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那时候,明朝内忧外患简直像乱麻一样。西北流民起义的火越烧越旺,辽东后金的铁骑也一直在旁边虎视眈眈。朝堂上更是一锅粥,东林党和阉党余孽斗得你死我活,温体仁那一帮人还把持着朝政,各种搞小动作,卖官鬻爵,把朝廷搅得乌烟瘴气。就在这么个风雨飘摇的时候,三天一下子就过去了。京城那又高又厚的城门 “吱呀” 一声缓缓打开,古老石门和城垣砖石摩擦,发出老长老长的沉闷声,好像在唠嗑岁月的沧桑。林宇精心准备的车队卷着尘土,踏上了蜀道,这场去蜀地的冒险,就这么开场了。
这消息跟一阵风似的,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里跑得飞快。原本就热闹的市井一下子更嗨了,老百姓跟被无形的线牵着似的,一群一群地凑在一块儿,叽叽喳喳议论个不停,跟嗡嗡叫的蜂群似的。在城东一个有点偏的街角,几个穿着补丁摞补丁粗布衣裳的汉子,正围坐在墙角。他们旁边整整齐齐摆着扁担和箩筐,一看就是平时靠卖苦力干活的挑夫。这会儿,他们趁着歇脚的空当,聊得那叫一个眉飞色舞,唾沫星子乱溅。“嘿,你们听说了没?” 一个卖豆腐的老汉,弓着身子,声音压得特别低,脸上的表情神神秘秘的,跟要分享什么超级大机密似的。说着,他跟夜猫子似的,眼睛贼兮兮地快速扫了一圈四周,看没人注意,才接着说,“宁王世子林宇,听说他要去蜀地了!” 说完,还故意停了一下,好像要给大家一点时间消化这个惊人消息,然后又补充道,“听说他在咱京城搞出了好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什么压缩饼干、罐头啥的,还吹牛说这些以后能当军粮用呢!” 旁边卖菜的妇人撇了撇嘴,随手把手里蔫巴巴的菜叶一扔,冷哼一声说:“那又怎样?这年头,当官的哪个不是为自己捞好处?说不定打着筹备粮草的幌子,往自己兜里装钱呢!前几天我男人去交赋税,那些税吏跟催命鬼似的,说是什么充作军饷,结果一转头,就看见他们在酒楼里大鱼大肉!” 她这话一说,几个汉子纷纷点头,脸上全是气呼呼的表情。
一个推着独轮车的车夫,腰弯得跟虾米似的,满脸都是疲惫,脚步沉沉地在路边停下,把车把往地上一放,发出 “咚” 的一声闷响,接着重重叹了口气,声音里全是被生活折磨的疲惫:“这世道啊,城头的大王旗换来换去,不管谁当官,咱老百姓还不是照样受苦。上头那些达官显贵争权夺利,苦的可都是咱平头老百姓。不过话说回来,也不能把话说得太死。想当年宁王府老王爷的时候,每年过年过节,都会在府外设粥棚,给穷苦老百姓施粥,那场面,可真是少见。一碗热粥喝下去,好多人都熬过了寒冬。听说这世子平时对下人可好了,没有那些富贵公子哥的臭脾气。我听在王府当差的远房表亲说,就算下人们犯了点小错,世子也就是耐心教教,从来不打骂。说不定啊,这世子真能给咱蜀地老百姓带来点新希望,让大伙过上几天好日子。” 这时候,一个拄着拐杖的老者颤颤巍巍地凑过来,浑浊的眼睛里全是担心:“可别抱太大希望,蜀地现在就是个烫手的山芋。这些年,蜀地战乱不断,各方势力打来打去,老百姓都快受不了了。土匪更是嚣张得很,那些土匪占着山当大王,烧杀抢掠啥坏事都干。就算世子有心治理,可这局势乱得跟一团麻似的,怕是也不好办。听说前几任去赴任的官员,有的刚到蜀地,就被土匪埋伏,把命都丢了;有的被土匪追得到处跑,狼狈得不行,只能灰溜溜地逃走,连官印都丢了,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大家听了,都不说话了,气氛一下子变得很压抑。
不远处,几个穿着长衫的儒生围坐在茶摊前,桌上的粗茶冒着缕缕热气。领头的中年儒生,穿着一件洗得有点发白的青色长衫,戴着方巾,看着还挺有几分清贵的样子。他端起茶碗,轻轻吹了吹,抿了一口,放下茶碗,又慢悠悠地用袖口擦了擦嘴角,脸上全是不屑,冷冷地开口说:“这林宇,最近越来越狂了,简直没边儿了!天天在市井街巷使劲儿宣扬什么‘工商皆本’的怪理论,还大放厥词,喊着‘人人平等’,这言论简直离经叛道到了极点!咱大明朝从开国以来,一直都是以农为本,把孔孟之道当作治国理政的大道理,怎么能容他这么胡说八道,忽悠老百姓?现在朝廷把他打发去蜀地,可真是太让人高兴了,也能让咱们耳根子清净点。你们想想,他那些歪理邪说,要是真在民间随便传播,那还不得把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全搞乱了?时间长了,说不定朝廷的根基都得被他动摇,这可绝对不行,一点都不能马虎!” 旁边的年轻书生赶紧点头,激动地说:“师兄说得太对了!那家伙在京城闹得鸡飞狗跳,工坊办得热火朝天,还搞起了什么新式学堂,还说要让女子也读书识字,这简直是坏了祖宗规矩,像什么话!再这么下去,京城的风气都得被他搞坏了,早点把他弄走,京城才能恢复以前的太平和安宁。我还听说,他跟那些满身铜臭的商贾混得特别熟,整天称兄道弟的。商贾这种人,向来只认钱,眼里根本没有情义,跟他们混在一起,能有什么好心思?肯定是心怀不轨,想搞垮咱们大明朝的根基,真是太可恶了!”
另一个年纪稍微大点儿的儒生捋了捋胡须,不紧不慢地说:“依我看,他这一去,十有八九是凶多吉少。蜀地那地方,山川又险又峻,地势特别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就像一张密密麻麻的大网,动一根线,整张网都跟着动。就凭他那点小本事,还想进去整顿?简直是自不量力!我倒要睁大眼睛好好看看,他到底能搞出什么惊人的花样来。我估计啊,说不定过不了多久,他就得被那复杂的局势逼得灰溜溜地回来,到时候,看他还有什么脸在大家面前抬头!” 茶摊老板在旁边听着,脸上挂着无奈的苦笑,轻轻摇了摇头。他眼睛在茶摊上扫了一圈,麻溜地提起铜壶,给几个口渴的客人续上茶水,又马上转身,手脚麻利地收拾桌面。对于这些争论,他就跟没听见似的,既不跟着说,也不反驳,只是在心里偷偷叹气。最近这世道越来越不太平,路过的行人越来越少,自家这小本生意,每天挣的钱少得可怜,这么下去,就像掉进泥沼里一样,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有出头之日。
这时候,林宇的车队在大太阳下慢慢往前走。毒太阳挂在天上,把大地烤得滚烫,地面上腾起一阵阵扭曲的热浪,感觉空气都要烧起来了。赵猛稳稳地坐在一匹特别健壮的高头大马上,腰杆挺得笔直,一看就是沙场老将,特别坚毅。他背上那杆新配的燧发枪在太阳下闪着寒光,枪身的纹理特别细腻,每一道刻痕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赵猛警惕地瞅瞅四周,一点可疑的地方都不放过。在他后面,二十个精心挑选出来的精锐士兵背着特制的火药筒和燧发枪,整整齐齐地排着队。火药筒上的铜箍亮闪闪的,里面装的是林宇改良过的强力火药,这可是应对危机的大杀器。
走到中午,队伍在一处山坳里休息。山坳四周,怪石嶙峋,就像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怪兽,投下一片片阴森森的阴影。林宇坐在马上,低着头,认认真真地研究地图,上面山川、道路、关卡都标得清清楚楚。突然,远处传来乱糟糟的马蹄声,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楚。干燥的风夹着细碎的沙石,打在大家脸上生疼,扬起的尘土把视线都挡住了。赵猛马上抬手,示意士兵进入警戒状态,燧发枪 “唰” 的一下,全都对准了声音传来的方向。“世子,看来有麻烦找上门了。” 赵猛紧紧握住缰绳,眼神特别警惕,他手上全是因为常年握刀持枪留下的老茧和伤痕,这些都是他无数次拼杀的见证。
尘土飞扬中,一队穿着官服的骑兵飞奔过来。飞扬的尘土里,隐隐约约能看见吴应熊骑着一匹枣红马,他身后的骑兵队伍扬起一大片烟尘,就像一头张牙舞爪的大怪兽。山风呼呼地刮过山坳,把旗帜吹得 “猎猎” 响,发出 “噼啪” 的撕裂声,就好像在给马上要到来的冲突奏响前奏。吴应熊心里又紧张又兴奋,他知道这次拦截林宇是温体仁的意思,要是成功了,就能在朝堂上立大功;可万一林宇真有圣命在身…… 他强忍着不安,故意把自己胖得像小山似的身躯挺了挺,皮笑肉不笑地喊道:“宁王世子这是要去哪儿啊?现在局势这么微妙,陛下早就下了命令,各王府出行,随行物资都得检查,就怕有人心里有坏主意,还请世子配合一下,别让我们难做。” 说完,就要指挥手下动手,同时还偷偷观察林宇的反应,心里不停地盘算着退路。
林宇不慌不忙地从马车上拿出用明黄色绸缎包着的文书,这可是皇家专用的颜色。刺眼的阳光照在明黄绸缎上,反射出特别亮的光。吴应熊一看,心里 “咯噔” 一下,冷汗 “唰” 地就把后背湿透了。这时候,一阵狂风 “呼” 地刮过来,把地上的沙石卷到半空中,大家的视线一下子变得模糊不清。随行护卫恭恭敬敬地递上文书,语气特别坚定:“吴大人,这是陛下御赐的通关文牒,上面写得明明白白,不用查验。我们可是身负皇命,要是耽误了行程,吴大人你担得起抗旨的罪名吗?” 林宇目光特别锐利,直直地盯着吴应熊,眼神里透着威严,在狂风里站得稳稳的,衣袍被风吹得 “猎猎” 直响。吴应熊硬装镇定,冷哼一声说:“文牒也得检查!说不定里面藏着违禁物品呢!” 他心里一边祈祷林宇的文牒是假的,一边又害怕自己太莽撞惹出大祸,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装模作样,不过声音被呼啸的风声扯得断断续续的。
吴应熊话刚说完,他旁边那个满脸横肉、平时特别凶狠的手下突然拔出刀,刀身寒光闪闪,划破空气,发出 “嘶” 的刺耳声,直接朝着林宇冲过去。天空不知道啥时候被乌云遮住了,天色一下子暗下来,好像预示着一场腥风血雨马上就要来了。吴应熊紧张地握紧拳头,既希望手下能打破僵局,又担心局面失控。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赵猛眼疾手快,手中长刀像闪电一样刺出去,刀尖一下子就穿透了那手下的肩胛,血 “哗” 地溅了出来。那手下发出一声特别凄厉的惨叫,身子扭曲着倒在地上。这时候,豆大的雨点 “噼里啪啦” 地砸下来,血渍很快就被雨水冲开,在地面上形成一个特别诡异的图案。
吴应熊一看,心脏猛地一缩,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了,双腿发软,差点就从马背上摔下来。他眼睛瞪得像铜铃,朝着赵百户的方向,扯着嗓子怒吼道:“赵百户,你胆子也太大了,竟敢伤我手下!” 这时候的他,脸涨得通红,跟熟透了的番茄似的,脸上的肥肉因为愤怒不停地颤抖。嘴上虽然喊着狠话,可眼神里根本藏不住慌乱,眸子里全是惊惶和不安,心里更是像有只热锅上的蚂蚁,拼命想着怎么脱罪,好从这个越来越麻烦的局面里逃出去。紧接着,他大手用力一挥,带着几分孤注一掷的劲儿,身后的骑兵一看,纷纷拔刀出鞘,寒光一闪,利刃划破雨幕,眨眼间就把林宇的车队围了个水泄不通。雨下得更大了,豆大的雨点 “噼里啪啦” 地砸下来,雨水顺着众人的盔甲缝隙往下流,在地面上蜿蜒汇聚,慢慢形成一条条浑浊的小溪。吴应熊还时不时地往远处看,眼神里全是焦急和期盼,一心盼着温体仁安排的救兵能快点来。在这无边无际的雨幕笼罩下,他那孤单又无助的身影,看起来特别狼狈,就像一只掉进绝境的困兽。
就在局势紧张得一触即发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低沉悠长的号角声,穿透雨幕,在旷野里响起来。紧接着,一支穿着飞鱼服、腰上别着绣春刀的锦衣卫队伍,像黑色的洪流一样飞奔过来。马蹄声密密麻麻的,就像下暴雨似的,踏破泥泞,溅起的水花在四周乱飞,好像在雨幕里硬生生地劈开了一条路。吴应熊抬头一看,瞧见那标志性的飞鱼服和寒光闪闪的绣春刀,一下子脸都白了,双腿像灌了铅一样,发软打颤。
带头的指挥使穿着厚重的铠甲,身姿特别挺拔,就像一棵苍松一样。他干净利落地翻身下马,动作一气呵成,一点都不拖沓。雨水顺着他的头盔边缘往下流,溅落在泥泞的地面上。然后,他单膝跪地,溅起一片水花,双手抱拳,特别恭敬地向林宇行礼,声音特别洪亮,跟敲钟似的:“卑职奉陛下密令,护送世子入蜀,沿途谁敢阻拦,格杀勿论!” 这声音在狂风暴雨里传得老远,就像一道惊雷,在大家头顶 “轰隆” 一声炸开。
吴应熊听了这话,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 “嗖” 地蹿到心头,浑身的力气好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一下子抽干了。雨水顺着他的脸颊不停地流,和额头上冒出来的冷汗混在一起,哗哗地往下淌。他双腿微微发抖,牙关不自觉地打战,哆哆嗦嗦地开口辩解,声音里全是藏不住的颤抖:“这…… 这肯定是误会!我们就是奉命行事……” 可是,四周狂风呼啸,雨幕像帘子一样,他的话在这强硬的命令面前,显得特别弱小、苍白,就像风中的一点烛光,一下子就被风雨给吹灭了。指挥使脸色冷得像霜一样,就像从地狱里来的魔神,大手果断地一挥,锦衣卫们训练有素,像鬼魅一样迅速把吴应熊和他的手下围起来,干净利落地制服了他们。雨水无情地冲刷着他们刚才剑拔弩张的争斗痕迹,可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好像被雨水泡过之后更浓了,一直散不去,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林宇看着吴应熊被押走,眼神冰冷又锐利,他知道这只是温体仁的一次试探,真正的危机还在后面呢。雨慢慢停了,天边出现一道残阳,把云层染成了血红色。他转身,特别诚恳地对指挥使说:“多谢大人帮忙,不过前面的路不好走,还希望大人和我们一起小心应对。” 指挥使恭恭敬敬地答应了,翻身上马,安排好警戒阵型,车队继续朝着蜀地前进,车轮碾过积水,溅起的水花在血色残阳下一闪一闪的,好像在预示着未来的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蜀道越来越难走,道路弯弯曲曲的,一边是陡峭的悬崖,一边是高耸的山峰,路面又窄又到处都是碎石。夜幕降临的时候,车队在一处废弃的村庄安营扎寨。村庄的围墙破破烂烂的,上面爬满了斑驳的青苔,几间破旧的房屋在夜色里看着阴森恐怖。赵猛亲自带着手下的士兵,稳稳当当地在村庄周边巡逻,脚步踏在有点泥泞的地面上,发出沉稳又有规律的声音。与此同时,林宇在驿站里那又小又暗的房间里,借着一盏晃晃悠悠的微弱油灯,全神贯注地研究摊在案几上的泛黄地图。他的目光像鹰一样锐利,一寸一寸地扫过地图上标注的山川、道路和关隘。突然,他的视线一下子停住了,好像发现了什么超级重要的线索。地图上有个地方叫 “落雁谷”,那里的地形走势、周边环境,竟然和之前温体仁密信里提到的伏击地点特别像。那个 “落雁谷” 位置特别隐蔽,在崇山峻岭的褶皱里,山谷入口又窄又弯,要不是特意注意,随便看一眼就过去了,就像一个藏在天地间的神秘陷阱。林宇眉头皱得紧紧的,手指轻轻摸着地图上 “落雁谷” 的标识,脑海里飞快地想着各种应对办法。他知道温体仁心狠手辣,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次精心选了落雁谷设伏,肯定是经过了特别周密的计划,稍微不小心,整个车队就会掉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赵百户,队伍之后经过落雁谷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林宇表情特别严肃,指着地图说,“温体仁那帮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在这里设伏,我们要提前做好周全的准备,不能有丝毫差错。” 赵猛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果敢,转身快步走出房间,去安排部队驻扎的相关事宜。
这消息跟一阵风似的,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里跑得飞快。原本就热闹的市井一下子更嗨了,老百姓跟被无形的线牵着似的,一群一群地凑在一块儿,叽叽喳喳议论个不停,跟嗡嗡叫的蜂群似的。在城东一个有点偏的街角,几个穿着补丁摞补丁粗布衣裳的汉子,正围坐在墙角。他们旁边整整齐齐摆着扁担和箩筐,一看就是平时靠卖苦力干活的挑夫。这会儿,他们趁着歇脚的空当,聊得那叫一个眉飞色舞,唾沫星子乱溅。“嘿,你们听说了没?” 一个卖豆腐的老汉,弓着身子,声音压得特别低,脸上的表情神神秘秘的,跟要分享什么超级大机密似的。说着,他跟夜猫子似的,眼睛贼兮兮地快速扫了一圈四周,看没人注意,才接着说,“宁王世子林宇,听说他要去蜀地了!” 说完,还故意停了一下,好像要给大家一点时间消化这个惊人消息,然后又补充道,“听说他在咱京城搞出了好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什么压缩饼干、罐头啥的,还吹牛说这些以后能当军粮用呢!” 旁边卖菜的妇人撇了撇嘴,随手把手里蔫巴巴的菜叶一扔,冷哼一声说:“那又怎样?这年头,当官的哪个不是为自己捞好处?说不定打着筹备粮草的幌子,往自己兜里装钱呢!前几天我男人去交赋税,那些税吏跟催命鬼似的,说是什么充作军饷,结果一转头,就看见他们在酒楼里大鱼大肉!” 她这话一说,几个汉子纷纷点头,脸上全是气呼呼的表情。
一个推着独轮车的车夫,腰弯得跟虾米似的,满脸都是疲惫,脚步沉沉地在路边停下,把车把往地上一放,发出 “咚” 的一声闷响,接着重重叹了口气,声音里全是被生活折磨的疲惫:“这世道啊,城头的大王旗换来换去,不管谁当官,咱老百姓还不是照样受苦。上头那些达官显贵争权夺利,苦的可都是咱平头老百姓。不过话说回来,也不能把话说得太死。想当年宁王府老王爷的时候,每年过年过节,都会在府外设粥棚,给穷苦老百姓施粥,那场面,可真是少见。一碗热粥喝下去,好多人都熬过了寒冬。听说这世子平时对下人可好了,没有那些富贵公子哥的臭脾气。我听在王府当差的远房表亲说,就算下人们犯了点小错,世子也就是耐心教教,从来不打骂。说不定啊,这世子真能给咱蜀地老百姓带来点新希望,让大伙过上几天好日子。” 这时候,一个拄着拐杖的老者颤颤巍巍地凑过来,浑浊的眼睛里全是担心:“可别抱太大希望,蜀地现在就是个烫手的山芋。这些年,蜀地战乱不断,各方势力打来打去,老百姓都快受不了了。土匪更是嚣张得很,那些土匪占着山当大王,烧杀抢掠啥坏事都干。就算世子有心治理,可这局势乱得跟一团麻似的,怕是也不好办。听说前几任去赴任的官员,有的刚到蜀地,就被土匪埋伏,把命都丢了;有的被土匪追得到处跑,狼狈得不行,只能灰溜溜地逃走,连官印都丢了,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大家听了,都不说话了,气氛一下子变得很压抑。
不远处,几个穿着长衫的儒生围坐在茶摊前,桌上的粗茶冒着缕缕热气。领头的中年儒生,穿着一件洗得有点发白的青色长衫,戴着方巾,看着还挺有几分清贵的样子。他端起茶碗,轻轻吹了吹,抿了一口,放下茶碗,又慢悠悠地用袖口擦了擦嘴角,脸上全是不屑,冷冷地开口说:“这林宇,最近越来越狂了,简直没边儿了!天天在市井街巷使劲儿宣扬什么‘工商皆本’的怪理论,还大放厥词,喊着‘人人平等’,这言论简直离经叛道到了极点!咱大明朝从开国以来,一直都是以农为本,把孔孟之道当作治国理政的大道理,怎么能容他这么胡说八道,忽悠老百姓?现在朝廷把他打发去蜀地,可真是太让人高兴了,也能让咱们耳根子清净点。你们想想,他那些歪理邪说,要是真在民间随便传播,那还不得把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全搞乱了?时间长了,说不定朝廷的根基都得被他动摇,这可绝对不行,一点都不能马虎!” 旁边的年轻书生赶紧点头,激动地说:“师兄说得太对了!那家伙在京城闹得鸡飞狗跳,工坊办得热火朝天,还搞起了什么新式学堂,还说要让女子也读书识字,这简直是坏了祖宗规矩,像什么话!再这么下去,京城的风气都得被他搞坏了,早点把他弄走,京城才能恢复以前的太平和安宁。我还听说,他跟那些满身铜臭的商贾混得特别熟,整天称兄道弟的。商贾这种人,向来只认钱,眼里根本没有情义,跟他们混在一起,能有什么好心思?肯定是心怀不轨,想搞垮咱们大明朝的根基,真是太可恶了!”
另一个年纪稍微大点儿的儒生捋了捋胡须,不紧不慢地说:“依我看,他这一去,十有八九是凶多吉少。蜀地那地方,山川又险又峻,地势特别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就像一张密密麻麻的大网,动一根线,整张网都跟着动。就凭他那点小本事,还想进去整顿?简直是自不量力!我倒要睁大眼睛好好看看,他到底能搞出什么惊人的花样来。我估计啊,说不定过不了多久,他就得被那复杂的局势逼得灰溜溜地回来,到时候,看他还有什么脸在大家面前抬头!” 茶摊老板在旁边听着,脸上挂着无奈的苦笑,轻轻摇了摇头。他眼睛在茶摊上扫了一圈,麻溜地提起铜壶,给几个口渴的客人续上茶水,又马上转身,手脚麻利地收拾桌面。对于这些争论,他就跟没听见似的,既不跟着说,也不反驳,只是在心里偷偷叹气。最近这世道越来越不太平,路过的行人越来越少,自家这小本生意,每天挣的钱少得可怜,这么下去,就像掉进泥沼里一样,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有出头之日。
这时候,林宇的车队在大太阳下慢慢往前走。毒太阳挂在天上,把大地烤得滚烫,地面上腾起一阵阵扭曲的热浪,感觉空气都要烧起来了。赵猛稳稳地坐在一匹特别健壮的高头大马上,腰杆挺得笔直,一看就是沙场老将,特别坚毅。他背上那杆新配的燧发枪在太阳下闪着寒光,枪身的纹理特别细腻,每一道刻痕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赵猛警惕地瞅瞅四周,一点可疑的地方都不放过。在他后面,二十个精心挑选出来的精锐士兵背着特制的火药筒和燧发枪,整整齐齐地排着队。火药筒上的铜箍亮闪闪的,里面装的是林宇改良过的强力火药,这可是应对危机的大杀器。
走到中午,队伍在一处山坳里休息。山坳四周,怪石嶙峋,就像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怪兽,投下一片片阴森森的阴影。林宇坐在马上,低着头,认认真真地研究地图,上面山川、道路、关卡都标得清清楚楚。突然,远处传来乱糟糟的马蹄声,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楚。干燥的风夹着细碎的沙石,打在大家脸上生疼,扬起的尘土把视线都挡住了。赵猛马上抬手,示意士兵进入警戒状态,燧发枪 “唰” 的一下,全都对准了声音传来的方向。“世子,看来有麻烦找上门了。” 赵猛紧紧握住缰绳,眼神特别警惕,他手上全是因为常年握刀持枪留下的老茧和伤痕,这些都是他无数次拼杀的见证。
尘土飞扬中,一队穿着官服的骑兵飞奔过来。飞扬的尘土里,隐隐约约能看见吴应熊骑着一匹枣红马,他身后的骑兵队伍扬起一大片烟尘,就像一头张牙舞爪的大怪兽。山风呼呼地刮过山坳,把旗帜吹得 “猎猎” 响,发出 “噼啪” 的撕裂声,就好像在给马上要到来的冲突奏响前奏。吴应熊心里又紧张又兴奋,他知道这次拦截林宇是温体仁的意思,要是成功了,就能在朝堂上立大功;可万一林宇真有圣命在身…… 他强忍着不安,故意把自己胖得像小山似的身躯挺了挺,皮笑肉不笑地喊道:“宁王世子这是要去哪儿啊?现在局势这么微妙,陛下早就下了命令,各王府出行,随行物资都得检查,就怕有人心里有坏主意,还请世子配合一下,别让我们难做。” 说完,就要指挥手下动手,同时还偷偷观察林宇的反应,心里不停地盘算着退路。
林宇不慌不忙地从马车上拿出用明黄色绸缎包着的文书,这可是皇家专用的颜色。刺眼的阳光照在明黄绸缎上,反射出特别亮的光。吴应熊一看,心里 “咯噔” 一下,冷汗 “唰” 地就把后背湿透了。这时候,一阵狂风 “呼” 地刮过来,把地上的沙石卷到半空中,大家的视线一下子变得模糊不清。随行护卫恭恭敬敬地递上文书,语气特别坚定:“吴大人,这是陛下御赐的通关文牒,上面写得明明白白,不用查验。我们可是身负皇命,要是耽误了行程,吴大人你担得起抗旨的罪名吗?” 林宇目光特别锐利,直直地盯着吴应熊,眼神里透着威严,在狂风里站得稳稳的,衣袍被风吹得 “猎猎” 直响。吴应熊硬装镇定,冷哼一声说:“文牒也得检查!说不定里面藏着违禁物品呢!” 他心里一边祈祷林宇的文牒是假的,一边又害怕自己太莽撞惹出大祸,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装模作样,不过声音被呼啸的风声扯得断断续续的。
吴应熊话刚说完,他旁边那个满脸横肉、平时特别凶狠的手下突然拔出刀,刀身寒光闪闪,划破空气,发出 “嘶” 的刺耳声,直接朝着林宇冲过去。天空不知道啥时候被乌云遮住了,天色一下子暗下来,好像预示着一场腥风血雨马上就要来了。吴应熊紧张地握紧拳头,既希望手下能打破僵局,又担心局面失控。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赵猛眼疾手快,手中长刀像闪电一样刺出去,刀尖一下子就穿透了那手下的肩胛,血 “哗” 地溅了出来。那手下发出一声特别凄厉的惨叫,身子扭曲着倒在地上。这时候,豆大的雨点 “噼里啪啦” 地砸下来,血渍很快就被雨水冲开,在地面上形成一个特别诡异的图案。
吴应熊一看,心脏猛地一缩,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了,双腿发软,差点就从马背上摔下来。他眼睛瞪得像铜铃,朝着赵百户的方向,扯着嗓子怒吼道:“赵百户,你胆子也太大了,竟敢伤我手下!” 这时候的他,脸涨得通红,跟熟透了的番茄似的,脸上的肥肉因为愤怒不停地颤抖。嘴上虽然喊着狠话,可眼神里根本藏不住慌乱,眸子里全是惊惶和不安,心里更是像有只热锅上的蚂蚁,拼命想着怎么脱罪,好从这个越来越麻烦的局面里逃出去。紧接着,他大手用力一挥,带着几分孤注一掷的劲儿,身后的骑兵一看,纷纷拔刀出鞘,寒光一闪,利刃划破雨幕,眨眼间就把林宇的车队围了个水泄不通。雨下得更大了,豆大的雨点 “噼里啪啦” 地砸下来,雨水顺着众人的盔甲缝隙往下流,在地面上蜿蜒汇聚,慢慢形成一条条浑浊的小溪。吴应熊还时不时地往远处看,眼神里全是焦急和期盼,一心盼着温体仁安排的救兵能快点来。在这无边无际的雨幕笼罩下,他那孤单又无助的身影,看起来特别狼狈,就像一只掉进绝境的困兽。
就在局势紧张得一触即发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低沉悠长的号角声,穿透雨幕,在旷野里响起来。紧接着,一支穿着飞鱼服、腰上别着绣春刀的锦衣卫队伍,像黑色的洪流一样飞奔过来。马蹄声密密麻麻的,就像下暴雨似的,踏破泥泞,溅起的水花在四周乱飞,好像在雨幕里硬生生地劈开了一条路。吴应熊抬头一看,瞧见那标志性的飞鱼服和寒光闪闪的绣春刀,一下子脸都白了,双腿像灌了铅一样,发软打颤。
带头的指挥使穿着厚重的铠甲,身姿特别挺拔,就像一棵苍松一样。他干净利落地翻身下马,动作一气呵成,一点都不拖沓。雨水顺着他的头盔边缘往下流,溅落在泥泞的地面上。然后,他单膝跪地,溅起一片水花,双手抱拳,特别恭敬地向林宇行礼,声音特别洪亮,跟敲钟似的:“卑职奉陛下密令,护送世子入蜀,沿途谁敢阻拦,格杀勿论!” 这声音在狂风暴雨里传得老远,就像一道惊雷,在大家头顶 “轰隆” 一声炸开。
吴应熊听了这话,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 “嗖” 地蹿到心头,浑身的力气好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一下子抽干了。雨水顺着他的脸颊不停地流,和额头上冒出来的冷汗混在一起,哗哗地往下淌。他双腿微微发抖,牙关不自觉地打战,哆哆嗦嗦地开口辩解,声音里全是藏不住的颤抖:“这…… 这肯定是误会!我们就是奉命行事……” 可是,四周狂风呼啸,雨幕像帘子一样,他的话在这强硬的命令面前,显得特别弱小、苍白,就像风中的一点烛光,一下子就被风雨给吹灭了。指挥使脸色冷得像霜一样,就像从地狱里来的魔神,大手果断地一挥,锦衣卫们训练有素,像鬼魅一样迅速把吴应熊和他的手下围起来,干净利落地制服了他们。雨水无情地冲刷着他们刚才剑拔弩张的争斗痕迹,可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好像被雨水泡过之后更浓了,一直散不去,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林宇看着吴应熊被押走,眼神冰冷又锐利,他知道这只是温体仁的一次试探,真正的危机还在后面呢。雨慢慢停了,天边出现一道残阳,把云层染成了血红色。他转身,特别诚恳地对指挥使说:“多谢大人帮忙,不过前面的路不好走,还希望大人和我们一起小心应对。” 指挥使恭恭敬敬地答应了,翻身上马,安排好警戒阵型,车队继续朝着蜀地前进,车轮碾过积水,溅起的水花在血色残阳下一闪一闪的,好像在预示着未来的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蜀道越来越难走,道路弯弯曲曲的,一边是陡峭的悬崖,一边是高耸的山峰,路面又窄又到处都是碎石。夜幕降临的时候,车队在一处废弃的村庄安营扎寨。村庄的围墙破破烂烂的,上面爬满了斑驳的青苔,几间破旧的房屋在夜色里看着阴森恐怖。赵猛亲自带着手下的士兵,稳稳当当地在村庄周边巡逻,脚步踏在有点泥泞的地面上,发出沉稳又有规律的声音。与此同时,林宇在驿站里那又小又暗的房间里,借着一盏晃晃悠悠的微弱油灯,全神贯注地研究摊在案几上的泛黄地图。他的目光像鹰一样锐利,一寸一寸地扫过地图上标注的山川、道路和关隘。突然,他的视线一下子停住了,好像发现了什么超级重要的线索。地图上有个地方叫 “落雁谷”,那里的地形走势、周边环境,竟然和之前温体仁密信里提到的伏击地点特别像。那个 “落雁谷” 位置特别隐蔽,在崇山峻岭的褶皱里,山谷入口又窄又弯,要不是特意注意,随便看一眼就过去了,就像一个藏在天地间的神秘陷阱。林宇眉头皱得紧紧的,手指轻轻摸着地图上 “落雁谷” 的标识,脑海里飞快地想着各种应对办法。他知道温体仁心狠手辣,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次精心选了落雁谷设伏,肯定是经过了特别周密的计划,稍微不小心,整个车队就会掉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赵百户,队伍之后经过落雁谷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林宇表情特别严肃,指着地图说,“温体仁那帮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在这里设伏,我们要提前做好周全的准备,不能有丝毫差错。” 赵猛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果敢,转身快步走出房间,去安排部队驻扎的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