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酒店灯火辉煌,花旗银行正在这里举办一场高级客户酬谢酒会。
宴会厅内,衣香鬓影,觥筹交错,一派浮华景象。
詹台明与一位西装革履、头发已显花白的美国人并肩步入宴会厅。
詹台明此刻的形象与在国内时已有很大不同。
他本就身材高大,来美后刻意蓄起了浓密的络腮胡,加上因药物治疗导致的食欲不振而暴瘦了十几斤,面容变得棱角分明,眼神也更加深邃。
即使熟人相见,也未必能立刻认出。
出示请柬后,两人并未急于融入人群,而是先来到酒水区,各取一杯香槟。
詹台明微微侧身,用流利的英语低声道:“今晚,是您重返众人视野的第一步,我已经帮您预定了明天《华尔街日报》的财经头条。相信要不了多久,整个华尔街都会知道,您,杰西·利弗莫尔,回来了。”
他身旁的美国人,正是被誉为“投机之王”,曾叱咤华尔街的杰西·利弗莫尔。
杰西抿了一口香槟,浑浊却依然锐利的眼睛扫过全场,“詹姆斯,华尔街就像一座巨大的斗兽场,他们只认眼前的鲜血和金币。走吧,这里应该会有很多老朋友。”
尽管杰西语气冷硬,但他微微挺直的脊梁和眼中重新燃起的光彩,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他已经离开众人视野太久了。
林致远知道若想在美国金融界迅速打开局面,进行一些大规模的资金运作,就需要一个能被美国上层金融圈子接纳的白手套。
穿越之前,作为多年的老股民,他不知道将《股票作手回忆录》翻了多少遍,对杰西·利弗莫尔几度破产又几度崛起的传奇人生了如指掌,也深知他最后的悲剧结局。
因此詹台明抵达美国后,首要任务便是找到正处于人生最低谷的杰西·利弗莫尔。
杰西的一生堪称传奇,他十四岁开始交易,交易生涯中经历了多次破产和东山再起。
在1929年大萧条前夕,他凭借惊人的洞察力和胆识,精准做空美股。其个人资产一度高达上亿美元,睥睨整个华尔街。
但随着1929年股灾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成立,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旨在遏制过度投机和市场操纵行为。
杰西原有的、依赖大规模资金优势和个人判断进行逼空或杀多的操作手法逐渐失灵,昔日的成功模式不再奏效。
加之他长期依赖高杠杆交易,财富大起大落,四次破产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和公众的指责,使他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交易状态一落千丈。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他会于1940年11月28日在纽约曼哈顿一家饭店的衣帽间里,因深陷抑郁和对未来的绝望,开枪自杀,悲凉落幕。
詹台明的出现,恰逢其时。
他因为被傅瑛喂食过量安眠药,留下了后遗症。
正好借着需要治疗的机会,正好借着需要治疗的机会,与杰西在同一家私人诊所就诊。
詹台明在欧洲留学时主攻金融,理论知识扎实。加上林致远凭借后世记忆所提供的诸多超前观点,很快便引起了杰西的好感。
詹台明不仅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轻视落魄的杰西,反而对他过去的经典战役如数家珍,并能以新颖的角度进行分析,这让杰西倍感知音。
共同的“病友”身份,以及对市场依然存有的热爱,使两人很快便相谈甚欢,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复杂关系。
此时的杰西,正渴望成立自己的财务顾问公司,以期重返华尔街。
但他多次破产的记录、被视为过时的交易策略以及糟糕的精神状态,使得筹资之路屡屡受挫,昔日的朋友和金融机构对他避之唯恐不及。
在林致远的授意下,詹台明以香港的信托基金成立了“太平洋财务顾问公司”,并聘请杰西担任公司的首席高级顾问兼合伙人。
虽然杰西名义是公司的合伙人,但却无需投入一分钱,并且每月还可以领取丰厚的薪酬。
这无疑为身处困境的杰西抛下了一根救命绳索,给了他一个体面重返市场的机会。
当然,林致远不可能将公司的核心资产和主要投资决策权,交由状态不稳的杰西打理。
聘请杰西,更多是利用他的名气和残存的影响力作为进入美国高端金融圈的敲门砖。
公司真正核心的投资决策,仍然来自于林致远通过跨洋密电传递给詹台明的指令。
今晚,便是两人以新身份首次在纽约的高端金融社交场合正式亮相。
詹台明在人群中寻觅良久,终于锁定了今晚的目标。
他低声在杰西耳边交代了几句,两人便端着酒杯,看似随意地朝着角落的休息区走去。
休息区旁边,几个美国人正围在一名身高约一米八、体格魁梧、相貌堂堂的中国人身边。
而这个中国人便是民国行政院院长、中央银行总裁的长子,第一夫人的外甥——孔令山。
他于1939年秋前往美国,对外宣称在哈佛大学攻读经济硕士,但实际上是在纽约设立办事处,与美国军火商勾结,大发战争财。
此时,孔家在美国的各类资产已经超过了五千万美元。而到了1949年,这个数字将膨胀到惊人的二十亿美元。
詹台明和杰西从容不迫地走到休息区,特意选择了距离孔令山那群人不远的位置坐下。
杰西即使沉寂多年,但以前是各大财经报纸的常客,对于混迹金融圈的人来说,辨识度太高了。
周围一些与杰西有过交集或在报纸上见过他的金融人士,纷纷投来惊讶、好奇的目光。更有几位按捺不住,主动上前与他寒暄,试探着询问近况。
————————————————————————————————————
这边的动静,果然很快就引起了孔令山及其周围人的注意。
花旗银行的客户经理约翰·威尔逊目光微凝,不动声色地召来自己的助手,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助手立刻悄然离去。
孔令山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晃动着手中的酒杯,饶有兴致地用英语问道:“约翰先生,这位是?”
约翰收回目光,脸上堆起职业性的笑容,介绍道:“孔,这位就是华尔街的传奇人物——杰西·利弗莫尔。一个从五美元在对赌行起家,巅峰时期凭借做空市场,身家据说超过一亿美元的奇迹创造者。”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轻蔑与感慨,“不过,那都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的市场规则早已改变,更注重基本分析和长期价值,他那一套依靠个人判断和资金推动的短线操作手法,早就过时了。”
尽管嘴上如此说着,但约翰心中却已泛起涟漪。
今晚是花旗银行的高级客户酬谢酒会,门槛极高,个人资产若低于百万美元,根本不可能收到邀请函。
杰西破产多次,信用尽失,在花旗的内部客户评级中属于“高风险/无价值”类别,他是如何获得邀请的?
难道这位曾经的华尔街之王,又再度崛起了?
杰西在前两次破产时,凭借其过往的辉煌战绩,仍有不少金融机构愿意为他提供融资。
然而,接连四次破产,尤其是最后一次,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信誉和资源,整个华尔街都已将他彻底抛弃和遗忘。
不多时,那名助手匆匆返回,并在约翰耳边低语几句。
约翰眼中顿时闪过惊异之色,他刚才就是让助手去打探杰西今晚受邀的原因。
然而助手带回的消息令他震惊,他没想到杰西的公司在他们银行开设的投资账户,就在过去一个月内,竟将一百万本金翻至三百万!
这个时期的三百万美元的购买力相当于后世的七八千万美元甚至更多,即便在纽约的顶级金融圈子里,也足以令人侧目。
在这个经济低迷的时期,如此惊人的回报率堪称奇迹。
虽然与杰西以往的战绩相比算不上什么,但足以向外界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他杰西·利弗莫尔,回来了。
孔令山敏锐地捕捉到约翰神色的变化,他笑道:“发生了什么事?”
约翰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仿佛怕被周围的人听去:“难以置信,杰西他的公司,一个月的时间,便将一百万变成了三百万!”
“一个月?三百万?”孔令侃瞳孔微缩,握着酒杯的手指下意识地收紧了些。
他来纽约一年多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外汇套利,收益虽也不错。
但像杰西这样,在短短一个月内,能让大资金实现百分之两百的回报,还是让他感到极度震惊和心动。
他的心脏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着,他手中掌握着大量资金,既有家族财产,也有华国的一部分军火采购资金。
作为第一夫人的外甥,孔令山拿到国内的军火采购资金后,并没有立即购买军火。
而是先将其投入外汇市场和期货市场进行短期套利操作,再用赚取的利润部分去购置军用物资,大量的本金和剩余利润则继续在金融市场中滚动,以牟取暴利。
高风险于他而言,从来不是障碍,只要有足够高的回报。
杰西展现出的这种短期能让大资金暴利的能力,正是他梦寐以求的。
他现在在花旗的存款和运作资金就有超过五百万美元,若是能将一部分交给杰西操作,或者学到其方法,他想想就有些激动。
“约翰,”孔令山整理了一下西服,“久闻杰西先生的大名,不知能否为我引见?”
约翰正有此意,如果孔令山这样的大客户能通过他的引荐与杰西合作,无论产生巨额交易佣金还是投资收益分成,对他个人而言都是极大的业绩和潜在收入。
他立即满脸堆起热情的笑容:“当然,孔,这是我的荣幸。这边请。”
两人端着酒杯,走向休息区的杰西和詹台明。
“杰西,我亲爱的朋友!”约翰热情地伸出手,“真高兴能在今晚见到您,看来您已经从上一次的挫折中走出来了,并且风采更胜往昔。”
杰西缓缓起身,与他轻轻一握,表情淡漠,“约翰,我记得你上次可不是这个态度。”
约翰脸上的笑容瞬间变得有些僵硬和尴尬,杰西为了筹建自己的财务顾问公司,希望能获得花旗银行的信贷支持或客户引荐,曾亲自来到花旗银行找他。
但当时的约翰认定杰西早已风光不再,毫无利用价值,便直接让助手将人打发走了。
他干笑了两声,试图化解尴尬:“杰西先生,时我确实是被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缠住了。但我一直是非常敬佩您的才华和过往成就的。看来我的判断没错,您再次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杰西轻轻“哼”了一声,“不过,我很感谢你当时的‘忙碌’。正是你的拒绝,让我有机会遇到了更合适,也更富有远见的合作伙伴。”
这句话瞬间勾起了约翰的兴趣,他非常想知道杰西再次崛起的原因,连忙追问道:“哦?是您身边这位先生吗?看来您找到了一位非常得力的伙伴。”
杰西摇了摇头,介绍道:“这位是我的助理,詹姆斯。”
詹台明适时地上前一步,从西装内袋中取出名片分发给约翰和孔令山,并用流利的伦敦腔英语说道:“杰西先生,目前是我们太平洋财务顾问公司的高级顾问兼合伙人。我们公司致力于为具有远见的客户提供专业的资产管理服务,欢迎各位随时垂询,探讨合作的可能。”
孔令山也伸手接过了一张制作精良的名片,他打量着眼前这位气度沉稳的东方面孔,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思。
一个东方人,竟然可以作为杰西·利弗莫尔的助理?并且还一口伦敦腔,难道杰西这次的金主是来自南洋的侨商?亦或是英国?
宴会厅内,衣香鬓影,觥筹交错,一派浮华景象。
詹台明与一位西装革履、头发已显花白的美国人并肩步入宴会厅。
詹台明此刻的形象与在国内时已有很大不同。
他本就身材高大,来美后刻意蓄起了浓密的络腮胡,加上因药物治疗导致的食欲不振而暴瘦了十几斤,面容变得棱角分明,眼神也更加深邃。
即使熟人相见,也未必能立刻认出。
出示请柬后,两人并未急于融入人群,而是先来到酒水区,各取一杯香槟。
詹台明微微侧身,用流利的英语低声道:“今晚,是您重返众人视野的第一步,我已经帮您预定了明天《华尔街日报》的财经头条。相信要不了多久,整个华尔街都会知道,您,杰西·利弗莫尔,回来了。”
他身旁的美国人,正是被誉为“投机之王”,曾叱咤华尔街的杰西·利弗莫尔。
杰西抿了一口香槟,浑浊却依然锐利的眼睛扫过全场,“詹姆斯,华尔街就像一座巨大的斗兽场,他们只认眼前的鲜血和金币。走吧,这里应该会有很多老朋友。”
尽管杰西语气冷硬,但他微微挺直的脊梁和眼中重新燃起的光彩,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他已经离开众人视野太久了。
林致远知道若想在美国金融界迅速打开局面,进行一些大规模的资金运作,就需要一个能被美国上层金融圈子接纳的白手套。
穿越之前,作为多年的老股民,他不知道将《股票作手回忆录》翻了多少遍,对杰西·利弗莫尔几度破产又几度崛起的传奇人生了如指掌,也深知他最后的悲剧结局。
因此詹台明抵达美国后,首要任务便是找到正处于人生最低谷的杰西·利弗莫尔。
杰西的一生堪称传奇,他十四岁开始交易,交易生涯中经历了多次破产和东山再起。
在1929年大萧条前夕,他凭借惊人的洞察力和胆识,精准做空美股。其个人资产一度高达上亿美元,睥睨整个华尔街。
但随着1929年股灾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成立,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旨在遏制过度投机和市场操纵行为。
杰西原有的、依赖大规模资金优势和个人判断进行逼空或杀多的操作手法逐渐失灵,昔日的成功模式不再奏效。
加之他长期依赖高杠杆交易,财富大起大落,四次破产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和公众的指责,使他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交易状态一落千丈。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他会于1940年11月28日在纽约曼哈顿一家饭店的衣帽间里,因深陷抑郁和对未来的绝望,开枪自杀,悲凉落幕。
詹台明的出现,恰逢其时。
他因为被傅瑛喂食过量安眠药,留下了后遗症。
正好借着需要治疗的机会,正好借着需要治疗的机会,与杰西在同一家私人诊所就诊。
詹台明在欧洲留学时主攻金融,理论知识扎实。加上林致远凭借后世记忆所提供的诸多超前观点,很快便引起了杰西的好感。
詹台明不仅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轻视落魄的杰西,反而对他过去的经典战役如数家珍,并能以新颖的角度进行分析,这让杰西倍感知音。
共同的“病友”身份,以及对市场依然存有的热爱,使两人很快便相谈甚欢,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复杂关系。
此时的杰西,正渴望成立自己的财务顾问公司,以期重返华尔街。
但他多次破产的记录、被视为过时的交易策略以及糟糕的精神状态,使得筹资之路屡屡受挫,昔日的朋友和金融机构对他避之唯恐不及。
在林致远的授意下,詹台明以香港的信托基金成立了“太平洋财务顾问公司”,并聘请杰西担任公司的首席高级顾问兼合伙人。
虽然杰西名义是公司的合伙人,但却无需投入一分钱,并且每月还可以领取丰厚的薪酬。
这无疑为身处困境的杰西抛下了一根救命绳索,给了他一个体面重返市场的机会。
当然,林致远不可能将公司的核心资产和主要投资决策权,交由状态不稳的杰西打理。
聘请杰西,更多是利用他的名气和残存的影响力作为进入美国高端金融圈的敲门砖。
公司真正核心的投资决策,仍然来自于林致远通过跨洋密电传递给詹台明的指令。
今晚,便是两人以新身份首次在纽约的高端金融社交场合正式亮相。
詹台明在人群中寻觅良久,终于锁定了今晚的目标。
他低声在杰西耳边交代了几句,两人便端着酒杯,看似随意地朝着角落的休息区走去。
休息区旁边,几个美国人正围在一名身高约一米八、体格魁梧、相貌堂堂的中国人身边。
而这个中国人便是民国行政院院长、中央银行总裁的长子,第一夫人的外甥——孔令山。
他于1939年秋前往美国,对外宣称在哈佛大学攻读经济硕士,但实际上是在纽约设立办事处,与美国军火商勾结,大发战争财。
此时,孔家在美国的各类资产已经超过了五千万美元。而到了1949年,这个数字将膨胀到惊人的二十亿美元。
詹台明和杰西从容不迫地走到休息区,特意选择了距离孔令山那群人不远的位置坐下。
杰西即使沉寂多年,但以前是各大财经报纸的常客,对于混迹金融圈的人来说,辨识度太高了。
周围一些与杰西有过交集或在报纸上见过他的金融人士,纷纷投来惊讶、好奇的目光。更有几位按捺不住,主动上前与他寒暄,试探着询问近况。
————————————————————————————————————
这边的动静,果然很快就引起了孔令山及其周围人的注意。
花旗银行的客户经理约翰·威尔逊目光微凝,不动声色地召来自己的助手,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助手立刻悄然离去。
孔令山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晃动着手中的酒杯,饶有兴致地用英语问道:“约翰先生,这位是?”
约翰收回目光,脸上堆起职业性的笑容,介绍道:“孔,这位就是华尔街的传奇人物——杰西·利弗莫尔。一个从五美元在对赌行起家,巅峰时期凭借做空市场,身家据说超过一亿美元的奇迹创造者。”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轻蔑与感慨,“不过,那都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的市场规则早已改变,更注重基本分析和长期价值,他那一套依靠个人判断和资金推动的短线操作手法,早就过时了。”
尽管嘴上如此说着,但约翰心中却已泛起涟漪。
今晚是花旗银行的高级客户酬谢酒会,门槛极高,个人资产若低于百万美元,根本不可能收到邀请函。
杰西破产多次,信用尽失,在花旗的内部客户评级中属于“高风险/无价值”类别,他是如何获得邀请的?
难道这位曾经的华尔街之王,又再度崛起了?
杰西在前两次破产时,凭借其过往的辉煌战绩,仍有不少金融机构愿意为他提供融资。
然而,接连四次破产,尤其是最后一次,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信誉和资源,整个华尔街都已将他彻底抛弃和遗忘。
不多时,那名助手匆匆返回,并在约翰耳边低语几句。
约翰眼中顿时闪过惊异之色,他刚才就是让助手去打探杰西今晚受邀的原因。
然而助手带回的消息令他震惊,他没想到杰西的公司在他们银行开设的投资账户,就在过去一个月内,竟将一百万本金翻至三百万!
这个时期的三百万美元的购买力相当于后世的七八千万美元甚至更多,即便在纽约的顶级金融圈子里,也足以令人侧目。
在这个经济低迷的时期,如此惊人的回报率堪称奇迹。
虽然与杰西以往的战绩相比算不上什么,但足以向外界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他杰西·利弗莫尔,回来了。
孔令山敏锐地捕捉到约翰神色的变化,他笑道:“发生了什么事?”
约翰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仿佛怕被周围的人听去:“难以置信,杰西他的公司,一个月的时间,便将一百万变成了三百万!”
“一个月?三百万?”孔令侃瞳孔微缩,握着酒杯的手指下意识地收紧了些。
他来纽约一年多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外汇套利,收益虽也不错。
但像杰西这样,在短短一个月内,能让大资金实现百分之两百的回报,还是让他感到极度震惊和心动。
他的心脏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着,他手中掌握着大量资金,既有家族财产,也有华国的一部分军火采购资金。
作为第一夫人的外甥,孔令山拿到国内的军火采购资金后,并没有立即购买军火。
而是先将其投入外汇市场和期货市场进行短期套利操作,再用赚取的利润部分去购置军用物资,大量的本金和剩余利润则继续在金融市场中滚动,以牟取暴利。
高风险于他而言,从来不是障碍,只要有足够高的回报。
杰西展现出的这种短期能让大资金暴利的能力,正是他梦寐以求的。
他现在在花旗的存款和运作资金就有超过五百万美元,若是能将一部分交给杰西操作,或者学到其方法,他想想就有些激动。
“约翰,”孔令山整理了一下西服,“久闻杰西先生的大名,不知能否为我引见?”
约翰正有此意,如果孔令山这样的大客户能通过他的引荐与杰西合作,无论产生巨额交易佣金还是投资收益分成,对他个人而言都是极大的业绩和潜在收入。
他立即满脸堆起热情的笑容:“当然,孔,这是我的荣幸。这边请。”
两人端着酒杯,走向休息区的杰西和詹台明。
“杰西,我亲爱的朋友!”约翰热情地伸出手,“真高兴能在今晚见到您,看来您已经从上一次的挫折中走出来了,并且风采更胜往昔。”
杰西缓缓起身,与他轻轻一握,表情淡漠,“约翰,我记得你上次可不是这个态度。”
约翰脸上的笑容瞬间变得有些僵硬和尴尬,杰西为了筹建自己的财务顾问公司,希望能获得花旗银行的信贷支持或客户引荐,曾亲自来到花旗银行找他。
但当时的约翰认定杰西早已风光不再,毫无利用价值,便直接让助手将人打发走了。
他干笑了两声,试图化解尴尬:“杰西先生,时我确实是被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缠住了。但我一直是非常敬佩您的才华和过往成就的。看来我的判断没错,您再次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杰西轻轻“哼”了一声,“不过,我很感谢你当时的‘忙碌’。正是你的拒绝,让我有机会遇到了更合适,也更富有远见的合作伙伴。”
这句话瞬间勾起了约翰的兴趣,他非常想知道杰西再次崛起的原因,连忙追问道:“哦?是您身边这位先生吗?看来您找到了一位非常得力的伙伴。”
杰西摇了摇头,介绍道:“这位是我的助理,詹姆斯。”
詹台明适时地上前一步,从西装内袋中取出名片分发给约翰和孔令山,并用流利的伦敦腔英语说道:“杰西先生,目前是我们太平洋财务顾问公司的高级顾问兼合伙人。我们公司致力于为具有远见的客户提供专业的资产管理服务,欢迎各位随时垂询,探讨合作的可能。”
孔令山也伸手接过了一张制作精良的名片,他打量着眼前这位气度沉稳的东方面孔,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思。
一个东方人,竟然可以作为杰西·利弗莫尔的助理?并且还一口伦敦腔,难道杰西这次的金主是来自南洋的侨商?亦或是英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最新章节,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最新章节,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