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初晴,整个长安城还埋在雪中。

  太阳虽然无力,却是非常的晃眼,随着椒房宫、丞相府、御史大夫府车马返回,眼看着大浪就掀起了。

  事情的发展也如众人预料的那样,丞相府传出了风,储君无意监国,而在当国。

  中、外两朝官吏人人默然。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陛下穷兵黩武,一心武功,将三公九卿推在前面,以一个个替身挡杀住那些企图劝谏休养生息、施恩天下的清直之臣,但当主父偃、庄助等人倒台后,储君既立,公卿、将军纷纷倒戈,陛下竟不得不披坚执锐亲自上阵,连战连败。

  现在,丞相府放出消息的行径,和最初择太子师时,陛下的故意试探何其相似?

  在宗亲之血染龙庭下,储君欲效伊尹放太甲,放陛下于甘泉宫。

  只是,三公九卿甚至两朝之臣竟无一人愤君父之慨,二十年了,陛下的肆意妄为,也该到此为此了。

  廷尉卿张汤的领衔上书,群臣落名,“请陛下移居甘泉宫,将养龙体,他日痊愈,国之大幸。”

  公卿、列侯、将军、宗室大臣们知道,这次,陛下真的失去了责众的权力。

  至于储君放陛下于甘泉宫,何时还政于陛下,或者说,是否还政陛下,列侯亲贵们完全不做考虑,先放了再说。

  二十年了,知道他们这二十年是怎么过的吗?

  ……

  从宫门到宣室殿一直到门口,都排站着好些寺人和宫娥,一个个紧闭着嘴,侧耳听着大殿里的太医在报着单方上的药名。

  董仲舒缓步走到殿门外站住了,也侧耳听着。

  大殿内传出太医的声音:“龙胆草三钱,生山栀三钱,木通两钱,大生地五钱,泽泻三钱……”

  世人常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博学多识的董仲舒读过不少的医书,也知道不少药材的药性,以上的药材搭配,清泻、降火。

  “朕是火山吗?”突然刘彻狂躁的声音打断了太医奏报单方的声音。

  董仲舒能听出的药方,常常进补丹药的皇帝又如何听不出来,怒吼道:“春陀!”

  “奴婢在。”

  “叫这个废物滚出去!”

  “喏。”

  春陀请出了太医,在殿外,董仲舒问候道:“义太医。”

  这是位女医者,也是巾帼医家第一人义妁。

  当年,王太后年老多病,陛下听人说起义妁医术高超,便派人专程暗访,结果证明义妁医术高超,常用药物不过是些山间的草木藤叶,但疗效极好,便诏她入宫,封为王太后的特别侍医。

  王太后故去,义妁就留在宫中,常为后宫妃嫔诊治疾患,大汉立国七十余年,当属本朝后宫女子安健,义妁功不可没。

  义妁还礼。

  董仲舒想了想,隐晦提醒道:“既然这样的单方不行,义太医何不进些温补之药?”

  “心有烈火,不泄而增,是为剧毒,御史大夫可要弑君?”义妁明眸皓齿,但说出的话,却是让人那样心惊动魄。

  良医不问时政,她不想知道宫内宫外的是是非非,陛下的龙体,要说有病也有病,要说没病也没病,心火旺盛,短时间是烧不死人的。

  可是,故意开错药方,等同烈火烹油,龙体的违和就会明显了,到时候,自知没病却患病的陛下,恐怕会杀了她和家族所有人。

  义妁知道董仲舒没有恶意,更多的是善意,但这不能掩饰儒生那好为人师的恶习,小小的给了个教训。

  “绝无此意!”董仲舒说道。

  “倒是御史大夫,似乎吐了不少的血,该进补一二了。”

  义妁望着董仲舒那面如金纸的脸,“御史大夫若需单方,可来太医院寻我。”

  飘然而去。

  董仲舒心潮起伏,直到恢复平静,这才迈入大殿中,“储君拒绝监国,臣特来向陛下复旨。”

  刘彻盯着董仲舒,脑海中回忆着廷尉狱中与庄助的最后一面,一个仅有几分精明几分死学的儒家宗师获得那样推重,如今看来,未免太可笑了,想来死前的庄助的确老眼昏花,看错人了。

  “董仲舒,朕看你尚算读书有志,谦恭谨慎,三公之位,或对你勉强,再入中朝,当个博士,随驾左右吧。”

  随着请君入瓮的计划失败,群臣上疏,朝变在即,哪怕他再不愿意承认,事实已然如此。

  但刘彻相信,这是暂时的,就像即位之初,祖母窦太皇太后对他尊儒尝试的镇压一样,终有一天,他会把失去的拿回来。

  而且,不会太久,窦太皇太后给他留下的,是孝文、孝景之治的无数积累,但他给太子留下的,是十数年来汉匈战争过后的国库亏空,满目苍痍。

  国政,不是那么容易当的,富国、强民的道路,有且仅有一条,那就是变法。

  古往今来者,变法成功与否,都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得罪无数的人,一旦怨恨沸腾,便是他翻盘的时候。

  到那时,皇后、储君、卫氏、新兴军功集团……所有的人,都要迎接真龙的愤怒。

  在此之前,要对外廷的渗透、对中朝的安排,来像过去太子所做的那样,居于外,而遥使政令。

  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之位,是必须要拿到的,换成心腹之臣的枚皋,制衡丞相府,中朝的吾丘寿王,继续制衡卫青、霍去病。

  董仲舒没有犹豫,深深一躬,“多谢陛下知人善任。”

  被储君识破儒生帝国计划,董仲舒就直觉死期将至,苦思冥想求生的可能,不成想,陛下却将活路送来了,躲入中朝,当个小小的博士,伴随在龙驾身边,储君再想杀他,就没那么容易了。

  胶西国的经验告诉他,活着,就有希望。

  “当国,太子想当,朕遂了他们的意又如何?”

  刘彻的眼睛炯炯有神,望着殿外的白雪宫檐,冷着声调,“去拟旨吧,请太子择地当国,长安也好,北军也罢,即便是洛邑,朕都随他!

  太子应该还会辞让,多拟两道旨意备着。”

  “喏。”

  “朕自去甘泉宫,就不劳太子流放了!”

  “恭送陛下移驾,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最新章节,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