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的阴影缠绕在心头,与连日来过度耗神带来的疲惫里应外合,终于彻底冲垮了陈墨白勉力维持的防线。
那晚之后,他彻底病倒了。
高烧不退,意识时常模糊,陷入各种光怪陆离、冰冷黏腻的噩梦之中。他时而感觉自己被困在那辆冰冷的冷藏车里,周围是无数哭泣的器物;时而又仿佛回到码头,那粒子弹带着尖啸射向母亲的照片;更多的时候,是一个没有面孔的黑影(“先生”)站在无尽的黑暗里,冷漠地注视着他,无数双带着“山鬼”标记的眼睛在黑夜里闪烁……
生理上的病痛尚可忍受,但那种精神上的侵蚀和负面情绪的反复冲刷,却让他倍感煎熬。仿佛灵魂被扔进了一个巨大的、充满怨念和恐惧的情绪染缸,难以自拔。
林清瑶见状,心急如焚。她果断向单位和安全屋的联络人说明了情况,请求了一位绝对可靠的医生朋友上门诊视。诊断结果是重感冒引发的高烧和神经性衰弱,但医生也隐晦地提到,病人似乎承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需要静养和疏导。
于是,陈墨白被允许暂时留在安全屋休养,林清瑶则几乎放下了所有其他工作,主动承担起了照料他的责任。
安全屋的条件算不上多好,但林清瑶却将其收拾得井井有条。她带来了自己的笔记本和一堆文献,一边继续研究“鬼工门”的线索,一边时刻关注着陈墨白的状况。
喂药、量体温、换额头的湿毛巾、熬煮清淡的粥……她做得细致而自然,丝毫没有大小姐的娇气。当陈墨白被噩梦惊醒,浑身冷汗地喘息时,总是她第一时间打开柔和的床头灯,递上一杯温水,用冷静却令人安心的话语安抚他。
“没事了,只是梦。”
“烧快退了,很快会好起来的。”
“我就在外面,有事叫我。”
她的存在本身,就像一剂安定人心的良药。她没有过多地追问那些噩梦的细节,只是用一种平静而坚定的陪伴,无声地告诉陈墨白: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
陈墨白昏昏沉沉中,时常能感受到她轻手轻脚进来查看的动静,能闻到空气中淡淡的、属于她的清新香气,能听到外面客厅里她敲击键盘和翻阅纸张的细微声响。这些日常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声音,奇异地抵消了一部分那些冰冷诡异的噩梦带来的恐惧感。
几天后,高烧渐退,陈墨白的精神稍微好了一些,但情绪依旧低落,整个人像是被抽空了力气,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甚至有些抗拒再去触碰任何古物,那些东西总会让他下意识地联想到那些负面的情绪碎片。
林清瑶看在眼里,没有说太多安慰的空话。她只是在他能坐起来的时候,找来一些轻松的电影或纪录片一起看,偶尔聊些学术圈里的趣事,或者不着边际地讨论些历史谜题,刻意避开那些沉重的话题。
有一次,陈墨白看着她为自己忙前忙后整理书籍的侧影,忍不住低声道:“清瑶……谢谢你。这些本来不该你来做……我是不是很没用?”
林清瑶转过身,扶了扶眼镜,表情认真得有些可爱:“陈墨白同志,首先,保护重要‘涉案人员’兼‘学术合作伙伴’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属于合理分工。其次,”她语气稍微放缓,带着一丝极浅的笑意,“论起在潘家园捡漏砍价、跟造假贩子斗智斗勇,我可能不如你;但论起照顾病人和整理文献,你显然不如我。各有所长,谈不上谁没用。”
她这番带着几分学术式严谨又有点幽默的回答,让陈墨白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扯了扯嘴角,多日来积郁的心情似乎松动了一丝。
还有一次,夜里陈墨白又梦到那两枚刀币上附着的绝望情绪,惊醒后心慌得厉害。林清瑶听到动静进来,没有开大灯,只是坐在床边的椅子上,轻声说:“睡不着的话,要不要听听音乐?或者……我给你读点东西?我导师刚发来一些关于明代匠户制度的史料,有点枯燥,可能比较助眠。”
陈墨白哑然失笑,却在那种笨拙的关心里感到一阵暖意:“好啊……听听枯燥的史料也不错。”
于是,在柔和的夜灯下,林清瑶用她清晰平和的嗓音,读起了那些佶屈聱牙的文言史料。她的声音仿佛有种魔力,渐渐驱散了那些盘踞在脑海里的冰冷嘶嚎。陈墨白听着听着,心神逐渐安宁,再次沉沉睡去,这一次,没有再做噩梦。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林清瑶悉心的照料和陪伴下,陈墨白的身心都在一点点恢复。
不知不觉间,一种微妙而亲近的氛围在两人之间流转。目光交接时,会多停留一秒;偶尔的手指触碰,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迅速弹开;闲聊的话题,也从单纯的案情和学术,偶尔会延伸到彼此的过去和一些不着边际的幻想。
共历生死危局,又经病榻相伴,有些情感,早已悄然滋生,只是在此刻静谧的休养时光里,找到了破土而出的契机。
这天下午,阳光很好。陈墨白精神好了许多,靠在床头看书。林清瑶坐在窗边的桌子前整理笔记。
金三钱忽然晃悠着来了,手里还提着一罐不知从哪里搞来的土蜂蜜。老头儿进门瞅了瞅陈墨白的脸色,又瞥了一眼正在倒水的林清瑶,鼻子里哼了一声:“啧,小子脸色好看多了嘛。看来有人照顾就是不一样啊。”
林清瑶耳根微微泛红,假装没听见,把水杯递给陈墨白。
陈墨白也有些不好意思,接过蜂蜜:“金爷,您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死透了没有。”金三钱一如既往的嘴欠,自顾自拖了把椅子坐下,“顺便告诉你一声,外面因为你,都快闹翻天了。”
“因为我?”陈墨白一怔。
“不然呢?”金三钱翻个白眼,“‘猎魈’行动虽然没公开你们俩,但那批东西是真的,抓的人也是真的。风声早就漏出去了,现在琉璃厂那边人心惶惶,不少之前跟‘翰墨雅集’有牵连的、卖过高仿‘鬼货’的,都夹起尾巴做人了。听说上面要下大力气整顿,以后啊,想靠歪门邪道吃饭,难喽!”
这消息让陈墨白精神一振。虽然“先生”还未落网,但他们的行动,确实实实在在地撼动了那个黑暗的角落,带来了一些积极的改变。
“这就叫,病秧子躺倒,江湖变色。”金三钱调侃了一句,站起身,“行啦,看你一时半会死不了,我也懒得伺候。蜂蜜记得喝,走了。”
老头儿来得突然,走得也干脆。
那晚之后,他彻底病倒了。
高烧不退,意识时常模糊,陷入各种光怪陆离、冰冷黏腻的噩梦之中。他时而感觉自己被困在那辆冰冷的冷藏车里,周围是无数哭泣的器物;时而又仿佛回到码头,那粒子弹带着尖啸射向母亲的照片;更多的时候,是一个没有面孔的黑影(“先生”)站在无尽的黑暗里,冷漠地注视着他,无数双带着“山鬼”标记的眼睛在黑夜里闪烁……
生理上的病痛尚可忍受,但那种精神上的侵蚀和负面情绪的反复冲刷,却让他倍感煎熬。仿佛灵魂被扔进了一个巨大的、充满怨念和恐惧的情绪染缸,难以自拔。
林清瑶见状,心急如焚。她果断向单位和安全屋的联络人说明了情况,请求了一位绝对可靠的医生朋友上门诊视。诊断结果是重感冒引发的高烧和神经性衰弱,但医生也隐晦地提到,病人似乎承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需要静养和疏导。
于是,陈墨白被允许暂时留在安全屋休养,林清瑶则几乎放下了所有其他工作,主动承担起了照料他的责任。
安全屋的条件算不上多好,但林清瑶却将其收拾得井井有条。她带来了自己的笔记本和一堆文献,一边继续研究“鬼工门”的线索,一边时刻关注着陈墨白的状况。
喂药、量体温、换额头的湿毛巾、熬煮清淡的粥……她做得细致而自然,丝毫没有大小姐的娇气。当陈墨白被噩梦惊醒,浑身冷汗地喘息时,总是她第一时间打开柔和的床头灯,递上一杯温水,用冷静却令人安心的话语安抚他。
“没事了,只是梦。”
“烧快退了,很快会好起来的。”
“我就在外面,有事叫我。”
她的存在本身,就像一剂安定人心的良药。她没有过多地追问那些噩梦的细节,只是用一种平静而坚定的陪伴,无声地告诉陈墨白: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
陈墨白昏昏沉沉中,时常能感受到她轻手轻脚进来查看的动静,能闻到空气中淡淡的、属于她的清新香气,能听到外面客厅里她敲击键盘和翻阅纸张的细微声响。这些日常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声音,奇异地抵消了一部分那些冰冷诡异的噩梦带来的恐惧感。
几天后,高烧渐退,陈墨白的精神稍微好了一些,但情绪依旧低落,整个人像是被抽空了力气,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甚至有些抗拒再去触碰任何古物,那些东西总会让他下意识地联想到那些负面的情绪碎片。
林清瑶看在眼里,没有说太多安慰的空话。她只是在他能坐起来的时候,找来一些轻松的电影或纪录片一起看,偶尔聊些学术圈里的趣事,或者不着边际地讨论些历史谜题,刻意避开那些沉重的话题。
有一次,陈墨白看着她为自己忙前忙后整理书籍的侧影,忍不住低声道:“清瑶……谢谢你。这些本来不该你来做……我是不是很没用?”
林清瑶转过身,扶了扶眼镜,表情认真得有些可爱:“陈墨白同志,首先,保护重要‘涉案人员’兼‘学术合作伙伴’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属于合理分工。其次,”她语气稍微放缓,带着一丝极浅的笑意,“论起在潘家园捡漏砍价、跟造假贩子斗智斗勇,我可能不如你;但论起照顾病人和整理文献,你显然不如我。各有所长,谈不上谁没用。”
她这番带着几分学术式严谨又有点幽默的回答,让陈墨白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扯了扯嘴角,多日来积郁的心情似乎松动了一丝。
还有一次,夜里陈墨白又梦到那两枚刀币上附着的绝望情绪,惊醒后心慌得厉害。林清瑶听到动静进来,没有开大灯,只是坐在床边的椅子上,轻声说:“睡不着的话,要不要听听音乐?或者……我给你读点东西?我导师刚发来一些关于明代匠户制度的史料,有点枯燥,可能比较助眠。”
陈墨白哑然失笑,却在那种笨拙的关心里感到一阵暖意:“好啊……听听枯燥的史料也不错。”
于是,在柔和的夜灯下,林清瑶用她清晰平和的嗓音,读起了那些佶屈聱牙的文言史料。她的声音仿佛有种魔力,渐渐驱散了那些盘踞在脑海里的冰冷嘶嚎。陈墨白听着听着,心神逐渐安宁,再次沉沉睡去,这一次,没有再做噩梦。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林清瑶悉心的照料和陪伴下,陈墨白的身心都在一点点恢复。
不知不觉间,一种微妙而亲近的氛围在两人之间流转。目光交接时,会多停留一秒;偶尔的手指触碰,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迅速弹开;闲聊的话题,也从单纯的案情和学术,偶尔会延伸到彼此的过去和一些不着边际的幻想。
共历生死危局,又经病榻相伴,有些情感,早已悄然滋生,只是在此刻静谧的休养时光里,找到了破土而出的契机。
这天下午,阳光很好。陈墨白精神好了许多,靠在床头看书。林清瑶坐在窗边的桌子前整理笔记。
金三钱忽然晃悠着来了,手里还提着一罐不知从哪里搞来的土蜂蜜。老头儿进门瞅了瞅陈墨白的脸色,又瞥了一眼正在倒水的林清瑶,鼻子里哼了一声:“啧,小子脸色好看多了嘛。看来有人照顾就是不一样啊。”
林清瑶耳根微微泛红,假装没听见,把水杯递给陈墨白。
陈墨白也有些不好意思,接过蜂蜜:“金爷,您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死透了没有。”金三钱一如既往的嘴欠,自顾自拖了把椅子坐下,“顺便告诉你一声,外面因为你,都快闹翻天了。”
“因为我?”陈墨白一怔。
“不然呢?”金三钱翻个白眼,“‘猎魈’行动虽然没公开你们俩,但那批东西是真的,抓的人也是真的。风声早就漏出去了,现在琉璃厂那边人心惶惶,不少之前跟‘翰墨雅集’有牵连的、卖过高仿‘鬼货’的,都夹起尾巴做人了。听说上面要下大力气整顿,以后啊,想靠歪门邪道吃饭,难喽!”
这消息让陈墨白精神一振。虽然“先生”还未落网,但他们的行动,确实实实在在地撼动了那个黑暗的角落,带来了一些积极的改变。
“这就叫,病秧子躺倒,江湖变色。”金三钱调侃了一句,站起身,“行啦,看你一时半会死不了,我也懒得伺候。蜂蜜记得喝,走了。”
老头儿来得突然,走得也干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触物鉴宝,一眼千年,触物鉴宝,一眼千年最新章节,触物鉴宝,一眼千年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触物鉴宝,一眼千年,触物鉴宝,一眼千年最新章节,触物鉴宝,一眼千年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