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系学霸 第67章 Q&A

小说:科研系学霸 作者:我是躺赢狗 更新时间:2025-08-25 16:47:3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主持人简短地走了个过场,就轮到了周昀。

  他拉了拉衣角,带着电脑从容上台,会场内的灯光柔和地聚焦在讲台上,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的位置,

  身后的巨幕亮起,出现了论文标题,不过下面的作者一栏只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周昀,另一个就是邓永华,这在所有的论文分享中都是不太常见的。

  台下,看着如此年轻的周昀,不少人都感觉十分诧异,他们低头翻阅起会议手册,这上面有周昀工作的简单介绍。

  前排靠着过道的位置,何凯明静静地坐着,这篇论文就是他审的,当时他就对周昀挺感兴趣的,

  后来结果公布的时候他还特意看了一眼周昀的学校,没想到是国内一所不知名双非,

  国内的科研环境不说很差,但也绝对称不上优秀,不然他也不会在MIT任教,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完成这样的工作,这让他对周昀的兴趣更大了。

  “大家好,今天我将介绍我在高效边缘智能推理方面的工作,AgileEdge,当前边缘设备上的AI模型推理的核心问题在于:波动的带宽、异构的计算资源、以及多样化的延迟约束。

  这也就导致了现有的静态模型压缩方法或者资源分配策略,往往无法实现全局最优,甚至在变化的环境中表现糟糕......”

  周昀一边介绍着自己的工作一边观察台下人们的反应,前排的何凯明他自然是一上台就看到了。

  他也没想到这样的大佬居然会亲自来听他的报告,一时间还有点受宠若惊。

  大概讲了一分钟,他就有点进入状态了,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思路当中。

  台下的人都听得非常认真,时不时还在手里的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十几分钟的时间过的飞快,周昀的汇报很快就进入了尾声:“……综上所述,AgileEdge为Edge AI提供了一种高效、自适应的协同优化解决方案,

  能够在动态的边缘环境下,尽可能地保留模型原有的性能,谢谢大家!”

  随后朝着台下微微鞠了一躬。

  接下来就是Q&A环节。

  坐在前排的何凯明举起了手,周昀自然不可能当作没看到。

  “何教授,您请问。”

  工作人员立刻小跑着将麦克风递了过去。

  坐在后排的人这才发现,提问的人居然是何凯明,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两人身上。

  何凯明接过话筒微微点头:“很有趣的工作,事实上我之前就已经看过了这篇文章,AgileEdge在模型的压缩算法上的设计思路非常巧妙,

  但是我有一个问题,你的压缩算法是基于AI调教AI的思想,那你该如何保证用于调教AI的AI做出的决策是最优的?

  这个负责调教的AI,其鲁棒性又由谁来保证和监督?如果是这样的话,是否又需要一个AI来负责监督,这样是不是会陷入一个‘无限递归验证’的循环?

  那么你如何在理论上保证这种‘自我优化’过程的收敛性和可靠性,而不仅仅是在你的实验数据上表现良好?”

  其他人听到这个问题都不由地感叹,不愧是大佬,提出的问题总是这么尖锐。

  如果周昀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这篇文章的严谨性就会受到质疑。

  何凯明也很好奇周昀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于是他看向台上,结果对方的反应倒是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周昀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慌乱,反倒是有些......兴奋?

  其实这个问题周昀自己也问过自己,他本来还想着如果没人提出这个问题,自己是不是要在报告的时候提一下,毕竟这个点确实非常重要。

  不过最后还是没有加到前面的报告里,主要是之前报告要讲的都已经确定了,再加上这一段,时间上可能会超。

  现在有人提出来,正合他的心意。

  “何教授,非常感谢您如此深刻的提问,这确实是我的工作中最需要谨慎对待的部分。

  您提到的‘无限递归’风险,在任何自指系统中都是理论上存在的。

  为了规避这一点并确保系统的收敛与可靠,我们引入了一个基于博弈论和不动点理论的混合数学框架。”

  这就是为什么周昀在一开始要学习数学的原因了,一个良好的数学功底,真的能在很多时候帮忙解决一些关键性的问题。

  周昀看了眼时间,应该够了。

  他用电脑创建了一个白板,然后开始用鼠标作画,虽然有点抽象,但是配合他的讲解,也算能勉强看的懂。

  “首先,我们将‘被压缩的AI模型’与‘负责调教的AI元模型’之间的关系,形式化为一个非零和合作博弈。

  ‘被压缩的AI模型’选择一组模型参数θ目标是在给定的压缩约束下最小化任务损失函数 L_task(θ),

  而‘负责调教的AI元模型’选择一种压缩策略φ,目标是最小化一个元损失函数 L_meta(φ,θ),

  这样就能得到一个组合的惩罚项,也就是一般模型里的损失函数L_meta(φ,θ)= L_task(θ')+λ* R(φ),

  我们并不追求一个无限递归的最优,而是试图找到一个平衡,这正是一个纳什均衡点的概念。

  之后我设计了一个交替优化算法来逼近这个均衡点,其迭代过程可以假设地抽象为一个映射T:(θ_k,φ_k)->(θ_{k+1},φ_{k+1})

  ......

  经过以上的过程,我们就可以证明T确实是压缩映射,根据Banach不动点定理,

  这个映射就存在唯一的不动点,并且无论从任何初始点开始迭代,

  该算法都会以线性收敛速度全局收敛到这个唯一的不动点(θ*,φ*)。

  而这个不动点正是我们寻求的纳什均衡。”

  其实说到一半的时候大部分人就已经跟不上周昀的思路了,毕竟不是数学系的,

  对于这种数学证明,大部分人都不是特别擅长,更别说周昀这个证明也没那么简单。

  不过何凯明倒是能跟得上,毕竟他在从事计算机的研究之前,是水木大学物理系的学生,数学功底也会强一点。

  周昀说完,再次向何凯明微微点头示意:“不知道这个解释是否回答了您的问题?”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科研系学霸,科研系学霸最新章节,科研系学霸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