弘昌能一直贤明下去……
见苏然欲言又止,刘弘昌笑了笑,坚定地说道:“好了,此事已定!”
“朕决定就依国师的建议,推行内阁制!”
“国师,苏仙姑、雨薇,这件事就拜托你们了,尽快给朕一个雏形……”
或者说,哪个更适合现在的南汉,这个问题的确不好轻易下结论。
苏然也不是随口敷衍刘弘昌。
这段时间,因为这个问题,颜曜冰不知道和她争论了多少次。
颜曜冰并不像苏然那么懂历史,但她觉得,时代总是在进步的,明朝的内阁制,清朝不也在沿用吗?
虽然清朝在她心里的印象还不如宋朝,但它知道,清朝那些统治者可不是傻子,他们能沿用明朝内阁制的形式,那就证明它的确有先进性!
这个说法苏然难得一见的赞同了!
只不过他赞同的是只是清朝统治者不傻,而绝非内阁制更先进!
用她的话说:历史问题要辩证看待!
如果从统治者的角度去看,从长期统治中内部动荡的频率、中央集权的有效性、对疆域(尤其是边疆)的整合程度等维度来看,清朝的对内统治绝对是历史各个朝代中最稳固的朝代之一。
单从这一点来说,清朝的统治者不可谓不聪明,做得也不可谓不好!
当然,绝不能提别的,比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等等。
再比如清晚期的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等等等等,简直数不胜数!
然而,这可由不得她不想提,毕竟这又到了颜曜冰的领域。
她把她知道的所有足以“一剑封喉”的杀招全说了一遍后,直到苏然无言以对,才心满意足地总结道:
“我不反对辩证看待问题,但人是感情动物,太辩证了,这世上就没有一个坏人!”
“小妞,屁股不要坐歪了哟!”
苏然懒得搭理她,直接转移话题:“还聊不聊制度呢,不聊我就去睡觉了!”
“反正我告诉你,清朝的内阁制虽然沿用了明朝的,但只是形式沿用,但核心早就变了,反正所有制度都是特定时期下的产物,不能简单说哪个更好!”
眼看气氛僵住,颜曜冰又鬼使神差的说干脆一步到位:直接模仿上一世的制度。
听得苏然是又气又好笑,完全不想认识这个女人了!
但其实颜曜冰也知道这种“一步到位”的做法肯定不现实,但不放开一步步向她靠近啊!
比如明朝的内阁制,是不是可以调整调整,把它往后世欧洲的内阁制度靠近呢?
苏然已经不屑于和她解释这一点,直接将话题强行扯了回来。
“不要再去发散你那狗脑子了,我就明说,南汉能走的,除了三省六部制度,就只有内阁制,这两个二选一!”
“而从制度先进性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认为,三省六部制更适合现在的南汉!”
为了说明这一点,苏然甚至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对比:
从权力结构来说,三省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相互制衡,形成闭环。
而内阁制,内阁票拟、皇帝批红或司礼监代为批红、六部执行容易脱节,无法定制衡。
从决策效率来说,三省六部制,三省协作需经政事堂协调,流程规范但稍显繁琐。
而内阁制,票拟直接对接皇帝,减少中间环节,效率更高,但依赖皇帝勤政。
对皇权的影响来说,三省六部制,相权被分割,三省长官共为“宰相”,皇权强化但受制度约束,比如门下省可封驳。
而内阁制,废除相权,皇权绝对化,内阁仅为工具,无制度性约束。
从行政稳定性来说,三省六部制,制度法定,权责清晰,不因皇帝个人能力波动。
内阁制却截然相反,依赖皇帝信任与阁臣能力,易出现宦官专权或党争。
最后,从官员专业化来说,三省六部制,六部职能固定,官员按品级与流程行政,专业化强。
而内阁制,阁臣需兼顾票拟与协调,依赖个人经验,专业化受限于皇帝需求。
所以,从各方面看来,三省六部制其实比内阁制更先进!
虽然几百年后的政权制度没有几百年前的政权制度先进,这确实会让人唏嘘、甚至难以置信。
但在苏然看来,单从制度先进性方面来说,这就是客观事实!
这也是为何大唐能成为盛世巅峰的代表!
颜曜冰不反驳,也不同意。
但她还是坚持认为南汉要改革,就选明朝内阁制!
用她的话说,仅仅是崇祯皇帝吊死在歪脖子树,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随主自缢,就足以证明大明骨气!
宋朝的骨气就不提了,特别是北宋!
清朝的骨气,那更没脸提!
如果溥仪最后能在面见鬼子天皇时,一刀将其捅了,那还有点风骨!
而在她看来,既然要学后世的制度,就绝不能学那些没有骨气的朝代制度!
统治者都是那副软骨头,还指望他的制度有多好?
苏然实在听不下去了!
对她而言,这都是什么鬼逻辑?
抖阴历史家?
键盘历史学?
从那以后,她就彻底懒得再和颜曜冰讨论了。
但此时此刻。
在这乾和殿的书房内。
她又将自己之前的说法当着刘弘昌的面解释了一遍。
听完苏然的解释,刘弘昌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终于,刘弘昌抬头看向颜曜冰,问道:“曜冰,你觉得呢?”
“朕是要在现有基础上完善三省六部,还是尝试内阁制?”
执政者,就是要多听,多问!
颜曜冰当仁不让,道:“我个人觉得内阁制更适合如今的大汉!”
刘弘昌点点头,又看向林雨薇,道:“雨薇,你觉得呢?”
林雨薇摇摇头:“陛下,我、我对这些都不太懂……”
刘弘昌笑了笑,最后看向苏然:“苏仙姑不愧是南汉巫师,不愧是国师的师妹,此番言论,实在让朕醍醐灌顶……”
苏然义正严词地说道:“陛下,我是颜曜比的师姐,不是她的师妹!”
颜曜冰顿时不爽了:“陛下,她就是我的师妹……”
说罢,还不忘用普通话轻声道:“小妮子,你是要上天是吧……”
林雨薇忍俊不禁,刘弘昌视若无睹!
突然,刘弘昌再次开口道:“朕明白你的意思,三省六部制的确有它的优点。”
“但朕还是想尝试一下内阁制度!”
此言一出,颜曜冰瞬间得意地看向苏然,而苏然显然有些意外。
刘弘昌虽然不像苏然那般精通,但作为在体制内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省长助理,他也能敏锐得看出这两者各自的利弊!
他直勾勾地看向苏然,正色道:“苏仙姑,朕知道,你推荐完善三省六部制的真正原因!”
真正原因?
颜曜冰与林雨薇不约而同地看向眉头紧锁的苏然。
刘弘昌继续道:“你最担心的,是没人能限制朕的皇权是吧?”
“正如你方才所说,三省六部制,相权被分割,三省长官共为“宰相”,皇权强化但受制度约束,比如门下省可封驳。”
“而内阁制,废除相权,皇权绝对化,内阁仅为工具,无制度性约束。”
“这才是你最担心的不是吗?”
苏然愣了愣,心底闪过一丝惊讶:这家伙竟然真的一眼看到了重点!
可这确确实实就是重点!
无数例子证明,在封建制度下,皇权一旦没有限制,那后果将会十分严重!
你不可能指望一个皇帝从头到尾都贤明无比。
哪怕如朕唐玄宗、汉武帝之类,到了晚年也给国家、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而在这五代十国的乱世中,皇权没有限制,皇帝就会愈发胡作非为:
后梁朱温荒淫*乱*伦、滥杀大臣、暴虐治国,凭儿媳侍寝来决定储君,最终被次子朱友珪政变弑杀。
后唐李存勖宠信伶人,自毁基业,最终被李嗣源夺走政权。
后汉隐帝刘承祐刚愎自用,诛杀权臣,最终逼得郭威起兵称帝。
哪怕是他刘弘昌所在的南汉,历史上,自开国君主刘䶮到末代皇帝刘鋹,四代帝王均以“肆意妄为”著称,且形成“家族传统!
这一桩桩、一件件例子,不都是皇权过于集中,没有限制的反面教材吗?
苏然刚要开口,可刘弘昌却抢先说道:
“朕很赞同你的担忧!”
“皇兄刘玢的例子就在眼前,朕又何尝不知皇权必须加以一定的限制,才能保证国祚绵长!”
苏然挑了挑眉:这家伙竟然还有这种觉悟?
“那、那陛下为何还要坚持选择内阁制?”
刘弘昌正色道:“因为现在是乱世,而朕的目标不只是当个治国安邦的好皇帝!”
“朕要的是一统天下,结束乱世,还天下太平!”
苏然先是一愣,随即眼底流露出了一丝丝不屑:孩子,理想是饱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以你南汉的基本盘,想一统天下,痴人说梦……
正想着,刘弘昌继续道:“朕知道你不相信,朕也知道难度有多大,大汉的现状就在你们眼前。”
“这种情况下,如果皇权再加以限制,朕敢肯定,日后的一系列改革,都将举步维艰!”
“毕竟,只有掌握了绝对的权力,才能更有效的推进改革!”
“你说呢,苏仙姑?”
苏然愣了愣,张张嘴,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一方面,他很意外刘弘昌会有这样的认知,甚至已经在计划后续的一系列改革,他说的这个道理也的确是对的。
没有绝对的强权,就无法保证改革的推进!
唐朝永贞革新、北宋王安石变法、清末戊戌变法不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可她真的不相信,刘弘昌能一直贤明下去……
见苏然欲言又止,刘弘昌笑了笑,坚定地说道:“好了,此事已定!”
“朕决定就依国师的建议,推行内阁制!”
“国师,苏仙姑、雨薇,这件事就拜托你们了,尽快给朕一个雏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南汉,我带三个大美妞穿越了!,南汉,我带三个大美妞穿越了!最新章节,南汉,我带三个大美妞穿越了!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南汉,我带三个大美妞穿越了!,南汉,我带三个大美妞穿越了!最新章节,南汉,我带三个大美妞穿越了!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