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春思》
小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诗曰:
木落千山夜气清,小楼独坐对残更。
一窗凉月移松影,万里西风动雁声。
身世渐同秋后叶,文章空愧古人名。
年来多少悲欢事,都付江湖枕上听。
上回说到,滁州战事已毕,那义通天殷浩便与随军的梁山好汉在滁州府衙歇马。但见众头领日日筵席,夜夜笙歌。大碗吃酒,大块分肉。端的快活,那滁州知州杨进战战兢兢,每日里好酒好肉供奉不提,如此休整了三五日,众好汉精神抖擞,气力充盈。殷浩传令起兵回山,但见旌旗蔽日,刀枪如林。三千儿郎列队齐,八百骏马踏尘起。前军已过清流关,后队犹在琅琊山。端的是一支虎狼之师,好不威风。
却说五六日后,殷浩率领人马已近梁山泊。早有谋士载顾范则领着留寨众头领,在金沙滩列队相迎。但见金沙滩前旌旗展,水泊岸上鼓乐喧,殷浩下马相见,先将谢云策与党梦晗喜结良缘之事细细道来。顾范柱捋须笑道:“此事早由探马飞报,山寨已备下喜宴多时矣。”陆丹婷更是喜上眉梢,连声道:“贤侄终成家室,可喜可贺!”众头领纷纷上前道喜,守关喽啰便道:“云策头领好福气!”云策亲兵便道:“新娘子定是位女中豪杰!”端的是一派喜气洋洋。正是:英雄配得佳人偶,山寨又添一段春。
顾范则当即唤来女易牙田明暄、似庖丁曹佳华,吩咐道:“二位速去备办酒席,好生为云策贤弟与梦晗弟妹庆贺一番!”二人领命正欲离去,云策慌忙拦住:“范则兄使不得!小弟在滁州已办过喜宴,怎好再劳烦山寨破费?”范则正色道:“贤弟此言差矣!婚姻乃人生大事,我等既为手足,岂能不作庆贺?”一旁陆丹婷也笑道:“正是此理。某未能亲临滁州喜宴,正遗憾得紧。今日定要补上这份心意!”众头领闻言,纷纷起哄:“新娘子须得敬酒三杯。“但见云策面红耳赤,梦晗低眉浅笑,二人终是推辞不过,只得点头应允。
不多久,酒席已安排妥当,众头领纷纷入席而座,山寨上下亲如一家,纷纷举杯向云策、梦晗庆贺,把酒言欢,好不热闹,突然一阵熟悉的声音响起,对云策道:“云策哥哥果然好武艺,先前是小弟不识泰山,小弟不知云策哥哥实力深浅,致使你我之间生了间隙,此乃在下的不是,小弟愿自罚一杯,权且当作对哥哥赔礼道歉!”云策闻声望去,正是过仁贵黄文铭,不由笑道:“文铭兄弟不必如此,此等小事如何挂齿,季奋早已忘怀,莫要因此坏了吾等兄弟之情怀!”黄文铭羞愧不已道:“不想云策哥哥胸襟如此开阔,小弟真不如哥哥也!若蒙云策哥哥不弃,我黄平甫粗人一个,愿与云策兄弟结为生死之交!”话音刚落,黄文铭俯地跪拜于地,云策忙上前扶起,自此二人一段干戈化为玉帛,至此云策、文铭二人再无恩怨。
过了数日,殷浩便聚众头领商议军情。只见巧船工王洋昊起身抱拳道:“哥哥容禀,前番我等人马先破东平,又取滁州,虽连战告捷,但儿郎们刀枪折损,弓箭耗尽。如今山寨中打造军器,却少能工巧匠。望哥哥及早寻些好手来,方不误了大事。”殷浩听罢,点头应允。只见王综起身叉手道:“哥哥在上,小弟斗胆举荐一位好汉。此人姓赵名煜轩,表字子昂,与小弟同是汉中人氏,在滁州时与小弟交厚。自幼练得一手打铁绝艺,端的似那金钱豹子汤隆再世。平日最爱使枪弄棒,乡里都唤他作‘力铁锤’。若得此人上山,定能助我山寨打造军器。小弟愿即刻修书,请他前来共聚大义。”殷浩拍案笑道:“贤弟举荐之人,必是了得!就依贤弟所言,速速修书相请。”
王综当即修书一封,差心腹喽啰星夜送往滁州煜轩铁匠铺。那赵煜轩展信读罢,二话不说便收拾家当,携着家眷直奔济州梁山泊而来。第三日黄昏时分,一行人已到得西山酒店,王综闻报大喜,亲自下山相迎,引着赵煜轩来见殷浩。殷浩抬眼细看,但见这赵煜轩生得七尺有余,膀大腰圆,满脸麻子,左颊斜着一道刀疤,更显得刚毅粗犷。虽不似寻常匠人斯文,却自有一股豪杰气概。
有诗单道赵煜轩打铁技术:
炉火里面造利器,锻冶炼制出神兵。
造甲披身器不侵,汉中神匠赵煜轩。
又有小诗赞曰:
汉中英豪子,煜轩力无双。
打铁成艺术,子昂名声扬。
力铁锤美誉,媲美金钱豹。
煜轩光芒照,乡野传颂章。
殷浩抚掌大赞道:“真乃天赐良匠,实乃我山寨之马钧、蒲元也!”赵煜轩亦拱手还礼,声若洪钟:“蒙哥哥不弃,赵某愿效犬马之劳!”殷浩当即吩咐左右大摆筵席,杀牛宰马,犒赏三军。又论功行赏,专司山寨军器打造一应事务,好汉们互相推让座次,党梦晗往谢云策上首坐了,王综往党景言下首坐了,钱芸汐则往王综下首坐了,赵煜轩往柏宇晨下首坐了,殷浩分拨了事务,党梦晗与王综分拨为马军头领,而钱芸汐分拨在步军头领,赵煜轩则掌管打制军器与监造军器。
且说众头领正在忠义堂把酒言欢,忽见头关守将柏宇晨急匆匆来报:“启禀哥哥,关外来了几条好汉,自称是徐州人氏。为首那个说是云策哥哥的结义兄弟,特来投奔我梁山泊入伙。”云策闻言一怔,手中酒碗停在半空,忽想起十六岁那年,曾在徐州芒砀山一带游历,借宿在一个村落,与那村里正之子义结金兰。暗自思忖一阵,不由得拍案道:“徐州故人?莫不是当年那位贤弟?”殷浩见状问道:“贤弟可是想起什么故人?”云策起身抱拳:“哥哥容禀,待小弟随宇晨兄弟先去认一认。若真是旧日兄弟,再好不过。”殷浩点头道:“既如此,贤弟速去速回。”说罢,仍与众头领在忠义堂继续饮酒议事。
却说谢云策随着柏宇晨、张洪凯一行人行至关上,只见为首的汉子,其生得面皮微黄,剑眉入鬓,双目如星,星目璀璨,体壮八尺二三身材,坐下一匹黄骠名马,马鞍鞍侧各挂一刀,刀身刻“龙凤”二字,寒光逼人,颇具少年英杰之风。
其马上还有一名貌如美玉的女子,这女子生得面如杏花,眼如秋水,身长六尺,脸上则娇羞不已,娇艳欲滴,宛若昭君重生般,又见其怎生模样打扮?只见:
姿容绝代,若美玉之无瑕。面如杏花初绽,娇艳欲滴,肌肤胜雪。双眸秋水澄澈,顾盼生辉。身长六尺,婀娜多姿,步履轻盈,如柳摇风。
其发如云,高挽于顶。映日生辉。耳垂碧玉坠,随步微摇,清音悦耳。眉如远山含翠,唇似点朱丹,不施脂粉,自有天然之姿。
其身着锦绣,彩衣飘飘,如云霞之绚烂。腰间系丝绦,玉佩轻摇,步态轻盈,若仙子下凡。手如柔荑,指如葱根。
而在其二人身后紧跟随着四名英雄好汉,其中间一人,生得面如傅粉,白粉脸膛,直鼻阔口,唇红齿白,寒眼冷锋,眼神犀利,身长八尺雄壮,手中挥舞着一对八棱梅花亮银双锤,重达二百五十斤,亦被此人轻松举起,舞得虎虎生威,其胯下一匹墨云白虎兽,可日行百里,恰如隋唐哪吒重生裴元庆。
先观在其左边壮士,面庞微黧,那壮士长得面皮微黑,满脸虬髯,目光如电,声如洪电,身长八尺以上身材,魁梧雄壮,手中紧握一柄芦溪长枪,重达一百二十斤,力能扛鼎,膂力惊人。其气概非凡,具有楚霸王羽之气概,原来天上星君下凡间。
又观其右边壮士,生得形貌清癯,双肩皆披镔铁虎皮甲,身长六尺七八身材,体态矫健。其双臂各持虎头长挝,左臂之挝重七十斤,右臂之挝重七十五斤,力拔山河,气吞万里如虎。其勇猛无敌,威风凛凛,彪悍无敌之威风,犹如天上降魔主,正是人间太岁神!
最后一人生得面如满月,眼似点漆,鼻如悬胆,唇如涂指,七尺五六身材,手中紧握一把八卦萱花斧,斧刃闪烁着寒光,宛若咬金临凡世,手中阔斧亮寒星。
云策听罢,心中暗忖,便在三关前立定,向下喝道:“你等是何处人氏?姓甚名谁?来我梁山有何勾当?”只见为首那条大汉叉手答道:“小人姓邓,双名景耀,表字文辉,本是徐州邓家村里正邓安之子。闻得贵寨有位小辽王谢云策,乃是小人结义兄长。今日特携浑家并四个兄弟,前来投奔大寨,共聚大义。望头领行个方便,与俺通报则个!”
云策在关上仔细一瞧,认得是景耀,慌忙下关,喝令喽啰:“快开关门!”待那寨门“吱呀呀”大开,云策三步并作两步,奔到景耀跟前,一把扯住道:“啊呀!贤弟何不早通姓名?教为兄在此久候,失迎!失迎!”景耀亦认出云策,两个紧紧相抱。景耀道:“小弟想煞哥哥也!”
云策引着景耀一行人往聚义厅来见殷浩,柏宇晨、张洪凯自去把守三关。路上二人叙话,追忆当年旧事。景耀见寨中处处张灯结彩,喽啰们喜气洋洋,不禁问道:“哥哥,山寨这般热闹,莫不是有天大的喜事?”
云策闻言,脸上微红,便将与梦晗的婚事细细道来。景耀等人听罢,齐齐抱拳道喜。景耀笑道:“恭喜哥哥!贺喜哥哥!愿兄嫂百年琴瑟,永结同心!”云策连忙还礼道:“多谢贤弟吉言!”
正是:
良缘天定情深厚,喜结连理乐无边。
云策景耀重相聚,共庆佳期笑开颜。
不多时,云策引着众人来到聚义厅。只见殷浩正在厅上研读《孙武兵法》,云策低声对景耀道:“这位便是俺梁山泊总寨主殷浩哥哥,江湖人称‘小宋江’、‘义通天’,在济州、江南一带极是闻名。”景耀等人闻言,慌忙纳头便拜。殷浩听得动静,将兵书轻轻搁在案上,起身将众人一一扶起,口中连道:“诸位兄弟不必多礼!”那殷浩生得相貌堂堂,眉宇间自有一股英雄气概,景耀偷眼观瞧,心中暗暗钦敬。
云策便笑呵呵介绍道:“哥哥,这个为首的汉子,姓邓双名景耀,表字文辉,乃是徐州邓家村人氏,其祖上皆是务农为生,因景耀兄弟专好武艺,不喜读诗经古史,又平日里武艺高强,又让村中铁匠专门为其打造了一对双刀,因其双刀身刻“龙凤”二字,取名为龙凤亮银双刀,由于景耀兄弟将这双刀使得出神入化,同村之人见之无不称赞,同村人因此送景耀兄弟一个诨号,名唤双刀。”
有诗赞景耀曰:
龙腾虎跃惊天地,凤舞九天震乾坤。
双刀在手敌胆怯,英气勃发傲苍穹。
纵横江湖任驰骋,快意恩仇显豪情。
侠骨柔肠心向善,威名远扬传千古。
又有小诗赞曰:
邓家豪杰子,景耀排前列。
徐州勇士冠,双刀风采烈。
武艺高天下,威名播四方。
骄子之名盛,乡民共歌谣。
云策随之又介绍道:“而紧跟景耀兄弟的女子,姓张唤作若暄,乃是景耀兄弟的妻室,亦是徐州张家村人氏,其父贩卖草鞋为生,若暄贤妹平日里贤惠善美,经常扶助乡邻,深受同村人喜爱与赞誉,景耀兄弟恐她在外遇到歹人,便平日里闲瑕时,传授她一身剑法,村里人皆知若暄贤妹生得貌美如花,楚楚动人,村中众人皆知晓她的美丽容貌,所以人皆唤她为病昭君。”
有诗赞若暄曰:
面如杏花齿唇红,宛若天仙临世间。
娇容胜雪映朝霞,温婉娴淑气质佳。
剑舞风姿惊四座,病姿犹似落仙葩。
娇容映日似春花,玉貌临风赛月华。
浅笑嫣然倾国城,回眸一顾众生嗟。
又有小诗赞曰:
张氏贤慧女,若暄剑下寒。
景耀良缘结,病昭君之美。
佩剑腰中系,剑舞映霞光。
风韵倾城显,娇容如芙蓉。
云策便又殷浩介绍道:“而这四位英雄,皆是倒天柱、扑金山的好汉,这个满脸虬须的好汉,姓丘双名星晞,表字子虎,祖贯冀州人氏,而星晞自幼父母双亡,又好喜读兵书,后又年少时不小心失足落水,梦见杨老业公言他命不该绝,便在梦中传授其杨家枪法,托梦昏醒之后,自家已到岸上,又见岸上矗立一条芦溪长枪,回想起梦中情景,顺手舞了起来,后在家乡打抱不平,三拳打死乡镇恶霸,于是便连夜逃亡徐州芒砀山落草,人皆唤其为赛杨郎、钢(通刚)霸王。”
有诗赞星晞曰:
一声怒吼震万敌,力拔山兮气盖世。
善使枪棒功夫高,年幼落水得宝枪。
芦溪长枪扫万敌,好打醉拳霸江湖。
有勇有谋智双全,冀州人氏丘星晞。
又有小诗赞曰:
丘氏青年杰,星晞英气烈。
杨家枪术传,梦中得奇缘。
钢霸王威名,恶霸惧丧胆。
星晞武艺强,江湖任遨游。
殷浩不由听罢,不禁对丘星晞感叹,拱手道:“原来是丘壮士,殷某失敬失敬,丘壮士武艺高强,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丘星晞还礼道:“殷兄客气了,俺丘星晞不过是个粗人,俺能与上山梁山入伙,实乃生平幸事。”
云策又道:“再说这位好汉,姓裴双名智俊,表字显达,乃是徐州人氏,与景耀贤弟乃是同乡,其父曾是军中猛将,后战死沙场,其母半年后亦病逝,留下智俊孤身一人。他自幼臂力过人,有一年庙会,他曾双臂举起庙前石狮,绕场一圈,又轻轻放回原处,面不改色。其善使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舞动起来虎虎生风,锤法甚是精妙,刚柔并济,往往能够以柔克刚,让对手防不胜防。正因如此,乡村之人皆称赞其宛如那神话传说中的哪吒三太子、隋唐时期的猛将裴元庆转世临凡一般,故而人称他为巧哪吒。”
有诗赞智俊道:
气宇轩昂威武壮,犹如当年裴元庆。
腰间花锤随风舞,墨云狮子行万里。
英勇无畏震敌胆,乱世之中展雄风。
兖州奋战烈虎痴,八锤次首裴智俊。
又有小诗赞曰:
裴门虎将子,智俊气势煌。
石狮举空中,力大惊人肠。
巧哪吒化身,梅花锤闪光。
智俊英名振,威震八方扬。
云策缓声道:“剩下两名英雄好汉,其中一人姓穆,双名霆琛,表字震古,祖籍沧州人氏,祖上世代为官,原是沧州兵马都监,亦善使一对虎头神挝,力大无穷,有万夫不当之勇。后来看破官场,辞官投奔好友丘星晞,人皆称他为强存孝。”
有句诗赞霆琛曰:
沧州英杰出将门,霆琛威名震古今。
禹王神挝舞天地,万夫难敌力千钧。
官场污浊心已寒,弃官从友志高远。
强存孝义薄云天,世间豪杰共仰瞻。
又有小诗赞曰:
穆家豪侠士,霆琛战功彰。
沧州英名扬,强存孝名堂。
辞官寻知己,丘星晞旁旁。
雷霆万钧力,义气填胸膛。
殷浩不禁赞叹道:“穆壮士这般英雄,真是世间少有,能弃官从义,更显其英雄本色。”穆霆琛抱拳道:“殷兄过誉了,我穆某不过是一介武夫,看不得官场那些龌龊事,故而随景耀兄弟前来投奔梁山。”
云策又道:“最后一人姓姜,名作欢宸,祖贯两淮人氏,早年乃贩卖马匹出身,后不想贩卖马匹路上,与丘星晞、穆霆琛两位兄弟大战一场,正所谓:“不打不相识”,便当即一块落草芒砀山,而其善使一柄八卦宣花斧,斧法绝佳,十八般武艺皆精通,人皆称他为强咬金。”
有八句诗赞曰:
姜家儿郎胆气豪,宣花巨斧震云霄。
芒砀山上威名显,四海皆知强咬金。
斧劈华山惊天地,勇冠三军敌难逃。
贩马途中逢义士,结拜金兰义气高。
武艺精通多变化,身如猛虎下山腰。
纵横江湖无敌手,英雄美名万古飘。
欢宸一怒山河动,斧影重重日月摇。
仗义疏财行天下,千秋传颂侠骨骄。
又有小诗赞曰:
姜氏英豪子,欢宸意气扬。
马蹄踏万里,强咬金名旺。
丘穆结交深,江湖共翱翔。
欢宸武功精,十八武艺强。
殷浩便请众人落座,喽啰奉上香茶。云策问道:“贤弟一向在徐州务农为业,怎生想起投奔梁山?”景耀闻言长叹一声,抱拳道:“哥哥容禀,此事说来话长。”当下便将茶盏放下。
且说云策离走之后,那邓景耀与同村发小张若暄两情相悦。两家父母见他们年貌相当,便依着媒妁之言,择了吉日良辰,结为秦晋之好。自打成亲后,景耀每日上山打猎,若暄在家操持家务,时常帮衬邻里浆洗衣衫、劈柴挑水,赚些银钱贴补家用。夫妻二人你敬我爱,小日子倒也过得红火。
原来这徐州地界有个为富不仁的财主,姓刘名琅,表字子瑜。祖上原是私盐贩子出身,到他这辈已积下泼天富贵。家中良田千顷,金银满库,端的是一方豪强。这刘琅生得獐头鼠目,心肠却比蛇蝎还毒三分。平日里欺男霸女,强占民田,无恶不作。偏生他有个堂兄在东京城里做殿前司指挥使,仗着这般权势,在徐州地界横行霸道。官府上下都收了他的贿赂,任他鱼肉乡里。百姓们敢怒不敢言,背地里都唤他作“小高俅”。
这刘琅膝下有个独子,名唤刘芒,生得一副油头粉面,却是个酒色之徒。平日里最喜三件事:一是赌坊里掷骰子,二是青楼中买笑,三是强占良家妇女。仗着他老子的权势,在乡里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人送绰号“花花太岁”。刘芒早就觊觎张若暄的美色,每每见她溪边浣纱,便躲在柳荫下偷看,馋得直流口水。只是忌惮邓景耀武艺高强,又是个烈性汉子,这才不敢轻易下手。但他暗中已派人盯梢多时,只等景耀离家,便要行那禽兽之事。
且说那一日,天方才朦胧亮,邓景耀忽接急报,说八十里外姑母病重,需即刻前往探望。景耀虽心中挂念家中,却不得不星夜启程。临行前再三嘱咐浑家道:“这几日紧闭门户,若有人来,只推说我不在家。”谁料景耀前脚刚走,后脚便有那刘芒安插在村中的眼线飞报此事。那厮正在赌坊吃酒,闻讯大喜,将酒盏往地上一摔,狞笑道:“天助我也!此番定要那美人儿从了我!”当即点齐十来个帮闲,各执棍棒,趁着月色向邓家村扑去。
当下那刘芒领着百十个如狼似虎的家丁,各执刀枪棍棒,气势汹汹直扑邓家。可怜那张若暄正在溪边浣衣,忽听得身后喊声大作,回头一看,只见黑压压一片人马已到跟前。
若暄虽跟景耀学过些拳脚,终究双拳难敌四手。那刘芒骑在马上,狞笑道:“小娘子莫要挣扎,乖乖从了少爷,保管你吃香喝辣!”说罢一挥手,众家丁一拥而上。若暄奋力抵抗,打翻三五个泼皮,终究力竭被擒。那帮恶奴取出绳索,将她五花大绑,嘴里塞了麻核,扛起来就往刘家庄飞奔而去。景耀父母听得院外喧哗,跌跌撞撞赶将出来。见儿媳被绑,二老肝胆俱裂。那邓老爹抄起门闩就要拼命,邓母哭喊着扑上前去拉扯。
刘芒在马上看得真切,喝道:“老不死的找死!”众恶奴得令,如狼似虎般围住二老。可怜白发苍苍的老人,被拳脚相加,只有进的气,没有出的气。打得口吐鲜血。邓母先倒地不起,邓安犹自抱住一个恶奴的腿不放,被那厮抡起哨棒,照头便是一记,登时脑浆迸裂。
刘芒勒马冷笑道:“老杀才!叫汝儿子与本少爷抢人,也敢与我作对?这便是报应!”说罢唾了一口,扬鞭喝道:“走!”众恶奴抬着若暄,呼啸而去,只留下院中两具尸首,血染黄土。
且说景耀日夜兼程,这一日黄昏时分方赶回家中。才到院门,便见门板歪斜,地上血迹斑斑。心头突突乱跳,三步并作两步抢入屋内,但见桌椅板凳尽数折断,锅碗瓢盆碎了一地。正堂上,二老尸身僵卧,老父头颅迸裂,老母胸前凹陷,血迹早已干涸发黑。四下寻遍,却不见若暄踪影。景耀如遭雷击,只听扑通跪倒在地,抱住父母尸身嚎啕痛哭。那哭声撕心裂肺,惊得树上乌鸦都扑棱棱飞起。哭了半晌。
且说四邻八舍的乡亲听得景耀家中悲声大作,纷纷赶来。见景耀哭得肝肠寸断,几个年长的上前搀扶,劝道:“小郎君,此时不是哭的时节。令尊令堂死得这般凄惨,娘子又下落不明,须得速速计较才是。”景耀闻言,猛地抹去泪水,眼中迸出两道寒光,嘶声道:“诸位高邻,可知是何人下的毒手?”人群中一个后生忍不住道:“除了那‘花花太岁’刘芒,还能有谁?那日他带着百十号人……”话未说完,景耀已听得浑身发抖。
只见景耀抽出腰间那对龙凤亮银刀,刀光如雪,映得满屋生寒,乡亲们但见景耀双目赤红如血,钢牙咬得咯咯作响,额上青筋暴起,浑身杀气腾腾。景耀向众人抱拳一礼,转身便走。有老者急唤:“小郎君且慢!那刘府守卫森严……”话音未落,景耀已如一阵旋风般冲出院子,只留下一句:“大丈夫有仇必报,今日不是刘芒死,便是我邓景耀亡!”路上景耀心中如滚油煎沸,暗道:“刘芒狗贼!杀我父母之仇,辱我妻子之恨,今日定要教你血债血偿!”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
景耀正疾行间,忽见道旁松树后转出一条大汉,手持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横拦去路。那人高声叫道:“景耀哥哥且住!这般莽撞,岂不误了大事!“景耀收住脚步,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幼一起长大的挚友裴智俊,只见智俊身长八尺,虎背熊腰。面如傅粉,目若朗星,手中双锤寒光闪闪,腰间还挂着个酒葫芦。
智俊见景耀怒发冲冠,目眦欲裂,知其报仇心切,便抱拳劝道:“哥哥容禀!那刘琅狗贼,有官府做靠山,手下爪牙众多,喽啰如蚁。哥哥若单枪匹马前去,岂非羊入虎口?不如且随小弟回山寨,聚齐众家兄弟,点起精兵强将,再下山报仇雪恨,方是万全之策!”景耀听罢智俊言语,虽胸中怒火难消,却也晓得此言在理。当下强按心头悲愤,长叹一声,暗自思量:大仇必报,却不可莽撞行事。遂依智俊之言,先回家中将双亲遗体厚葬,筑坟立碑,尽人子之孝。事毕,景耀挎了那对龙凤亮银双刀,便随智俊上芒砀山去了。正是:满腔仇恨难消解,双刀在手待雪冤。看官且听,这邓景耀如何与芒砀山众好汉结下生死之交?原来其中另有一段缘由。
早年邓景耀与丘星晞、裴智俊等一干豪杰,曾在江湖上义结金兰,誓同生死。那时节,众人仗剑天涯,专一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端的是一等一的好汉。后来因缘际会,樊瑞、项充、李衮三位好汉投了梁山泊入伙,而景耀等人则占了芒砀山,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啸聚山林。怎奈景耀是个至孝之人,家中尚有高堂父母需奉养,又有贤妻若暄操持家务,因此不便长居山寨。他便推举智俊做了二寨主,星晞、霆琛、欢宸等兄弟各掌职司,操练兵马,巡哨山寨。芒砀山众儿郎最重义气,个个骁勇善战,不上几年,便聚集了三五千人马,威震一方。景耀虽居家奉亲,山寨中但凡有要紧事务,智俊必遣心腹弟兄飞马报知;若有大事决断,众头领便齐聚景耀庄上商议。正是: 孝义两全真豪杰,芒砀英雄共死生!
却说景耀、智俊二人快马加鞭,不一日已到芒砀山脚下。守关喽啰认得是自家寨主,慌忙上山报信。未及一盏茶时分,只听山寨上金鼓齐鸣,丘星晞、穆霆琛、郝欢宸三位头领率领百余精壮喽啰,亲自下山相迎,众人见景耀双目赤红,面容憔悴,心知必有变故。及至聚义厅上,景耀未及落座,便捶胸顿足,将刘琅父子如何残害双亲、逼死发妻的恶行细说一遍。说到痛处,邓景耀泪如雨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抢地道:“众位兄弟若还念及结义之情,便请起全寨之兵,助我踏平刘家庄,手刃仇人!此仇不报,景耀誓不为人!”
星晞三人本是义气相投的好汉,见自家兄长受此大辱,无不怒发冲冠。丘星晞拍案而起,怒喝道:“刘家父子如此欺心罔法,辱我手足,此仇不报,誓不为人!“穆霆琛、姜欢宸亦齐声应和,皆咬牙切齿道:“哥哥但放宽心,哥哥之仇便是俺们兄弟之仇,定当舍命相助!“当下四人便点起本寨喽啰,各执刀枪,星夜杀奔刘琅庄上。山寨中众喽啰闻得此事,尽皆摩拳擦掌,愿随头领下山雪恨。但见:火把照天红,刀枪映月寒。一声呼哨响,百骑卷尘烟。众好汉杀气腾腾,直扑刘家庄院而去。正是:英雄一怒为知己,管教奸邪血染衣。
却说星晞一行人杀至刘家庄时,已是戌牌时分。那庄上平日仗势欺人,无人敢近,因此守备松懈,只有几个懒散庄客把门。待到亥时,景耀、星晞、霆琛、欢宸、智俊五人各引二百喽啰,发一声喊,挺刀抢入庄内,逢人便砍,见物便砸。霎时间,火光冲天,喊杀震地,此时刘芒正在后宅逼迫张若暄,那若暄虽是女流,却有些拳脚功夫,抵死不从,刘芒一时竟奈何不得。忽有庄客慌慌张张奔来报道:“祸事了!邓景耀那厮引强人杀进庄来!”刘芒闻言,魂飞魄散,慌忙去寻其父刘琅。刘琅大惊,急唤庄丁迎敌。邓景耀胸中怒火正炽,手执双刀,不分男女老幼,排头砍去。恰逢刘芒仓皇逃窜,景耀大喝一声:“狗贼休走!”举刀便劈。不料斜刺里突地闪出一人,使一口三尖青锋窍环刀,“铮”地架住双刀。景耀只觉臂上一震,虎口迸裂,双刀险些脱手,心中暗惊,定睛看时,认得此人乃是刘琅的外甥刘岳。
这刘岳本是江湖亡命之徒,因在家乡杀伤人命,逃至舅父庄上避祸。刘琅见他武艺高强,便留他做个护院教头。今日见庄上大乱,刘岳挺刀而出,厉声喝道:“邓景耀!你这厮不过是个徐州草寇,安敢来此逞凶?”景耀大怒,骂道:“刘岳!你这杀人逃犯,也敢助纣为虐?今日定叫你血溅五步!”二人更不答话,就在庄院之中厮杀起来。但见:刀光如雪卷狂风,杀气冲霄震九重。一个要为父报仇,一个誓死护亲宗。景耀刀法精熟,刘岳力大无穷,斗了三十余合,不分胜负。四下喽啰、庄丁见二人厮杀凶狠,皆不敢近前,只远远呐喊助威。
却说景耀抖擞精神,双刀舞作一团银光,直取刘岳。那刘岳亦非等闲之辈,三尖刀使得水泼不进,二人斗了三四十合,景耀渐觉臂膀酸麻,刀法稍滞。丘星晞见状,大喝一声:“哥哥休慌,小弟来也!”挺起芦溪点钢枪,如蛟龙出海,直取刘岳咽喉。刘岳不愧骁将,以一敌二,刀法不乱,反将二人逼退数步。景耀、星晞暗自心惊:“好个刘岳,端的了得!”那边厢穆霆琛挥动虎头挝,姜欢宸抡起八卦宣花斧,如砍瓜切菜般杀散庄丁,见二人战刘岳不下,齐声喝道:“贼子休得猖狂!”双双抢入战团。四员好汉围住刘岳厮杀,直杀得:刀光映月寒,枪影带风腥。四虎战一豹,豪气冲斗牛。
又斗了三十余合,刘岳虽勇,终究力怯,刀法渐乱。忽见他虚晃一刀,直取景耀肩窝,景耀急闪时,刘岳趁机纵身跳出圈外,夺路便走。四人哪里肯舍?紧追不舍。正追赶间,斜刺里突出一将,正是裴智俊,手执八棱梅花锤,拦住去路,大喝道:“贼子哪何处走!”刘岳已是强弩之末,见又添敌手,心中叫苦。勉强接战,未及十合,被裴智俊觑个破绽,一锤正中天灵,但听“咔嚓”一声,好似西瓜坠地,登时脑浆迸裂,尸身栽倒。星晞赶上,将长枪在尸身上连搠百余下,直捅得千疮百孔,方才解恨。
此时刘家庄内,但见尸骸堆山,血水成河。阴风飒飒,鬼哭神嚎,直教那天地无光,日月失色。众好汉杀得性起,逢人便砍,遇物即烧。刘家父子见大势已去,正欲逃命,却被景耀率众团团围住。刘岳既死,庄上护卫见主将已亡,哪个还敢顽抗?纷纷弃了刀枪,跪地乞降。景耀五人合兵一处,杀得兴起,哪里肯饶?但见刀光闪处,血肉横飞,直杀得:降卒哀嚎惊夜月,残尸遍地染腥风。正是: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刘琅、刘芒父子见大势已去,慌忙奔逃。景耀眼尖,大喝一声:“狗贼!今日便是尔等报应!”话音未落,纵步赶上,手起刀落,只听“咔嚓”一声,刘芒那颗肥硕头颅滚落在地,腔子里血喷三尺。刘琅见儿子身死,吓得魂飞魄散,扑通跪倒,磕头如捣蒜,哭嚎道:“好汉饶命!饶命啊!”景耀怒火未消,厉声喝道:“饶你不得!”刀光一闪,刘琅那颗人头亦离了脖颈,滚落尘埃。景耀仍不解恨,复又抽出短刀,将刘芒尸身剖腹挖心,掷于地上,骂道:“恶贼!今日教你死无全尸!”犹嫌不足,抽出铁鞭,照着刘家父子尸骸狠抽数百下,直打得骨肉糜烂,方才罢手。众好汉见景耀如此,皆道:“哥哥今日方泄此恨!”当下刘家庄百余口尽数了账,景耀早将若暄救出。恐污了佳人眼目,取青布蒙其双目,亲自背负上山。星晞等人收拾金银细软,火速回转芒砀山。
正是:
恶贯满盈终有报,天理循环岂能逃?
不是不报时未到,时辰一到命难饶!
及至山寨,景耀召集众头领商议:“今番杀了刘琅满门,朝廷必不干休。这芒砀山虽险,终非久居之地。“智俊拍案道:“哥哥所见极是!只是天下虽大,何处可安身立命?“景耀道:“俺闻当年结义兄弟谢云策,如今在梁山泊落草。那梁山八百里水泊,易守难攻,更兼殷仁平义薄云天,何不前去投奔?“星晞、霆琛、欢宸、智俊齐声道:“但凭哥哥做主!“若暄亦道:“奴家愿随夫君与众位好汉同往。“次日,景耀鸣令喽啰各取金银细软,愿随者同行,不愿者发放盘缠遣散。及至第三日天明,六位好汉率领百余心腹,一把火烧了山寨。但见:
芒砀山头烈焰冲,英雄收拾奔梁东。
他年若遂凌云志,青史留名唱大风。
这一去,有分教:才离狼穴投虎寨,又入龙潭会英豪。毕竟景耀等人投奔梁山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小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诗曰:
木落千山夜气清,小楼独坐对残更。
一窗凉月移松影,万里西风动雁声。
身世渐同秋后叶,文章空愧古人名。
年来多少悲欢事,都付江湖枕上听。
上回说到,滁州战事已毕,那义通天殷浩便与随军的梁山好汉在滁州府衙歇马。但见众头领日日筵席,夜夜笙歌。大碗吃酒,大块分肉。端的快活,那滁州知州杨进战战兢兢,每日里好酒好肉供奉不提,如此休整了三五日,众好汉精神抖擞,气力充盈。殷浩传令起兵回山,但见旌旗蔽日,刀枪如林。三千儿郎列队齐,八百骏马踏尘起。前军已过清流关,后队犹在琅琊山。端的是一支虎狼之师,好不威风。
却说五六日后,殷浩率领人马已近梁山泊。早有谋士载顾范则领着留寨众头领,在金沙滩列队相迎。但见金沙滩前旌旗展,水泊岸上鼓乐喧,殷浩下马相见,先将谢云策与党梦晗喜结良缘之事细细道来。顾范柱捋须笑道:“此事早由探马飞报,山寨已备下喜宴多时矣。”陆丹婷更是喜上眉梢,连声道:“贤侄终成家室,可喜可贺!”众头领纷纷上前道喜,守关喽啰便道:“云策头领好福气!”云策亲兵便道:“新娘子定是位女中豪杰!”端的是一派喜气洋洋。正是:英雄配得佳人偶,山寨又添一段春。
顾范则当即唤来女易牙田明暄、似庖丁曹佳华,吩咐道:“二位速去备办酒席,好生为云策贤弟与梦晗弟妹庆贺一番!”二人领命正欲离去,云策慌忙拦住:“范则兄使不得!小弟在滁州已办过喜宴,怎好再劳烦山寨破费?”范则正色道:“贤弟此言差矣!婚姻乃人生大事,我等既为手足,岂能不作庆贺?”一旁陆丹婷也笑道:“正是此理。某未能亲临滁州喜宴,正遗憾得紧。今日定要补上这份心意!”众头领闻言,纷纷起哄:“新娘子须得敬酒三杯。“但见云策面红耳赤,梦晗低眉浅笑,二人终是推辞不过,只得点头应允。
不多久,酒席已安排妥当,众头领纷纷入席而座,山寨上下亲如一家,纷纷举杯向云策、梦晗庆贺,把酒言欢,好不热闹,突然一阵熟悉的声音响起,对云策道:“云策哥哥果然好武艺,先前是小弟不识泰山,小弟不知云策哥哥实力深浅,致使你我之间生了间隙,此乃在下的不是,小弟愿自罚一杯,权且当作对哥哥赔礼道歉!”云策闻声望去,正是过仁贵黄文铭,不由笑道:“文铭兄弟不必如此,此等小事如何挂齿,季奋早已忘怀,莫要因此坏了吾等兄弟之情怀!”黄文铭羞愧不已道:“不想云策哥哥胸襟如此开阔,小弟真不如哥哥也!若蒙云策哥哥不弃,我黄平甫粗人一个,愿与云策兄弟结为生死之交!”话音刚落,黄文铭俯地跪拜于地,云策忙上前扶起,自此二人一段干戈化为玉帛,至此云策、文铭二人再无恩怨。
过了数日,殷浩便聚众头领商议军情。只见巧船工王洋昊起身抱拳道:“哥哥容禀,前番我等人马先破东平,又取滁州,虽连战告捷,但儿郎们刀枪折损,弓箭耗尽。如今山寨中打造军器,却少能工巧匠。望哥哥及早寻些好手来,方不误了大事。”殷浩听罢,点头应允。只见王综起身叉手道:“哥哥在上,小弟斗胆举荐一位好汉。此人姓赵名煜轩,表字子昂,与小弟同是汉中人氏,在滁州时与小弟交厚。自幼练得一手打铁绝艺,端的似那金钱豹子汤隆再世。平日最爱使枪弄棒,乡里都唤他作‘力铁锤’。若得此人上山,定能助我山寨打造军器。小弟愿即刻修书,请他前来共聚大义。”殷浩拍案笑道:“贤弟举荐之人,必是了得!就依贤弟所言,速速修书相请。”
王综当即修书一封,差心腹喽啰星夜送往滁州煜轩铁匠铺。那赵煜轩展信读罢,二话不说便收拾家当,携着家眷直奔济州梁山泊而来。第三日黄昏时分,一行人已到得西山酒店,王综闻报大喜,亲自下山相迎,引着赵煜轩来见殷浩。殷浩抬眼细看,但见这赵煜轩生得七尺有余,膀大腰圆,满脸麻子,左颊斜着一道刀疤,更显得刚毅粗犷。虽不似寻常匠人斯文,却自有一股豪杰气概。
有诗单道赵煜轩打铁技术:
炉火里面造利器,锻冶炼制出神兵。
造甲披身器不侵,汉中神匠赵煜轩。
又有小诗赞曰:
汉中英豪子,煜轩力无双。
打铁成艺术,子昂名声扬。
力铁锤美誉,媲美金钱豹。
煜轩光芒照,乡野传颂章。
殷浩抚掌大赞道:“真乃天赐良匠,实乃我山寨之马钧、蒲元也!”赵煜轩亦拱手还礼,声若洪钟:“蒙哥哥不弃,赵某愿效犬马之劳!”殷浩当即吩咐左右大摆筵席,杀牛宰马,犒赏三军。又论功行赏,专司山寨军器打造一应事务,好汉们互相推让座次,党梦晗往谢云策上首坐了,王综往党景言下首坐了,钱芸汐则往王综下首坐了,赵煜轩往柏宇晨下首坐了,殷浩分拨了事务,党梦晗与王综分拨为马军头领,而钱芸汐分拨在步军头领,赵煜轩则掌管打制军器与监造军器。
且说众头领正在忠义堂把酒言欢,忽见头关守将柏宇晨急匆匆来报:“启禀哥哥,关外来了几条好汉,自称是徐州人氏。为首那个说是云策哥哥的结义兄弟,特来投奔我梁山泊入伙。”云策闻言一怔,手中酒碗停在半空,忽想起十六岁那年,曾在徐州芒砀山一带游历,借宿在一个村落,与那村里正之子义结金兰。暗自思忖一阵,不由得拍案道:“徐州故人?莫不是当年那位贤弟?”殷浩见状问道:“贤弟可是想起什么故人?”云策起身抱拳:“哥哥容禀,待小弟随宇晨兄弟先去认一认。若真是旧日兄弟,再好不过。”殷浩点头道:“既如此,贤弟速去速回。”说罢,仍与众头领在忠义堂继续饮酒议事。
却说谢云策随着柏宇晨、张洪凯一行人行至关上,只见为首的汉子,其生得面皮微黄,剑眉入鬓,双目如星,星目璀璨,体壮八尺二三身材,坐下一匹黄骠名马,马鞍鞍侧各挂一刀,刀身刻“龙凤”二字,寒光逼人,颇具少年英杰之风。
其马上还有一名貌如美玉的女子,这女子生得面如杏花,眼如秋水,身长六尺,脸上则娇羞不已,娇艳欲滴,宛若昭君重生般,又见其怎生模样打扮?只见:
姿容绝代,若美玉之无瑕。面如杏花初绽,娇艳欲滴,肌肤胜雪。双眸秋水澄澈,顾盼生辉。身长六尺,婀娜多姿,步履轻盈,如柳摇风。
其发如云,高挽于顶。映日生辉。耳垂碧玉坠,随步微摇,清音悦耳。眉如远山含翠,唇似点朱丹,不施脂粉,自有天然之姿。
其身着锦绣,彩衣飘飘,如云霞之绚烂。腰间系丝绦,玉佩轻摇,步态轻盈,若仙子下凡。手如柔荑,指如葱根。
而在其二人身后紧跟随着四名英雄好汉,其中间一人,生得面如傅粉,白粉脸膛,直鼻阔口,唇红齿白,寒眼冷锋,眼神犀利,身长八尺雄壮,手中挥舞着一对八棱梅花亮银双锤,重达二百五十斤,亦被此人轻松举起,舞得虎虎生威,其胯下一匹墨云白虎兽,可日行百里,恰如隋唐哪吒重生裴元庆。
先观在其左边壮士,面庞微黧,那壮士长得面皮微黑,满脸虬髯,目光如电,声如洪电,身长八尺以上身材,魁梧雄壮,手中紧握一柄芦溪长枪,重达一百二十斤,力能扛鼎,膂力惊人。其气概非凡,具有楚霸王羽之气概,原来天上星君下凡间。
又观其右边壮士,生得形貌清癯,双肩皆披镔铁虎皮甲,身长六尺七八身材,体态矫健。其双臂各持虎头长挝,左臂之挝重七十斤,右臂之挝重七十五斤,力拔山河,气吞万里如虎。其勇猛无敌,威风凛凛,彪悍无敌之威风,犹如天上降魔主,正是人间太岁神!
最后一人生得面如满月,眼似点漆,鼻如悬胆,唇如涂指,七尺五六身材,手中紧握一把八卦萱花斧,斧刃闪烁着寒光,宛若咬金临凡世,手中阔斧亮寒星。
云策听罢,心中暗忖,便在三关前立定,向下喝道:“你等是何处人氏?姓甚名谁?来我梁山有何勾当?”只见为首那条大汉叉手答道:“小人姓邓,双名景耀,表字文辉,本是徐州邓家村里正邓安之子。闻得贵寨有位小辽王谢云策,乃是小人结义兄长。今日特携浑家并四个兄弟,前来投奔大寨,共聚大义。望头领行个方便,与俺通报则个!”
云策在关上仔细一瞧,认得是景耀,慌忙下关,喝令喽啰:“快开关门!”待那寨门“吱呀呀”大开,云策三步并作两步,奔到景耀跟前,一把扯住道:“啊呀!贤弟何不早通姓名?教为兄在此久候,失迎!失迎!”景耀亦认出云策,两个紧紧相抱。景耀道:“小弟想煞哥哥也!”
云策引着景耀一行人往聚义厅来见殷浩,柏宇晨、张洪凯自去把守三关。路上二人叙话,追忆当年旧事。景耀见寨中处处张灯结彩,喽啰们喜气洋洋,不禁问道:“哥哥,山寨这般热闹,莫不是有天大的喜事?”
云策闻言,脸上微红,便将与梦晗的婚事细细道来。景耀等人听罢,齐齐抱拳道喜。景耀笑道:“恭喜哥哥!贺喜哥哥!愿兄嫂百年琴瑟,永结同心!”云策连忙还礼道:“多谢贤弟吉言!”
正是:
良缘天定情深厚,喜结连理乐无边。
云策景耀重相聚,共庆佳期笑开颜。
不多时,云策引着众人来到聚义厅。只见殷浩正在厅上研读《孙武兵法》,云策低声对景耀道:“这位便是俺梁山泊总寨主殷浩哥哥,江湖人称‘小宋江’、‘义通天’,在济州、江南一带极是闻名。”景耀等人闻言,慌忙纳头便拜。殷浩听得动静,将兵书轻轻搁在案上,起身将众人一一扶起,口中连道:“诸位兄弟不必多礼!”那殷浩生得相貌堂堂,眉宇间自有一股英雄气概,景耀偷眼观瞧,心中暗暗钦敬。
云策便笑呵呵介绍道:“哥哥,这个为首的汉子,姓邓双名景耀,表字文辉,乃是徐州邓家村人氏,其祖上皆是务农为生,因景耀兄弟专好武艺,不喜读诗经古史,又平日里武艺高强,又让村中铁匠专门为其打造了一对双刀,因其双刀身刻“龙凤”二字,取名为龙凤亮银双刀,由于景耀兄弟将这双刀使得出神入化,同村之人见之无不称赞,同村人因此送景耀兄弟一个诨号,名唤双刀。”
有诗赞景耀曰:
龙腾虎跃惊天地,凤舞九天震乾坤。
双刀在手敌胆怯,英气勃发傲苍穹。
纵横江湖任驰骋,快意恩仇显豪情。
侠骨柔肠心向善,威名远扬传千古。
又有小诗赞曰:
邓家豪杰子,景耀排前列。
徐州勇士冠,双刀风采烈。
武艺高天下,威名播四方。
骄子之名盛,乡民共歌谣。
云策随之又介绍道:“而紧跟景耀兄弟的女子,姓张唤作若暄,乃是景耀兄弟的妻室,亦是徐州张家村人氏,其父贩卖草鞋为生,若暄贤妹平日里贤惠善美,经常扶助乡邻,深受同村人喜爱与赞誉,景耀兄弟恐她在外遇到歹人,便平日里闲瑕时,传授她一身剑法,村里人皆知若暄贤妹生得貌美如花,楚楚动人,村中众人皆知晓她的美丽容貌,所以人皆唤她为病昭君。”
有诗赞若暄曰:
面如杏花齿唇红,宛若天仙临世间。
娇容胜雪映朝霞,温婉娴淑气质佳。
剑舞风姿惊四座,病姿犹似落仙葩。
娇容映日似春花,玉貌临风赛月华。
浅笑嫣然倾国城,回眸一顾众生嗟。
又有小诗赞曰:
张氏贤慧女,若暄剑下寒。
景耀良缘结,病昭君之美。
佩剑腰中系,剑舞映霞光。
风韵倾城显,娇容如芙蓉。
云策便又殷浩介绍道:“而这四位英雄,皆是倒天柱、扑金山的好汉,这个满脸虬须的好汉,姓丘双名星晞,表字子虎,祖贯冀州人氏,而星晞自幼父母双亡,又好喜读兵书,后又年少时不小心失足落水,梦见杨老业公言他命不该绝,便在梦中传授其杨家枪法,托梦昏醒之后,自家已到岸上,又见岸上矗立一条芦溪长枪,回想起梦中情景,顺手舞了起来,后在家乡打抱不平,三拳打死乡镇恶霸,于是便连夜逃亡徐州芒砀山落草,人皆唤其为赛杨郎、钢(通刚)霸王。”
有诗赞星晞曰:
一声怒吼震万敌,力拔山兮气盖世。
善使枪棒功夫高,年幼落水得宝枪。
芦溪长枪扫万敌,好打醉拳霸江湖。
有勇有谋智双全,冀州人氏丘星晞。
又有小诗赞曰:
丘氏青年杰,星晞英气烈。
杨家枪术传,梦中得奇缘。
钢霸王威名,恶霸惧丧胆。
星晞武艺强,江湖任遨游。
殷浩不由听罢,不禁对丘星晞感叹,拱手道:“原来是丘壮士,殷某失敬失敬,丘壮士武艺高强,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丘星晞还礼道:“殷兄客气了,俺丘星晞不过是个粗人,俺能与上山梁山入伙,实乃生平幸事。”
云策又道:“再说这位好汉,姓裴双名智俊,表字显达,乃是徐州人氏,与景耀贤弟乃是同乡,其父曾是军中猛将,后战死沙场,其母半年后亦病逝,留下智俊孤身一人。他自幼臂力过人,有一年庙会,他曾双臂举起庙前石狮,绕场一圈,又轻轻放回原处,面不改色。其善使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舞动起来虎虎生风,锤法甚是精妙,刚柔并济,往往能够以柔克刚,让对手防不胜防。正因如此,乡村之人皆称赞其宛如那神话传说中的哪吒三太子、隋唐时期的猛将裴元庆转世临凡一般,故而人称他为巧哪吒。”
有诗赞智俊道:
气宇轩昂威武壮,犹如当年裴元庆。
腰间花锤随风舞,墨云狮子行万里。
英勇无畏震敌胆,乱世之中展雄风。
兖州奋战烈虎痴,八锤次首裴智俊。
又有小诗赞曰:
裴门虎将子,智俊气势煌。
石狮举空中,力大惊人肠。
巧哪吒化身,梅花锤闪光。
智俊英名振,威震八方扬。
云策缓声道:“剩下两名英雄好汉,其中一人姓穆,双名霆琛,表字震古,祖籍沧州人氏,祖上世代为官,原是沧州兵马都监,亦善使一对虎头神挝,力大无穷,有万夫不当之勇。后来看破官场,辞官投奔好友丘星晞,人皆称他为强存孝。”
有句诗赞霆琛曰:
沧州英杰出将门,霆琛威名震古今。
禹王神挝舞天地,万夫难敌力千钧。
官场污浊心已寒,弃官从友志高远。
强存孝义薄云天,世间豪杰共仰瞻。
又有小诗赞曰:
穆家豪侠士,霆琛战功彰。
沧州英名扬,强存孝名堂。
辞官寻知己,丘星晞旁旁。
雷霆万钧力,义气填胸膛。
殷浩不禁赞叹道:“穆壮士这般英雄,真是世间少有,能弃官从义,更显其英雄本色。”穆霆琛抱拳道:“殷兄过誉了,我穆某不过是一介武夫,看不得官场那些龌龊事,故而随景耀兄弟前来投奔梁山。”
云策又道:“最后一人姓姜,名作欢宸,祖贯两淮人氏,早年乃贩卖马匹出身,后不想贩卖马匹路上,与丘星晞、穆霆琛两位兄弟大战一场,正所谓:“不打不相识”,便当即一块落草芒砀山,而其善使一柄八卦宣花斧,斧法绝佳,十八般武艺皆精通,人皆称他为强咬金。”
有八句诗赞曰:
姜家儿郎胆气豪,宣花巨斧震云霄。
芒砀山上威名显,四海皆知强咬金。
斧劈华山惊天地,勇冠三军敌难逃。
贩马途中逢义士,结拜金兰义气高。
武艺精通多变化,身如猛虎下山腰。
纵横江湖无敌手,英雄美名万古飘。
欢宸一怒山河动,斧影重重日月摇。
仗义疏财行天下,千秋传颂侠骨骄。
又有小诗赞曰:
姜氏英豪子,欢宸意气扬。
马蹄踏万里,强咬金名旺。
丘穆结交深,江湖共翱翔。
欢宸武功精,十八武艺强。
殷浩便请众人落座,喽啰奉上香茶。云策问道:“贤弟一向在徐州务农为业,怎生想起投奔梁山?”景耀闻言长叹一声,抱拳道:“哥哥容禀,此事说来话长。”当下便将茶盏放下。
且说云策离走之后,那邓景耀与同村发小张若暄两情相悦。两家父母见他们年貌相当,便依着媒妁之言,择了吉日良辰,结为秦晋之好。自打成亲后,景耀每日上山打猎,若暄在家操持家务,时常帮衬邻里浆洗衣衫、劈柴挑水,赚些银钱贴补家用。夫妻二人你敬我爱,小日子倒也过得红火。
原来这徐州地界有个为富不仁的财主,姓刘名琅,表字子瑜。祖上原是私盐贩子出身,到他这辈已积下泼天富贵。家中良田千顷,金银满库,端的是一方豪强。这刘琅生得獐头鼠目,心肠却比蛇蝎还毒三分。平日里欺男霸女,强占民田,无恶不作。偏生他有个堂兄在东京城里做殿前司指挥使,仗着这般权势,在徐州地界横行霸道。官府上下都收了他的贿赂,任他鱼肉乡里。百姓们敢怒不敢言,背地里都唤他作“小高俅”。
这刘琅膝下有个独子,名唤刘芒,生得一副油头粉面,却是个酒色之徒。平日里最喜三件事:一是赌坊里掷骰子,二是青楼中买笑,三是强占良家妇女。仗着他老子的权势,在乡里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人送绰号“花花太岁”。刘芒早就觊觎张若暄的美色,每每见她溪边浣纱,便躲在柳荫下偷看,馋得直流口水。只是忌惮邓景耀武艺高强,又是个烈性汉子,这才不敢轻易下手。但他暗中已派人盯梢多时,只等景耀离家,便要行那禽兽之事。
且说那一日,天方才朦胧亮,邓景耀忽接急报,说八十里外姑母病重,需即刻前往探望。景耀虽心中挂念家中,却不得不星夜启程。临行前再三嘱咐浑家道:“这几日紧闭门户,若有人来,只推说我不在家。”谁料景耀前脚刚走,后脚便有那刘芒安插在村中的眼线飞报此事。那厮正在赌坊吃酒,闻讯大喜,将酒盏往地上一摔,狞笑道:“天助我也!此番定要那美人儿从了我!”当即点齐十来个帮闲,各执棍棒,趁着月色向邓家村扑去。
当下那刘芒领着百十个如狼似虎的家丁,各执刀枪棍棒,气势汹汹直扑邓家。可怜那张若暄正在溪边浣衣,忽听得身后喊声大作,回头一看,只见黑压压一片人马已到跟前。
若暄虽跟景耀学过些拳脚,终究双拳难敌四手。那刘芒骑在马上,狞笑道:“小娘子莫要挣扎,乖乖从了少爷,保管你吃香喝辣!”说罢一挥手,众家丁一拥而上。若暄奋力抵抗,打翻三五个泼皮,终究力竭被擒。那帮恶奴取出绳索,将她五花大绑,嘴里塞了麻核,扛起来就往刘家庄飞奔而去。景耀父母听得院外喧哗,跌跌撞撞赶将出来。见儿媳被绑,二老肝胆俱裂。那邓老爹抄起门闩就要拼命,邓母哭喊着扑上前去拉扯。
刘芒在马上看得真切,喝道:“老不死的找死!”众恶奴得令,如狼似虎般围住二老。可怜白发苍苍的老人,被拳脚相加,只有进的气,没有出的气。打得口吐鲜血。邓母先倒地不起,邓安犹自抱住一个恶奴的腿不放,被那厮抡起哨棒,照头便是一记,登时脑浆迸裂。
刘芒勒马冷笑道:“老杀才!叫汝儿子与本少爷抢人,也敢与我作对?这便是报应!”说罢唾了一口,扬鞭喝道:“走!”众恶奴抬着若暄,呼啸而去,只留下院中两具尸首,血染黄土。
且说景耀日夜兼程,这一日黄昏时分方赶回家中。才到院门,便见门板歪斜,地上血迹斑斑。心头突突乱跳,三步并作两步抢入屋内,但见桌椅板凳尽数折断,锅碗瓢盆碎了一地。正堂上,二老尸身僵卧,老父头颅迸裂,老母胸前凹陷,血迹早已干涸发黑。四下寻遍,却不见若暄踪影。景耀如遭雷击,只听扑通跪倒在地,抱住父母尸身嚎啕痛哭。那哭声撕心裂肺,惊得树上乌鸦都扑棱棱飞起。哭了半晌。
且说四邻八舍的乡亲听得景耀家中悲声大作,纷纷赶来。见景耀哭得肝肠寸断,几个年长的上前搀扶,劝道:“小郎君,此时不是哭的时节。令尊令堂死得这般凄惨,娘子又下落不明,须得速速计较才是。”景耀闻言,猛地抹去泪水,眼中迸出两道寒光,嘶声道:“诸位高邻,可知是何人下的毒手?”人群中一个后生忍不住道:“除了那‘花花太岁’刘芒,还能有谁?那日他带着百十号人……”话未说完,景耀已听得浑身发抖。
只见景耀抽出腰间那对龙凤亮银刀,刀光如雪,映得满屋生寒,乡亲们但见景耀双目赤红如血,钢牙咬得咯咯作响,额上青筋暴起,浑身杀气腾腾。景耀向众人抱拳一礼,转身便走。有老者急唤:“小郎君且慢!那刘府守卫森严……”话音未落,景耀已如一阵旋风般冲出院子,只留下一句:“大丈夫有仇必报,今日不是刘芒死,便是我邓景耀亡!”路上景耀心中如滚油煎沸,暗道:“刘芒狗贼!杀我父母之仇,辱我妻子之恨,今日定要教你血债血偿!”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
景耀正疾行间,忽见道旁松树后转出一条大汉,手持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横拦去路。那人高声叫道:“景耀哥哥且住!这般莽撞,岂不误了大事!“景耀收住脚步,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幼一起长大的挚友裴智俊,只见智俊身长八尺,虎背熊腰。面如傅粉,目若朗星,手中双锤寒光闪闪,腰间还挂着个酒葫芦。
智俊见景耀怒发冲冠,目眦欲裂,知其报仇心切,便抱拳劝道:“哥哥容禀!那刘琅狗贼,有官府做靠山,手下爪牙众多,喽啰如蚁。哥哥若单枪匹马前去,岂非羊入虎口?不如且随小弟回山寨,聚齐众家兄弟,点起精兵强将,再下山报仇雪恨,方是万全之策!”景耀听罢智俊言语,虽胸中怒火难消,却也晓得此言在理。当下强按心头悲愤,长叹一声,暗自思量:大仇必报,却不可莽撞行事。遂依智俊之言,先回家中将双亲遗体厚葬,筑坟立碑,尽人子之孝。事毕,景耀挎了那对龙凤亮银双刀,便随智俊上芒砀山去了。正是:满腔仇恨难消解,双刀在手待雪冤。看官且听,这邓景耀如何与芒砀山众好汉结下生死之交?原来其中另有一段缘由。
早年邓景耀与丘星晞、裴智俊等一干豪杰,曾在江湖上义结金兰,誓同生死。那时节,众人仗剑天涯,专一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端的是一等一的好汉。后来因缘际会,樊瑞、项充、李衮三位好汉投了梁山泊入伙,而景耀等人则占了芒砀山,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啸聚山林。怎奈景耀是个至孝之人,家中尚有高堂父母需奉养,又有贤妻若暄操持家务,因此不便长居山寨。他便推举智俊做了二寨主,星晞、霆琛、欢宸等兄弟各掌职司,操练兵马,巡哨山寨。芒砀山众儿郎最重义气,个个骁勇善战,不上几年,便聚集了三五千人马,威震一方。景耀虽居家奉亲,山寨中但凡有要紧事务,智俊必遣心腹弟兄飞马报知;若有大事决断,众头领便齐聚景耀庄上商议。正是: 孝义两全真豪杰,芒砀英雄共死生!
却说景耀、智俊二人快马加鞭,不一日已到芒砀山脚下。守关喽啰认得是自家寨主,慌忙上山报信。未及一盏茶时分,只听山寨上金鼓齐鸣,丘星晞、穆霆琛、郝欢宸三位头领率领百余精壮喽啰,亲自下山相迎,众人见景耀双目赤红,面容憔悴,心知必有变故。及至聚义厅上,景耀未及落座,便捶胸顿足,将刘琅父子如何残害双亲、逼死发妻的恶行细说一遍。说到痛处,邓景耀泪如雨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抢地道:“众位兄弟若还念及结义之情,便请起全寨之兵,助我踏平刘家庄,手刃仇人!此仇不报,景耀誓不为人!”
星晞三人本是义气相投的好汉,见自家兄长受此大辱,无不怒发冲冠。丘星晞拍案而起,怒喝道:“刘家父子如此欺心罔法,辱我手足,此仇不报,誓不为人!“穆霆琛、姜欢宸亦齐声应和,皆咬牙切齿道:“哥哥但放宽心,哥哥之仇便是俺们兄弟之仇,定当舍命相助!“当下四人便点起本寨喽啰,各执刀枪,星夜杀奔刘琅庄上。山寨中众喽啰闻得此事,尽皆摩拳擦掌,愿随头领下山雪恨。但见:火把照天红,刀枪映月寒。一声呼哨响,百骑卷尘烟。众好汉杀气腾腾,直扑刘家庄院而去。正是:英雄一怒为知己,管教奸邪血染衣。
却说星晞一行人杀至刘家庄时,已是戌牌时分。那庄上平日仗势欺人,无人敢近,因此守备松懈,只有几个懒散庄客把门。待到亥时,景耀、星晞、霆琛、欢宸、智俊五人各引二百喽啰,发一声喊,挺刀抢入庄内,逢人便砍,见物便砸。霎时间,火光冲天,喊杀震地,此时刘芒正在后宅逼迫张若暄,那若暄虽是女流,却有些拳脚功夫,抵死不从,刘芒一时竟奈何不得。忽有庄客慌慌张张奔来报道:“祸事了!邓景耀那厮引强人杀进庄来!”刘芒闻言,魂飞魄散,慌忙去寻其父刘琅。刘琅大惊,急唤庄丁迎敌。邓景耀胸中怒火正炽,手执双刀,不分男女老幼,排头砍去。恰逢刘芒仓皇逃窜,景耀大喝一声:“狗贼休走!”举刀便劈。不料斜刺里突地闪出一人,使一口三尖青锋窍环刀,“铮”地架住双刀。景耀只觉臂上一震,虎口迸裂,双刀险些脱手,心中暗惊,定睛看时,认得此人乃是刘琅的外甥刘岳。
这刘岳本是江湖亡命之徒,因在家乡杀伤人命,逃至舅父庄上避祸。刘琅见他武艺高强,便留他做个护院教头。今日见庄上大乱,刘岳挺刀而出,厉声喝道:“邓景耀!你这厮不过是个徐州草寇,安敢来此逞凶?”景耀大怒,骂道:“刘岳!你这杀人逃犯,也敢助纣为虐?今日定叫你血溅五步!”二人更不答话,就在庄院之中厮杀起来。但见:刀光如雪卷狂风,杀气冲霄震九重。一个要为父报仇,一个誓死护亲宗。景耀刀法精熟,刘岳力大无穷,斗了三十余合,不分胜负。四下喽啰、庄丁见二人厮杀凶狠,皆不敢近前,只远远呐喊助威。
却说景耀抖擞精神,双刀舞作一团银光,直取刘岳。那刘岳亦非等闲之辈,三尖刀使得水泼不进,二人斗了三四十合,景耀渐觉臂膀酸麻,刀法稍滞。丘星晞见状,大喝一声:“哥哥休慌,小弟来也!”挺起芦溪点钢枪,如蛟龙出海,直取刘岳咽喉。刘岳不愧骁将,以一敌二,刀法不乱,反将二人逼退数步。景耀、星晞暗自心惊:“好个刘岳,端的了得!”那边厢穆霆琛挥动虎头挝,姜欢宸抡起八卦宣花斧,如砍瓜切菜般杀散庄丁,见二人战刘岳不下,齐声喝道:“贼子休得猖狂!”双双抢入战团。四员好汉围住刘岳厮杀,直杀得:刀光映月寒,枪影带风腥。四虎战一豹,豪气冲斗牛。
又斗了三十余合,刘岳虽勇,终究力怯,刀法渐乱。忽见他虚晃一刀,直取景耀肩窝,景耀急闪时,刘岳趁机纵身跳出圈外,夺路便走。四人哪里肯舍?紧追不舍。正追赶间,斜刺里突出一将,正是裴智俊,手执八棱梅花锤,拦住去路,大喝道:“贼子哪何处走!”刘岳已是强弩之末,见又添敌手,心中叫苦。勉强接战,未及十合,被裴智俊觑个破绽,一锤正中天灵,但听“咔嚓”一声,好似西瓜坠地,登时脑浆迸裂,尸身栽倒。星晞赶上,将长枪在尸身上连搠百余下,直捅得千疮百孔,方才解恨。
此时刘家庄内,但见尸骸堆山,血水成河。阴风飒飒,鬼哭神嚎,直教那天地无光,日月失色。众好汉杀得性起,逢人便砍,遇物即烧。刘家父子见大势已去,正欲逃命,却被景耀率众团团围住。刘岳既死,庄上护卫见主将已亡,哪个还敢顽抗?纷纷弃了刀枪,跪地乞降。景耀五人合兵一处,杀得兴起,哪里肯饶?但见刀光闪处,血肉横飞,直杀得:降卒哀嚎惊夜月,残尸遍地染腥风。正是: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刘琅、刘芒父子见大势已去,慌忙奔逃。景耀眼尖,大喝一声:“狗贼!今日便是尔等报应!”话音未落,纵步赶上,手起刀落,只听“咔嚓”一声,刘芒那颗肥硕头颅滚落在地,腔子里血喷三尺。刘琅见儿子身死,吓得魂飞魄散,扑通跪倒,磕头如捣蒜,哭嚎道:“好汉饶命!饶命啊!”景耀怒火未消,厉声喝道:“饶你不得!”刀光一闪,刘琅那颗人头亦离了脖颈,滚落尘埃。景耀仍不解恨,复又抽出短刀,将刘芒尸身剖腹挖心,掷于地上,骂道:“恶贼!今日教你死无全尸!”犹嫌不足,抽出铁鞭,照着刘家父子尸骸狠抽数百下,直打得骨肉糜烂,方才罢手。众好汉见景耀如此,皆道:“哥哥今日方泄此恨!”当下刘家庄百余口尽数了账,景耀早将若暄救出。恐污了佳人眼目,取青布蒙其双目,亲自背负上山。星晞等人收拾金银细软,火速回转芒砀山。
正是:
恶贯满盈终有报,天理循环岂能逃?
不是不报时未到,时辰一到命难饶!
及至山寨,景耀召集众头领商议:“今番杀了刘琅满门,朝廷必不干休。这芒砀山虽险,终非久居之地。“智俊拍案道:“哥哥所见极是!只是天下虽大,何处可安身立命?“景耀道:“俺闻当年结义兄弟谢云策,如今在梁山泊落草。那梁山八百里水泊,易守难攻,更兼殷仁平义薄云天,何不前去投奔?“星晞、霆琛、欢宸、智俊齐声道:“但凭哥哥做主!“若暄亦道:“奴家愿随夫君与众位好汉同往。“次日,景耀鸣令喽啰各取金银细软,愿随者同行,不愿者发放盘缠遣散。及至第三日天明,六位好汉率领百余心腹,一把火烧了山寨。但见:
芒砀山头烈焰冲,英雄收拾奔梁东。
他年若遂凌云志,青史留名唱大风。
这一去,有分教:才离狼穴投虎寨,又入龙潭会英豪。毕竟景耀等人投奔梁山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