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房捏紧了手里的银子,上下打量陈砚片刻,方才问道:“敢问大人名讳?”

  “宁淮省松奉府同知陈砚。”

  门房在心里默念两遍,只留下一句“等着”,就关了门。

  消息传到焦志行耳中时,焦志行正在书房看书。

  一听“陈砚”这位麻烦人物来拜访,他下意识就想躲。

  可陈砚说的是来给他治病,焦志行又迟疑了。

  左思右想之下,他还是让人将陈砚请到花厅,自己换上常服后前往花厅时,陈砚站起身朝他行礼。

  焦志行还未开口,先咳嗽了两声。

  陈砚几步迎上来扶住他,担忧道:“座师可曾喝药了?”

  一声“座师”就将二人的关系拉近了不少。

  焦志行扭头看向他,便真如座师对门生般:“太医来看过了,也开了药,只是我这年纪大了,一病就难好。”

  陈砚将焦志行扶着坐上主座,宽慰道:“徐鸿渐已八十有余,尚不肯致仕,大梁是万万离不开座师您的。”

  焦志行没料到陈砚竟会对首辅如此不敬,当着他的面直呼徐鸿渐大名,看向陈砚的目光就带了些深意。

  “在我这儿如此不顾忌也就罢了,出了这个门,还是要谨言慎行。”

  陈砚笑道:“多谢座师指点,只是学生早因弹劾徐鸿渐与其结仇,敬重与否并不要紧。”

  徐鸿渐不会因他尊称一声“宰辅”就放过他。

  “此次又因学生,让徐鸿渐失了对宁淮的掌控,学生与他已结下死仇,这几日弹劾学生的奏章都六十二份了,学生还有何惧?”

  焦志行扭头看向陈砚,眼中尽是不敢置信:“六十二份?”

  他焦志行作为抵抗徐鸿渐的领头人,也从未几天收到如此多的弹劾。

  可见这徐鸿渐是恨透了陈砚,必要将其除之而后快。

  更可怕的,是陈砚被如此大肆弹劾,竟还能站在此地与他闲谈!

  能在如此局势下保住陈砚者,唯永安帝一人。

  陈砚此时突然前来,很值得深究。

  看出他的惊诧,陈砚拿出早备好的两个油纸包,恭敬道:“学生回京多日,俗事缠身,竟连座师您病了都不知,是学生的不是。松奉穷困,又常年受海寇侵扰,还有宁王那逆贼兴风作浪,实在艰难。好在松奉的白糖天下闻名,陛下亲笔题为天下第一糖,学生拿了两斤过来,给座师喝药后甜甜嘴,还望座师莫要嫌弃。”

  一听陛下都盛赞了,焦志行如何敢嫌弃,当即便让人接过去,还特意交代一定要好生保存,如此才能显示自己对陛下的尊崇。

  旋即笑道:“听下人禀告怀远来给我治病,原来是专程送糖来的,有心了。”

  说完,连着咳嗽了两声。

  陈砚待他缓和下来,才道:“座师乃是心病,学生今日来送的,就是这味心药。”

  焦志行笑道:“怀远倒是说说我有何心病?”

  陈砚直直对上焦志行的双眼,只一句话:“君王猜忌。”

  焦志行目光一凝,脸上的笑意淡了些,既不承认也不答应,只问道:“你所说的心药,又是什么?”

  在官场久了,焦志行早已养成说话拐弯抹角。

  貌似什么都说了,实则又什么都没说,如此便可不让人抓住把柄。

  陈砚就比他直接许多,干脆利落道:“开海。”

  焦志行一顿,转身端起桌上的茶碗,轻轻拨弄着飘在其上的茶叶,慢悠悠喝了一口,盖上碗盖,再抬头,对上陈砚,含笑道:“此次在松奉你立下大功,能清除宁淮的毒瘤,已是立了大功,待宁王判决一下,朝廷必会嘉奖于你,做事切莫急躁。”

  姜还是老的辣啊。

  他来此就是想提醒焦志行,圣上心中所想便是开海。

  从焦志行的反应来看,显然焦志行早已知晓。

  看来次辅大人有装病之嫌。

  难怪陛下会特意派太医前来医治。

  陈砚目光扫过焦志行的脸,察觉他面带病容,想来他在太医面前装不了病。

  只是他究竟是在宫里病的,还是回家后刻意病倒的,就无从得知了。

  陈砚稍一思索,便笑道:“若非圣恩浩荡,学生早已被那六十二份奏疏压垮,如今既能为我大梁,为君父尽一份心力,又如何能只顾后退?”

  既然焦志行愿意让他进府,就代表这位次辅大人在左右摇摆。

  若无永安帝的扶持,焦志行与清流一派早就被徐门给吞了,又如何能有今日的身份地位。

  此次不仅是他陈砚想开海,更是天子与八大家族的一次正面交锋。

  一旦皇权落入下风,往后永安帝就会再难控制朝堂,而他陈砚和被永安帝扶持的焦志行就会沦为牺牲品。

  除非此时焦志行能舍弃一切致仕归乡,否则他无论如何也无法在这场风暴中置身事外。

  “座师忠君之心朝堂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学生每每想到便深深为之折服,事事都以座师为楷模,不敢玷污座师之名。”

  陈砚拱手一拜,就将焦志行架了起来。

  纵使焦志行在朝堂之上修炼多年,早已喜怒不形于色,此时也不禁露出震惊之态。

  那布满沟壑的脸上,此时更是多了几分对即将的惊涛骇浪的畏惧。

  焦志行再次端起茶碗,借着低头喝茶的动作挡住脸。

  他好不容易才爬到这个位子,只需将如今摇摇欲坠的徐鸿渐熬走,宰辅之位便是他的,他如何舍得抛开一切就此离去?

  可开海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徐鸿渐。

  陈砚只留在京中,就能收获六十二份弹劾奏疏,一旦他焦志行领着焦门上下站队,惊涛骇浪轻易就可将他徐门这弱小的力量给掀翻。

  哪怕陛下极力相护,他们也只是勉强应付徐门,再让他们为主力与整个走私集团斗,无异于以卵击石。

  焦志行终究还是道:“你的报国心是好的,只是你身后还有许多人的命运与你的荣辱息息相关,做事还需量力而行。”

  话已至此,陈砚就知已到了关键时刻。

  若此时无法劝动焦志行,陛下便是决心开海,也无法实行。

  此时什么忠君爱国都是假的,唯有足够的利益才能打动人心。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最新章节,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