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宫的秋风带着桂香漫过桑园时,枝头的桑叶已染成浅金,沉甸甸的桑果坠在枝桠间,紫黑得发亮,像缀了满树的黑珍珠。凤染霜披着素色披风站在蚕房外,听着里面传来的“沙沙”声——那是最后一批软丝蚕在啃食桑叶,它们已长得通体雪白,肥硕的身子在篾匾里慢慢蠕动,再过几日,就要吐丝结茧了。
“娘娘,陈老伯说这批蚕是‘秋丝蚕’,吐出来的丝比夏蚕更柔韧,染出来的颜色也更浓郁。”春桃端着杯温热的桂花茶走来,杯沿飘着两朵金黄的桂花,“御膳房今早用新摘的桑果做了桑果糕,还烤了桑叶酥,说给您和小殿下垫垫肚子。”
凤染霜接过茶杯,暖意顺着指尖漫开,桂香混着桑果的甜香萦绕鼻尖。她转头看向院外,只见风澈和源溪正蹲在桑树下,手里各拿着个小竹篮,小心翼翼地摘着桑果。风澈踮着脚够高处的桑果,小脸蛋被桑果汁染得通红,像抹了层胭脂,源溪则在一旁帮他扶着枝条,时不时提醒:“慢些,别摔了,下面还有好多熟的呢!”
“娘!你看我们摘的桑果!”风澈拎着竹篮跑过来,里面的桑果堆得像座小山,紫黑的果汁顺着篮缝往下滴,滴在他的衣摆上,晕开小小的印记。源溪跟在后面,竹篮里的桑果摆放得整整齐齐,还垫着几片新鲜的桑叶,显得格外精致。
凤染霜笑着掏出帕子,帮风澈擦了擦脸:“怎么摘了这么多?小心吃多了牙疼。”她拿起一颗桑果,放进嘴里,甜腻的汁水在舌尖炸开,带着淡淡的秋意,比夏初的桑果更多了几分醇厚。
“守苗爷爷说,这批桑果要用来酿桑果酒,还要做桑果酱,留着冬天吃。”源溪掏出小本子,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字迹,“我还记了桑果的保存方法,用蜂蜜腌渍起来,能放到来年春天,配着桃花糕吃肯定很好吃。”
正说着,慕容冷带着几个身着异域服饰的人走进来,为首的是个高鼻梁、深眼窝的男子,穿着绣着葡萄纹的锦袍,手里捧着个精致的木盒。“染霜,这位是西域回纥的使者乌力罕,听闻我们大乾的桑蚕事业兴旺,特意来学习缫丝织布的技术。”慕容冷介绍道,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
乌力罕走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操着略带生硬的汉话:“皇后娘娘安好,久闻大乾的软丝蚕织出的布,轻如鸿毛、亮如月光,今日特来请教,希望能将这门技术带回回纥,让我们的百姓也能织出如此精美的布料。”他打开木盒,里面装着几颗硕大的宝石,晶莹剔透,“这是我们回纥的一点心意,恳请陛下和皇后娘娘赐教。”
慕容冷摆了摆手,笑着说:“乌力罕使者不必多礼,大乾向来乐于分享。正好,我们的秋蚕即将吐丝,缫丝、织布、染色的全过程,你们都可以观摩学习,陈老伯和花汐会亲自指导。”
凤染霜也笑着点头:“使者远道而来,一路辛苦。长乐宫已备好住处,今日先歇息,明日我带你们去李村的桑园和蚕房看看,让你们见识一下我们大乾的桑蚕产业。”
乌力罕大喜过望,再次行礼:“多谢陛下和皇后娘娘!若能学会这门技术,我们回纥百姓定会感激不尽!”
风澈好奇地凑到乌力罕身边,盯着他锦袍上的葡萄纹:“叔叔,你的衣服真好看,这上面绣的是葡萄吗?我们宫里有桑果,比葡萄还甜,我带你去尝尝!”
乌力罕被风澈的童真逗笑,弯腰摸了摸他的头:“小殿下真可爱,好啊,我正想尝尝大乾的桑果呢!”
接下来的几日,长乐宫和李村都变得格外热闹。乌力罕带着随从,每天跟着陈老伯学习缫丝,跟着花汐学习绣花,跟着守苗爷爷学习种桑养蚕。他们学得格外认真,时不时拿出纸笔记录,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反复请教,乌力罕还特意让随从把缫丝车、织布机的结构画下来,打算带回回纥仿制。
风澈和源溪成了使者们的小向导,每天带着他们穿梭在桑园和蚕房之间。风澈会指着吐丝的蚕宝宝,给他们讲蚕宝宝蜕皮的趣事;源溪则会拿出自己画的养蚕手册,耐心地给他们讲解采桑、喂蚕、染色的技巧。乌力罕的随从里有个叫阿依古丽的姑娘,和源溪年纪相仿,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阿依古丽教源溪跳回纥的舞蹈,源溪则教阿依古丽绣桑蚕图案,相处得格外融洽。
这日,李村的蚕房里,最后一批秋蚕开始吐丝了。蚕宝宝们昂着头,吐出的银丝在篾匾里交织,慢慢形成一个个雪白的蚕茧,像堆了满筐的小棉球。陈老伯带着乌力罕和随从们,演示着秋丝的缫丝过程:“秋丝比夏丝更韧,煮茧的水温要稍高些,抽丝的速度也要慢些,这样才能保证丝的质量。”
乌力罕凑在缫丝车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银丝缠绕在轮子上,语气里满是赞叹:“真是太神奇了!这么细的丝,竟然能织出那么厚实的布,大乾的匠人太厉害了!”
花汐则在一旁,用秋丝演示着新的绣法——她将赤桑草染的红丝、溪蓝草染的蓝丝和紫葚草染的紫丝混在一起,绣出了一幅“秋桑丰收图”,金黄的桑叶、紫黑的桑果、雪白的蚕茧,还有忙碌的百姓,栩栩如生,引得众人阵阵喝彩。
“花汐姑娘的绣技真是出神入化!”阿依古丽惊叹道,“用秋丝绣出来的图案,比夏丝更有质感,颜色也更鲜艳。”
花汐笑着说:“秋丝的韧性更好,适合绣复杂的图案。等你们学会了缫丝和染色,我把这门‘混丝绣法’教给你们,绣在回纥的锦袍上,肯定更好看。”
中午,李村的打谷场摆起了丰盛的宴席,全是桑蚕相关的美食:烤蚕蛹串,金黄酥脆,撒上椒盐,香气扑鼻;桑果炖鸡,桑果的甜香融入鸡汤,鲜而不腻;桑叶蒸饺,翠绿的饺皮裹着鲜美的肉馅,咬一口满是清香;还有桑果酒,醇厚香甜,喝起来暖意融融。
乌力罕端着酒杯,站起身对慕容冷和凤染霜说:“陛下,皇后娘娘,感谢你们的热情款待!大乾的桑蚕技术精湛,百姓勤劳善良,这几日的所见所闻,让我深受触动。等我回到回纥,定会全力推广桑蚕产业,希望将来能和大乾互通有无,让两国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慕容冷笑着举杯回应:“使者客气了,两国友好,百姓安乐,才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以后回纥若有需要,大乾定会鼎力相助。”
宴席上,风澈和阿依古丽玩得不亦乐乎。风澈教阿依古丽用桑枝做哨子,阿依古丽则教风澈跳回纥的踢踏舞,两人的笑声引得众人频频侧目。源溪坐在一旁,和乌力罕的随从们交流着养蚕经验,还把自己整理的养蚕手册送给了他们,让他们带回回纥参考。
乔瓦尼背着相机,穿梭在宴席和桑园之间,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吐丝的蚕宝宝、缫丝的匠人、绣花的姑娘、热闹的宴席,还有风澈和阿依古丽玩耍的身影。他笑着对慕容冷说:“陛下,这些照片我要好好保存,将来做成画册,让共忆维度的伙伴们也看看,大乾和回纥的友谊,就像这桑丝一样,坚韧又绵长。”
下午,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雨丝落在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像蚕宝宝啃食桑叶的声音。大家躲进蚕房旁边的屋子,守苗爷爷给众人讲起了共植维度的桑蚕故事:“共植维度有一种‘四季桑’,春夏秋冬都能长叶,还有一种‘彩丝蚕’,能吐出五颜六色的丝,不用染色就能直接用来织布。”
乌力罕听得眼睛发亮:“守苗爷爷,将来我们能引进‘四季桑’和‘彩丝蚕’吗?这样我们回纥的桑蚕产业就能发展得更快了。”
守苗爷爷笑着点头:“当然可以!等明年春天,我就把桑苗和蚕种给你们送过去,再派几个匠人去指导,保证你们能种活、养好。”
凤染霜看着窗外的秋雨,轻声对慕容冷说:“你看,一场秋雨,让桑园更有生机了。等雨停了,桑叶会更肥嫩,蚕宝宝也能吃得更饱,吐出来的丝会更好。”
慕容冷握紧她的手,目光温柔:“就像我们的大乾,经历过风雨,才会更加强盛。有了桑蚕产业,百姓们的日子有了保障,两国的友谊也在慢慢加深,这样的日子,真好。”
雨停的时候,夕阳透过云层洒下来,给桑园镀上了一层金边。桑叶上的水珠反射着光,像撒了满树的碎钻。乌力罕带着随从,在桑园里种下了一棵从回纥带来的葡萄苗,他笑着说:“这棵葡萄苗代表着我们回纥的心意,希望它能在大乾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就像我们两国的友谊一样,茁壮成长。”
慕容冷和凤染霜也带着风澈和源溪,在葡萄苗旁边种下了一棵桑树苗:“我们用桑苗和葡萄苗作证,大乾和回纥,永结同好,共促繁荣。”
接下来的几日,乌力罕和随从们继续学习桑蚕技术,很快就掌握了缫丝、织布、染色的基本技巧。离别的那天,长乐宫举行了隆重的送别仪式,慕容冷送给乌力罕一批桑苗、蚕种和改良的缫丝车、织布机,凤染霜则送给阿依古丽一套染丝草和绣花工具,花汐还把“混丝绣法”的图谱交给了她。
乌力罕接过礼物,感动得热泪盈眶:“陛下,皇后娘娘,大乾的恩情,我们回纥永世不忘!等我们的桑蚕产业发展起来,我一定会带着最精美的蚕丝制品,再来拜访大乾!”
风澈拉着阿依古丽的手,舍不得松开:“阿依古丽,你一定要再来啊!我还要教你摘桑果,给你酿桑果酒!”
阿依古丽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绣着回纥花纹的小荷包,递给风澈:“这是我亲手绣的,送给你,里面装着我们回纥的香料,能提神醒脑。我一定会再来的,到时候我们一起在桑园里放风筝!”
源溪也送给阿依古丽一本自己画的“桑蚕成长图册”,上面画着蚕宝宝从卵到成虫的全过程,还标注了回纥语:“这是我特意为你画的,希望能帮到你们。以后我们可以通过忆融屏联系,我会把新的养蚕技术告诉你。”
送别了乌力罕一行,长乐宫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桑园里的热闹依旧。百姓们忙着采摘最后一批桑叶,收获蚕茧,缫丝织布,准备把精美的蚕丝制品运往各地。御膳房里,师傅们用新收获的桑果做了大量的桑果糕、桑果酱和桑果酒,一部分留给宫里食用,一部分送给百姓,还有一部分装船运往邻国,让更多人品尝到大乾的桑果美味。
风澈和源溪开始忙着整理这一年的桑蚕资料。风澈负责收集百姓们的反馈,把大家对新工具、新蚕种的建议记下来;源溪则负责整理图纸和图谱,把缫丝车、织布机的改良方法,还有染色、绣花的技巧,一一汇总成册,打算交给工部,推广到全国。
花汐的绣技培训班也迎来了丰收,绣娘们都能独立完成精美的蚕丝绣品,有的绣娘还自己开了绣坊,专门售卖蚕丝绣品,生意十分红火。王阿婆的桑蚕灯笼也成了畅销品,不仅在大乾热销,还通过商队卖到了邻国,很多人都喜欢这种带着桑香的灯笼。
深秋的一个午后,慕容冷和凤染霜带着风澈、源溪,还有守苗爷爷、陈老伯、花汐等人,来到李村的桑园。此时的桑园,桑叶已基本落尽,枝头挂满了饱满的桑果,百姓们正忙着采摘桑果,收获蚕茧,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张老伯看到他们,笑着迎上来:“陛下,皇后娘娘,你们可来了!今年的秋蚕收成特别好,缫出的丝比往年多了三成,织出的布都被商人们抢订一空,我们赚了不少银子呢!”他指着不远处的新房子,“您看,村里好多百姓都盖了新房子,还买了新家具,这都是托了桑蚕产业的福啊!”
凤染霜看着村里的新房子,心里满是欣慰:“张老伯,这都是大家勤劳的结果。以后我们还要继续改良桑苗和蚕种,改进工具和技术,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守苗爷爷蹲在桑树下,抚摸着刚种下的桑树苗:“明年春天,我们就把共植维度的‘四季桑’种在这里,再引进‘彩丝蚕’,到时候,百姓们一年四季都能采桑养蚕,收入会更高。”
陈老伯也笑着说:“我已经和工部商量好了,明年要改良一批更省力的织布机,还要教大家织新的花纹,让我们大乾的蚕丝制品更受欢迎。”
花汐则指着远处的绣坊:“我打算在村里开一个蚕丝绣品加工厂,把村里的绣娘们都集中起来,统一制作、统一销售,这样既能保证绣品的质量,又能让绣娘们赚更多的钱。”
慕容冷点点头,目光扫过满院的丰收景象,语气坚定地说:“好!明年,我们要让大乾的桑蚕产业更上一层楼,不仅要在国内推广,还要和更多的国家合作,让大乾的蚕丝制品传遍天下,让百姓们都能靠桑蚕过上富足的生活!”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桑园里,洒在百姓们的笑脸上,洒在满载蚕茧的竹篮上。风澈和源溪提着装满桑果的竹篮,在桑园里奔跑,笑声像银铃一样回荡。凤染霜靠在慕容冷的肩头,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大乾的桑蚕事业,就像这深秋的桑果一样,饱满而醇厚,而这份丰收的喜悦,会伴随着温暖的秋风,传递到大乾的每一个角落,一年又一年,生生不息。
冬日的长乐宫,被一层薄薄的白雪覆盖,廊下的桑蚕灯笼依旧亮着,暖黄的灯光透过积雪,映出淡淡的光晕。凤染霜坐在书房里,手里拿着花汐刚送来的蚕丝绣屏,上面绣着“桑蚕四季图”——春的桑芽、夏的蚕宝宝、秋的蚕茧、冬的织布,栩栩如生,色彩鲜艳。
“娘娘,御膳房做了您爱吃的桑果糕,还有刚温好的桑果酒。”春桃端着食盘走进来,笑着说,“小殿下和源溪姑娘在院子里堆雪人呢,还说要堆一个蚕宝宝形状的雪人。”
凤染霜放下绣屏,走到窗边,只见风澈和源溪正忙着堆雪人,两人的小脸冻得通红,却依旧兴致勃勃。风澈用桑枝做雪人的胳膊,用黑炭做眼睛,源溪则用红丝绒做雪人的嘴巴,一个可爱的蚕宝宝雪人很快就堆好了。
“娘!你看我们堆的蚕宝宝雪人!”风澈看到凤染霜,兴奋地挥手喊道。
凤染霜笑着点头,心里满是暖意。她知道,这个冬天,因为有桑果酒、桑果酱和满仓的蚕丝,百姓们的日子会格外温暖。而等到明年春天,桑园里又会抽出新的嫩芽,蚕宝宝会再次破卵而出,大乾的桑蚕故事,也会在新的一年里,续写更多的温暖与希望。
慕容冷走进书房,从身后抱住凤染霜,下巴抵在她的肩头:“在想什么?”
“在想明年的桑园,”凤染霜转过身,看着他的眼睛,“想明年的蚕宝宝,想百姓们丰收时的笑脸。”
慕容冷笑了,握紧她的手:“放心吧,明年的桑蚕事业,一定会更好。我们还要在各地建更多的桑蚕工坊,教更多的百姓种桑养蚕,让大乾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飘着桑香,都能充满希望。”
窗外的雪还在下,廊下的灯笼依旧亮着,桑香和酒香混在一起,飘在长乐宫的每一个角落。凤染霜靠在慕容冷的怀里,听着窗外孩子们的笑声,心里满是安宁。她知道,只要他们携手同行,大乾的日子,就会像这蚕丝一样,柔韧而温暖,织出一幅又一幅幸福的画卷,永远延续下去。
“娘娘,陈老伯说这批蚕是‘秋丝蚕’,吐出来的丝比夏蚕更柔韧,染出来的颜色也更浓郁。”春桃端着杯温热的桂花茶走来,杯沿飘着两朵金黄的桂花,“御膳房今早用新摘的桑果做了桑果糕,还烤了桑叶酥,说给您和小殿下垫垫肚子。”
凤染霜接过茶杯,暖意顺着指尖漫开,桂香混着桑果的甜香萦绕鼻尖。她转头看向院外,只见风澈和源溪正蹲在桑树下,手里各拿着个小竹篮,小心翼翼地摘着桑果。风澈踮着脚够高处的桑果,小脸蛋被桑果汁染得通红,像抹了层胭脂,源溪则在一旁帮他扶着枝条,时不时提醒:“慢些,别摔了,下面还有好多熟的呢!”
“娘!你看我们摘的桑果!”风澈拎着竹篮跑过来,里面的桑果堆得像座小山,紫黑的果汁顺着篮缝往下滴,滴在他的衣摆上,晕开小小的印记。源溪跟在后面,竹篮里的桑果摆放得整整齐齐,还垫着几片新鲜的桑叶,显得格外精致。
凤染霜笑着掏出帕子,帮风澈擦了擦脸:“怎么摘了这么多?小心吃多了牙疼。”她拿起一颗桑果,放进嘴里,甜腻的汁水在舌尖炸开,带着淡淡的秋意,比夏初的桑果更多了几分醇厚。
“守苗爷爷说,这批桑果要用来酿桑果酒,还要做桑果酱,留着冬天吃。”源溪掏出小本子,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字迹,“我还记了桑果的保存方法,用蜂蜜腌渍起来,能放到来年春天,配着桃花糕吃肯定很好吃。”
正说着,慕容冷带着几个身着异域服饰的人走进来,为首的是个高鼻梁、深眼窝的男子,穿着绣着葡萄纹的锦袍,手里捧着个精致的木盒。“染霜,这位是西域回纥的使者乌力罕,听闻我们大乾的桑蚕事业兴旺,特意来学习缫丝织布的技术。”慕容冷介绍道,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
乌力罕走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操着略带生硬的汉话:“皇后娘娘安好,久闻大乾的软丝蚕织出的布,轻如鸿毛、亮如月光,今日特来请教,希望能将这门技术带回回纥,让我们的百姓也能织出如此精美的布料。”他打开木盒,里面装着几颗硕大的宝石,晶莹剔透,“这是我们回纥的一点心意,恳请陛下和皇后娘娘赐教。”
慕容冷摆了摆手,笑着说:“乌力罕使者不必多礼,大乾向来乐于分享。正好,我们的秋蚕即将吐丝,缫丝、织布、染色的全过程,你们都可以观摩学习,陈老伯和花汐会亲自指导。”
凤染霜也笑着点头:“使者远道而来,一路辛苦。长乐宫已备好住处,今日先歇息,明日我带你们去李村的桑园和蚕房看看,让你们见识一下我们大乾的桑蚕产业。”
乌力罕大喜过望,再次行礼:“多谢陛下和皇后娘娘!若能学会这门技术,我们回纥百姓定会感激不尽!”
风澈好奇地凑到乌力罕身边,盯着他锦袍上的葡萄纹:“叔叔,你的衣服真好看,这上面绣的是葡萄吗?我们宫里有桑果,比葡萄还甜,我带你去尝尝!”
乌力罕被风澈的童真逗笑,弯腰摸了摸他的头:“小殿下真可爱,好啊,我正想尝尝大乾的桑果呢!”
接下来的几日,长乐宫和李村都变得格外热闹。乌力罕带着随从,每天跟着陈老伯学习缫丝,跟着花汐学习绣花,跟着守苗爷爷学习种桑养蚕。他们学得格外认真,时不时拿出纸笔记录,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反复请教,乌力罕还特意让随从把缫丝车、织布机的结构画下来,打算带回回纥仿制。
风澈和源溪成了使者们的小向导,每天带着他们穿梭在桑园和蚕房之间。风澈会指着吐丝的蚕宝宝,给他们讲蚕宝宝蜕皮的趣事;源溪则会拿出自己画的养蚕手册,耐心地给他们讲解采桑、喂蚕、染色的技巧。乌力罕的随从里有个叫阿依古丽的姑娘,和源溪年纪相仿,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阿依古丽教源溪跳回纥的舞蹈,源溪则教阿依古丽绣桑蚕图案,相处得格外融洽。
这日,李村的蚕房里,最后一批秋蚕开始吐丝了。蚕宝宝们昂着头,吐出的银丝在篾匾里交织,慢慢形成一个个雪白的蚕茧,像堆了满筐的小棉球。陈老伯带着乌力罕和随从们,演示着秋丝的缫丝过程:“秋丝比夏丝更韧,煮茧的水温要稍高些,抽丝的速度也要慢些,这样才能保证丝的质量。”
乌力罕凑在缫丝车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银丝缠绕在轮子上,语气里满是赞叹:“真是太神奇了!这么细的丝,竟然能织出那么厚实的布,大乾的匠人太厉害了!”
花汐则在一旁,用秋丝演示着新的绣法——她将赤桑草染的红丝、溪蓝草染的蓝丝和紫葚草染的紫丝混在一起,绣出了一幅“秋桑丰收图”,金黄的桑叶、紫黑的桑果、雪白的蚕茧,还有忙碌的百姓,栩栩如生,引得众人阵阵喝彩。
“花汐姑娘的绣技真是出神入化!”阿依古丽惊叹道,“用秋丝绣出来的图案,比夏丝更有质感,颜色也更鲜艳。”
花汐笑着说:“秋丝的韧性更好,适合绣复杂的图案。等你们学会了缫丝和染色,我把这门‘混丝绣法’教给你们,绣在回纥的锦袍上,肯定更好看。”
中午,李村的打谷场摆起了丰盛的宴席,全是桑蚕相关的美食:烤蚕蛹串,金黄酥脆,撒上椒盐,香气扑鼻;桑果炖鸡,桑果的甜香融入鸡汤,鲜而不腻;桑叶蒸饺,翠绿的饺皮裹着鲜美的肉馅,咬一口满是清香;还有桑果酒,醇厚香甜,喝起来暖意融融。
乌力罕端着酒杯,站起身对慕容冷和凤染霜说:“陛下,皇后娘娘,感谢你们的热情款待!大乾的桑蚕技术精湛,百姓勤劳善良,这几日的所见所闻,让我深受触动。等我回到回纥,定会全力推广桑蚕产业,希望将来能和大乾互通有无,让两国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慕容冷笑着举杯回应:“使者客气了,两国友好,百姓安乐,才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以后回纥若有需要,大乾定会鼎力相助。”
宴席上,风澈和阿依古丽玩得不亦乐乎。风澈教阿依古丽用桑枝做哨子,阿依古丽则教风澈跳回纥的踢踏舞,两人的笑声引得众人频频侧目。源溪坐在一旁,和乌力罕的随从们交流着养蚕经验,还把自己整理的养蚕手册送给了他们,让他们带回回纥参考。
乔瓦尼背着相机,穿梭在宴席和桑园之间,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吐丝的蚕宝宝、缫丝的匠人、绣花的姑娘、热闹的宴席,还有风澈和阿依古丽玩耍的身影。他笑着对慕容冷说:“陛下,这些照片我要好好保存,将来做成画册,让共忆维度的伙伴们也看看,大乾和回纥的友谊,就像这桑丝一样,坚韧又绵长。”
下午,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雨丝落在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像蚕宝宝啃食桑叶的声音。大家躲进蚕房旁边的屋子,守苗爷爷给众人讲起了共植维度的桑蚕故事:“共植维度有一种‘四季桑’,春夏秋冬都能长叶,还有一种‘彩丝蚕’,能吐出五颜六色的丝,不用染色就能直接用来织布。”
乌力罕听得眼睛发亮:“守苗爷爷,将来我们能引进‘四季桑’和‘彩丝蚕’吗?这样我们回纥的桑蚕产业就能发展得更快了。”
守苗爷爷笑着点头:“当然可以!等明年春天,我就把桑苗和蚕种给你们送过去,再派几个匠人去指导,保证你们能种活、养好。”
凤染霜看着窗外的秋雨,轻声对慕容冷说:“你看,一场秋雨,让桑园更有生机了。等雨停了,桑叶会更肥嫩,蚕宝宝也能吃得更饱,吐出来的丝会更好。”
慕容冷握紧她的手,目光温柔:“就像我们的大乾,经历过风雨,才会更加强盛。有了桑蚕产业,百姓们的日子有了保障,两国的友谊也在慢慢加深,这样的日子,真好。”
雨停的时候,夕阳透过云层洒下来,给桑园镀上了一层金边。桑叶上的水珠反射着光,像撒了满树的碎钻。乌力罕带着随从,在桑园里种下了一棵从回纥带来的葡萄苗,他笑着说:“这棵葡萄苗代表着我们回纥的心意,希望它能在大乾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就像我们两国的友谊一样,茁壮成长。”
慕容冷和凤染霜也带着风澈和源溪,在葡萄苗旁边种下了一棵桑树苗:“我们用桑苗和葡萄苗作证,大乾和回纥,永结同好,共促繁荣。”
接下来的几日,乌力罕和随从们继续学习桑蚕技术,很快就掌握了缫丝、织布、染色的基本技巧。离别的那天,长乐宫举行了隆重的送别仪式,慕容冷送给乌力罕一批桑苗、蚕种和改良的缫丝车、织布机,凤染霜则送给阿依古丽一套染丝草和绣花工具,花汐还把“混丝绣法”的图谱交给了她。
乌力罕接过礼物,感动得热泪盈眶:“陛下,皇后娘娘,大乾的恩情,我们回纥永世不忘!等我们的桑蚕产业发展起来,我一定会带着最精美的蚕丝制品,再来拜访大乾!”
风澈拉着阿依古丽的手,舍不得松开:“阿依古丽,你一定要再来啊!我还要教你摘桑果,给你酿桑果酒!”
阿依古丽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绣着回纥花纹的小荷包,递给风澈:“这是我亲手绣的,送给你,里面装着我们回纥的香料,能提神醒脑。我一定会再来的,到时候我们一起在桑园里放风筝!”
源溪也送给阿依古丽一本自己画的“桑蚕成长图册”,上面画着蚕宝宝从卵到成虫的全过程,还标注了回纥语:“这是我特意为你画的,希望能帮到你们。以后我们可以通过忆融屏联系,我会把新的养蚕技术告诉你。”
送别了乌力罕一行,长乐宫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桑园里的热闹依旧。百姓们忙着采摘最后一批桑叶,收获蚕茧,缫丝织布,准备把精美的蚕丝制品运往各地。御膳房里,师傅们用新收获的桑果做了大量的桑果糕、桑果酱和桑果酒,一部分留给宫里食用,一部分送给百姓,还有一部分装船运往邻国,让更多人品尝到大乾的桑果美味。
风澈和源溪开始忙着整理这一年的桑蚕资料。风澈负责收集百姓们的反馈,把大家对新工具、新蚕种的建议记下来;源溪则负责整理图纸和图谱,把缫丝车、织布机的改良方法,还有染色、绣花的技巧,一一汇总成册,打算交给工部,推广到全国。
花汐的绣技培训班也迎来了丰收,绣娘们都能独立完成精美的蚕丝绣品,有的绣娘还自己开了绣坊,专门售卖蚕丝绣品,生意十分红火。王阿婆的桑蚕灯笼也成了畅销品,不仅在大乾热销,还通过商队卖到了邻国,很多人都喜欢这种带着桑香的灯笼。
深秋的一个午后,慕容冷和凤染霜带着风澈、源溪,还有守苗爷爷、陈老伯、花汐等人,来到李村的桑园。此时的桑园,桑叶已基本落尽,枝头挂满了饱满的桑果,百姓们正忙着采摘桑果,收获蚕茧,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张老伯看到他们,笑着迎上来:“陛下,皇后娘娘,你们可来了!今年的秋蚕收成特别好,缫出的丝比往年多了三成,织出的布都被商人们抢订一空,我们赚了不少银子呢!”他指着不远处的新房子,“您看,村里好多百姓都盖了新房子,还买了新家具,这都是托了桑蚕产业的福啊!”
凤染霜看着村里的新房子,心里满是欣慰:“张老伯,这都是大家勤劳的结果。以后我们还要继续改良桑苗和蚕种,改进工具和技术,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守苗爷爷蹲在桑树下,抚摸着刚种下的桑树苗:“明年春天,我们就把共植维度的‘四季桑’种在这里,再引进‘彩丝蚕’,到时候,百姓们一年四季都能采桑养蚕,收入会更高。”
陈老伯也笑着说:“我已经和工部商量好了,明年要改良一批更省力的织布机,还要教大家织新的花纹,让我们大乾的蚕丝制品更受欢迎。”
花汐则指着远处的绣坊:“我打算在村里开一个蚕丝绣品加工厂,把村里的绣娘们都集中起来,统一制作、统一销售,这样既能保证绣品的质量,又能让绣娘们赚更多的钱。”
慕容冷点点头,目光扫过满院的丰收景象,语气坚定地说:“好!明年,我们要让大乾的桑蚕产业更上一层楼,不仅要在国内推广,还要和更多的国家合作,让大乾的蚕丝制品传遍天下,让百姓们都能靠桑蚕过上富足的生活!”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桑园里,洒在百姓们的笑脸上,洒在满载蚕茧的竹篮上。风澈和源溪提着装满桑果的竹篮,在桑园里奔跑,笑声像银铃一样回荡。凤染霜靠在慕容冷的肩头,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大乾的桑蚕事业,就像这深秋的桑果一样,饱满而醇厚,而这份丰收的喜悦,会伴随着温暖的秋风,传递到大乾的每一个角落,一年又一年,生生不息。
冬日的长乐宫,被一层薄薄的白雪覆盖,廊下的桑蚕灯笼依旧亮着,暖黄的灯光透过积雪,映出淡淡的光晕。凤染霜坐在书房里,手里拿着花汐刚送来的蚕丝绣屏,上面绣着“桑蚕四季图”——春的桑芽、夏的蚕宝宝、秋的蚕茧、冬的织布,栩栩如生,色彩鲜艳。
“娘娘,御膳房做了您爱吃的桑果糕,还有刚温好的桑果酒。”春桃端着食盘走进来,笑着说,“小殿下和源溪姑娘在院子里堆雪人呢,还说要堆一个蚕宝宝形状的雪人。”
凤染霜放下绣屏,走到窗边,只见风澈和源溪正忙着堆雪人,两人的小脸冻得通红,却依旧兴致勃勃。风澈用桑枝做雪人的胳膊,用黑炭做眼睛,源溪则用红丝绒做雪人的嘴巴,一个可爱的蚕宝宝雪人很快就堆好了。
“娘!你看我们堆的蚕宝宝雪人!”风澈看到凤染霜,兴奋地挥手喊道。
凤染霜笑着点头,心里满是暖意。她知道,这个冬天,因为有桑果酒、桑果酱和满仓的蚕丝,百姓们的日子会格外温暖。而等到明年春天,桑园里又会抽出新的嫩芽,蚕宝宝会再次破卵而出,大乾的桑蚕故事,也会在新的一年里,续写更多的温暖与希望。
慕容冷走进书房,从身后抱住凤染霜,下巴抵在她的肩头:“在想什么?”
“在想明年的桑园,”凤染霜转过身,看着他的眼睛,“想明年的蚕宝宝,想百姓们丰收时的笑脸。”
慕容冷笑了,握紧她的手:“放心吧,明年的桑蚕事业,一定会更好。我们还要在各地建更多的桑蚕工坊,教更多的百姓种桑养蚕,让大乾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飘着桑香,都能充满希望。”
窗外的雪还在下,廊下的灯笼依旧亮着,桑香和酒香混在一起,飘在长乐宫的每一个角落。凤染霜靠在慕容冷的怀里,听着窗外孩子们的笑声,心里满是安宁。她知道,只要他们携手同行,大乾的日子,就会像这蚕丝一样,柔韧而温暖,织出一幅又一幅幸福的画卷,永远延续下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最新章节,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最新章节,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