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拳馆后门的铁皮棚与变形的指节
“炼狱馆” 后门的铁皮棚总飘着淡淡的消毒水与血腥味,我攥着小卖部传单蹲在对面的旧木箱上,看李伟穿着洗得发白的灰色训练服忙碌。他的袖口磨出毛边,胸前沾着块干涸的血渍 —— 是昨天陪 “疯虎” 练拳时溅上的,左手攥着卷旧绷带,边缘已经起球,右手正给自己缠护腕,动作缓慢却熟练。指节肿大变形,像被反复捶打的石头,是常年被击打留下的旧伤;小臂上有道浅疤,泛着淡粉色,是上个月被 “疯虎” 的肘击蹭到的,结疤后他没敢用祛疤药,说 “能省点是点”。
他的帆布包放在脚边,拉链没拉严,露出三样东西:廉价止痛药的包装盒,上面印着 “缓解轻中度疼痛”,是陪练后偷偷吃的,怕家人看见担心;弟弟的病历本,封面写着 “白血病化疗中”,纸页已经被翻得发软;还有张泛黄的 “业余拳击赛奖状”,5 年前的省赛亚军,照片上的他穿着红色拳服,笑容灿烂,现在他总在没人时拿出来擦,用袖口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训练间隙,他会靠在墙角摸护腕里的照片 —— 是弟弟坐在病床上笑着比 “耶” 的样子,背面用铅笔写着 “哥,你要加油”,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股孩子气的坚定。
上周暴雨夜,我送晚班泡面路过铁皮棚,撞见他蹲在地上吐。雨水打湿了他的训练服,贴在背上,能看见腰腹处的淤青。他刚陪 “疯虎” 练完 3 回合重拳,肋骨被打岔气,却不敢去医院,只在便利店买了瓶冰镇矿泉水,隔着衣服敷在肋骨上,眉头皱成个 “川” 字。手机屏幕亮着母亲发来的消息:“小宇今天化疗不疼了,还问哥啥时候带他去公园,说想看看上次你说的樱花树”。他赶紧用袖子擦去嘴角的血丝,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回复 “快了,哥这阵忙完就去,你让小宇好好吃饭”。转身时,他从帆布包里拿出个面包 —— 是给弟弟留的,全麦的,弟弟爱吃,自己却从口袋里掏出半块冷馒头,啃了两口就咽了下去,馒头太干,刮得他嗓子发疼。
帮小卖部送早班泡面时,我见过他在棚子下擦药。训练服掀起的腰腹处,新添了片巴掌大的淤青,紫得发黑,旧伤叠着新伤,像块斑驳的地图。有个刚进馆的新人路过,穿着崭新的训练服,撇着嘴骂:“没出息,只会挨打赚窝囊钱,我以后可是要当拳王的,才不会像你这样”。李伟没反驳,只是把护腕缠得更紧,指节因为用力泛着白 —— 昨天 “疯虎” 状态差,练拳时总找不到节奏,他故意放慢躲闪速度,挨了记重拳,多拿了 500 元补助,够给弟弟买两盒进口营养粉。后来我才知道,他曾是省赛亚军,要不是弟弟突然生病,现在早该站在正规拳台,而不是在地下黑拳馆当陪练,挨别人的拳头。
扫街时捡过他扔掉的药盒,揉得皱巴巴的,用铅笔标着 “今日止痛药 2 片(别多吃,怕影响反应)”“给小宇买营养粉 800 元(明天必须交,不能断)”。那天傍晚,我看见他在药店门口徘徊,手里攥着几张零钱,最后买了盒最便宜的红花油,却给母亲买了进口降压药 —— 母亲的血压高,药不能断,他的伤能忍就忍。这种 “对自己狠到极致,对家人柔到骨子里” 的隐忍,曾让我蹲在旧木箱上鼻尖发酸:原来有人把 “挨打” 当成谋生路,每道伤痕都是给家人的 “续命钱”,黑暗拳台里的每一次弯腰,都是为了让家人能直起腰。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靠在铁皮棚的柱子上打盹,梦里全是拳套碰撞的声音与弟弟的笑声。月光透过铁皮棚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影子,像极了他拳套上的纹路。
二、拳套旁的荆棘与掌心的温度
再次睁开眼时,肋骨传来阵钻心的疼。我猛地坐起来,发现自己趴在铁皮棚的地上,面前的手机屏幕亮着医院发来的缴费提醒:“小宇下周化疗需预缴 1.2 万元,逾期将暂停用药”。窗外天还没亮,凌晨 5 点的街道格外安静,只有远处垃圾车的声音隐隐传来。
我这才惊觉,自己变成了李伟。
摸向腰腹,昨天被 “疯虎” 肘击的地方已经肿成硬块,按下去疼得钻心 —— 陪练时故意没躲,就为了多拿 300 元 “伤补”,现在却得强撑着爬起来。帆布包放在旁边,最底层压着三份 “生存难题”:弟弟的化疗费用清单,红色印章写着 “费用缺口 8000 元”,像座大山压在心上;母亲的降压药处方,医生建议 “需长期服药,不能断”,进口药一盒就要 200 元;还有张自己的 “旧伤诊断书”,骨科医生写着 “肋骨隐性骨裂,建议休息两周,否则可能恶化”,纸页上还留着医生的批注:“不要再进行高强度对抗,以免留下后遗症”。
我摸向护腕,里面的照片还在,弟弟的笑容很灿烂。钱包里只有够买 3 盒止痛药的零钱,加起来 27 元,离 1.2 万还差很多。今天必须让 “疯虎” 满意,争取多拿点补助,不然弟弟的化疗就该停了,我不能让他有事 —— 他才 10 岁,还没好好看过这个世界。
早上 8 点,我准时到 “炼狱馆” 后台备训。“疯虎” 叼着烟走过来,穿着黑色训练服,肌肉结实得像块石头,拍着我的肩膀:“今天陪我练重拳,别躲太狠,我要找实战感,下周有场重要的比赛,不能掉链子”,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我点点头,默默缠紧护腰,护腰里垫了层软布,想减轻点疼痛:“虎哥放心,我配合”。
第一回合刚开场,“疯虎” 的左勾拳就砸在我肋骨上,我疼得闷哼一声,冷汗瞬间冒了出来,却故意放慢躲闪速度,让他的下一拳结结实实打在护肩上 —— 余光瞥见场边的老板,他正盯着我们看,我知道这样能多拿 “表现奖”,哪怕疼得快喘不过气,也得忍着。“疯虎” 的拳头越来越重,每一拳都像打在钢板上,我能感觉到肋骨在隐隐作痛,却不敢喊停,只是咬着牙,摆好防守姿势。
中午休息时,我在铁皮棚下啃冷馒头,就着自来水咽。馒头是昨天买的,已经有点硬,却还是得往下咽 —— 省点钱,能给弟弟多买盒营养粉。这时母亲发来视频,弟弟坐在病床上,手里举着张画:“哥,你看,我画了咱们去公园的样子,你看这是你,这是我,还有樱花树,你啥时候来呀?”
他的脸很苍白,嘴唇没有血色,却笑得很开心。我看着他的笑脸,眼泪差点掉下来 —— 上次陪他去公园还是去年,那时他还能跑能跳,现在却只能躺在病床上。“快了,” 我强忍着眼泪,笑着说,“等哥忙完这阵就去,你要好好吃饭,多喝牛奶,这样才能快点好起来,咱们一起去看樱花树”。挂了视频,我从帆布包里掏出止痛药,掰了半片塞进嘴里 —— 不敢多吃,下午还有两回合,怕反应变慢挨更重的拳,到时候赚的钱还不够付医药费。
下午陪练时,新来的学徒 “小星” 怯生生地走过来,手里拿着瓶矿泉水:“伟哥,你喝口水吧,我看你刚才练拳时好像很难受”。他年纪不大,才 18 岁,眼里满是好奇:“伟哥,你以前是不是打正规赛的?我昨天在你包里看见那张奖状了,省赛亚军,好厉害!”
我手一顿,护腕差点缠错,赶紧岔开话题:“别瞎想,好好练躲拳,少挨打才是正经,当陪练可没那么容易”。其实我每晚都会在出租屋偷偷练空击,床底藏着当年参加省赛时买的红色拳套,磨破了皮,却还舍不得扔,每次练拳时,都像回到了当年的赛场,听见观众的欢呼声。
“疯虎” 看出我的走神,一记重拳砸在我额角,血瞬间流了下来,滴在训练服上,染红了一小块:“陪练就好好挨打,想什么呢!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厉害,看不起我这个拳王?” 我抹掉脸上的血,重新摆好姿势,心里却像被针扎 —— 我不是喜欢挨打,只是没资格谈 “喜欢”,弟弟的化疗费比我的尊严、我的拳梦更重要。
傍晚收工时,老板扔给我 1800 元,用信封包着:“今天表现不错,‘疯虎’说你配合得好,多给 300 伤补,好好干,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我攥着信封,指节发白,能感觉到里面的钱硌着掌心 —— 这 1800 元,够给弟弟买 4 天的营养粉,却也换来了肋骨更疼的淤青,额角还在流血,用纸巾摁着才没流下来。
路过药店时,我停在门口,犹豫了半天,还是买了盒最便宜的红花油,5 元钱,却给母亲买了盒进口降压药,200 元 —— 她的药不能断,我的伤擦点红花油就能忍,没什么大不了的。走出药店时,冷风一吹,额角的伤口更疼了,我却笑着把药放进帆布包,想着弟弟明天能吃到营养粉,母亲能按时吃药,这点疼不算什么。
三、拳台外的暖阳
再次醒来时,身上还带着淡淡的消毒水味。我摸向肋骨,没有隐性骨裂的刺痛,只有传单边缘割出的细小伤口。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小卖部老板发来的消息:“李伟火了!有人拍了他陪练时故意教新人卸力技巧、给弟弟买营养粉的视频,现在好多人都在为他捐款,医院还说要给小宇减免部分化疗费,还有正规拳馆想请他当教练!”
跑到 “炼狱馆” 后门的铁皮棚,看见李伟正抱着弟弟,弟弟穿着新衣服,脸色好了很多,手里拿着个樱花树模型:“哥,你看,护士姐姐说我下周就能出院去看真的樱花树了!” 母亲站在旁边,手里提着个保温桶:“给你熬了排骨汤,补补身体,你这孩子,总自己扛着”。正规拳馆的教练也来了,手里拿着份合同:“李伟,我们知道你以前是省赛亚军,想请你当教练,教孩子们打拳,工资待遇你放心,肯定能让你弟弟好好治病”。
“疯虎” 也来了,手里拿着个信封:“之前练拳时下手重了,这点钱你拿着,给小宇买点好吃的,以后别来这破地方当陪练了,你的实力,不该在这挨打”。李伟接过信封,眼眶泛红,却还是摇摇头:“谢谢虎哥,钱我不能要,以后我会去正规拳馆当教练,不会再让小宇担心了”。
“小伙子,发传单呢?” 李伟看见我,笑着挥挥手。他已经换了身干净的衣服,不再是之前沾血的训练服,指节还是有点变形,却比以前精神多了。“小宇的化疗费凑够了,” 他指着怀里的弟弟,“正规拳馆的教练说,等小宇好点,还能教他打拳,让他锻炼身体”。
风卷着传单的边角,哗啦啦地响,像在应和弟弟的笑声。我咬了口热乎的包子,突然明白李伟护腕里的秘密 —— 那些淤青、伤痕,不是 “窝囊” 的象征,是他把对弟弟的爱、对家人的责任,扛在了自己的身上,把未凉的拳梦,藏在了每一次坚持里。就像那张省赛奖状,看似普通,却能在黑暗里给他勇气;就像护腕里的照片,看似微小,却能让他在挨拳时想起自己的责任。
明天我还要来给李伟送些新的传单,他昨天说 “想在正规拳馆办个‘公益拳击课’,教那些家里困难的孩子打拳,让他们也能有个梦想”。顺便问问他,带弟弟去看樱花树时,弟弟有没有像画里那样开心,我也想听听,那个盼了很久的孩子,看到樱花树时的笑声到底有多甜。
“炼狱馆” 后门的铁皮棚总飘着淡淡的消毒水与血腥味,我攥着小卖部传单蹲在对面的旧木箱上,看李伟穿着洗得发白的灰色训练服忙碌。他的袖口磨出毛边,胸前沾着块干涸的血渍 —— 是昨天陪 “疯虎” 练拳时溅上的,左手攥着卷旧绷带,边缘已经起球,右手正给自己缠护腕,动作缓慢却熟练。指节肿大变形,像被反复捶打的石头,是常年被击打留下的旧伤;小臂上有道浅疤,泛着淡粉色,是上个月被 “疯虎” 的肘击蹭到的,结疤后他没敢用祛疤药,说 “能省点是点”。
他的帆布包放在脚边,拉链没拉严,露出三样东西:廉价止痛药的包装盒,上面印着 “缓解轻中度疼痛”,是陪练后偷偷吃的,怕家人看见担心;弟弟的病历本,封面写着 “白血病化疗中”,纸页已经被翻得发软;还有张泛黄的 “业余拳击赛奖状”,5 年前的省赛亚军,照片上的他穿着红色拳服,笑容灿烂,现在他总在没人时拿出来擦,用袖口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训练间隙,他会靠在墙角摸护腕里的照片 —— 是弟弟坐在病床上笑着比 “耶” 的样子,背面用铅笔写着 “哥,你要加油”,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股孩子气的坚定。
上周暴雨夜,我送晚班泡面路过铁皮棚,撞见他蹲在地上吐。雨水打湿了他的训练服,贴在背上,能看见腰腹处的淤青。他刚陪 “疯虎” 练完 3 回合重拳,肋骨被打岔气,却不敢去医院,只在便利店买了瓶冰镇矿泉水,隔着衣服敷在肋骨上,眉头皱成个 “川” 字。手机屏幕亮着母亲发来的消息:“小宇今天化疗不疼了,还问哥啥时候带他去公园,说想看看上次你说的樱花树”。他赶紧用袖子擦去嘴角的血丝,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回复 “快了,哥这阵忙完就去,你让小宇好好吃饭”。转身时,他从帆布包里拿出个面包 —— 是给弟弟留的,全麦的,弟弟爱吃,自己却从口袋里掏出半块冷馒头,啃了两口就咽了下去,馒头太干,刮得他嗓子发疼。
帮小卖部送早班泡面时,我见过他在棚子下擦药。训练服掀起的腰腹处,新添了片巴掌大的淤青,紫得发黑,旧伤叠着新伤,像块斑驳的地图。有个刚进馆的新人路过,穿着崭新的训练服,撇着嘴骂:“没出息,只会挨打赚窝囊钱,我以后可是要当拳王的,才不会像你这样”。李伟没反驳,只是把护腕缠得更紧,指节因为用力泛着白 —— 昨天 “疯虎” 状态差,练拳时总找不到节奏,他故意放慢躲闪速度,挨了记重拳,多拿了 500 元补助,够给弟弟买两盒进口营养粉。后来我才知道,他曾是省赛亚军,要不是弟弟突然生病,现在早该站在正规拳台,而不是在地下黑拳馆当陪练,挨别人的拳头。
扫街时捡过他扔掉的药盒,揉得皱巴巴的,用铅笔标着 “今日止痛药 2 片(别多吃,怕影响反应)”“给小宇买营养粉 800 元(明天必须交,不能断)”。那天傍晚,我看见他在药店门口徘徊,手里攥着几张零钱,最后买了盒最便宜的红花油,却给母亲买了进口降压药 —— 母亲的血压高,药不能断,他的伤能忍就忍。这种 “对自己狠到极致,对家人柔到骨子里” 的隐忍,曾让我蹲在旧木箱上鼻尖发酸:原来有人把 “挨打” 当成谋生路,每道伤痕都是给家人的 “续命钱”,黑暗拳台里的每一次弯腰,都是为了让家人能直起腰。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靠在铁皮棚的柱子上打盹,梦里全是拳套碰撞的声音与弟弟的笑声。月光透过铁皮棚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影子,像极了他拳套上的纹路。
二、拳套旁的荆棘与掌心的温度
再次睁开眼时,肋骨传来阵钻心的疼。我猛地坐起来,发现自己趴在铁皮棚的地上,面前的手机屏幕亮着医院发来的缴费提醒:“小宇下周化疗需预缴 1.2 万元,逾期将暂停用药”。窗外天还没亮,凌晨 5 点的街道格外安静,只有远处垃圾车的声音隐隐传来。
我这才惊觉,自己变成了李伟。
摸向腰腹,昨天被 “疯虎” 肘击的地方已经肿成硬块,按下去疼得钻心 —— 陪练时故意没躲,就为了多拿 300 元 “伤补”,现在却得强撑着爬起来。帆布包放在旁边,最底层压着三份 “生存难题”:弟弟的化疗费用清单,红色印章写着 “费用缺口 8000 元”,像座大山压在心上;母亲的降压药处方,医生建议 “需长期服药,不能断”,进口药一盒就要 200 元;还有张自己的 “旧伤诊断书”,骨科医生写着 “肋骨隐性骨裂,建议休息两周,否则可能恶化”,纸页上还留着医生的批注:“不要再进行高强度对抗,以免留下后遗症”。
我摸向护腕,里面的照片还在,弟弟的笑容很灿烂。钱包里只有够买 3 盒止痛药的零钱,加起来 27 元,离 1.2 万还差很多。今天必须让 “疯虎” 满意,争取多拿点补助,不然弟弟的化疗就该停了,我不能让他有事 —— 他才 10 岁,还没好好看过这个世界。
早上 8 点,我准时到 “炼狱馆” 后台备训。“疯虎” 叼着烟走过来,穿着黑色训练服,肌肉结实得像块石头,拍着我的肩膀:“今天陪我练重拳,别躲太狠,我要找实战感,下周有场重要的比赛,不能掉链子”,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我点点头,默默缠紧护腰,护腰里垫了层软布,想减轻点疼痛:“虎哥放心,我配合”。
第一回合刚开场,“疯虎” 的左勾拳就砸在我肋骨上,我疼得闷哼一声,冷汗瞬间冒了出来,却故意放慢躲闪速度,让他的下一拳结结实实打在护肩上 —— 余光瞥见场边的老板,他正盯着我们看,我知道这样能多拿 “表现奖”,哪怕疼得快喘不过气,也得忍着。“疯虎” 的拳头越来越重,每一拳都像打在钢板上,我能感觉到肋骨在隐隐作痛,却不敢喊停,只是咬着牙,摆好防守姿势。
中午休息时,我在铁皮棚下啃冷馒头,就着自来水咽。馒头是昨天买的,已经有点硬,却还是得往下咽 —— 省点钱,能给弟弟多买盒营养粉。这时母亲发来视频,弟弟坐在病床上,手里举着张画:“哥,你看,我画了咱们去公园的样子,你看这是你,这是我,还有樱花树,你啥时候来呀?”
他的脸很苍白,嘴唇没有血色,却笑得很开心。我看着他的笑脸,眼泪差点掉下来 —— 上次陪他去公园还是去年,那时他还能跑能跳,现在却只能躺在病床上。“快了,” 我强忍着眼泪,笑着说,“等哥忙完这阵就去,你要好好吃饭,多喝牛奶,这样才能快点好起来,咱们一起去看樱花树”。挂了视频,我从帆布包里掏出止痛药,掰了半片塞进嘴里 —— 不敢多吃,下午还有两回合,怕反应变慢挨更重的拳,到时候赚的钱还不够付医药费。
下午陪练时,新来的学徒 “小星” 怯生生地走过来,手里拿着瓶矿泉水:“伟哥,你喝口水吧,我看你刚才练拳时好像很难受”。他年纪不大,才 18 岁,眼里满是好奇:“伟哥,你以前是不是打正规赛的?我昨天在你包里看见那张奖状了,省赛亚军,好厉害!”
我手一顿,护腕差点缠错,赶紧岔开话题:“别瞎想,好好练躲拳,少挨打才是正经,当陪练可没那么容易”。其实我每晚都会在出租屋偷偷练空击,床底藏着当年参加省赛时买的红色拳套,磨破了皮,却还舍不得扔,每次练拳时,都像回到了当年的赛场,听见观众的欢呼声。
“疯虎” 看出我的走神,一记重拳砸在我额角,血瞬间流了下来,滴在训练服上,染红了一小块:“陪练就好好挨打,想什么呢!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厉害,看不起我这个拳王?” 我抹掉脸上的血,重新摆好姿势,心里却像被针扎 —— 我不是喜欢挨打,只是没资格谈 “喜欢”,弟弟的化疗费比我的尊严、我的拳梦更重要。
傍晚收工时,老板扔给我 1800 元,用信封包着:“今天表现不错,‘疯虎’说你配合得好,多给 300 伤补,好好干,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我攥着信封,指节发白,能感觉到里面的钱硌着掌心 —— 这 1800 元,够给弟弟买 4 天的营养粉,却也换来了肋骨更疼的淤青,额角还在流血,用纸巾摁着才没流下来。
路过药店时,我停在门口,犹豫了半天,还是买了盒最便宜的红花油,5 元钱,却给母亲买了盒进口降压药,200 元 —— 她的药不能断,我的伤擦点红花油就能忍,没什么大不了的。走出药店时,冷风一吹,额角的伤口更疼了,我却笑着把药放进帆布包,想着弟弟明天能吃到营养粉,母亲能按时吃药,这点疼不算什么。
三、拳台外的暖阳
再次醒来时,身上还带着淡淡的消毒水味。我摸向肋骨,没有隐性骨裂的刺痛,只有传单边缘割出的细小伤口。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小卖部老板发来的消息:“李伟火了!有人拍了他陪练时故意教新人卸力技巧、给弟弟买营养粉的视频,现在好多人都在为他捐款,医院还说要给小宇减免部分化疗费,还有正规拳馆想请他当教练!”
跑到 “炼狱馆” 后门的铁皮棚,看见李伟正抱着弟弟,弟弟穿着新衣服,脸色好了很多,手里拿着个樱花树模型:“哥,你看,护士姐姐说我下周就能出院去看真的樱花树了!” 母亲站在旁边,手里提着个保温桶:“给你熬了排骨汤,补补身体,你这孩子,总自己扛着”。正规拳馆的教练也来了,手里拿着份合同:“李伟,我们知道你以前是省赛亚军,想请你当教练,教孩子们打拳,工资待遇你放心,肯定能让你弟弟好好治病”。
“疯虎” 也来了,手里拿着个信封:“之前练拳时下手重了,这点钱你拿着,给小宇买点好吃的,以后别来这破地方当陪练了,你的实力,不该在这挨打”。李伟接过信封,眼眶泛红,却还是摇摇头:“谢谢虎哥,钱我不能要,以后我会去正规拳馆当教练,不会再让小宇担心了”。
“小伙子,发传单呢?” 李伟看见我,笑着挥挥手。他已经换了身干净的衣服,不再是之前沾血的训练服,指节还是有点变形,却比以前精神多了。“小宇的化疗费凑够了,” 他指着怀里的弟弟,“正规拳馆的教练说,等小宇好点,还能教他打拳,让他锻炼身体”。
风卷着传单的边角,哗啦啦地响,像在应和弟弟的笑声。我咬了口热乎的包子,突然明白李伟护腕里的秘密 —— 那些淤青、伤痕,不是 “窝囊” 的象征,是他把对弟弟的爱、对家人的责任,扛在了自己的身上,把未凉的拳梦,藏在了每一次坚持里。就像那张省赛奖状,看似普通,却能在黑暗里给他勇气;就像护腕里的照片,看似微小,却能让他在挨拳时想起自己的责任。
明天我还要来给李伟送些新的传单,他昨天说 “想在正规拳馆办个‘公益拳击课’,教那些家里困难的孩子打拳,让他们也能有个梦想”。顺便问问他,带弟弟去看樱花树时,弟弟有没有像画里那样开心,我也想听听,那个盼了很久的孩子,看到樱花树时的笑声到底有多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一城千面:我的无限穿越录,一城千面:我的无限穿越录最新章节,一城千面:我的无限穿越录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一城千面:我的无限穿越录,一城千面:我的无限穿越录最新章节,一城千面:我的无限穿越录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