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修车老师傅和司机们,那些学徒工们,此刻也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捧着手册看得无比认真。
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手册最后一部分——《人才培养与晋升机制》上。
这一章,是专门为他们这些运输队的“新鲜血液”和未来希望设立的。
一个叫小李的年轻学徒,眼睛瞪得溜圆,手指激动地戳着纸面上的一行行字,压低声音对身旁的伙伴说:
“快看这儿!学徒工转正考核标准!上面写得清清楚楚:要考交通规则笔试、车辆基础原理问答、实地倒车移库、还有跟车实习期间老师傅的综合评价……”
“我的天爷!这么多项!”
他旁边的小张连连点头,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对啊!以前转正这事儿,全凭老师傅一句话,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磨破嘴皮子也没用。”
“现在好了,白纸黑字,标准全摆在这儿了!”
“咱们以后就知道该往哪儿使劲,该学啥、该练啥,一清二楚!”
“再也不用担心被人无缘无故卡着脖子,也知道自己到底哪块是短板,得赶紧补上!”
另一个叫小赵的学徒也凑过来,指着另一条补充道:
“你们再看看这个!‘科室定期培训计划’!”
“上面写着呢,每月固定有安全知识课,每两周还有老师傅的技术经验分享会!”
“学修车常见故障、学怎么开车更省油、学怎么识别复杂路况……”
“这、这不就是给咱们开小灶,送上门来的学习机会吗?”
几个年轻人越说越激动,小李更是感慨地一拍大腿:
“没错!只要咱们自己争气,好好学,不怕不能早点出师!”
“以前总觉得转正这事儿猴年马月,看不见摸不着,现在有了这本册子,感觉目标就在眼前,触手可及啊!”
“有了这册子,咱就知道劲儿该往哪儿使了!”
“啥也不说了,以后师傅们教的时候,咱们得更用心听!”
“队里组织的培训,咱一节都不能落下!”
……
宣传栏边上,何卫国以及陈大福、张婷婷等科室的几个人,将下面基层工人们或兴奋、或感慨、或赞同的议论声尽数听在耳中。
每个人脸上都不自觉地洋溢着欣慰和自豪的笑容。
工人们最真实、最直接的反应,无疑是对他们昨夜通宵奋战和这份手册价值的最好肯定。
他们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种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的喜悦和期待,是发自内心的,做不得假。
何卫国见大家看得差不多了,便上前一步,清了清嗓子:
“同志们,相信大家差不多都看到了和自己岗位相关的部分内容。”
“我在这儿,想正式征求一下大伙儿的意见!”
他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
“大家觉得,这手册里有没有哪里写得不够恰当、不合实际的?”
“或者,你们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补充、需要修改的?”
“现在都可以踊跃地提出来!你们的每一条意见,我们都会认真记录、仔细讨论、作为重要参考!”
“如果提的意见确实合理、适用,我们一定会采纳,并且会把修改后的内容,重新印刷补充到后续的册子里去!”
他刻意放缓了语速,语气更加恳切:“
下面呢,希望大家别拘束,有什么就说什么。”
“大伙儿别拿我当什么科长,就拿我当运输队里的一个兄弟,咱们关起门来,说自家话!”
他话音刚落,之前那位修车班的陈麻子师傅就“啪”地一声合上了手册,高高举起了手,嗓门洪亮:
“科长!我先说两句!”
得到何卫国点头示意后,陈师傅往前站了站,对着大伙儿,也对着何卫国说道:
“科长,我觉得你们出的这个册子,非常好!”
“真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合情合理!”
“最主要的,是这规矩讲得明明白白,咱们这些大老粗都能看得懂!”
“这以后啊,咱们该怎么办事,就有个准章程了,再不像以前那么乱糟糟的,全凭某些人一张嘴!”
他语气带着些感慨,也带着些扬眉吐气的痛快:
“说实话,科长,以前咱们干活,大家也辛苦,但心里头都憋着不少怨气!”
“那不是因为活有多累,是心里憋屈!”
“干得好的,不如那些会溜须拍马的;该你拿的钱,总能给你找出各种由头克扣掉点儿……”
“现在呢?”
他用力拍了拍手里的手册:
“科长,您这是把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全都扫进垃圾堆了!”
“有了这本册子,以后咱们就凭技术吃饭,靠本事挣钱!”
“这手册,就是咱们运输队的‘尚方宝剑’!咱们心里,踏实!”
陈师傅这番话,显然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下面响起一片附和声。
这时,另一位看起来有些年纪的王司机也开口道:
“科长,我赞同陈师傅说的!”
“而且,这手册上说要考核,要培训,我老王第一个举双手赞成!”
“考核怕啥?”
“咱们本来就是靠手艺、靠技术吃饭的,真金不怕火炼!”
“这样正好,能把那些光占着位置不干活、混吃等死的人给筛出去!”
“让大家伙儿都在一个公平的起跑线上!”
他顿了顿,继续道:
“还有这个培训,更是大好事!能让大伙儿多学点本事,多交流交流经验。”
“咱路上跑车,车坏了自己能捣鼓两下,不求人,还能多学点省油的门道,这不光是给国家节省资源,也是给咱们自己多挣点稳妥钱啊!”
“这是大好事,我们支持!”
这两位老师傅带头一说,底下工人们的情绪更是被点燃了,纷纷出声附和:
“陈师傅说得在理!”
“对对对!王师傅说得对!”
“就该这样!这下干活有奔头了!”
“是啊,我们不怕考核!有规矩,咱们心里才有底!”
“大家都按规矩来,谁也别想投机取巧,这样大伙儿在一起干活才更顺心,更开心!”
何卫国看着眼前这群情振奋、热情高涨的工人们,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和力量。
他抬起双手,向下虚按了按,待声音稍稍平息,才真诚地开口道:
“各位兄弟!我还是那句话,规矩呢,是死的,是冷的,但人心是热的!”
“我之所以想办法弄出这个册子,出发点其实很简单,就是想让咱们运输科的每一件事,都能摆在明面上,让大家透明地知道科里的情况,清楚地了解各项规则!”
“该是大家伙儿的补贴,该挣的钱,我们保证,一分都不会少大家的!”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
“但是,这册子里,也确实定下了不少条条框框,特别是关于安全操作、车辆保养这些。”
“我在这儿啰嗦一句,大家千万别嫌麻烦!”
“这些规矩,不是为了把大家管死,恰恰相反,是为了保护咱们每一位踏实肯干、为运输科流汗出力的同志!”
“是为了防范于未然,让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出车,顺顺利利回家!”
“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咱们运输科上下,能真正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咱们科变得更强,变得更好!”
“这需要咱们在座的每一个人,一起努力!”
何卫国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说完,下面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经久不衰的掌声!
“啪—啪啪啪——!”
掌声热烈而持久,远胜过之前任何一次。
这是工人们发自内心的认同与喜悦,是长期压抑后得以释放的畅快!
以前的运输队,在张大海、李大国那些人手里,可谓是乌烟瘴气,他们这些基层工人干的活又累又憋屈,还要被各种针对和压榨。
现在,看着手里这本沉甸甸的手册,听着何卫国这番掏心窝子的话,大家都感觉仿佛拨云见日,眼前一片光明,浑身都充满了干劲,整个运输科都透着一股欣欣向荣的朝气!
见大家的情绪如此高涨,何卫国知道,这第一步,算是稳稳地迈出去了。
他等掌声渐歇,才最后开口道:
“行了,大伙儿的意思我都明白了!”
“那就各忙各的吧,手里的活儿可不能落下。这本册子,大家拿回去,一定要认真看,仔细读!”
他特别强调道:
“我知道,大伙儿可能最先只看自己岗位相关的部分。”
“但我在这里强烈要求,也希望大家务必把整本册子的内容,都通读一遍!”
“为什么?”
“因为只有你了解了别人的工作流程,知道了别的岗位的规矩,咱们大家才能更好地相互配合、相互监督!”
“以后万一哪里出了问题,咱们也能快速找到症结,知道是哪个环节、哪个人负责的地方出了岔子,这样才能及时解决,避免推诿扯皮!”
他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严肃:
“这些都关系到后续的考核,大家一定要放在心上,记住了吗?”
“记住了,科长!”
“科长,我们知道了!”
“科长,您就放心吧!保证完成任务!”
下面的工人们异口同声,响亮地回答着,声音里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手册最后一部分——《人才培养与晋升机制》上。
这一章,是专门为他们这些运输队的“新鲜血液”和未来希望设立的。
一个叫小李的年轻学徒,眼睛瞪得溜圆,手指激动地戳着纸面上的一行行字,压低声音对身旁的伙伴说:
“快看这儿!学徒工转正考核标准!上面写得清清楚楚:要考交通规则笔试、车辆基础原理问答、实地倒车移库、还有跟车实习期间老师傅的综合评价……”
“我的天爷!这么多项!”
他旁边的小张连连点头,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对啊!以前转正这事儿,全凭老师傅一句话,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磨破嘴皮子也没用。”
“现在好了,白纸黑字,标准全摆在这儿了!”
“咱们以后就知道该往哪儿使劲,该学啥、该练啥,一清二楚!”
“再也不用担心被人无缘无故卡着脖子,也知道自己到底哪块是短板,得赶紧补上!”
另一个叫小赵的学徒也凑过来,指着另一条补充道:
“你们再看看这个!‘科室定期培训计划’!”
“上面写着呢,每月固定有安全知识课,每两周还有老师傅的技术经验分享会!”
“学修车常见故障、学怎么开车更省油、学怎么识别复杂路况……”
“这、这不就是给咱们开小灶,送上门来的学习机会吗?”
几个年轻人越说越激动,小李更是感慨地一拍大腿:
“没错!只要咱们自己争气,好好学,不怕不能早点出师!”
“以前总觉得转正这事儿猴年马月,看不见摸不着,现在有了这本册子,感觉目标就在眼前,触手可及啊!”
“有了这册子,咱就知道劲儿该往哪儿使了!”
“啥也不说了,以后师傅们教的时候,咱们得更用心听!”
“队里组织的培训,咱一节都不能落下!”
……
宣传栏边上,何卫国以及陈大福、张婷婷等科室的几个人,将下面基层工人们或兴奋、或感慨、或赞同的议论声尽数听在耳中。
每个人脸上都不自觉地洋溢着欣慰和自豪的笑容。
工人们最真实、最直接的反应,无疑是对他们昨夜通宵奋战和这份手册价值的最好肯定。
他们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种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的喜悦和期待,是发自内心的,做不得假。
何卫国见大家看得差不多了,便上前一步,清了清嗓子:
“同志们,相信大家差不多都看到了和自己岗位相关的部分内容。”
“我在这儿,想正式征求一下大伙儿的意见!”
他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
“大家觉得,这手册里有没有哪里写得不够恰当、不合实际的?”
“或者,你们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补充、需要修改的?”
“现在都可以踊跃地提出来!你们的每一条意见,我们都会认真记录、仔细讨论、作为重要参考!”
“如果提的意见确实合理、适用,我们一定会采纳,并且会把修改后的内容,重新印刷补充到后续的册子里去!”
他刻意放缓了语速,语气更加恳切:“
下面呢,希望大家别拘束,有什么就说什么。”
“大伙儿别拿我当什么科长,就拿我当运输队里的一个兄弟,咱们关起门来,说自家话!”
他话音刚落,之前那位修车班的陈麻子师傅就“啪”地一声合上了手册,高高举起了手,嗓门洪亮:
“科长!我先说两句!”
得到何卫国点头示意后,陈师傅往前站了站,对着大伙儿,也对着何卫国说道:
“科长,我觉得你们出的这个册子,非常好!”
“真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合情合理!”
“最主要的,是这规矩讲得明明白白,咱们这些大老粗都能看得懂!”
“这以后啊,咱们该怎么办事,就有个准章程了,再不像以前那么乱糟糟的,全凭某些人一张嘴!”
他语气带着些感慨,也带着些扬眉吐气的痛快:
“说实话,科长,以前咱们干活,大家也辛苦,但心里头都憋着不少怨气!”
“那不是因为活有多累,是心里憋屈!”
“干得好的,不如那些会溜须拍马的;该你拿的钱,总能给你找出各种由头克扣掉点儿……”
“现在呢?”
他用力拍了拍手里的手册:
“科长,您这是把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全都扫进垃圾堆了!”
“有了这本册子,以后咱们就凭技术吃饭,靠本事挣钱!”
“这手册,就是咱们运输队的‘尚方宝剑’!咱们心里,踏实!”
陈师傅这番话,显然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下面响起一片附和声。
这时,另一位看起来有些年纪的王司机也开口道:
“科长,我赞同陈师傅说的!”
“而且,这手册上说要考核,要培训,我老王第一个举双手赞成!”
“考核怕啥?”
“咱们本来就是靠手艺、靠技术吃饭的,真金不怕火炼!”
“这样正好,能把那些光占着位置不干活、混吃等死的人给筛出去!”
“让大家伙儿都在一个公平的起跑线上!”
他顿了顿,继续道:
“还有这个培训,更是大好事!能让大伙儿多学点本事,多交流交流经验。”
“咱路上跑车,车坏了自己能捣鼓两下,不求人,还能多学点省油的门道,这不光是给国家节省资源,也是给咱们自己多挣点稳妥钱啊!”
“这是大好事,我们支持!”
这两位老师傅带头一说,底下工人们的情绪更是被点燃了,纷纷出声附和:
“陈师傅说得在理!”
“对对对!王师傅说得对!”
“就该这样!这下干活有奔头了!”
“是啊,我们不怕考核!有规矩,咱们心里才有底!”
“大家都按规矩来,谁也别想投机取巧,这样大伙儿在一起干活才更顺心,更开心!”
何卫国看着眼前这群情振奋、热情高涨的工人们,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和力量。
他抬起双手,向下虚按了按,待声音稍稍平息,才真诚地开口道:
“各位兄弟!我还是那句话,规矩呢,是死的,是冷的,但人心是热的!”
“我之所以想办法弄出这个册子,出发点其实很简单,就是想让咱们运输科的每一件事,都能摆在明面上,让大家透明地知道科里的情况,清楚地了解各项规则!”
“该是大家伙儿的补贴,该挣的钱,我们保证,一分都不会少大家的!”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
“但是,这册子里,也确实定下了不少条条框框,特别是关于安全操作、车辆保养这些。”
“我在这儿啰嗦一句,大家千万别嫌麻烦!”
“这些规矩,不是为了把大家管死,恰恰相反,是为了保护咱们每一位踏实肯干、为运输科流汗出力的同志!”
“是为了防范于未然,让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出车,顺顺利利回家!”
“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咱们运输科上下,能真正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咱们科变得更强,变得更好!”
“这需要咱们在座的每一个人,一起努力!”
何卫国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说完,下面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经久不衰的掌声!
“啪—啪啪啪——!”
掌声热烈而持久,远胜过之前任何一次。
这是工人们发自内心的认同与喜悦,是长期压抑后得以释放的畅快!
以前的运输队,在张大海、李大国那些人手里,可谓是乌烟瘴气,他们这些基层工人干的活又累又憋屈,还要被各种针对和压榨。
现在,看着手里这本沉甸甸的手册,听着何卫国这番掏心窝子的话,大家都感觉仿佛拨云见日,眼前一片光明,浑身都充满了干劲,整个运输科都透着一股欣欣向荣的朝气!
见大家的情绪如此高涨,何卫国知道,这第一步,算是稳稳地迈出去了。
他等掌声渐歇,才最后开口道:
“行了,大伙儿的意思我都明白了!”
“那就各忙各的吧,手里的活儿可不能落下。这本册子,大家拿回去,一定要认真看,仔细读!”
他特别强调道:
“我知道,大伙儿可能最先只看自己岗位相关的部分。”
“但我在这里强烈要求,也希望大家务必把整本册子的内容,都通读一遍!”
“为什么?”
“因为只有你了解了别人的工作流程,知道了别的岗位的规矩,咱们大家才能更好地相互配合、相互监督!”
“以后万一哪里出了问题,咱们也能快速找到症结,知道是哪个环节、哪个人负责的地方出了岔子,这样才能及时解决,避免推诿扯皮!”
他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严肃:
“这些都关系到后续的考核,大家一定要放在心上,记住了吗?”
“记住了,科长!”
“科长,我们知道了!”
“科长,您就放心吧!保证完成任务!”
下面的工人们异口同声,响亮地回答着,声音里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傻柱你哥咋天天揍你?,四合院:傻柱你哥咋天天揍你?最新章节,四合院:傻柱你哥咋天天揍你?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傻柱你哥咋天天揍你?,四合院:傻柱你哥咋天天揍你?最新章节,四合院:傻柱你哥咋天天揍你?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