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庐村,依旧这么热,这么荒凉。
十月份的北海,比七月份还热。余磊回宿舍,张斌还没回来,“这家伙,明天上班了,还不回来?”
罢了,余磊放下背包。
哗啦啦!
他脱光衣服,拿了条干净的内裤,先去厕所里冲凉。
轰嗤!轰嗤!
厕所里的洗衣机还在转动,有人洗衣服,这是常态,毕竟,每一层洗衣机一台,七八个人的衣服都用这台。
首先声明,洁癖是无法在这里生活的,电厂就是一个集体生活区,这种人无法适应。
洗刷刷!
洗刷刷!
余磊冲完了凉躺下,黑暗中,就听到张晨在问:“热吗?”
“张斌,你回来了?”
“嗯。”
“不洗澡?”
“不想洗?”
“不开空调,你不热?”余磊问,他记得张斌是最怕热的,一进屋第一件事就是开空调,今天真是活见鬼了,竟然躺着不动弹。
“不热。”张斌说。
过了一会,余磊又问:“热吗?”
张斌还是说:“不热。”
电风扇扇着、空调吹着,等到余磊第三次再问热吗时,还没等张斌回答,余磊就说:“你今天咋蔫了?平常不是最能叫唤了么?”
“你热就去冲凉。”张斌骂道,被子蒙头。
“哎呦喂,这一回来脾气大了。”余磊笑道。
“滚?”张斌骂道,“你再烦人,我要揍你了。”余磊一听,不想了。
看来遇到事了,听说张斌在天津有老婆孩子,小孩才两岁多,估计家里的事。
第二天起来,一大早就踢里哐啷的,炒个不停,余磊一看手机才六点多。
“玛德,还让不让人睡觉了。”余磊借着上厕所的劲,出门一看,这大包小包的,地上摆满了生活用品,这架势就是来新同事了。
既然不是校招的,而且公司也没有社会招聘,那么肯定是系统内应聘。
眼前三男一女。
男的,一个年轻点的,两个稍微年长一点,身高都超过一米八,年长的瘦高个的有一米九了,另一个胖胖的挺壮实。
女的一看就四十多了,不高也就一米六左右。
这四个人从面相上看就是东北人,声音也验证了他的判断。
成军,张念西,聂金,朴彩英,龚经理挨个介绍。
正好快七点了,要吃完饭,大家伙也都起床了。好家伙,这一出门,就莫名其妙的鼓掌。
不知情的人,以为新人结婚呢,搞这么隆重。
聂金睡一楼,张念西二楼,朴彩英因为是女的,照顾一下睡三楼单间,成军跟龚经理睡四楼,各自一个单间。
这么看,成军跟龚经理应该是一个级别的,经理级,也就是正科级。
这样子,现场车就不够了,市区公司留出一台老旧的商务车给现场用。
这种小事,用不到他这种小扒拉子操心。
突然来了这么多人,看来开工在即了。
大家吃了早饭去上班,留下新来的人员收拾行李,整理床铺。
工程一线,外地人的比例第一次超过本土,也就是广西,这倒是跟联合公司的股份类似,51%中央控股,49%广投控股。
节后上班第一天,大家伙就是恢复恢复精神状态,像余磊这样外出学习几个月的,也要重新适应工作。
当然最需要适应的还是热。
“我丢,”莫清零抱怨,“真特么的热。”
“莫姥爷,用不用给你扇扇?”余磊买了个usb小风扇,挂在安全帽上,没电了可以直接电脑主机的usb插口上充电,很便利。
“叼毛,你没跑路?”
“跑路?”余磊抹了抹光头。“我倒是想呢?但是人家看我这样貌,不收留啊?”
“呵呵。”莫清零一边调侃,一边编制厂区安全手册。
“这是要开工了。”余磊问。
“我也是听市里那帮掉毛说的,”莫清零一脸严肃的说,“说是年底就要动工了。”
“这么快?”
“这还快?”莫清零脑袋躺在椅子顶端,“我都来了一年多了。”
余磊判断的没错,这一两个月,应该陆陆续续还来人,新厂要动工了。
好好干!
升职加薪,迎来人生巅峰。
“巅峰?”余磊一笑,“逗比。”
黄急停老样子“码头吹沙”,莫清零“安全”,莫读“码头施工”,陈平“码头设备”,冯健厂区10Kv输电线路。
自己配合冯健,黄急停,本来余磊是主力,问题第一年工作没转正,而且公司培训多,龚经理多重考虑,还是将他放在了辅助的位置。
码头施工的进度比计划表中的快一丢丢,到了肩墙的钢筋绑扎的位置。
莫读拉下安全帽,在沙滩下面犯迷糊,十一刚休完假期就这状态,“人生啊,废了”,余磊感慨,不过他的判断真的不准,因为十一月就要国考报名,十二月考试了。
越是犯困,说明人家越用功。
清晨,金色的阳光洒在施工现场,“莫读,莫读?”余磊连着喊了几声,人家都没听见。
“喂,”余磊一搂肩膀,“干嘛呢?”
“搂什么楼?”莫读揉了揉眼睛,看着他,“一股汗臭味,我跟你又不熟。”
“哎呦喂,你小子。”莫读就这样,时而心情不佳,时而像个冰人,整个人状态阴晴不定的。
紧张的工作。
黄沙!
热浪!空气中感觉都有海市蜃楼了。
吹沙作业现场,巨大的吹沙船正源源不断地将沙子吹送到指定区域,扩大海岛面积。
那扬起的沙雾,在阳光中闪烁,像黄河泥沙混浊的时候。
“老黄。”
“小磊。”黄急停还是一如既往的给力,一见面就掐脖子后颈,“疼,疼疼。”
“晚上还搞吗?”
“搞啊。”
“娃没搞出不来?”
“你小子。”黄急停三十五岁了,球技一直在线,就是没小孩,但是他心态不错,人乐呵呵的,没啥事一样。
广西人大多数就这样,跟江浙沪不能比,“不内卷”,一个吊床晃悠一天是常有的事情。
呲啦!呲啦!
电火花!电焊声!
像打铁花。
码头基础、胸墙,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肩墙的钢筋绑扎工作。
他们熟练地将一根根钢筋固定在一起,每一个焊点都精准而牢固。
一个陌生的身影出现了。
十月份的北海,比七月份还热。余磊回宿舍,张斌还没回来,“这家伙,明天上班了,还不回来?”
罢了,余磊放下背包。
哗啦啦!
他脱光衣服,拿了条干净的内裤,先去厕所里冲凉。
轰嗤!轰嗤!
厕所里的洗衣机还在转动,有人洗衣服,这是常态,毕竟,每一层洗衣机一台,七八个人的衣服都用这台。
首先声明,洁癖是无法在这里生活的,电厂就是一个集体生活区,这种人无法适应。
洗刷刷!
洗刷刷!
余磊冲完了凉躺下,黑暗中,就听到张晨在问:“热吗?”
“张斌,你回来了?”
“嗯。”
“不洗澡?”
“不想洗?”
“不开空调,你不热?”余磊问,他记得张斌是最怕热的,一进屋第一件事就是开空调,今天真是活见鬼了,竟然躺着不动弹。
“不热。”张斌说。
过了一会,余磊又问:“热吗?”
张斌还是说:“不热。”
电风扇扇着、空调吹着,等到余磊第三次再问热吗时,还没等张斌回答,余磊就说:“你今天咋蔫了?平常不是最能叫唤了么?”
“你热就去冲凉。”张斌骂道,被子蒙头。
“哎呦喂,这一回来脾气大了。”余磊笑道。
“滚?”张斌骂道,“你再烦人,我要揍你了。”余磊一听,不想了。
看来遇到事了,听说张斌在天津有老婆孩子,小孩才两岁多,估计家里的事。
第二天起来,一大早就踢里哐啷的,炒个不停,余磊一看手机才六点多。
“玛德,还让不让人睡觉了。”余磊借着上厕所的劲,出门一看,这大包小包的,地上摆满了生活用品,这架势就是来新同事了。
既然不是校招的,而且公司也没有社会招聘,那么肯定是系统内应聘。
眼前三男一女。
男的,一个年轻点的,两个稍微年长一点,身高都超过一米八,年长的瘦高个的有一米九了,另一个胖胖的挺壮实。
女的一看就四十多了,不高也就一米六左右。
这四个人从面相上看就是东北人,声音也验证了他的判断。
成军,张念西,聂金,朴彩英,龚经理挨个介绍。
正好快七点了,要吃完饭,大家伙也都起床了。好家伙,这一出门,就莫名其妙的鼓掌。
不知情的人,以为新人结婚呢,搞这么隆重。
聂金睡一楼,张念西二楼,朴彩英因为是女的,照顾一下睡三楼单间,成军跟龚经理睡四楼,各自一个单间。
这么看,成军跟龚经理应该是一个级别的,经理级,也就是正科级。
这样子,现场车就不够了,市区公司留出一台老旧的商务车给现场用。
这种小事,用不到他这种小扒拉子操心。
突然来了这么多人,看来开工在即了。
大家吃了早饭去上班,留下新来的人员收拾行李,整理床铺。
工程一线,外地人的比例第一次超过本土,也就是广西,这倒是跟联合公司的股份类似,51%中央控股,49%广投控股。
节后上班第一天,大家伙就是恢复恢复精神状态,像余磊这样外出学习几个月的,也要重新适应工作。
当然最需要适应的还是热。
“我丢,”莫清零抱怨,“真特么的热。”
“莫姥爷,用不用给你扇扇?”余磊买了个usb小风扇,挂在安全帽上,没电了可以直接电脑主机的usb插口上充电,很便利。
“叼毛,你没跑路?”
“跑路?”余磊抹了抹光头。“我倒是想呢?但是人家看我这样貌,不收留啊?”
“呵呵。”莫清零一边调侃,一边编制厂区安全手册。
“这是要开工了。”余磊问。
“我也是听市里那帮掉毛说的,”莫清零一脸严肃的说,“说是年底就要动工了。”
“这么快?”
“这还快?”莫清零脑袋躺在椅子顶端,“我都来了一年多了。”
余磊判断的没错,这一两个月,应该陆陆续续还来人,新厂要动工了。
好好干!
升职加薪,迎来人生巅峰。
“巅峰?”余磊一笑,“逗比。”
黄急停老样子“码头吹沙”,莫清零“安全”,莫读“码头施工”,陈平“码头设备”,冯健厂区10Kv输电线路。
自己配合冯健,黄急停,本来余磊是主力,问题第一年工作没转正,而且公司培训多,龚经理多重考虑,还是将他放在了辅助的位置。
码头施工的进度比计划表中的快一丢丢,到了肩墙的钢筋绑扎的位置。
莫读拉下安全帽,在沙滩下面犯迷糊,十一刚休完假期就这状态,“人生啊,废了”,余磊感慨,不过他的判断真的不准,因为十一月就要国考报名,十二月考试了。
越是犯困,说明人家越用功。
清晨,金色的阳光洒在施工现场,“莫读,莫读?”余磊连着喊了几声,人家都没听见。
“喂,”余磊一搂肩膀,“干嘛呢?”
“搂什么楼?”莫读揉了揉眼睛,看着他,“一股汗臭味,我跟你又不熟。”
“哎呦喂,你小子。”莫读就这样,时而心情不佳,时而像个冰人,整个人状态阴晴不定的。
紧张的工作。
黄沙!
热浪!空气中感觉都有海市蜃楼了。
吹沙作业现场,巨大的吹沙船正源源不断地将沙子吹送到指定区域,扩大海岛面积。
那扬起的沙雾,在阳光中闪烁,像黄河泥沙混浊的时候。
“老黄。”
“小磊。”黄急停还是一如既往的给力,一见面就掐脖子后颈,“疼,疼疼。”
“晚上还搞吗?”
“搞啊。”
“娃没搞出不来?”
“你小子。”黄急停三十五岁了,球技一直在线,就是没小孩,但是他心态不错,人乐呵呵的,没啥事一样。
广西人大多数就这样,跟江浙沪不能比,“不内卷”,一个吊床晃悠一天是常有的事情。
呲啦!呲啦!
电火花!电焊声!
像打铁花。
码头基础、胸墙,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肩墙的钢筋绑扎工作。
他们熟练地将一根根钢筋固定在一起,每一个焊点都精准而牢固。
一个陌生的身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