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袁谭动了。”
刚从梆硬的木板上睡醒的刘邈一睁眼就听到了这个好消息。
“冲我们来的?”
“不,他们撤了。”
“撤了?”
刘邈与周泰大眼瞪小眼。
“这个时候优势在他,他竟然撤了?”
刘邈连饭都顾不上吃,直接就骑上快航,率领少量骑兵亲自往即墨而去。
果不其然。
一直蜷缩在即墨的袁谭大军此时往北而去,大量的辎重陆续被搬运上大车,然后在地面上留下乱七八糟的车辙泥印,就好似一头蛮牛撒欢过后的地面一样,凌乱无序。
不过但凡是正常人,就不可能对此时正在撤退的袁谭大营有半点心思。
刘邈还有周边的汉军将士都能够看到,就在不远处的一座高地上,隐约是有乌桓骑兵来回奔跑。
“居然真的要撤了?”
这下反倒是让刘邈惊奇起来。
此时他恨不得跑到袁谭耳边大喊:“这你都能忍?”
袁谭,不应该是一直等着自己到来吗?
现在自己的裤子都脱了,袁谭不应该也是将自己裤子脱下来比比谁大吗?这不但不比,反而溜走却是什么道理?
“他们去哪?”
“北面,应当是平度一带。”
随行的臧霸很自然的发挥自己的用途,给刘邈讲解青州的地理。
“平度背靠大泽山,易守难攻。”
这下刘邈懂了。
冷风吹动刘邈等人的衣摆,臧霸忍不住询问刘邈:“陛下,现在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
臧霸努努嘴,意思不言而喻。
如今刘邈千里迢迢跨越徐州之地,自中原赶到青州,就是想要打一个时间差。
趁着芒砀山之战的结果还没有传递到袁谭的耳中,也趁着袁谭还不知道如今的汉军骑兵强横到足以正面凿穿重装骑兵的时候,力求促成与袁谭的决战,将袁军任何可能颠覆战场的战力彻底斩断,然后再回到彭城,稳坐其中,静静看着袁绍攻城。
这个计策和战术,任何人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因为袁谭本就想要诱骗刘邈到青州去……等刘邈抵达青州,与袁谭的决战,也应该是水到渠成。
可是现在袁谭竟然选择了避战!
这下子,反倒是让臧霸等汉将有些不知所措。
汉军轻装简行,所带粮草不多,冬衣、辎重更是不足以支撑汉军进行长时间的对垒。
一旦袁谭避守不出,汉军迟早要撤兵。
而刘邈这支汉军骑兵一撤,一系列坏事都有可能接踵而来。
首先,就是对困在胶东东面的吕布、诸葛亮还有青州百姓将彻底无计可施。
就算不提吕布本身身为“汉大将军”、“刘邈岳丈”、“东方诸侯”等等这些关键人物战败后对汉军士气的影响。单单是青州没有了牵制袁谭的军事力量,让袁绍和袁谭将来完成对彭城-琅琊的夹击,对现在的汉军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
其次。
打仗,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相反。
这个过程相当漫长。
彼此要不断的试探,不断的拉扯,直到发现一个战机,然后就是趁他病要他命,用尽全力撕扯这个缺口,扩大自己的优势,从而完成以点到面的全面胜利。
芒砀山之战,无疑是开了一个好头。
如果能够顺着这个好头一路撕扯下去,那只会让敌人愈发的手忙脚乱,不能招架。
反之。
若是被其他原因阻碍,让敌人缓过劲来,又回到那种试探拉扯的状态,对敌我双方都将带去巨大的损耗。
毫无疑问,如今忽然选择退守的袁谭,就成为了那个阻碍。
臧霸正是明白袁谭对于整个战局的重要性,所以才有些担心……
“宣高,你知道人最重要的两件事是什么吗?”
“嗯?”
臧霸显然没料到,刘邈这个时候又和他扯起了这看似简单,其实反而不好回答的问题。
“是……道义?”
臧霸小心翼翼的回答却得到刘邈的一个鄙视。
“是吃饭,还有睡觉!”
刘邈最后看了一眼正在撤离的袁谭大营,直接拽动缰绳:“走了!朕还没吃饭呢!刚才来的路上朕好像看见有几条野狗在外面跑,咱们过去弄来今天加餐!”
“……”
周泰、陈武已经轻车熟路的一同随着刘邈调转方向,甚至已经是在准备弓箭,心思俨然是都放在了待会的狗肉上。
臧霸却踟蹰纠结道:“陛下,真不管了?”
“要是袁谭真的铁了心和我们耗下去,那这仗可就没法打了!”
刘邈无奈又将快航转过来,来到臧霸身前,够着身子拍拍他的肩膀。
“打仗,不就是这样?”
“所谓运筹帷幄,料事如神,有那么一两次就够了,怎么可能追求事事顺心?”
刘邈对袁谭的离去全然没有半点急切。
“打不了这仗,咱们就回琅琊去,回彭城去!”
“若是和袁绍打也输了,咱们就回淮南去!回江东去!”
“实在不行,咱们上船跑路,跑天竺身毒去!”
刘邈伸了个懒腰,好像直到此时,才将身上的倦意给驱逐出去。
“车到山前必有路,对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有那么多忧虑做什么?不但解决不了事情,万一还将自己气出个好歹来岂不是得不偿失?”
刘邈又重重拍了臧霸几下:“宣高!走了!”
“让朕看看,你这两年弓马之术有无长进!”
臧霸看着没心没肺的刘邈,本来是想叹息一声,可见到刘邈已经热切的摆弄起弓箭,也终究没有叹出来。
而随后在旷野上的追逐,也让臧霸莫名感觉做个没心没肺的人倒也不赖……
……
北海,剧县。
袁军连同乌桓将临淄摧毁之后,之前孔融营建的北海国再次成为了目前青州的中心。
虽然王修之前放走了陈宫以及吕布的家眷,但王修毕竟曾经做过袁谭的主簿,所以袁谭不但不予怪罪,反而是让其坐镇后方,负责调配粮草。
王修神情恍惚的又处理完一天的公务,颇为疲惫的就要回到卧房休息。
途径中庭,王修下意识往里看了一眼。
其实这个时候的中庭没有什么好看的。
花已落,树已枯。
泥土和枝干混为一色,全部都是死寂,而没有半点的活力。
本是匆匆一瞥,可王修忽然看到自家孩子还有其他亲戚的一些孩童在一起玩耍。
孩童天性好动,喜欢玩耍也没有什么过错。
不过待看清那些孩童玩的究竟是什么游戏后,王修忽然如遭雷劈!
只见自己的孩子正骑在另一名家世不及自己人家的孩子背上,手中拿着一根枯枝,正朝另外一个同样骑在别人家背上的孩童假装厮杀,玩着打仗游戏。
“大胆!吾乃蹋顿单于是也!汝这三姓家奴受死!”
两人装模作样的打斗一番后,扮演“吕布”的那名稚童大叫一声:“啊!我输了!待我整顿兵马,下次再战!”
王修的孩子突然急了:“不能下次再战!你输了!你死了!”
对面的孩子不服:“吕布现在还在胶东,没有投降!怎么能死了呢?”
“我不管!我不管!我们乌桓骑兵是最厉害的!”
“啪!”
一个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耳光直接抽在王修孩子的脸上,让对方一阵天旋地转后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但待其看清面前所站之人是谁时,虽不敢发怒,却还是委屈道:“爹,你打我做甚?”
“打你?我打死你!我王修怎么有你这样的儿子?”
王修追上去,又是一脚踹了下去。
“打死你个混账玩意!”
“你可知,乌桓骑兵一来,我们死了多少人?”
“你可亲眼见过,那蹋顿单于随意屠戮降卒?”
“你可亲眼见过,那乌桓骑兵将婴孩戳在长枪上肆意取笑?”
“你可亲眼见过,那些乌桓蛮子为了羞辱吕布麾下的文士,强迫其剃发易服,让其只留髡发?”
一幕幕的过往自王修眼前浮现。
其母亲、夫人见到王修往死里打孩子,也是赶忙将其护到身后。
“王修!你究竟发的什么疯?有什么气别和孩子撒!”
见到母亲和夫人站在自己跟前,王修这才如梦初醒。
眼中的泪水犹如泉涌,王修开始嚎啕大哭。
他上前将脸上带着恐惧的孩子拉抱在怀中,哭嚎声中带着歉意。
“儿啊,爹对不起你,但爹更对不起青州的百姓啊!”
“儿啊,爹该如何?如何啊??”
无助的哭泣声撒满庭院,每个印迹都是王修心中的伤疤。
片刻后,王修才恢复过来,让母亲夫人将自己孩子带下去洗漱擦拭一番,同时吩咐伙房今天多做些炙肉,给孩子送去,隐秘的表达歉意。
不过经此一事,王修也没有心情再回去休息。
重新回到前堂,王修不知所谓的翻动着手上的文书,将注意力放在自己面前的粮草数目上,不敢去想其他……
“嗯?”
就这么盯着不知过了多久,王修忽然发现了些许古怪。
这粮草数目……为何有些对不上?
从邺城尚书台来的数目,怎么和实际入库的粮草有这么大的差别?
瞬间!
王修一身冷汗!
粮草之事,也就是生死之事!
自己这些天精神恍惚,居然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不成?
王修很快召集文吏重新计算账目。
可就在算完、清点结束之后,王修好似觉得一盆冷水从自己头顶浇灌而下!
账目上的数目,没有问题!
这不是自己的纰漏!
现实就是,如今北海府库中,那负责提供给袁谭军需的粮草,只有账目上的三成!
粮呢?
粮食呢?
王修瞬间慌乱起来。
是青州出了问题?
不可能啊!青州乃是战场,自上而下,谁有胆子贪墨这么多粮食?
而且如今青州负责运转日常事务的官吏都急着给袁谭留下一个好印象,怎么可能有这么不知死活的举动?
而且若是青州有问题,负责押送粮草的护粮官早就翻脸了,哪里能等到自己发现问题?
不是青州……
那难不成,是河北?
可王修非但没有如释重负,反而愈发头皮发麻。
河北!邺城!
能将手伸到粮草这种事情里来的,全部加起来也没有几个人!
他们怎么能做这些事情?
袁谭,那也是袁家的长子,是此战的主力啊!
可王修一想到“长子”,立即也是反应过来……
他的肩膀都开始颤栗。
“邺城的争位,竟然已经到了这般地步吗?”
王修此时觉得自己就像是夹在两个铁饼中间的蚂蚁。
就算他发现了真相,难道有用吗?
袁谭。
邺城。
这哪个是他惹得起的?
此事一旦暴露,王修不用想都能知道自己下场如何!
王修忽然觉得荒诞且可笑。
昧着良心,昧着道义……
可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局?
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王修发现粮草的问题时,有一轻骑直往剧县而来。
“殿下有令——”
“如今大军需驻守平度,需再调用一批粮草过去!”
“……”
王修此时充满了煎熬。
他犹豫不知要不要告诉袁谭,如今府库中的粮草,恐怕仅仅足够袁谭支撑半个月。
这半个月中,若是后续没有粮草运输过来,袁谭的大军立即就要饿死在这青州!
可袁谭问起缘由,自己无凭无据的怎么回答?
就算回答,邺城的那些达官贵人会认下此事吗?
甚至……
若真的是王修猜测的那些人做出的事情。
北赵上下到时候恐怕都会咬死此事,说成青州的官吏贪污。
而他王修,自然便是首当其冲!
本就脆弱的那根细丝大小的心弦,在这巨大的压力下瞬间崩断。
“不管了!”
“什么都不管了!”
王修冲到后院,急忙收拾起行礼。
“这是做什么?”
王修的母亲和夫人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王修。
她们总觉得,自从袁谭来到青州之后,王修的状态就有些不太对劲。
她们不懂。
明明是升了官,发了财,为何王修还不满意,反而更加惆怅。
不过王修也解释不清那么多,只是催促家人收拾行李。
“走!今夜就走!”
“你当真失了心不成?走?走去哪?”
“即墨!”
王修严重布满血丝。
“陛下,大概就在即墨!”
“将你们托付给陛下之后,哪怕陛下要立即杀我,我也没有半点怨言!”
刚从梆硬的木板上睡醒的刘邈一睁眼就听到了这个好消息。
“冲我们来的?”
“不,他们撤了。”
“撤了?”
刘邈与周泰大眼瞪小眼。
“这个时候优势在他,他竟然撤了?”
刘邈连饭都顾不上吃,直接就骑上快航,率领少量骑兵亲自往即墨而去。
果不其然。
一直蜷缩在即墨的袁谭大军此时往北而去,大量的辎重陆续被搬运上大车,然后在地面上留下乱七八糟的车辙泥印,就好似一头蛮牛撒欢过后的地面一样,凌乱无序。
不过但凡是正常人,就不可能对此时正在撤退的袁谭大营有半点心思。
刘邈还有周边的汉军将士都能够看到,就在不远处的一座高地上,隐约是有乌桓骑兵来回奔跑。
“居然真的要撤了?”
这下反倒是让刘邈惊奇起来。
此时他恨不得跑到袁谭耳边大喊:“这你都能忍?”
袁谭,不应该是一直等着自己到来吗?
现在自己的裤子都脱了,袁谭不应该也是将自己裤子脱下来比比谁大吗?这不但不比,反而溜走却是什么道理?
“他们去哪?”
“北面,应当是平度一带。”
随行的臧霸很自然的发挥自己的用途,给刘邈讲解青州的地理。
“平度背靠大泽山,易守难攻。”
这下刘邈懂了。
冷风吹动刘邈等人的衣摆,臧霸忍不住询问刘邈:“陛下,现在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
臧霸努努嘴,意思不言而喻。
如今刘邈千里迢迢跨越徐州之地,自中原赶到青州,就是想要打一个时间差。
趁着芒砀山之战的结果还没有传递到袁谭的耳中,也趁着袁谭还不知道如今的汉军骑兵强横到足以正面凿穿重装骑兵的时候,力求促成与袁谭的决战,将袁军任何可能颠覆战场的战力彻底斩断,然后再回到彭城,稳坐其中,静静看着袁绍攻城。
这个计策和战术,任何人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因为袁谭本就想要诱骗刘邈到青州去……等刘邈抵达青州,与袁谭的决战,也应该是水到渠成。
可是现在袁谭竟然选择了避战!
这下子,反倒是让臧霸等汉将有些不知所措。
汉军轻装简行,所带粮草不多,冬衣、辎重更是不足以支撑汉军进行长时间的对垒。
一旦袁谭避守不出,汉军迟早要撤兵。
而刘邈这支汉军骑兵一撤,一系列坏事都有可能接踵而来。
首先,就是对困在胶东东面的吕布、诸葛亮还有青州百姓将彻底无计可施。
就算不提吕布本身身为“汉大将军”、“刘邈岳丈”、“东方诸侯”等等这些关键人物战败后对汉军士气的影响。单单是青州没有了牵制袁谭的军事力量,让袁绍和袁谭将来完成对彭城-琅琊的夹击,对现在的汉军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
其次。
打仗,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相反。
这个过程相当漫长。
彼此要不断的试探,不断的拉扯,直到发现一个战机,然后就是趁他病要他命,用尽全力撕扯这个缺口,扩大自己的优势,从而完成以点到面的全面胜利。
芒砀山之战,无疑是开了一个好头。
如果能够顺着这个好头一路撕扯下去,那只会让敌人愈发的手忙脚乱,不能招架。
反之。
若是被其他原因阻碍,让敌人缓过劲来,又回到那种试探拉扯的状态,对敌我双方都将带去巨大的损耗。
毫无疑问,如今忽然选择退守的袁谭,就成为了那个阻碍。
臧霸正是明白袁谭对于整个战局的重要性,所以才有些担心……
“宣高,你知道人最重要的两件事是什么吗?”
“嗯?”
臧霸显然没料到,刘邈这个时候又和他扯起了这看似简单,其实反而不好回答的问题。
“是……道义?”
臧霸小心翼翼的回答却得到刘邈的一个鄙视。
“是吃饭,还有睡觉!”
刘邈最后看了一眼正在撤离的袁谭大营,直接拽动缰绳:“走了!朕还没吃饭呢!刚才来的路上朕好像看见有几条野狗在外面跑,咱们过去弄来今天加餐!”
“……”
周泰、陈武已经轻车熟路的一同随着刘邈调转方向,甚至已经是在准备弓箭,心思俨然是都放在了待会的狗肉上。
臧霸却踟蹰纠结道:“陛下,真不管了?”
“要是袁谭真的铁了心和我们耗下去,那这仗可就没法打了!”
刘邈无奈又将快航转过来,来到臧霸身前,够着身子拍拍他的肩膀。
“打仗,不就是这样?”
“所谓运筹帷幄,料事如神,有那么一两次就够了,怎么可能追求事事顺心?”
刘邈对袁谭的离去全然没有半点急切。
“打不了这仗,咱们就回琅琊去,回彭城去!”
“若是和袁绍打也输了,咱们就回淮南去!回江东去!”
“实在不行,咱们上船跑路,跑天竺身毒去!”
刘邈伸了个懒腰,好像直到此时,才将身上的倦意给驱逐出去。
“车到山前必有路,对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有那么多忧虑做什么?不但解决不了事情,万一还将自己气出个好歹来岂不是得不偿失?”
刘邈又重重拍了臧霸几下:“宣高!走了!”
“让朕看看,你这两年弓马之术有无长进!”
臧霸看着没心没肺的刘邈,本来是想叹息一声,可见到刘邈已经热切的摆弄起弓箭,也终究没有叹出来。
而随后在旷野上的追逐,也让臧霸莫名感觉做个没心没肺的人倒也不赖……
……
北海,剧县。
袁军连同乌桓将临淄摧毁之后,之前孔融营建的北海国再次成为了目前青州的中心。
虽然王修之前放走了陈宫以及吕布的家眷,但王修毕竟曾经做过袁谭的主簿,所以袁谭不但不予怪罪,反而是让其坐镇后方,负责调配粮草。
王修神情恍惚的又处理完一天的公务,颇为疲惫的就要回到卧房休息。
途径中庭,王修下意识往里看了一眼。
其实这个时候的中庭没有什么好看的。
花已落,树已枯。
泥土和枝干混为一色,全部都是死寂,而没有半点的活力。
本是匆匆一瞥,可王修忽然看到自家孩子还有其他亲戚的一些孩童在一起玩耍。
孩童天性好动,喜欢玩耍也没有什么过错。
不过待看清那些孩童玩的究竟是什么游戏后,王修忽然如遭雷劈!
只见自己的孩子正骑在另一名家世不及自己人家的孩子背上,手中拿着一根枯枝,正朝另外一个同样骑在别人家背上的孩童假装厮杀,玩着打仗游戏。
“大胆!吾乃蹋顿单于是也!汝这三姓家奴受死!”
两人装模作样的打斗一番后,扮演“吕布”的那名稚童大叫一声:“啊!我输了!待我整顿兵马,下次再战!”
王修的孩子突然急了:“不能下次再战!你输了!你死了!”
对面的孩子不服:“吕布现在还在胶东,没有投降!怎么能死了呢?”
“我不管!我不管!我们乌桓骑兵是最厉害的!”
“啪!”
一个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耳光直接抽在王修孩子的脸上,让对方一阵天旋地转后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但待其看清面前所站之人是谁时,虽不敢发怒,却还是委屈道:“爹,你打我做甚?”
“打你?我打死你!我王修怎么有你这样的儿子?”
王修追上去,又是一脚踹了下去。
“打死你个混账玩意!”
“你可知,乌桓骑兵一来,我们死了多少人?”
“你可亲眼见过,那蹋顿单于随意屠戮降卒?”
“你可亲眼见过,那乌桓骑兵将婴孩戳在长枪上肆意取笑?”
“你可亲眼见过,那些乌桓蛮子为了羞辱吕布麾下的文士,强迫其剃发易服,让其只留髡发?”
一幕幕的过往自王修眼前浮现。
其母亲、夫人见到王修往死里打孩子,也是赶忙将其护到身后。
“王修!你究竟发的什么疯?有什么气别和孩子撒!”
见到母亲和夫人站在自己跟前,王修这才如梦初醒。
眼中的泪水犹如泉涌,王修开始嚎啕大哭。
他上前将脸上带着恐惧的孩子拉抱在怀中,哭嚎声中带着歉意。
“儿啊,爹对不起你,但爹更对不起青州的百姓啊!”
“儿啊,爹该如何?如何啊??”
无助的哭泣声撒满庭院,每个印迹都是王修心中的伤疤。
片刻后,王修才恢复过来,让母亲夫人将自己孩子带下去洗漱擦拭一番,同时吩咐伙房今天多做些炙肉,给孩子送去,隐秘的表达歉意。
不过经此一事,王修也没有心情再回去休息。
重新回到前堂,王修不知所谓的翻动着手上的文书,将注意力放在自己面前的粮草数目上,不敢去想其他……
“嗯?”
就这么盯着不知过了多久,王修忽然发现了些许古怪。
这粮草数目……为何有些对不上?
从邺城尚书台来的数目,怎么和实际入库的粮草有这么大的差别?
瞬间!
王修一身冷汗!
粮草之事,也就是生死之事!
自己这些天精神恍惚,居然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不成?
王修很快召集文吏重新计算账目。
可就在算完、清点结束之后,王修好似觉得一盆冷水从自己头顶浇灌而下!
账目上的数目,没有问题!
这不是自己的纰漏!
现实就是,如今北海府库中,那负责提供给袁谭军需的粮草,只有账目上的三成!
粮呢?
粮食呢?
王修瞬间慌乱起来。
是青州出了问题?
不可能啊!青州乃是战场,自上而下,谁有胆子贪墨这么多粮食?
而且如今青州负责运转日常事务的官吏都急着给袁谭留下一个好印象,怎么可能有这么不知死活的举动?
而且若是青州有问题,负责押送粮草的护粮官早就翻脸了,哪里能等到自己发现问题?
不是青州……
那难不成,是河北?
可王修非但没有如释重负,反而愈发头皮发麻。
河北!邺城!
能将手伸到粮草这种事情里来的,全部加起来也没有几个人!
他们怎么能做这些事情?
袁谭,那也是袁家的长子,是此战的主力啊!
可王修一想到“长子”,立即也是反应过来……
他的肩膀都开始颤栗。
“邺城的争位,竟然已经到了这般地步吗?”
王修此时觉得自己就像是夹在两个铁饼中间的蚂蚁。
就算他发现了真相,难道有用吗?
袁谭。
邺城。
这哪个是他惹得起的?
此事一旦暴露,王修不用想都能知道自己下场如何!
王修忽然觉得荒诞且可笑。
昧着良心,昧着道义……
可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局?
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王修发现粮草的问题时,有一轻骑直往剧县而来。
“殿下有令——”
“如今大军需驻守平度,需再调用一批粮草过去!”
“……”
王修此时充满了煎熬。
他犹豫不知要不要告诉袁谭,如今府库中的粮草,恐怕仅仅足够袁谭支撑半个月。
这半个月中,若是后续没有粮草运输过来,袁谭的大军立即就要饿死在这青州!
可袁谭问起缘由,自己无凭无据的怎么回答?
就算回答,邺城的那些达官贵人会认下此事吗?
甚至……
若真的是王修猜测的那些人做出的事情。
北赵上下到时候恐怕都会咬死此事,说成青州的官吏贪污。
而他王修,自然便是首当其冲!
本就脆弱的那根细丝大小的心弦,在这巨大的压力下瞬间崩断。
“不管了!”
“什么都不管了!”
王修冲到后院,急忙收拾起行礼。
“这是做什么?”
王修的母亲和夫人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王修。
她们总觉得,自从袁谭来到青州之后,王修的状态就有些不太对劲。
她们不懂。
明明是升了官,发了财,为何王修还不满意,反而更加惆怅。
不过王修也解释不清那么多,只是催促家人收拾行李。
“走!今夜就走!”
“你当真失了心不成?走?走去哪?”
“即墨!”
王修严重布满血丝。
“陛下,大概就在即墨!”
“将你们托付给陛下之后,哪怕陛下要立即杀我,我也没有半点怨言!”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朕,都是为了大汉!,朕,都是为了大汉!最新章节,朕,都是为了大汉!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朕,都是为了大汉!,朕,都是为了大汉!最新章节,朕,都是为了大汉!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