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运输科的效率出奇地高,仿佛被一股新生的劲头推着走。

  不到一个半小时,办公室主任陈大福就带着任务回来了。

  “科长,手册印好了!”陈大福在何卫国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脸上带着完成任务的轻松:

  “考虑到运输队有不少人出车在外,现在队里满打满算也就几十号人,我就先让行政科加急印了100份。”

  “陈阳、王海他们正帮着搬呢。”

  何卫国闻言站起身,看着门外陈大福,又瞥见外面办公室里虽然疲惫但眼神发亮的几个下属,心里很是慰藉。

  “好!既然印出来了,那咱们事不宜迟,现在就发下去!”

  他语气果断:“早一点让规矩落地,咱们科就能早一点按新章程运转起来。”

  “是,科长!”

  陈大福连忙点头,外面的陈阳、王海、刘明几人也都露出兴奋的神情。

  大家都明白,这薄薄的手册意味着什么——它预示着整个运输科即将告别过去的混乱,真正走上正轨。

  何卫国走出办公室,直接安排任务:

  “婷婷,你脚程快,先去运输队那边,让所有在岗的修车师傅、司机师傅,还有学徒工,都到平时开会的厂房集合。”

  “我们几个男同志把这些册子搬过去。咱们简短地开个会,把手册发下去。”

  张婷婷立刻应声:“好的科长!那……需要我帮忙搬一些吗?”她看着那几摞崭新的手册。

  何卫国摆了摆手,笑道:

  “不用,就100本,我们几个大老爷们儿分摊一下,没多少。”

  “你快去通知吧,确保人都到齐。”

  “明白,我马上去!”张婷婷说完,转身就小跑着出了办公室。

  这时,陈大福开口道:

  “科长,这点册子,我、陈阳、王海、刘明我们四个人搬就行了。”

  “哪有让科长您动手的道理?”

  何卫国看了陈大福一眼,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同时也透着亲和:

  “陈主任,你这说的什么话?”

  “咱们是一个科室的战友,哪有我空着手,看着你们抱着东西走的道理?”

  “一起搬,一人分担点,大家都轻松。再说了,”他拍了拍自己结实的臂膀,开了个玩笑:

  “我这么个大块头,不发挥点作用,岂不是浪费了?”

  “你们昨晚为了这东西熬了一宿,我今天要是袖手旁观,这心里可过意不去。”

  他这番话说完,陈大福几人都不好意思地笑了,心里却暖烘烘的。

  跟着这样体恤下属、没半点架子的领导干活,还有什么可说的?

  干劲更足了。

  很快,几人分工合作,每人抱了一摞手册,朝着运输队的大厂房走去。

  等他们到达时,张婷婷已经通知到位,能召集起来的人基本都到了。

  何卫国粗略扫了一眼,下面黑压压一片,大概有六七十号人。

  修车班的穿着沾满油污的工装,司机班的则相对干净些,但脸上都带着常年在外的风霜痕迹。

  此刻,众人脸上表情各异,有好奇,有期待,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

  何卫国几人把手册放在前面的简易木桌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走到人群前方,扫视一圈,抬手虚压了一下:

  “同志们,安静一下。”

  嘈杂的议论声渐渐平息。

  何卫国指了指旁边墙上前几天新贴出的告示,声音洪亮地开口:

  “前几天贴的那个告示,大家都看到了吧?”

  “那是给大伙儿提前吃下的一颗定心丸。今天,”

  他拿起一本崭新的手册,在手里掂了掂,发出“啪啪”的轻响:

  “我们把这份详细的‘定心丸说明书’给大家带来了!”

  他扬了扬手中的册子:

  “这是咱们运输科自己的《管理及安全操作手册》!”

  “是科室里陈主任、张婷婷、陈阳、王海、刘明他们几位同志,加班加点,熬了一个通宵才赶制出来的!接下来,人手一册!”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目光变得严肃起来:

  “这东西发下去,不是让你们拿回家垫桌脚的!”

  “都给我仔细看,认真学!”

  “看完之后,你自己岗位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他环视众人,抛出了关键信息:

  “还有,这册子发下去之后,我们后面是要组织考核的!”

  “书面考、口头问,形式多样,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确保每个人都把规矩刻在脑子里!”

  “考核”两个字一出,下面的人群里顿时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不少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这要是考不过可怎么办?

  何卫国将下面的反应尽收眼底,但他并不打算多做解释。

  新规矩的建立,总要有个适应过程,而严格的执行就是最好的推动力。

  他不再多言,朝陈大福几人挥了挥手。

  陈大福、陈阳等人立刻会意,开始动手分发手册。

  一本本还带着油墨清香的手册,被依次递到了每一位司机、修理工和学徒的手中。

  人们拿到手册,大多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

  厂房里一时间只剩下“哗啦啦”的翻页声和偶尔的低语。

  修车班的老师傅陈麻子看得格外认真。

  他粗糙的手指直接翻到车辆维护与配件管理那一章,在字行间一点点地挪动,嘴里还无声地念叨着。

  看着看着,他眼睛越来越亮,最后忍不住用胳膊肘捅了捅旁边的徒弟,压着兴奋的嗓音道:

  “嘿!有点儿意思啊!这册子写得挺明白!”

  他用指甲在一条规定下重重划了一下:

  “你看这儿,‘按照行驶里程进行强制保养,谁开车谁负责出车前检查’,还有这条,‘维修更换配件,需经当班司机签字确认’……瞧瞧,白纸黑字,一条条多清楚!”

  他扭头对着身后几个围着看的徒弟,声音不由得提高了些:

  “都看见没?以后换了啥零件,谁签的字,这上面都得记着!”

  “白纸黑字,谁也甭想再往咱们修理工头上乱扣屎盆子!”

  “这规矩定得好!他娘的,以后干活就有凭有据了,看谁还敢耍赖!”

  他越说越激动,对着徒弟们下令:

  “这好东西,不用队里催,咱们自己就得记住!”

  “你们几个,也都给老子把这几条背熟了,听到没有?”

  “听到了,师傅!”

  几个年轻徒弟连忙点头,也凑得更近,仔细看那几条规定。

  另一边,老司机王师傅则更关注调度和油耗方面。

  一字一句地读者《调度与排班管理》和《油耗核算标准》那两个章节。

  当看到上面明确写着的轮班规则、不同路线和车型的详细油耗标准时,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像是卸下了一块心头大石。

  他用胳膊碰了碰旁边姓刘的老伙计,把册子指给他看,语气里带着难得的轻松:

  “老刘啊,你快瞅瞅,瞅瞅!这下心里可算有本明账了!”

  “你看这排班,多清楚!再看这油耗,跑哪条线、开哪种车,该烧多少油,该拿多少补贴,全都写得明明白白!”

  “咱们再也不用提心吊胆,担心好活儿被那些有门路的关系户抢走,也不用硬着头皮去跑那些坑坑洼洼的烂路,更不用为那点儿油耗跟上面扯皮,说不清道不明了!”

  王师傅感慨地摇摇头:“干活,就得干这种心里亮堂的活儿!舒坦!”

  旁边的刘师傅也是连连点头,手指点着另一处补充道:

  “对对对!老王你看这儿,还有这条呢!”

  “‘根据路线实际路况,合理核定并适时调整任务时限’……”

  “你看后面附的这个表,之前好多要求三、四天必须跑完的路线,现在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时间,最少也多半天的缓冲,多的甚至放宽了一两天!”

  “这样好啊,咱们在路上就不用为了赶时间没日没夜地拼命跑了,能踏踏实实找地方歇歇脚,安全上也更有保障了,不用老是担心出事。”

  像王师傅和刘师傅这样的对话,在司机群体中最为普遍。

  他们人数最多,也是之前受不规范管理影响最深的。

  如今看到这些细致入微、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规定,心里别提多痛快了。

  以往那种担心被克扣补贴、被质疑油耗、被压缩休息时间的提心吊胆的日子,眼看就要到头了。

  现在一切都有章可循,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干起活来,腰杆都能挺直几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傻柱你哥咋天天揍你?,四合院:傻柱你哥咋天天揍你?最新章节,四合院:傻柱你哥咋天天揍你?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