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钱带来的消息,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瞬间在陈墨白和林清瑶心中漾开涟漪。他们身处安全屋,几乎与外界隔绝,全然不知一场因他们而起的风暴,正席卷着整个古玩行当,尤其是风暴眼的中心琉璃厂。
几天后,陈墨白身体大致康复,但为确保万无一失,他和林清瑶仍暂居安全屋,只是不再完全与世隔绝。他忍不住打开那个许久未用的、充斥着各种行业群和朋友圈的手机。
刹那间,信息提示音如同爆豆般响个不停,屏幕被无数条未读消息和推送新闻刷满。
粗略一扫,几乎全是与“津门大案”、“行业整顿”、“琉璃厂地震”相关的关键词!
《重磅!警方联合文物部门破获特大文物走私造假案,案值惊人!》
《风暴来袭!古玩行业迎来最强监管,多家店铺停业自查!》
《琉璃厂多名资深从业者被带走调查,疑涉惊天大案!》
《行业协会紧急发声:呼吁诚信经营,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各种标题触目惊心,虽然报道依旧隐去了核心细节和“猎魈”行动代号,但字里行间透出的肃杀之气,已然扑面而来。
陈墨白点开几个熟悉的行业群,里面更是炸开了锅。
“听说了吗?老赵家的店昨晚被贴封条了!”
“何止老赵!‘聚宝阁’的刘掌柜、‘雅韵堂’的李老师傅,都被请去‘喝茶’了!到现在还没回来!”
“我的天……这次动真格的了?不是说就走了几件高仿吗?至于这么大阵仗?”
“屁的高仿!内部消息,涉及真品!而且是国宝级!不然能惊动上面联合行动?”
“好像跟一个叫什么‘翰墨雅集’的公司有关?这公司以前没怎么听说过啊?”
“水深着呢!据说背后牵扯大了去了!这回是撞枪口上了!”
“哎,这几天生意都没法做了,天天有穿制服的上门检查,登记备案,弄得人心惶惶。”
“可不是嘛!我店里那几件稍微‘悬乎’点的东西,赶紧都收起来了,免得惹麻烦。”
群里议论纷纷,有恐慌,有猜测,有幸灾乐祸,也有兔死狐悲的唏嘘。往日里交流捡漏心得、炫耀新收宝贝的热闹气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人人自危的紧张感。
林清瑶也看着自己学术圈和文博系统的内部通讯群,里面的消息则更偏向专业层面。
“……要求各馆立即开展库存文物复核,尤其是来源存疑、早年入藏的器物,要重新进行科技检测和专家会诊……”
“……重点排查与‘翰墨雅集’、‘宝昌拍卖’等涉案机构有过业务往来的记录……”
“……行业协会正在拟定新的从业人员诚信档案和黑名单制度,这次要动真格的了……”
“……听说好几个项目的经费审批都暂停了,要等这波风头过去……”
“看来,这次是真的刮起了一场风暴。”林清瑶放下手机,语气有些复杂。风暴源于他们的努力,但看到行业如此震荡,心情难免有些沉重。
“乱世用重典。”陈墨白倒是看得更开些,他想起自己刚入行时见过的那些坑蒙拐骗、真假混杂的乱象,想起那些被赝品坑得倾家荡产的收藏爱好者,“这潭水浑了不是一天两天了,不狠狠搅一搅,沉在水底的淤泥和垃圾永远上不来。阵痛是难免的,但长远看,是好事。”
正说着,金三钱晃悠着又来了,依旧是那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模样。
“哟,能下地了?气色还行。”老头儿打量了一下陈墨白,随即啧啧道,“外头可是热闹透喽!你们是没看见,这两天琉璃厂街面儿上,冷清得能跑马!那些平时吆五喝六、满嘴跑火车的家伙,一个个缩得跟鹌鹑似的!”
他自个儿倒了杯水,绘声绘色地讲起来:“东头那家‘古韵斋’,仗着跟以前津门那边有点关系,没少倒腾‘鬼货’,昨天直接被抄了底!老板当时那脸白的,跟擦了粉似的!”
“还有西边那个专做‘旧仿’的老油条,吓得连夜把家里那点看家底儿的做旧工具都给扔护城河里了,哈哈!”
“行业协会那帮老头子,平时就会和稀泥,这会儿急了,跳着脚嚷嚷要‘自查自纠’、‘刮骨疗毒’,早干嘛去了?”
金三钱话语里带着惯有的嘲讽,但眼神里却透着一丝快意。他对这个行当里藏污纳垢的现象,早已深恶痛绝。
“不过啊,”他话锋一转,压低了些声音,“水搅浑了,是能摸鱼,但也容易惊了老王八。你们俩最近还是消停点,尤其你小子,”他指着陈墨白,“‘陈一眼’这名头现在太扎眼,没事少在琉璃厂晃荡,免得被那些折了财路的红眼鬼惦记上。”
陈墨白和林清瑶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接下来的几天,通过各种渠道反馈来的消息越来越多。官方雷厉风行的整顿措施一项项落地:
多家涉嫌销售非法文物或与涉案机构有密切往来的店铺被查封、停业整顿。
数十名有不良记录的从业者被带走调查,情节严重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行业协会迅速出台了更为严格的行业自律规范和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要求所有商户签署诚信经营承诺书。
各大拍卖行、古玩市场都加强了拍品和商户的审核力度,一时间,市场上的“生坑货”、“一眼假”数量锐减。
文物部门也借此东风,推动了对公立博物馆藏品来源的梳理和复核工作。
整个行业,尤其是琉璃厂,可谓经历了一场彻彻底底的“大地震”。往日那种真假难辨、鱼龙混杂、靠“眼力”和“运气”吃饭的混沌氛围为之一清,虽然变得有些冷清和压抑,却也多了几分规矩和敬畏。
这场整顿,无疑刮掉了很多腐肉,让行业肌体健康了不少。
但陈墨白和金三钱都清楚,这并不意味着“先生”和他的“鬼工门”就此消失了。他们只是像受伤的毒蛇,缩回了更深的洞穴,舔舐伤口,等待时机。那些最核心的造假技术、隐藏更深的销售渠道、以及那个神秘的“先生”本人,依然隐藏在阳光照不到的阴影里。
风暴洗刷了表面,但深水区的暗流,依旧汹涌。
不过,经此一役,陈墨白的心态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凭着特殊能力在古玩行里闯荡的个体户,他亲身参与并推动了这场变革,真正感受到了自己所能带来的影响。
能力所带来的,不仅是鉴宝辨伪的便利,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几天后,陈墨白身体大致康复,但为确保万无一失,他和林清瑶仍暂居安全屋,只是不再完全与世隔绝。他忍不住打开那个许久未用的、充斥着各种行业群和朋友圈的手机。
刹那间,信息提示音如同爆豆般响个不停,屏幕被无数条未读消息和推送新闻刷满。
粗略一扫,几乎全是与“津门大案”、“行业整顿”、“琉璃厂地震”相关的关键词!
《重磅!警方联合文物部门破获特大文物走私造假案,案值惊人!》
《风暴来袭!古玩行业迎来最强监管,多家店铺停业自查!》
《琉璃厂多名资深从业者被带走调查,疑涉惊天大案!》
《行业协会紧急发声:呼吁诚信经营,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各种标题触目惊心,虽然报道依旧隐去了核心细节和“猎魈”行动代号,但字里行间透出的肃杀之气,已然扑面而来。
陈墨白点开几个熟悉的行业群,里面更是炸开了锅。
“听说了吗?老赵家的店昨晚被贴封条了!”
“何止老赵!‘聚宝阁’的刘掌柜、‘雅韵堂’的李老师傅,都被请去‘喝茶’了!到现在还没回来!”
“我的天……这次动真格的了?不是说就走了几件高仿吗?至于这么大阵仗?”
“屁的高仿!内部消息,涉及真品!而且是国宝级!不然能惊动上面联合行动?”
“好像跟一个叫什么‘翰墨雅集’的公司有关?这公司以前没怎么听说过啊?”
“水深着呢!据说背后牵扯大了去了!这回是撞枪口上了!”
“哎,这几天生意都没法做了,天天有穿制服的上门检查,登记备案,弄得人心惶惶。”
“可不是嘛!我店里那几件稍微‘悬乎’点的东西,赶紧都收起来了,免得惹麻烦。”
群里议论纷纷,有恐慌,有猜测,有幸灾乐祸,也有兔死狐悲的唏嘘。往日里交流捡漏心得、炫耀新收宝贝的热闹气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人人自危的紧张感。
林清瑶也看着自己学术圈和文博系统的内部通讯群,里面的消息则更偏向专业层面。
“……要求各馆立即开展库存文物复核,尤其是来源存疑、早年入藏的器物,要重新进行科技检测和专家会诊……”
“……重点排查与‘翰墨雅集’、‘宝昌拍卖’等涉案机构有过业务往来的记录……”
“……行业协会正在拟定新的从业人员诚信档案和黑名单制度,这次要动真格的了……”
“……听说好几个项目的经费审批都暂停了,要等这波风头过去……”
“看来,这次是真的刮起了一场风暴。”林清瑶放下手机,语气有些复杂。风暴源于他们的努力,但看到行业如此震荡,心情难免有些沉重。
“乱世用重典。”陈墨白倒是看得更开些,他想起自己刚入行时见过的那些坑蒙拐骗、真假混杂的乱象,想起那些被赝品坑得倾家荡产的收藏爱好者,“这潭水浑了不是一天两天了,不狠狠搅一搅,沉在水底的淤泥和垃圾永远上不来。阵痛是难免的,但长远看,是好事。”
正说着,金三钱晃悠着又来了,依旧是那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模样。
“哟,能下地了?气色还行。”老头儿打量了一下陈墨白,随即啧啧道,“外头可是热闹透喽!你们是没看见,这两天琉璃厂街面儿上,冷清得能跑马!那些平时吆五喝六、满嘴跑火车的家伙,一个个缩得跟鹌鹑似的!”
他自个儿倒了杯水,绘声绘色地讲起来:“东头那家‘古韵斋’,仗着跟以前津门那边有点关系,没少倒腾‘鬼货’,昨天直接被抄了底!老板当时那脸白的,跟擦了粉似的!”
“还有西边那个专做‘旧仿’的老油条,吓得连夜把家里那点看家底儿的做旧工具都给扔护城河里了,哈哈!”
“行业协会那帮老头子,平时就会和稀泥,这会儿急了,跳着脚嚷嚷要‘自查自纠’、‘刮骨疗毒’,早干嘛去了?”
金三钱话语里带着惯有的嘲讽,但眼神里却透着一丝快意。他对这个行当里藏污纳垢的现象,早已深恶痛绝。
“不过啊,”他话锋一转,压低了些声音,“水搅浑了,是能摸鱼,但也容易惊了老王八。你们俩最近还是消停点,尤其你小子,”他指着陈墨白,“‘陈一眼’这名头现在太扎眼,没事少在琉璃厂晃荡,免得被那些折了财路的红眼鬼惦记上。”
陈墨白和林清瑶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接下来的几天,通过各种渠道反馈来的消息越来越多。官方雷厉风行的整顿措施一项项落地:
多家涉嫌销售非法文物或与涉案机构有密切往来的店铺被查封、停业整顿。
数十名有不良记录的从业者被带走调查,情节严重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行业协会迅速出台了更为严格的行业自律规范和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要求所有商户签署诚信经营承诺书。
各大拍卖行、古玩市场都加强了拍品和商户的审核力度,一时间,市场上的“生坑货”、“一眼假”数量锐减。
文物部门也借此东风,推动了对公立博物馆藏品来源的梳理和复核工作。
整个行业,尤其是琉璃厂,可谓经历了一场彻彻底底的“大地震”。往日那种真假难辨、鱼龙混杂、靠“眼力”和“运气”吃饭的混沌氛围为之一清,虽然变得有些冷清和压抑,却也多了几分规矩和敬畏。
这场整顿,无疑刮掉了很多腐肉,让行业肌体健康了不少。
但陈墨白和金三钱都清楚,这并不意味着“先生”和他的“鬼工门”就此消失了。他们只是像受伤的毒蛇,缩回了更深的洞穴,舔舐伤口,等待时机。那些最核心的造假技术、隐藏更深的销售渠道、以及那个神秘的“先生”本人,依然隐藏在阳光照不到的阴影里。
风暴洗刷了表面,但深水区的暗流,依旧汹涌。
不过,经此一役,陈墨白的心态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凭着特殊能力在古玩行里闯荡的个体户,他亲身参与并推动了这场变革,真正感受到了自己所能带来的影响。
能力所带来的,不仅是鉴宝辨伪的便利,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触物鉴宝,一眼千年,触物鉴宝,一眼千年最新章节,触物鉴宝,一眼千年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触物鉴宝,一眼千年,触物鉴宝,一眼千年最新章节,触物鉴宝,一眼千年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