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文华东方酒店的咖啡厅。
陈秉文和韦理相对而坐。韦理看起来比上一次见面时多了几分疲惫,看来汇丰的股份转让还是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陈先生,恭喜你们成功控股青州英坭。”韦理率先开口,声音还算平稳。
“谢谢韦理主席。青州英坭只是第一步,挑战还在后面。”陈秉文谦逊地回应,随即话锋一转,“汇丰那边,已经将10.65%的和黄股份正式转让给了长江实业。
李家成先生应该很快会成为我们的‘同事’了吧?”
韦理端着咖啡杯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脸色沉了下去。
他放下杯子,声音带着极度的不满:“是的。直到汇丰发布公告前,我都没有收到任何正式的通知。
或许在汇丰眼中,根本不需要将和黄董事会,更没把我这个董事会主席放在眼里。”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和前世一样,汇丰这次转让股份,同样没有事先正式通知和黄董事会,更没有征求董事会主席韦理的意见。
在汇丰庞大而傲慢的体系里,和黄董事会乃至韦理本人,或许从来就不在需要“郑重告知”的名单上。
这种无视,对一手将和黄从亏损泥潭中带出来、自认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韦理来说,无疑是一种羞辱。
韦理确实感到憋屈。
当时和黄因祈德尊时期过度扩张、管理失控而陷入严重财务危机,甚至被债权人申请清盘。
他接手和黄时,完全是个烂摊子。
是他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削减债务、压缩经常性开支、清除亏损部门与子公司,才使得公司扭亏为盈,恢复盈利。
虽未能让和黄利润暴增,但至少止住了血,稳住了局面。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结果在汇丰眼里,韦理仍然只是个不够出色的经理人,因为他未能让和黄资产实现汇丰期望中的巨额增值。
“汇丰的做法,确实有欠妥当。
董事会应有的知情权和尊重被无视了。
这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
陈秉文点点头,非常认同韦理的看法。
作为持股33.65%的大股东,汇丰根本没把和黄董事会放在眼里。
作为当事人之一,确实感到有些气愤。
韦理深吸一口气,看向陈秉文:“陈先生,你约我见面,不只是为了讨论汇丰的处事方式吧?”
“当然。”陈秉文低声说道,“韦理主席,我们都是和黄的股东,都希望公司能稳定发展,创造价值。
但稳定发展的前提,是董事会和管理层能够基于专业判断独立决策,而不是被某个大股东的单方面意志所左右。”
陈秉文的话,让韦理的目光锐利起来。
他听懂了陈秉文的弦外之音。
“陈先生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陈秉文明确表态道,“糖心资本作为和黄的重要股东,我们支持以您为首的管理团队的专业性和稳定性。
我们认为,和黄的未来应该由董事会集体决策,而不是某个人说了算。
尤其是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重大资产处置或增发新股等关键议题时,必须经过严格、透明的程序,充分考虑所有股东的利益。”
这话直接说到了韦理的心坎上。
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李家成凭借汇丰的支持,一进董事会就反客为主,架空他现有的管理团队。
“陈先生的立场,我很赞赏。”韦理的脸色缓和了不少,说话也更直接了一些。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长江实业入股后,和黄的未来发展方向。
李家成在地产方面是高手,但和黄是综合性集团,业务庞杂,地产只是其中一部分。
我担心的是,过于激进的地产化转型,可能会动摇其他业务的根基。”
陈秉文点点头,认同道:“韦理主席的担忧很有道理。
一个健康的集团,需要的是均衡发展,而不是将所有资源赌在单一行业上。
糖心资本作为和黄的重要股东,我们投资的是整个和黄的未来,而不仅仅是它的地产业务。
我们看重的是韦理主席您和您的团队带来的专业性和稳定性。”
他停顿了一下,观察着韦理的反应,然后更加明确地抛出橄榄枝:“所以,在未来的董事会里,关于公司重大战略决策,比如重大的资产处置、新业务的投入方向,甚至是董事会的构成,我认为我们应该保持密切沟通。
糖心资本会支持一个专业、独立的董事会和管理层,确保公司的决策是基于和黄的长远利益,而非短期套利或者个别股东的特殊目的。”
韦理彻底明白了陈秉文的意图。
这是在明确提议结盟,共同应对即将进入董事会的李家成。
对他而言,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多一个董事股东支持,他在董事会的话语权将大大增强,足以制衡李家成可能带来的冲击。
“陈先生的见解很深刻。”韦理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和黄的稳定与发展,确实需要董事会成员之间的充分沟通和共识。
我非常赞赏糖心资本这种着眼于长远、尊重专业管理的股东立场。
我相信,只要我们目标一致,和黄的未来值得期待。”
“当然。”陈秉文微笑着举起咖啡杯,“良好的沟通是合作的基础。
为了和黄的未来。”
“为了和黄的未来。”韦理也举杯示意。
两人心照不宣地达成了共识。
陈秉文知道,将韦理这位熟悉和黄内部情况、且对汇丰和李家成都心存不满的董事会主席拉到自己这边,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接下来,就该看李家成如何出招了。
临走时,陈秉文对韦理说道:“韦理主席,青州英坭那边,我们计划对红磡的旧厂房地块进行重新规划,打造一个现代化的食品饮料工业园。
未来在仓储物流、地产开发、甚至部分原材料采购上,或许能与和黄的某些业务产生协同效应。
届时,还希望韦理主席多多支持。”
韦理笑了笑,“只要对双方有利的合作,和黄向来持开放态度。”
陈秉文点点头。
他知道,虽然现在谈具体合作还早,但先埋下伏笔,未来可以通过这些业务往来,更深入地了解和黄内部的运作和人事,为日后可能的机会做准备。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祈德尊时期和黄旗下高达315家子公司在韦理手里被拆解、出售了不少,但还是留下了不少优质资产。
像和记地产、均益仓(仓储物流)、海港工程(建筑土木)、和宝(贸易零售)等公司都仍是和黄集团旗下的重要板块。
即使暂时无法将和黄全部纳入囊中,但先利用业务往来的便利,让手下团队慢慢对接、渗透了解,总是有益无害。
几天后,长江实业总部。
李家成坐在办公室里,听着秘书洪小莲汇报和黄股份过户的最终手续完成情况。
“李生,汇丰名下的10.65%和黄股份已经正式过户到长江实业名下。
我们现在是和黄名正言顺的重要股东了。”
洪小莲脸上带着一丝兴奋。
相比洪小莲的兴奋,李家成脸上并没有太多喜悦。
青州英坭的失利让他愈加谨慎,长实眼下才拿到汇丰银行手中三分之一的和黄股份。
接下来,还要继续交易,按照现在的进度,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去了。
这期间万一出点什么变数,结果可就难说了。
“接下来,以长江实业的名义,正式致函和黄董事会,要求依据股权比例,委派代表进入董事会。”
李家成吩咐道。
“李生,我们派谁进入董事会?您亲自去吗?”
洪小莲问。
李家成沉吟片刻,摇摇头:“暂时我先不直接进去。
让周近谦副主席先去。
他经验老到,做事稳重,先让他去熟悉情况,观察一下董事会里的风向。
你告诉他,多看少说,尤其要注意韦理和陈秉文那边的动静。”
“明白。”洪小莲应下。
周近谦是长实的创业元老之一,深得李家成信任。
“另外,”李家成继续道,“让我们的人,开始非正式地接触和黄旗下几个主要子公司的负责人,比如和记地产和均益仓的负责人。
了解一下他们的业务情况和想法。
注意方式,不要太刻意。”
李家成很清楚,要真正掌控和黄,光在董事会层面是不够的,必须获得核心业务板块管理层的认可或支持。
韦理经营多年,在这些地方肯定有他的影响力。
“是,李生。我会安排妥当。”洪小莲领命而去。
李家成独自坐在办公室里,默默出神。
拿到和黄的门票只是第一步,后续的股份才是关键。
他知道韦理不会轻易放手,那个突然冒出来的陈秉文更不是省油的灯。
接下来的董事会,恐怕不会风平浪静。
他拿起一份关于青州英坭近期股价异动和市场传闻的报告,眉头微蹙。
陈秉文在那边动作频频,又是规划工业园又是释放利好,显然是想快速拉高市值。
他想干什么?
为后续的资本运作做准备吗?
李家成隐隐觉得,陈秉文的图谋可能不止一个青州英坭那么简单。
陈秉文和韦理相对而坐。韦理看起来比上一次见面时多了几分疲惫,看来汇丰的股份转让还是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陈先生,恭喜你们成功控股青州英坭。”韦理率先开口,声音还算平稳。
“谢谢韦理主席。青州英坭只是第一步,挑战还在后面。”陈秉文谦逊地回应,随即话锋一转,“汇丰那边,已经将10.65%的和黄股份正式转让给了长江实业。
李家成先生应该很快会成为我们的‘同事’了吧?”
韦理端着咖啡杯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脸色沉了下去。
他放下杯子,声音带着极度的不满:“是的。直到汇丰发布公告前,我都没有收到任何正式的通知。
或许在汇丰眼中,根本不需要将和黄董事会,更没把我这个董事会主席放在眼里。”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和前世一样,汇丰这次转让股份,同样没有事先正式通知和黄董事会,更没有征求董事会主席韦理的意见。
在汇丰庞大而傲慢的体系里,和黄董事会乃至韦理本人,或许从来就不在需要“郑重告知”的名单上。
这种无视,对一手将和黄从亏损泥潭中带出来、自认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韦理来说,无疑是一种羞辱。
韦理确实感到憋屈。
当时和黄因祈德尊时期过度扩张、管理失控而陷入严重财务危机,甚至被债权人申请清盘。
他接手和黄时,完全是个烂摊子。
是他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削减债务、压缩经常性开支、清除亏损部门与子公司,才使得公司扭亏为盈,恢复盈利。
虽未能让和黄利润暴增,但至少止住了血,稳住了局面。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结果在汇丰眼里,韦理仍然只是个不够出色的经理人,因为他未能让和黄资产实现汇丰期望中的巨额增值。
“汇丰的做法,确实有欠妥当。
董事会应有的知情权和尊重被无视了。
这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
陈秉文点点头,非常认同韦理的看法。
作为持股33.65%的大股东,汇丰根本没把和黄董事会放在眼里。
作为当事人之一,确实感到有些气愤。
韦理深吸一口气,看向陈秉文:“陈先生,你约我见面,不只是为了讨论汇丰的处事方式吧?”
“当然。”陈秉文低声说道,“韦理主席,我们都是和黄的股东,都希望公司能稳定发展,创造价值。
但稳定发展的前提,是董事会和管理层能够基于专业判断独立决策,而不是被某个大股东的单方面意志所左右。”
陈秉文的话,让韦理的目光锐利起来。
他听懂了陈秉文的弦外之音。
“陈先生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陈秉文明确表态道,“糖心资本作为和黄的重要股东,我们支持以您为首的管理团队的专业性和稳定性。
我们认为,和黄的未来应该由董事会集体决策,而不是某个人说了算。
尤其是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重大资产处置或增发新股等关键议题时,必须经过严格、透明的程序,充分考虑所有股东的利益。”
这话直接说到了韦理的心坎上。
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李家成凭借汇丰的支持,一进董事会就反客为主,架空他现有的管理团队。
“陈先生的立场,我很赞赏。”韦理的脸色缓和了不少,说话也更直接了一些。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长江实业入股后,和黄的未来发展方向。
李家成在地产方面是高手,但和黄是综合性集团,业务庞杂,地产只是其中一部分。
我担心的是,过于激进的地产化转型,可能会动摇其他业务的根基。”
陈秉文点点头,认同道:“韦理主席的担忧很有道理。
一个健康的集团,需要的是均衡发展,而不是将所有资源赌在单一行业上。
糖心资本作为和黄的重要股东,我们投资的是整个和黄的未来,而不仅仅是它的地产业务。
我们看重的是韦理主席您和您的团队带来的专业性和稳定性。”
他停顿了一下,观察着韦理的反应,然后更加明确地抛出橄榄枝:“所以,在未来的董事会里,关于公司重大战略决策,比如重大的资产处置、新业务的投入方向,甚至是董事会的构成,我认为我们应该保持密切沟通。
糖心资本会支持一个专业、独立的董事会和管理层,确保公司的决策是基于和黄的长远利益,而非短期套利或者个别股东的特殊目的。”
韦理彻底明白了陈秉文的意图。
这是在明确提议结盟,共同应对即将进入董事会的李家成。
对他而言,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多一个董事股东支持,他在董事会的话语权将大大增强,足以制衡李家成可能带来的冲击。
“陈先生的见解很深刻。”韦理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和黄的稳定与发展,确实需要董事会成员之间的充分沟通和共识。
我非常赞赏糖心资本这种着眼于长远、尊重专业管理的股东立场。
我相信,只要我们目标一致,和黄的未来值得期待。”
“当然。”陈秉文微笑着举起咖啡杯,“良好的沟通是合作的基础。
为了和黄的未来。”
“为了和黄的未来。”韦理也举杯示意。
两人心照不宣地达成了共识。
陈秉文知道,将韦理这位熟悉和黄内部情况、且对汇丰和李家成都心存不满的董事会主席拉到自己这边,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接下来,就该看李家成如何出招了。
临走时,陈秉文对韦理说道:“韦理主席,青州英坭那边,我们计划对红磡的旧厂房地块进行重新规划,打造一个现代化的食品饮料工业园。
未来在仓储物流、地产开发、甚至部分原材料采购上,或许能与和黄的某些业务产生协同效应。
届时,还希望韦理主席多多支持。”
韦理笑了笑,“只要对双方有利的合作,和黄向来持开放态度。”
陈秉文点点头。
他知道,虽然现在谈具体合作还早,但先埋下伏笔,未来可以通过这些业务往来,更深入地了解和黄内部的运作和人事,为日后可能的机会做准备。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祈德尊时期和黄旗下高达315家子公司在韦理手里被拆解、出售了不少,但还是留下了不少优质资产。
像和记地产、均益仓(仓储物流)、海港工程(建筑土木)、和宝(贸易零售)等公司都仍是和黄集团旗下的重要板块。
即使暂时无法将和黄全部纳入囊中,但先利用业务往来的便利,让手下团队慢慢对接、渗透了解,总是有益无害。
几天后,长江实业总部。
李家成坐在办公室里,听着秘书洪小莲汇报和黄股份过户的最终手续完成情况。
“李生,汇丰名下的10.65%和黄股份已经正式过户到长江实业名下。
我们现在是和黄名正言顺的重要股东了。”
洪小莲脸上带着一丝兴奋。
相比洪小莲的兴奋,李家成脸上并没有太多喜悦。
青州英坭的失利让他愈加谨慎,长实眼下才拿到汇丰银行手中三分之一的和黄股份。
接下来,还要继续交易,按照现在的进度,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去了。
这期间万一出点什么变数,结果可就难说了。
“接下来,以长江实业的名义,正式致函和黄董事会,要求依据股权比例,委派代表进入董事会。”
李家成吩咐道。
“李生,我们派谁进入董事会?您亲自去吗?”
洪小莲问。
李家成沉吟片刻,摇摇头:“暂时我先不直接进去。
让周近谦副主席先去。
他经验老到,做事稳重,先让他去熟悉情况,观察一下董事会里的风向。
你告诉他,多看少说,尤其要注意韦理和陈秉文那边的动静。”
“明白。”洪小莲应下。
周近谦是长实的创业元老之一,深得李家成信任。
“另外,”李家成继续道,“让我们的人,开始非正式地接触和黄旗下几个主要子公司的负责人,比如和记地产和均益仓的负责人。
了解一下他们的业务情况和想法。
注意方式,不要太刻意。”
李家成很清楚,要真正掌控和黄,光在董事会层面是不够的,必须获得核心业务板块管理层的认可或支持。
韦理经营多年,在这些地方肯定有他的影响力。
“是,李生。我会安排妥当。”洪小莲领命而去。
李家成独自坐在办公室里,默默出神。
拿到和黄的门票只是第一步,后续的股份才是关键。
他知道韦理不会轻易放手,那个突然冒出来的陈秉文更不是省油的灯。
接下来的董事会,恐怕不会风平浪静。
他拿起一份关于青州英坭近期股价异动和市场传闻的报告,眉头微蹙。
陈秉文在那边动作频频,又是规划工业园又是释放利好,显然是想快速拉高市值。
他想干什么?
为后续的资本运作做准备吗?
李家成隐隐觉得,陈秉文的图谋可能不止一个青州英坭那么简单。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最新章节,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最新章节,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