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并非来自外界,而是直接在她的意识深处擂响。
那是一种超越了物理介质的共振,仿佛她的头骨成了一座钟,而沈默的意识,就是那柄远道而来的撞钟槌。
苏晚萤闷哼一声,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眼前的一切都开始扭曲变形,仿佛隔着一层高温下晃动的空气。
封住耳朵毫无用处,这声音源于精神,而非声波。
她强忍着脑内翻江倒海的眩晕,一只手撑住冰冷的实验台,另一只手颤抖着摸向腰间的工具包。
她没有去拿止痛药,而是从中取出一块巴掌大小、通体泛着幽绿光泽的青铜镇纸。
镇纸雕成一头蜷卧的獬豸,形态古朴,入手极沉。
这是博物馆的特藏,一件从未对外展出过的“镇物”。
档案记载,唐代曾有一位宫廷绣娘,因怨念过深,死后魂魄附于其绝笔之作《千里江山怨》上,凡靠近此织锦者,无不心神失常,癫狂而终。
后来,一位高人铸此青铜獬豸镇于锦上,那股能侵染人心的情绪辐射才被彻底压制。
苏晚萤深吸一口气,将冰冷的青铜镇纸用力按在自己的眉心。
一股凉意瞬间穿透皮肤,仿佛一道清泉注入了沸腾的岩浆。
颅内的狂暴鼓点奇迹般地平缓下来,虽然依旧存在,却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开,不再直接冲击她的神志。
意识稳固的瞬间,她立刻察觉到了异常的根源。
信号并非单向传输。
在她的感知中,沈默的脑波如同一条汹涌的河流,不仅在向外奔腾,更在上游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产生了一股强劲的吸力。
这是一种“回流逆灌”现象。
他不仅在向她们传输梦境,更在反向抽取、吞噬着她们的意识片段。
一个尘封的画面毫无征兆地冲进她的脑海。
五岁的她,穿着一条白色的小裙子,站在祖宅阴暗的储藏室里。
午后的阳光从高窗斜照进来,形成一道光柱,光柱中尘埃飞舞。
她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伸出小手,抚摸着一个半人高的青瓷瓶。
瓶身冰凉滑腻,而在她触摸的地方,一个浅浅的手印正缓缓浮现,那是母亲临终前留下的最后印记,带着未曾散尽的体温。
强烈的思念与悲伤如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她此刻的理智淹没。
她猛然惊醒,冷汗湿透了后背。
原来如此!
沈默口中的“共梦终端”,根本不只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装置,它更是一个情感共振的放大器!
所有参与者的执念、创伤、记忆……都会被那个漩涡无差别地吸入,成为构建和维持那个深层梦境世界的养料。
他们不是观察员,他们是燃料。
必须立刻切断连接!
苏晚萤伸手去摘头上的感应耳机,指尖触及耳廓的瞬间,却摸到了一片异常坚硬而温热的组织。
她心中一沉,借着仪器微弱的光芒侧头看向镜面,只见那特制的耳机竟像是活物一般,边缘的生物凝胶已经与她的皮肤完全融合,仿佛在她血肉里生了根。
无论她怎么用力,都纹丝不动,每一次拉扯,都带来一阵神经被撕裂的剧痛。
恐惧攫住了她的心脏。
她猛地转头,望向不远处的助手小舟。
只见小舟瘫坐在椅子上,双眼向上翻白,露出骇人的眼白。
他的十指死死地绞着胸前挂着的那串铜铃绳,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青白一片。
额角上,一根根青筋如蚯蚓般暴起,随着一种诡异的节奏在皮下搏动。
苏晚萤顾不上自己,手脚并用地爬到小舟身边,颤抖着将手指搭在他的颈动脉上。
触手的一刹那,她如遭电击。
那脉搏的跳动,沉重、规律,却又无比陌生——它的节律,竟然与她刚才在自己颅内感受到的、源自沈默意识的鼓点完全同步!
小舟的心跳,已经变成了沈默的节奏。
“小舟的神经突触异常密集,像个天然的信号适配器。”沈默在实验前的话语在她脑中轰然炸响。
她一直以为,这只是沈默在解释为什么选择小舟作为辅助监控者的技术说辞。
现在她才明白,这句话背后隐藏着怎样一个残酷的真相。
小舟根本不是什么辅助,他也不是备用能源。
他是维持这个三人意识链接稳定运转的“活体桥接核心”!
他的身体,正在成为传导和过滤沈默那庞大意识洪流的中继站,一台已经严重超负荷运转的生物机器。
再这样下去,小舟会死的!他的神经系统会被活活烧穿!
苏晚萤她从急救箱里翻出一根用于针灸的银针,又从工具包里拿出一块高强度的钕磁石。
既然物理拔除行不通,那就用电流干扰!
耳机是通过微电流与神经系统交互的,强磁场或许能瞬间破坏它的内部回路。
这是一场豪赌,可能会造成设备永久损坏,甚至对她自己的大脑产生不可预知的冲击,但她别无选择。
她屏住呼吸,捏着银针,将那块强力磁石缓缓贴近耳机与皮肤融合的接口处。
就在磁石接触接口的瞬间,整间屋子,响起了一阵空灵而诡异的合唱声。
那歌声来自四面八方,仿佛穿透了墙壁,是无数孩童用稚嫩的嗓音在吟唱——正是那首被禁止的《安魂谣》最初、最原始的调子。
实验室的灯光开始疯狂地忽明忽暗,如同风中残烛。
墙面上,光影交错,投射出无数晃动的人影。
那些影子……全是穿着几十年前旧式校服的孩子,一个个面无表情,排着整齐的队列,正一步步走向房间中央那张空无一人的讲台。
苏晚萤认得出来,那是当年那场集体昏迷事件中,七十三名儿童的影像资料!
可现在,这些本该只存在于档案里的黑白影像,却活了过来,变成了立体的、充满压迫感的剪影。
她们的目光,穿透了光影,齐刷刷地转向现实中的苏晚萤。
队伍最前方的一个小女孩停下脚步,转过头,漆黑的眼洞死死地盯着她。
她的嘴唇无声地开合着,苏晚萤却清晰地“听”到了那句话:
“轮到你值班了。”
与此同时,在意识的至深之处,沈默正漂浮在一片破碎的虚空中。
这里是记忆的断层区,空间被撕裂成无数大小不一的碎片,像镜子一样悬浮在黑暗里。
每一块碎片都映照着一个他从未经历过的人生:一块碎片里,他穿着沾满油彩的围裙,在画架前挥洒灵感,成为了一名画家;另一块里,他笨拙而温柔地抱着一个啼哭的婴儿,脸上是陌生的、属于父亲的微笑;还有一块,他穿着黑色的西装,跪在一座冰冷的墓碑前,为他从未见过的、寿终正寝的父亲痛哭失声。
林秋棠的声音从虚无中传来,带着一丝悲悯:“这些,都是被你父亲烧掉的可能性。他没有杀任何人,但他选择背负那个罪名,来换取你拥有一个‘正常’的人生。就像我,选择把我的孩子,永远地留在了梦里。”
“为什么选我?”沈默对着无尽的黑暗质问,声音因愤怒而嘶哑。
“因为你从不睡觉。”林秋棠的声音轻柔地回答,“你的大脑从不进入真正的深层睡眠,像一座永远紧闭的堡垒。直到……你开始调查这个案子。你对真相的执念,为你自己打开了门。”
沈默的目光在无数碎片中穿行,最终,他找到了一块唯一完整的、如水银般光洁的镜面。
他看向镜中的自己,却惊恐地发现,镜子里,他的背后,还站着另一个“沈默”。
那个“沈默”面无表情,手里拿着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正精准地划开他后颈的皮肤,从里面缓缓抽出一缕极细的、闪烁着幽蓝色光芒的丝线。
他猛地回头,身后空无一物。
一股前所未有的寒意席卷全身。
他发疯似的冲向他感知中的“出口”,想要强行醒来。
但一群穿着旧校服的孩子拦住了他的去路。
她们沉默地围着他,其中一个女孩向他递来一只空空如也的陶碗。
“还差一碗眼泪,就能打开最后一扇门了。”女孩们异口同声地说。
眼泪?
他不会哭。
沈默看着那只粗糙的陶碗,犹豫了片刻。
他没有流泪,而是举起手,用牙齿狠狠咬破了食指。
殷红的血珠滴落,掉进碗中。
一滴,两滴,三滴……
当第三滴血落入碗底的刹那,整个世界天旋地转!
所有的记忆碎片在一瞬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吸附、聚合,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它们疯狂地拼接、重组成一座宏伟而怪诞的建筑——一座完全倒悬在虚空中的福利院大楼。
巨大的失重感袭来,沈默感到自己的意识正在急速下坠,又像是在急速上升。
当他再度睁开眼睛时,刺眼的灯光让他眯起了眼。
他发现自己正躺在冰冷的讲台上,就是实验室中央那张原本空着的讲台。
一个身影俯下身,挡住了部分光线。
是苏晚萤。
她正关切地俯视着他,一手拿着微型手电,仔细地检查着他的瞳孔。
一切似乎都恢复了正常。
可沈默的视线,却缓缓下移,落在了她的脚上。
她穿着一双崭新的、擦得锃亮的黑色小皮鞋。
而不是她来时穿的那双,已经有些磨损的帆布鞋。
那是一种超越了物理介质的共振,仿佛她的头骨成了一座钟,而沈默的意识,就是那柄远道而来的撞钟槌。
苏晚萤闷哼一声,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眼前的一切都开始扭曲变形,仿佛隔着一层高温下晃动的空气。
封住耳朵毫无用处,这声音源于精神,而非声波。
她强忍着脑内翻江倒海的眩晕,一只手撑住冰冷的实验台,另一只手颤抖着摸向腰间的工具包。
她没有去拿止痛药,而是从中取出一块巴掌大小、通体泛着幽绿光泽的青铜镇纸。
镇纸雕成一头蜷卧的獬豸,形态古朴,入手极沉。
这是博物馆的特藏,一件从未对外展出过的“镇物”。
档案记载,唐代曾有一位宫廷绣娘,因怨念过深,死后魂魄附于其绝笔之作《千里江山怨》上,凡靠近此织锦者,无不心神失常,癫狂而终。
后来,一位高人铸此青铜獬豸镇于锦上,那股能侵染人心的情绪辐射才被彻底压制。
苏晚萤深吸一口气,将冰冷的青铜镇纸用力按在自己的眉心。
一股凉意瞬间穿透皮肤,仿佛一道清泉注入了沸腾的岩浆。
颅内的狂暴鼓点奇迹般地平缓下来,虽然依旧存在,却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开,不再直接冲击她的神志。
意识稳固的瞬间,她立刻察觉到了异常的根源。
信号并非单向传输。
在她的感知中,沈默的脑波如同一条汹涌的河流,不仅在向外奔腾,更在上游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产生了一股强劲的吸力。
这是一种“回流逆灌”现象。
他不仅在向她们传输梦境,更在反向抽取、吞噬着她们的意识片段。
一个尘封的画面毫无征兆地冲进她的脑海。
五岁的她,穿着一条白色的小裙子,站在祖宅阴暗的储藏室里。
午后的阳光从高窗斜照进来,形成一道光柱,光柱中尘埃飞舞。
她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伸出小手,抚摸着一个半人高的青瓷瓶。
瓶身冰凉滑腻,而在她触摸的地方,一个浅浅的手印正缓缓浮现,那是母亲临终前留下的最后印记,带着未曾散尽的体温。
强烈的思念与悲伤如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她此刻的理智淹没。
她猛然惊醒,冷汗湿透了后背。
原来如此!
沈默口中的“共梦终端”,根本不只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装置,它更是一个情感共振的放大器!
所有参与者的执念、创伤、记忆……都会被那个漩涡无差别地吸入,成为构建和维持那个深层梦境世界的养料。
他们不是观察员,他们是燃料。
必须立刻切断连接!
苏晚萤伸手去摘头上的感应耳机,指尖触及耳廓的瞬间,却摸到了一片异常坚硬而温热的组织。
她心中一沉,借着仪器微弱的光芒侧头看向镜面,只见那特制的耳机竟像是活物一般,边缘的生物凝胶已经与她的皮肤完全融合,仿佛在她血肉里生了根。
无论她怎么用力,都纹丝不动,每一次拉扯,都带来一阵神经被撕裂的剧痛。
恐惧攫住了她的心脏。
她猛地转头,望向不远处的助手小舟。
只见小舟瘫坐在椅子上,双眼向上翻白,露出骇人的眼白。
他的十指死死地绞着胸前挂着的那串铜铃绳,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青白一片。
额角上,一根根青筋如蚯蚓般暴起,随着一种诡异的节奏在皮下搏动。
苏晚萤顾不上自己,手脚并用地爬到小舟身边,颤抖着将手指搭在他的颈动脉上。
触手的一刹那,她如遭电击。
那脉搏的跳动,沉重、规律,却又无比陌生——它的节律,竟然与她刚才在自己颅内感受到的、源自沈默意识的鼓点完全同步!
小舟的心跳,已经变成了沈默的节奏。
“小舟的神经突触异常密集,像个天然的信号适配器。”沈默在实验前的话语在她脑中轰然炸响。
她一直以为,这只是沈默在解释为什么选择小舟作为辅助监控者的技术说辞。
现在她才明白,这句话背后隐藏着怎样一个残酷的真相。
小舟根本不是什么辅助,他也不是备用能源。
他是维持这个三人意识链接稳定运转的“活体桥接核心”!
他的身体,正在成为传导和过滤沈默那庞大意识洪流的中继站,一台已经严重超负荷运转的生物机器。
再这样下去,小舟会死的!他的神经系统会被活活烧穿!
苏晚萤她从急救箱里翻出一根用于针灸的银针,又从工具包里拿出一块高强度的钕磁石。
既然物理拔除行不通,那就用电流干扰!
耳机是通过微电流与神经系统交互的,强磁场或许能瞬间破坏它的内部回路。
这是一场豪赌,可能会造成设备永久损坏,甚至对她自己的大脑产生不可预知的冲击,但她别无选择。
她屏住呼吸,捏着银针,将那块强力磁石缓缓贴近耳机与皮肤融合的接口处。
就在磁石接触接口的瞬间,整间屋子,响起了一阵空灵而诡异的合唱声。
那歌声来自四面八方,仿佛穿透了墙壁,是无数孩童用稚嫩的嗓音在吟唱——正是那首被禁止的《安魂谣》最初、最原始的调子。
实验室的灯光开始疯狂地忽明忽暗,如同风中残烛。
墙面上,光影交错,投射出无数晃动的人影。
那些影子……全是穿着几十年前旧式校服的孩子,一个个面无表情,排着整齐的队列,正一步步走向房间中央那张空无一人的讲台。
苏晚萤认得出来,那是当年那场集体昏迷事件中,七十三名儿童的影像资料!
可现在,这些本该只存在于档案里的黑白影像,却活了过来,变成了立体的、充满压迫感的剪影。
她们的目光,穿透了光影,齐刷刷地转向现实中的苏晚萤。
队伍最前方的一个小女孩停下脚步,转过头,漆黑的眼洞死死地盯着她。
她的嘴唇无声地开合着,苏晚萤却清晰地“听”到了那句话:
“轮到你值班了。”
与此同时,在意识的至深之处,沈默正漂浮在一片破碎的虚空中。
这里是记忆的断层区,空间被撕裂成无数大小不一的碎片,像镜子一样悬浮在黑暗里。
每一块碎片都映照着一个他从未经历过的人生:一块碎片里,他穿着沾满油彩的围裙,在画架前挥洒灵感,成为了一名画家;另一块里,他笨拙而温柔地抱着一个啼哭的婴儿,脸上是陌生的、属于父亲的微笑;还有一块,他穿着黑色的西装,跪在一座冰冷的墓碑前,为他从未见过的、寿终正寝的父亲痛哭失声。
林秋棠的声音从虚无中传来,带着一丝悲悯:“这些,都是被你父亲烧掉的可能性。他没有杀任何人,但他选择背负那个罪名,来换取你拥有一个‘正常’的人生。就像我,选择把我的孩子,永远地留在了梦里。”
“为什么选我?”沈默对着无尽的黑暗质问,声音因愤怒而嘶哑。
“因为你从不睡觉。”林秋棠的声音轻柔地回答,“你的大脑从不进入真正的深层睡眠,像一座永远紧闭的堡垒。直到……你开始调查这个案子。你对真相的执念,为你自己打开了门。”
沈默的目光在无数碎片中穿行,最终,他找到了一块唯一完整的、如水银般光洁的镜面。
他看向镜中的自己,却惊恐地发现,镜子里,他的背后,还站着另一个“沈默”。
那个“沈默”面无表情,手里拿着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正精准地划开他后颈的皮肤,从里面缓缓抽出一缕极细的、闪烁着幽蓝色光芒的丝线。
他猛地回头,身后空无一物。
一股前所未有的寒意席卷全身。
他发疯似的冲向他感知中的“出口”,想要强行醒来。
但一群穿着旧校服的孩子拦住了他的去路。
她们沉默地围着他,其中一个女孩向他递来一只空空如也的陶碗。
“还差一碗眼泪,就能打开最后一扇门了。”女孩们异口同声地说。
眼泪?
他不会哭。
沈默看着那只粗糙的陶碗,犹豫了片刻。
他没有流泪,而是举起手,用牙齿狠狠咬破了食指。
殷红的血珠滴落,掉进碗中。
一滴,两滴,三滴……
当第三滴血落入碗底的刹那,整个世界天旋地转!
所有的记忆碎片在一瞬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吸附、聚合,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它们疯狂地拼接、重组成一座宏伟而怪诞的建筑——一座完全倒悬在虚空中的福利院大楼。
巨大的失重感袭来,沈默感到自己的意识正在急速下坠,又像是在急速上升。
当他再度睁开眼睛时,刺眼的灯光让他眯起了眼。
他发现自己正躺在冰冷的讲台上,就是实验室中央那张原本空着的讲台。
一个身影俯下身,挡住了部分光线。
是苏晚萤。
她正关切地俯视着他,一手拿着微型手电,仔细地检查着他的瞳孔。
一切似乎都恢复了正常。
可沈默的视线,却缓缓下移,落在了她的脚上。
她穿着一双崭新的、擦得锃亮的黑色小皮鞋。
而不是她来时穿的那双,已经有些磨损的帆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