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最是注重脸面,若是哪个官员被属下这般羞辱,大失颜面,那一气之下辞官归隐也是正常。
想到此处,庆三思赞赏的看了一眼朱常,对他今天的表现很满意,以后有重赏。
而今天在干都司衙门发生的这一幕,也被有心人特意传开,一时间,到处都是对邱之航不好的风评。
更有甚者,竟然还有人说邱之航如此器重提拔张天旭,那是因为张天旭是邱之航的私生子。
要不然,张天旭才十九岁,年纪轻轻,哪能当都尉?
现在邱之航更是想让张天旭当将军,多亏衙门里面有忠臣贤能,否则,干都司衙门就要沦为邱家的家宅。
这个传言让许多不明真相的百姓都信以为真,甚至还有许多楚军将士也信以为真。
一时间,那是闹的满城风雨。
十天后,张天旭带领二十个士兵,赶着三驾马车来到大宛国都城,来西域干都司衙门呈交斩获的沃尔军首级,已经所有俘虏的画押文书。
当然,还有所有立功将士的名册,也要呈送到干都司衙门,交由大都督审批,赐下封赏。
当张天旭进入大宛国都城,便看到许多人对自己这些人指指点点,面露不屑神色。
张天旭不以为意,但他身后的随行士兵则是一脸茫然与不忿。
自己等人为国立下军功,为何这些人还对自己一行人指指点点?
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秦放不服,对百姓道:“尔等呱噪什么?我等为国征战,杀敌建功,尔等怎可如此轻视诋毁,怠慢无礼?”
那些指指点点的百姓见了,慌忙躲起来,不敢再说。
但秦放的态度也让许多百姓更加不满,有的百姓甚至还公然说道:“你们立了功又怎样?若不是靠关系,只怕你们连沃尔人的面都见不到,我要是有个当大官的爹,我比你还牛。”
秦放大怒,拔出道吼道:“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那百姓吓得脸色一变,一溜烟赶紧溜走,哪里还敢多说。
秦放气不过,要去追,被张天旭拦下,张天旭道:“都是无知小民之言,你与他计较什么?正事要紧。”
拦下秦放,一行人继续朝干都司衙门走去。
不多时,迎面来了一支车队,正是副都督庆三思的车架。
车上马夫见到张天旭等人,立即喝道:“见到都督的车架,还不快闪开。”
张天旭心里有些气恼,但也不至于为这点小事和他吵,于是退到旁边的小巷子,让他经过。
等到庆三思的车架通过后,张天旭一行人正要出来,不巧庆三思的车架又停下了,原来又一支车架与他遇上了。
但这车架可不是别人,正是大都督邱之航的车架。
但令张天旭感到意外的是庆三思的车架依然没有让路的意思,而是继续直愣愣的停在道路中间,等待邱之航的车架让路。
那车夫虽然没有用命令的口气说话,但还是不打算让路,车夫道:“还请大都督车架让一下,我们庆大人有要事赶着去办。”
邱之航的车夫气道:“庆大人大还是大都督大?你敢让大都督给你让路,你活得不耐烦了。”
庆三思车夫气道:“大都督车架又怎样,我们庆大人可是皇亲国戚,你们大都督比得了吗?”
邱之航的车夫自然不服,刚想出言顶撞,只听邱之航坐在里面说道:“住口,既然庆大人有急事,就让他便是。”
车夫无奈,只能乖乖将车架让到一边,紧紧贴着边上店铺,这才让庆三思的车架通过。
通过的时候,庆三思掀开车帘,对邱之航道:“邱大人,今日实在是抱歉,底下人不会说话,您多担待。”
这话听字面意思似乎是在道歉,但庆三思的神情却是有一丝讥讽和嘲笑,令人生厌。
邱之航大度的说道:“无妨,庆大人既然有事要忙,便快快去吧。”
“多谢多谢,哈哈哈,,,”
庆三思大笑几声,车架扬长而去。
而此时,围观的百姓看到堂堂大都督邱之航,竟然会给别人让路,都是心中惊讶,一阵窃窃私语,对邱之航也面露不屑之情。
这一幕也被张天旭看在眼里。
张天旭知道这庆三思与邱之航争权,但没想到庆三思竟然如此嚣张跋扈,连表面功夫也懒的做了。
而这也恰恰说明邱之航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要不然,他庆三思不可能这么嚣张。
张天旭本想上前拜见邱之航,但刚刚邱之航失了颜面,张天旭未免邱之航尴尬,赶忙躲到一边,装作没有看见,也让邱之航没有注意到他。
随后张天旭来到干都司衙门,找到主事官吏呈送沃尔人首级,以及那两百多名俘虏的画押文书,以及登记缴获的战利品,还有立功人员名单。
主事官员认真查看了张天旭带来的首级和文书,最后确认无误,便给开具一份文书,完成交接事项。
“张天旭,大都督有请。”
不多时,邱之航的贴身亲兵马国祥来请张天旭。
张天旭随马国祥去见邱之航,两人本就熟悉,路上便聊起了各自的近况。
马国祥感慨将士们无仗可打,想立功升迁也没有机会,样子颇有几分秃废之意。
张天旭见他如此,便知道军中将士对邱之航怨气颇大,怪不得庆三思对邱之航这么不尊重,原来如此。
张天旭安慰道:“这年头天下又不太平,西域诸国林立,我等身为军人,还怕没有立功的机会?你耐心等待便是。”
张天旭又问道:“大都督近来可好?”
马国祥垂头丧气的摇摇头,道:“大都督这段时间烦着呢,诸事不顺,庆三思那贼毛又逼的紧,步步夺权,现在干都司衙门都不知道是姓邱还是姓庆。”
张天旭听了,不禁眉头皱了皱。
个人而言,邱之航对张天旭有提携之恩,而且两人相处的也还不错,邱之航一身正气,庆三思则处处算计,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所以张天旭还是比较偏向于邱之航的。
想到此处,庆三思赞赏的看了一眼朱常,对他今天的表现很满意,以后有重赏。
而今天在干都司衙门发生的这一幕,也被有心人特意传开,一时间,到处都是对邱之航不好的风评。
更有甚者,竟然还有人说邱之航如此器重提拔张天旭,那是因为张天旭是邱之航的私生子。
要不然,张天旭才十九岁,年纪轻轻,哪能当都尉?
现在邱之航更是想让张天旭当将军,多亏衙门里面有忠臣贤能,否则,干都司衙门就要沦为邱家的家宅。
这个传言让许多不明真相的百姓都信以为真,甚至还有许多楚军将士也信以为真。
一时间,那是闹的满城风雨。
十天后,张天旭带领二十个士兵,赶着三驾马车来到大宛国都城,来西域干都司衙门呈交斩获的沃尔军首级,已经所有俘虏的画押文书。
当然,还有所有立功将士的名册,也要呈送到干都司衙门,交由大都督审批,赐下封赏。
当张天旭进入大宛国都城,便看到许多人对自己这些人指指点点,面露不屑神色。
张天旭不以为意,但他身后的随行士兵则是一脸茫然与不忿。
自己等人为国立下军功,为何这些人还对自己一行人指指点点?
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秦放不服,对百姓道:“尔等呱噪什么?我等为国征战,杀敌建功,尔等怎可如此轻视诋毁,怠慢无礼?”
那些指指点点的百姓见了,慌忙躲起来,不敢再说。
但秦放的态度也让许多百姓更加不满,有的百姓甚至还公然说道:“你们立了功又怎样?若不是靠关系,只怕你们连沃尔人的面都见不到,我要是有个当大官的爹,我比你还牛。”
秦放大怒,拔出道吼道:“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那百姓吓得脸色一变,一溜烟赶紧溜走,哪里还敢多说。
秦放气不过,要去追,被张天旭拦下,张天旭道:“都是无知小民之言,你与他计较什么?正事要紧。”
拦下秦放,一行人继续朝干都司衙门走去。
不多时,迎面来了一支车队,正是副都督庆三思的车架。
车上马夫见到张天旭等人,立即喝道:“见到都督的车架,还不快闪开。”
张天旭心里有些气恼,但也不至于为这点小事和他吵,于是退到旁边的小巷子,让他经过。
等到庆三思的车架通过后,张天旭一行人正要出来,不巧庆三思的车架又停下了,原来又一支车架与他遇上了。
但这车架可不是别人,正是大都督邱之航的车架。
但令张天旭感到意外的是庆三思的车架依然没有让路的意思,而是继续直愣愣的停在道路中间,等待邱之航的车架让路。
那车夫虽然没有用命令的口气说话,但还是不打算让路,车夫道:“还请大都督车架让一下,我们庆大人有要事赶着去办。”
邱之航的车夫气道:“庆大人大还是大都督大?你敢让大都督给你让路,你活得不耐烦了。”
庆三思车夫气道:“大都督车架又怎样,我们庆大人可是皇亲国戚,你们大都督比得了吗?”
邱之航的车夫自然不服,刚想出言顶撞,只听邱之航坐在里面说道:“住口,既然庆大人有急事,就让他便是。”
车夫无奈,只能乖乖将车架让到一边,紧紧贴着边上店铺,这才让庆三思的车架通过。
通过的时候,庆三思掀开车帘,对邱之航道:“邱大人,今日实在是抱歉,底下人不会说话,您多担待。”
这话听字面意思似乎是在道歉,但庆三思的神情却是有一丝讥讽和嘲笑,令人生厌。
邱之航大度的说道:“无妨,庆大人既然有事要忙,便快快去吧。”
“多谢多谢,哈哈哈,,,”
庆三思大笑几声,车架扬长而去。
而此时,围观的百姓看到堂堂大都督邱之航,竟然会给别人让路,都是心中惊讶,一阵窃窃私语,对邱之航也面露不屑之情。
这一幕也被张天旭看在眼里。
张天旭知道这庆三思与邱之航争权,但没想到庆三思竟然如此嚣张跋扈,连表面功夫也懒的做了。
而这也恰恰说明邱之航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要不然,他庆三思不可能这么嚣张。
张天旭本想上前拜见邱之航,但刚刚邱之航失了颜面,张天旭未免邱之航尴尬,赶忙躲到一边,装作没有看见,也让邱之航没有注意到他。
随后张天旭来到干都司衙门,找到主事官吏呈送沃尔人首级,以及那两百多名俘虏的画押文书,以及登记缴获的战利品,还有立功人员名单。
主事官员认真查看了张天旭带来的首级和文书,最后确认无误,便给开具一份文书,完成交接事项。
“张天旭,大都督有请。”
不多时,邱之航的贴身亲兵马国祥来请张天旭。
张天旭随马国祥去见邱之航,两人本就熟悉,路上便聊起了各自的近况。
马国祥感慨将士们无仗可打,想立功升迁也没有机会,样子颇有几分秃废之意。
张天旭见他如此,便知道军中将士对邱之航怨气颇大,怪不得庆三思对邱之航这么不尊重,原来如此。
张天旭安慰道:“这年头天下又不太平,西域诸国林立,我等身为军人,还怕没有立功的机会?你耐心等待便是。”
张天旭又问道:“大都督近来可好?”
马国祥垂头丧气的摇摇头,道:“大都督这段时间烦着呢,诸事不顺,庆三思那贼毛又逼的紧,步步夺权,现在干都司衙门都不知道是姓邱还是姓庆。”
张天旭听了,不禁眉头皱了皱。
个人而言,邱之航对张天旭有提携之恩,而且两人相处的也还不错,邱之航一身正气,庆三思则处处算计,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所以张天旭还是比较偏向于邱之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