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洞内,油灯的光芒将王林、王光道、钟光邦三人的身影投在粗糙的岩壁上,随着火苗微微晃动。那份来自武汉的、冰冷的调令依旧摊在桌上,像一块寒铁,压抑着空气。

  王林的目光从地图上合肥的位置抬起,扫过政委和参谋长紧锁的眉头,他深吸一口气,打破了沉默。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石破天惊的力量,瞬间驱散了洞内的压抑与沉闷。

  “政委,参谋长,武汉的命令,是阳谋,是借刀杀人,想把我139师三万将士的血肉填进平原的绞肉机里,顺便削掉我们的根基。我们不能按他们的剧本走。”

  他顿了顿,看到两人眼中深以为然却又因无计可施而愈发凝重的神色,话锋陡然一转,手指猛地戳在地图上那个被无数蓝色箭头环绕的后方枢纽——合肥!

  “但困守待毙,绝非我王林的风格!鬼子把主力都堆到了西边,想着毕其功于一役打下武汉,他们的后方,尤其是这里——合肥!畑俊六的老巢,第二军的前进指挥部所在,现在就是个空架子!一座堆满了弹药、粮食、药品,却没多少兵防守的金山!”

  王光道和钟光邦几乎是同时吸了一口凉气,身体不由自主地前倾,目光死死盯住合肥,又猛地抬起看向王林,眼中先是极度的震惊,随即爆发出难以置信的、豁然开朗的亮光!

  “打合肥?!”王光道失声低呼,但随即眼神就变得锐利起来,大脑飞速运转,“直捣黄龙……围魏救西线!这……这想法太胆大了!但……若是真能成……”

  钟光邦猛地推了推眼镜,呼吸都急促了几分:“师长!此言当真?合肥如今防卫如此空虚?若真能奇袭得手,缴获其兵站物资还在其次,关键是必然震动华中日军全局!西进之敌闻听老巢被端,军心必乱,后勤断绝,整个攻势都可能瓦解!这……这确实是一步跳出死局、甚至盘活全局的妙棋!奇棋!”

  两人都是久经战阵、嗅觉敏锐的高级指挥员,瞬间就意识到了这个方案的巨大战略价值和破局可能性。刚才的愁云惨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亢奋而又带着审慎的灼热目光。

  “但是,师长,”王光道迅速冷静下来,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点出了最关键的问题,“合肥再空,也不是纸糊的。我们如何能确保在敌人回援之前,迅速攻克并完成缴获?更重要的是,打下来之后,我们这三万多人,如何从四面八方向合肥扑来的日军重兵集团中间撤出去?往哪里撤?这简直是虎口夺食,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政委所虑极是。”钟光邦接口道,目光再次投向地图,手指划着合肥周边,“日军主力虽西进,但其第3、第10、第13、第16师团皆可回援。依托淮南铁路、津浦铁路,其机械化部队和重装备回运速度会非常快。我们必须想办法拖慢他们的脚步,为我们攻城和撤离争取出宝贵的时间窗口。还有撤离方向,最理想的撤离方向还是得回撤回大别山,依托大别山的地形才能摆脱敌军的围剿”

  王林看着两位战友既兴奋又无比谨慎的模样,嘴角勾起一丝尽在掌握的笑意。他走到地图前,拿起铅笔,声音沉稳而清晰,将脑海中经由系统推演并完善的计划和盘托出:

  “这些问题,我都考虑过了。此战,我们分三步走!”

  他的笔尖首先点在合肥外围广大的区域:“第一阶段,障眼法与瘫痪战!在大部队出击之前,我们先给他来个四面开花,大搞破袭!”

  “命令:丁伟的第二旅,分兵两路!派一个精锐团,前出至固始一带,专打平汉线!另一个团,运动至庐江、桐城区域,破坏淮南铁路线!他们的任务不是歼敌,而是用一切手段——扒铁轨、炸桥梁、毁涵洞——让这两条最重要的铁路动脉瘫痪!”

  “同时,电令江北支队的黄木生,让他也兵分两路!一路破袭津浦铁路滁州段,一路给我狠狠打蚌埠段!”

  “如此一来,四路兵马同时在外围发动大规模破袭战!第一,能实实在在地瘫痪合肥周边日军最主要的快速机动通道——铁路!没了火车,小鬼子的重炮、战车、大队步兵靠两条腿和卡车在破破烂烂的公路上爬,回援速度至少被拖慢三天,甚至更久!这就为我们攻城的第二阶段赢得了最关键的时间!”

  “第二,这阵势摆出来,鬼子会怎么想?他们会认为,我139师被逼急了,开始用最拿手的游击破袭战法,袭扰他们的后勤线,试图迟滞其西进攻势。他们绝不会想到,我们闹出这么大动静,真正的目标,是他们后心窝子的合肥!这是最好的障眼法!”

  王光道和钟光邦听得连连点头,眼神越来越亮。这一步棋,既是实战需求,更是心理博弈,一箭双雕!

  王林的笔尖然后重重地圈住了合肥:“第二阶段,隐蔽接敌,中心开花!就在破袭战打得如火如荼,吸引日军所有注意力的时候,我师主力——除留守伤员和必要警戒部队外,全部人马,偃旗息鼓,隐蔽机动,秘密运动到合肥城外指定攻击位置!”

  “选定夜间,突然发起总攻!各旅、团按照事先分配的目标,同时猛扑合肥兵站、物资仓库、野战医院、城郊机场、城区日军指挥部、通讯枢纽……所有有价值的目标!打他一个措手不及,趁其兵力空虚、指挥混乱,一举拿下合肥!”

  “攻克之后,立刻由林火旺的后勤保障团和师直属部队,加上孔杰的418旅,负责全力打扫战场!收缴一切能带走的武器、弹药、粮食、药品、被服、通讯器材!同时,迅速巩固城防,做出要固守的姿态。”

  “而其余三个旅——陈阿海的417旅、李云龙的新一旅、周志明的新三旅,则毫不迟疑,立刻以营、团为单位,向合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县城(如肥东、肥西、舒城、长丰等)发起猛烈攻击!攻下县城,声势要大,攻势要猛!要给鬼子造成一种错觉:我139师不仅打下了合肥,还要以此为中心,扩大战果,建立一大片根据地!这样一来,日军大本营和华中派遣军司令部会怎么判断?他们会认为我们‘利令智昏’,企图长期占据合肥地区。这就会迫使西线的日军主力,不是简单的回援,而是必须‘全力’回援,甚至可能调动更多部队,试图将我们‘聚歼’于合肥周边!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慌乱和决策难度,为我们最终的撤离创造更混乱的局面!”

  “妙啊!”钟光邦忍不住击节赞叹,“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攻城是实,扩地是虚!既能极大震慑敌人,又能巧妙地掩饰我军的真实意图——我们根本不想守,也守不住!”

  王光道也彻底明白了王林的构思,接着话头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和担忧:“那么最关键的就是第三阶段,金蝉脱壳!我们往哪里撤?鬼子以及所有关注的势力都会判断,我们打完了,抢完了,最合理的归宿就是退回我们熟悉的大别山。那么他们的回援大军,尤其是从西线回来的部队,必然会沿着大别山北麓和东麓回援,张开口袋,等着我们带着大量缴获、行动迟缓的部队钻进去,然后在大别山边缘和我们打一场他们期望的决战。那样的话,即使我们能进山,也必然损失惨重,缴获尽失。”

  王林的目光变得深邃而锐利,笔尖猛地向南一划,重重地点在长江南岸的皖南山区!“所以,我们绝不能回大别山!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

  “我的计划是:命令丁伟的新二旅,在我军完成对南方县城的佯攻后,开始脱离接触,带着(缴获)西进,做出全军向大别山撤退的假象!实际是轻装,他们旅新兵比例稍高,但骨干仍在,执行此诱敌任务最为合适。轻装让他们能够迅速进入大别山,不与敌军主力会战,与我们在山中养伤的三千多伤员汇合。然后,就地化整为零,分散隐藏于茫茫大别山中!”

  “武汉会战不可能无限期打下去,迟早会结束。到时候,围攻武汉的日军和北岸的国军主力都会撤离或调整部署。那么,丁伟旅就可以在大别山中站稳脚跟,建立我们新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不必追赶主力,他们就是一颗钉在大别山的钉子!”

  “而我们139师主力,”王林的笔尖坚定地越过长江,落在南岸的黄山山脉,“携带主力以及大部分的缴获物资,不向西,不向北,而是向南!强渡长江,进入皖南黄山地区!当然了,最开始的时候特战队的任务就是先潜伏到江边寻找渡船,整理隐蔽待用”

  “皖南那里山高林密,同样适合游击作战。更重要的是,刚刚组建的新四军军部就在附近,他们极度缺乏武器弹药和物资。我们从合肥缴获的大量装备物资,自己肯定用不完,正好可以支援兄弟部队,帮助他们迅速打开局面,壮大力量。我们139师也可以在黄山地区休整补充,与丁伟的大别山根据地、黄木生的江北根据地以及新四军根据地遥相呼应,未来整个华中敌后我军的抗战局面都将为之改观!”

  洞内一片寂静,只有油灯燃烧的噼啪声和王林话语落地后的余音。

  王光道和钟光邦彻底被这个大胆、精密而又极具前瞻性的计划震撼了。这不仅仅是一场战术奇袭,更是一场战略级的布局!一环扣一环,虚虚实实,既解了眼前被逼入平原决死的危局,又谋划了撤离后的长远发展,甚至还兼顾了支援兄弟部队!

  “好!好一个‘攻合肥、滞援敌、诈撤诱敌、南渡长江’!”王光道猛地一拍大腿,脸上因激动而泛起红光,“师长,此计虽险,但步步为营,深合兵法奇正之道!我同意!”

  钟光邦也重重点头,眼镜后的目光充满了敬佩与决断:“师长深谋远虑,卑职叹服!此方案不仅破局,更是开创局面!我完全赞成!当立刻细化部署,准备实施!”

  王林看着两位最亲密的战友统一了思想,心中最后一块石头落地。他沉声道:“好!既然你们同意,那我们立刻行动。参谋长,你立即草拟给丁伟旅和黄木生支队的命令,详细规定破袭目标、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和要求,第一阶段破袭战,五天后统一开始!”

  “政委,你负责全军的思想动员和保密工作,此计划除我三人及执行关键任务的旅级主官外,绝不可泄露分毫!”

  “我负责统筹全局,并细化第二、第三阶段的作战方案和兵力部署。这一次,我们要给畑俊六,给蒋介石,给所有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地图上的合肥,眼神锐利如刀,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座重镇在139师的铁拳下颤抖的模样。

  “合肥,就是我等破局重生之地!”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最新章节,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