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楼易主的消息,如春风般一夜传遍了东京城。

  昔日的高楼,如今也将再度热闹起来。

  新东家沈明琪一身红色绫罗绢纱长裙,步履从容地指挥着里外布置,查验账目,清点器皿,事事亲力亲为,眉眼间虽带疲色,却难掩锐气与期待。

  消息灵通的老伙计们闻风而动,三三两两重聚于樊楼之下。

  他们仰头望着那熟悉又陌生的匾额,彼此交换着激动又忐忑的眼神,最终一个接一个踏进了门槛,向着新东家恭敬行礼。

  “东家,我们,还想回来干活。”

  沈明琪并未急着照单全收,只将归来之人按从前的职司大致一分,便将他们交由各自主事之人,由他们细细考较各人手艺、品性,最终定下去留。

  唯独歌伎舞伎的遴选,沈明琪只能亲自过问。

  她坐在帘后,细观姿仪,静听曲韵,眼中神色审慎。

  樊楼重开后的声名气象,有一半系于此间,她不得不慎。

  沉寂已久的樊楼,终于一点点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沈明琪端坐了一上午,眼底已染上几分倦色,正悄悄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却忽闻一阵清越灵动的拨浪鼓声。

  她抬眼望去,只见纯白帷幔之后,一道窈窕身影正随鼓点翩然舞动。

  那人身姿轻盈,如蝶穿花,手腕翻转间,鼓声与韵律完美相合,竟是与寻常舞伎截然不同的风姿。

  沈明琪初时只是漫不经心地看着,可越看,那身影越是熟悉,心头莫名一跳。

  她再按捺不住,倏然起身,一把掀开了那层薄薄阻隔。

  鼓声骤停。

  那女子似有所觉,缓缓回过头来。

  四目相对之下,沈明琪骤然睁大了双眼,难以置信地脱口而出:

  “窈窈?怎么是你?”

  刘窈唇边努力牵起一丝浅淡的笑意,却掩不住神情里的局促。

  沈明琪不发一言,只领着她上了二楼雅间,吩咐人沏来一盏新茶。

  茶香袅袅中,刘窈沉默片刻,终于低声说起她离开炊烟阁后的经历。

  她坦言,随龚美离去确是她自愿。

  “姑娘,”她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坚定,“我是真不愿终日困于厨下与堂前,整日奔波操劳,穿不得一身好衣裳,便是一早擦了香粉,不到半晌,也尽被烟火油气盖了过去。”

  她说着,悄悄抬眼打量沈明琪,见对方神色平静,并无责怪之意,才继续道:“龚美同我说,樊楼一直在寻年轻貌美的舞伎。我自幼习得鼓艺,也自知尚有几分颜色,便想来试一试。”

  她语气微顿,像是急于剖白什么,接着说道:“我绝非因姑娘蒙难才急于脱身。我知姑娘是清白蒙冤,定会化险为夷,只是恰逢其时,樊楼要人,我便去了。走时,我将身上所有银钱都留在了房里,虽微不足道,也是我一片心。”

  沈明琪闻言微微一怔,双眸轻抬:“你还留了银钱?自你走后,发生了很多事情,我实在无心也无需再添丫鬟,你那间屋子便一直空着,未曾动过。”

  刘窈没料到竟是如此,脸颊不禁微微发热,低声道:“是我不对,走时心慌,也未敢同周娘子说明。当时,当时不知该如何面对你们。姑娘,可怪我?”

  沈明琪却莞尔一笑,目光温和地望着她:“窈窈,我怎会怪你?说来是我疏忽,从未好好问过你的意愿。你本是我身边的丫鬟,我却直接将你安排进炊烟阁帮忙,虽添了工钱,却未曾体谅你是否甘愿。”

  她语气诚恳:“你有你的路要走,自有选择如何去过的权利。”

  “其实,乞丐在樊楼被杀的那日,我在人群中瞧见了姑娘,但是,我觉得无颜面对姑娘,所以,就转身走了。”

  刘窈说着,眼圈瞬间红了,眸中水光潋滟,豆大的泪珠无声滚落,划过白皙的脸颊。

  沈明琪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樊楼发生命案那日她觉得熟悉的身影,就是窈窈!

  她不由噗嗤一笑,抽出绢帕递给她,打趣道:“快别哭了,这般美人垂泪,连我看了都要心软舍不得。”

  刘窈被她这话逗得破涕为笑,一边拭泪一边忍不住弯起了唇角。

  片刻,沈明琪敛了笑意,正色道:“你既在樊楼待过,应当清楚,炊烟阁从前从未涉足歌舞艺事,我对此着实生疏。这三楼的歌舞艺事,我想全权交予你主理。一应人选、排演、规制,皆由你定夺。”

  她抬眼看向刘窈,目光清亮而认真:“你可愿意?”

  刘窈怔住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姑娘,你当真愿意,将三楼,交给我?”

  沈明琪微微一笑,郑重颔首道:“我自是愿意将这担子交托与你,只不知你可愿受这份累?”

  刘窈伸手握住沈明琪置于案上的双手,眸光坚定:“姑娘信重,我必当竭诚以待,绝不辜负所托。”

  沈明琪反握住她的手,眼底漾开欣慰之色:“你素来心中有谱,行事有度,有了目标就会努力达成,交与你,我再放心不过。”

  二人相视一笑,携手步下楼阁。

  沈明琪立于堂中,喊来几人,环视一圈,正色道:“今日起,三楼诸事皆由窈窈主理,她虽年纪小,却持重周到,也比我们了解的多,还望诸位一同将这樊楼立住了。”

  众人先是面露诧异,面面相觑一番,随后便也点头接受了安排。

  沈明琪又温声补充道:“窈窈,小娘统管一二楼前堂的一应事务,明瑜与三娘共理后厨,石头专司采买;若三楼需置办什么,径直寻他便是了。”

  刘窈向众人盈盈一福,众人亦纷纷颔首回礼。

  沈明瑜笑吟吟上前道:“二姐姐,周小娘亲笔所题的‘炊烟阁’牌匾,我瞧着闲置了可惜,便命人悬于后厨门楘之上。日后灶间炊烟袅袅,倒是与这匾名相映成趣。”

  沈明琪颔首莞尔:“明瑜此事办得巧妙,果真有心。”

  此时石头捧着账本近前道:“东家,方才来了几位匠人,送来了几辆小推车。我仔细比对过,与东家先前给的图样分毫不差,便依约收下并结清了款项。东家可要亲自过目?”

  沈明琪眉眼间漾开笑意:“既然做好了,便请大家一同瞧瞧。待樊楼重整开张之日,这些东西可要派上大用场呢。”

  众人随着沈明琪行至停放小推车之处,只见几辆造型精巧的木制推车整齐排列。

  大家面面相觑,皆忍不住抬手挠了挠发髻,心中暗忖:这新奇物事,于樊楼开业究竟能有何等妙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宋朝小娘子:从食肆到首富,宋朝小娘子:从食肆到首富最新章节,宋朝小娘子:从食肆到首富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