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狐狸……”
王廷相瞅了夏言一眼,毫不避讳的笑骂。
即使已经有意致仕回乡,这老东西办起事来也依旧满是算计。
只怕是经他这么一搞,鄢懋卿此前搞出来的那个雷声大雨点小的稷下学宫,很快就会成为独立于朝堂之外的最高学府。
毕竟利益才是最有效的驱动力。
清流也好,贪官也罢,只要是在官场上的官员,品秩都一定是最为核心的利益。
而这回那些个加入了稷下学宫的学士,一旦集体得到拔擢进了都察院,还立刻委以重任,出任巡按御史。
这便等于向天下人高调兑现了鄢懋卿此前的承诺:
稷下学宫,诚能举贤而尚功!
入其门墙,则获出仕之阶!
膺学士之衔,可展经纶之志!
这必将助稷下学宫在极短的时间内收获大量的人气,尤其是那些在朝堂中郁郁不得志的低级官员,一定会对稷下学宫趋之若鹜。
不要看这些人品秩不高。
但其中有的是可以闻风奏事、弹劾不法的科道言官,并且他们在朝堂中的基数,也远远大于四品以上的朝廷大员。
这是一股绝对不容小觑的力量,谁能够掌控这股力量,则非但可以在朝堂上呼风唤雨,哪怕在朝堂之外,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舆情。
就这么说吧。
本来在朝堂上的那些明争暗斗中,这些人就是冲锋陷阵的主力军。
他们是枪,他们是矛,他们是弹丸,他们也是盾……
因此夏言这回可真是卖了鄢懋卿一个天大的人情!
如果说鄢懋卿此前虽受皇上宠信,但其实一直都是孤立无援、孤掌难鸣,很难真正成为能够在朝堂中呼风唤雨的权臣的话。
那么经过夏言这么一折腾之后,鄢懋卿就可以迅速借助稷下学宫的影响力,拥有一股属于自己的政治力量。
从而成为朝堂中任何势力都不敢轻视的人物,向“权倾朝野”迈进常人难以想象的一大步!
心中如此想着。
王廷相终于还是将那份名单拿了起来,细细查看上面的人选:
赵贞吉……
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但同时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刺头!
嘉靖十四年赵贞吉参加殿试的时候,王廷相也担任了读卷官。
而赵贞吉的殿试答卷,和鄢懋卿的殿试答卷一样,都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不过不同的是,赵贞吉的殿试答卷是好的令人惊艳,甚至令他当场做出了“可与汉朝贾谊的《治安策》相媲美”的至高评价。
而鄢懋卿的殿试答卷则是奸的令人咋舌,恨得他当场拍案而起。
殿试之后,两人的境遇也大相径庭。
赵贞吉的殿试答卷虽受他极力推崇,皇上却嫌其语直,不愿点为一甲,将其置于二甲第二名。
不过不久之后皇上便又后悔,在馆选中首先将其选为庶吉士,送入了翰林院。
鄢懋卿的殿试答卷虽被所有读卷官唾弃,将其置于第三甲最后一名。
但在不久之后的馆选中,这厮的馆选文章又莫名独占鳌头,首先为庶吉士,同样进入了翰林院。
三年散馆时,赵贞吉因为考核优异,留在翰林院任编修一职。
不久之后就因上了一道劝谏皇上放弃玄修、勤于政务的《乞求真儒疏》,令皇上大为光火,不久之后便被下放回乡治学,近期才被重新召回出任行人司小官……
李凤来……
前些日子牵头检举京城权贵侵占百姓利益的人就是他,现任六科给事中,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刺头……
章允贤……
因李凤来检举京城权贵侵占百姓利益,皇上下诏命都察院核查。
王廷相随即将此事交给五城御史核实,结果五城御史迟查了四十多天不说,还只查出一个郭勋来。
于是现任吏部给事中的章允贤便直接上疏弹劾他这个执掌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徇私欺君,害皇上传谕诘问于他,同样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刺头……
只这几个名字看过去,王廷相便又抬起头来,不无疑虑的望向夏言:
“公谨贤弟,你确定将这些人派去山西,能替鄢懋卿扫清障碍,而不是捅出更大的窟窿?”
这些刺头最大的问题就是认死理,一个个像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甚至有时钻起牛角尖来,连身家性命都不当一回事。
虽然有时这些特质能够被人利用,但是利用的过程中也极其容易失控,然后受到他们的反噬。
这就让朝中几乎所有的当权团体都将他们视作一股不安定因素,都在尽可能的压制与雪藏他们,尽量不给他们出头的机会。
须知还不仅是朝中的当权团体如此。
就连当今皇上也始终将这些人视作麻烦,也如此看待和对待他们。
而鄢懋卿显然也不是什么无瑕之人,平日里办事还惯用一些至奸至邪的无耻手段。
这些手段必定被这些人所不齿,没准儿他们自己就会成为鄢懋卿最大的障碍,跳出来反噬鄢懋卿,令其束手束脚,导致最终难以成事。
“哈哈哈,子衡兄多虑了。”
夏言却自信的笑了起来,不紧不慢的道,
“难道子衡兄这么快就忘了鄢懋卿在詹事府府衙门外,让这些人心甘情愿执杖自罚的事了?”
“这些人在旁人手中,或许是极难掌控的不安定因素,但在鄢懋卿手中,却一定是无往不利的利剑。”
“因为旁人手段再高明,无非也就是大忠似奸,又或大奸似忠罢了。”
“而鄢懋卿虽行事奸邪,但却奸的发正,邪的发直。”
“这些人虽然认死理,但是也并非愚蠢之人。”
“我敢打赌,他们一旦到了鄢懋卿的身边,真正见识过鄢懋卿的手段之后,恐怕只会感觉相见恨晚,深受启发,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会变成鄢懋卿的形状。”
……
收拾了应县官吏、豪强和商贾的同时。
英雄营也活捉了指使这干泼皮无赖生事的“大人物”。
“不良帅”严世蕃当即将从鄢懋卿这里学来的水滴刑用在了这个“大人物”身上。
经过一番拷问之后,亲自前来向鄢懋卿报告:
“小姨夫,这个贼人嘴硬的很呢。”
“嗯……”
鄢懋卿则神色颓然,只发出了一个行将就木的腐朽鼻音,那副耸着肩膀、目光无神的模样说不出的丧。
“……”
严世蕃内心又不自觉的愧疚起来,却也只能陪着笑继续说道:
“小姨夫有所不知,我先是命人用马鞭拷打了他一顿,又用上了小姨夫的水滴刑。”
“可即便是如此,此人也只交代自己名叫次仲太,是大同府城的白莲教徒,师从一个名叫罗玉玺的白莲教掌柜。”
“这回的事亦是奉罗玉玺之命来办,其余的事情一概不知。”
“我一听他这就是扯谎,若只是区区一个白莲教掌柜的门徒,怎能称得上是什么‘大人物’,又如何令应县知县和卫所指挥使对这件事视而不见。”
“他的身后一定还藏了大鱼,请小姨夫再给我一些时间,我一定把他的嘴撬开!”
听到这里,鄢懋卿已经心中有数。
这个名叫次仲太的人应该已经说了实话。
因为史书中的确有相关这个人的简短记载。
而他也的确是白莲教教徒,并且也的确是一个名叫罗玉玺的白莲教掌柜的爱徒。
相关这两个人的记载,就出现在距今三年后,代王一脉成员奉国将军朱允灼的那场叛乱之中。
彼时朱允灼就是拜了罗玉玺为国师,与其密谋派爱徒次仲太潜入草原,秘密联系鞑靼骑兵助力攻入大同,以图直取雁门关,之后自立为主。
这样一个自称“大人物”的小人物,自然不可能知道太多事情。
不过这也足以证明,不论如今远在京城的朱厚熜是什么反应,大同肯定是已经得知了他在太原府的所作所为。
并且大同的有些人已经焦躁不安,因此才会在他刚进入大同辖区的时候,就给他送来这么一个下马威……
然而鄢懋卿也并未多说什么,依旧保持着那副半死不活的模样,发出一个腐朽的鼻音:
“嗯……”
“小姨夫,你别这样,我真的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严世蕃见状越发愧疚,当即跪下叩首认错。
与此同时。
“鄢将军!”
沈坤和高拱快步从外面走了进来,见到严世蕃跪在地上,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才施礼报道,
“鄢将军,曾将军已经率军进城,接管了县衙与犯人,如今正在安排相关事宜。”
“嗯……”
鄢懋卿仍然半死不活,目光无神,鼻音腐朽。
“这……”
沈坤和高拱内心亦是不自觉的愧疚起来。
他们也知道自他们抗命之后,鄢懋卿就陷入了这种状态。
甚至连进城之后都不言不语,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府衙里,一切都全凭他们自己去办……
两人相视一望,终是难当这越来越强烈的愧疚之情,只感觉一阵一阵的揪心。
“鄢将军,你别这样,下官知错了!”
两人终于像严世蕃一样跪下叩首,态度诚恳的说道。
鄢懋卿闻言眼中划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小人得志,终于抬起头来淡淡的瞟了三人一眼,随后翘起二郎腿,双手迭放在腿上,轻启朱唇:
“错哪儿了?”
王廷相瞅了夏言一眼,毫不避讳的笑骂。
即使已经有意致仕回乡,这老东西办起事来也依旧满是算计。
只怕是经他这么一搞,鄢懋卿此前搞出来的那个雷声大雨点小的稷下学宫,很快就会成为独立于朝堂之外的最高学府。
毕竟利益才是最有效的驱动力。
清流也好,贪官也罢,只要是在官场上的官员,品秩都一定是最为核心的利益。
而这回那些个加入了稷下学宫的学士,一旦集体得到拔擢进了都察院,还立刻委以重任,出任巡按御史。
这便等于向天下人高调兑现了鄢懋卿此前的承诺:
稷下学宫,诚能举贤而尚功!
入其门墙,则获出仕之阶!
膺学士之衔,可展经纶之志!
这必将助稷下学宫在极短的时间内收获大量的人气,尤其是那些在朝堂中郁郁不得志的低级官员,一定会对稷下学宫趋之若鹜。
不要看这些人品秩不高。
但其中有的是可以闻风奏事、弹劾不法的科道言官,并且他们在朝堂中的基数,也远远大于四品以上的朝廷大员。
这是一股绝对不容小觑的力量,谁能够掌控这股力量,则非但可以在朝堂上呼风唤雨,哪怕在朝堂之外,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舆情。
就这么说吧。
本来在朝堂上的那些明争暗斗中,这些人就是冲锋陷阵的主力军。
他们是枪,他们是矛,他们是弹丸,他们也是盾……
因此夏言这回可真是卖了鄢懋卿一个天大的人情!
如果说鄢懋卿此前虽受皇上宠信,但其实一直都是孤立无援、孤掌难鸣,很难真正成为能够在朝堂中呼风唤雨的权臣的话。
那么经过夏言这么一折腾之后,鄢懋卿就可以迅速借助稷下学宫的影响力,拥有一股属于自己的政治力量。
从而成为朝堂中任何势力都不敢轻视的人物,向“权倾朝野”迈进常人难以想象的一大步!
心中如此想着。
王廷相终于还是将那份名单拿了起来,细细查看上面的人选:
赵贞吉……
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但同时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刺头!
嘉靖十四年赵贞吉参加殿试的时候,王廷相也担任了读卷官。
而赵贞吉的殿试答卷,和鄢懋卿的殿试答卷一样,都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不过不同的是,赵贞吉的殿试答卷是好的令人惊艳,甚至令他当场做出了“可与汉朝贾谊的《治安策》相媲美”的至高评价。
而鄢懋卿的殿试答卷则是奸的令人咋舌,恨得他当场拍案而起。
殿试之后,两人的境遇也大相径庭。
赵贞吉的殿试答卷虽受他极力推崇,皇上却嫌其语直,不愿点为一甲,将其置于二甲第二名。
不过不久之后皇上便又后悔,在馆选中首先将其选为庶吉士,送入了翰林院。
鄢懋卿的殿试答卷虽被所有读卷官唾弃,将其置于第三甲最后一名。
但在不久之后的馆选中,这厮的馆选文章又莫名独占鳌头,首先为庶吉士,同样进入了翰林院。
三年散馆时,赵贞吉因为考核优异,留在翰林院任编修一职。
不久之后就因上了一道劝谏皇上放弃玄修、勤于政务的《乞求真儒疏》,令皇上大为光火,不久之后便被下放回乡治学,近期才被重新召回出任行人司小官……
李凤来……
前些日子牵头检举京城权贵侵占百姓利益的人就是他,现任六科给事中,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刺头……
章允贤……
因李凤来检举京城权贵侵占百姓利益,皇上下诏命都察院核查。
王廷相随即将此事交给五城御史核实,结果五城御史迟查了四十多天不说,还只查出一个郭勋来。
于是现任吏部给事中的章允贤便直接上疏弹劾他这个执掌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徇私欺君,害皇上传谕诘问于他,同样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刺头……
只这几个名字看过去,王廷相便又抬起头来,不无疑虑的望向夏言:
“公谨贤弟,你确定将这些人派去山西,能替鄢懋卿扫清障碍,而不是捅出更大的窟窿?”
这些刺头最大的问题就是认死理,一个个像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甚至有时钻起牛角尖来,连身家性命都不当一回事。
虽然有时这些特质能够被人利用,但是利用的过程中也极其容易失控,然后受到他们的反噬。
这就让朝中几乎所有的当权团体都将他们视作一股不安定因素,都在尽可能的压制与雪藏他们,尽量不给他们出头的机会。
须知还不仅是朝中的当权团体如此。
就连当今皇上也始终将这些人视作麻烦,也如此看待和对待他们。
而鄢懋卿显然也不是什么无瑕之人,平日里办事还惯用一些至奸至邪的无耻手段。
这些手段必定被这些人所不齿,没准儿他们自己就会成为鄢懋卿最大的障碍,跳出来反噬鄢懋卿,令其束手束脚,导致最终难以成事。
“哈哈哈,子衡兄多虑了。”
夏言却自信的笑了起来,不紧不慢的道,
“难道子衡兄这么快就忘了鄢懋卿在詹事府府衙门外,让这些人心甘情愿执杖自罚的事了?”
“这些人在旁人手中,或许是极难掌控的不安定因素,但在鄢懋卿手中,却一定是无往不利的利剑。”
“因为旁人手段再高明,无非也就是大忠似奸,又或大奸似忠罢了。”
“而鄢懋卿虽行事奸邪,但却奸的发正,邪的发直。”
“这些人虽然认死理,但是也并非愚蠢之人。”
“我敢打赌,他们一旦到了鄢懋卿的身边,真正见识过鄢懋卿的手段之后,恐怕只会感觉相见恨晚,深受启发,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会变成鄢懋卿的形状。”
……
收拾了应县官吏、豪强和商贾的同时。
英雄营也活捉了指使这干泼皮无赖生事的“大人物”。
“不良帅”严世蕃当即将从鄢懋卿这里学来的水滴刑用在了这个“大人物”身上。
经过一番拷问之后,亲自前来向鄢懋卿报告:
“小姨夫,这个贼人嘴硬的很呢。”
“嗯……”
鄢懋卿则神色颓然,只发出了一个行将就木的腐朽鼻音,那副耸着肩膀、目光无神的模样说不出的丧。
“……”
严世蕃内心又不自觉的愧疚起来,却也只能陪着笑继续说道:
“小姨夫有所不知,我先是命人用马鞭拷打了他一顿,又用上了小姨夫的水滴刑。”
“可即便是如此,此人也只交代自己名叫次仲太,是大同府城的白莲教徒,师从一个名叫罗玉玺的白莲教掌柜。”
“这回的事亦是奉罗玉玺之命来办,其余的事情一概不知。”
“我一听他这就是扯谎,若只是区区一个白莲教掌柜的门徒,怎能称得上是什么‘大人物’,又如何令应县知县和卫所指挥使对这件事视而不见。”
“他的身后一定还藏了大鱼,请小姨夫再给我一些时间,我一定把他的嘴撬开!”
听到这里,鄢懋卿已经心中有数。
这个名叫次仲太的人应该已经说了实话。
因为史书中的确有相关这个人的简短记载。
而他也的确是白莲教教徒,并且也的确是一个名叫罗玉玺的白莲教掌柜的爱徒。
相关这两个人的记载,就出现在距今三年后,代王一脉成员奉国将军朱允灼的那场叛乱之中。
彼时朱允灼就是拜了罗玉玺为国师,与其密谋派爱徒次仲太潜入草原,秘密联系鞑靼骑兵助力攻入大同,以图直取雁门关,之后自立为主。
这样一个自称“大人物”的小人物,自然不可能知道太多事情。
不过这也足以证明,不论如今远在京城的朱厚熜是什么反应,大同肯定是已经得知了他在太原府的所作所为。
并且大同的有些人已经焦躁不安,因此才会在他刚进入大同辖区的时候,就给他送来这么一个下马威……
然而鄢懋卿也并未多说什么,依旧保持着那副半死不活的模样,发出一个腐朽的鼻音:
“嗯……”
“小姨夫,你别这样,我真的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严世蕃见状越发愧疚,当即跪下叩首认错。
与此同时。
“鄢将军!”
沈坤和高拱快步从外面走了进来,见到严世蕃跪在地上,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才施礼报道,
“鄢将军,曾将军已经率军进城,接管了县衙与犯人,如今正在安排相关事宜。”
“嗯……”
鄢懋卿仍然半死不活,目光无神,鼻音腐朽。
“这……”
沈坤和高拱内心亦是不自觉的愧疚起来。
他们也知道自他们抗命之后,鄢懋卿就陷入了这种状态。
甚至连进城之后都不言不语,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府衙里,一切都全凭他们自己去办……
两人相视一望,终是难当这越来越强烈的愧疚之情,只感觉一阵一阵的揪心。
“鄢将军,你别这样,下官知错了!”
两人终于像严世蕃一样跪下叩首,态度诚恳的说道。
鄢懋卿闻言眼中划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小人得志,终于抬起头来淡淡的瞟了三人一眼,随后翘起二郎腿,双手迭放在腿上,轻启朱唇:
“错哪儿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最新章节,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最新章节,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