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王姜宸所奏革新医道之事,思虑周详,裨益国本,深慰朕心,准其所请。
江南东道上下官员,务必倾力辅佐,鼎力促成。一应相关事务,许瑞王酌情独断,无需事事奏请。”
一字一句,与当日长生殿中婉贵妃所言分毫不差,字里行间,皆是褒奖与重托。
可谓是皇恩浩荡,信任有加。
府中上下人等跪了一地,听得心潮澎湃。
姜宸此时已换上了一身亲王冕服,头戴九旒冕,玄衣纁裳,纹饰庄严。
默默地跪在最前方,听着这封圣旨内容,心底不可避免的升腾起浓浓的震惊。
“瑞王殿下,圣旨已毕,请您快领旨谢恩罢。”
闻言,他压下心中的波澜,神色平静的站起来,整了整衣冠,随即走到香案前,撩起冕服下摆,再次跪倒。
“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从容叩首,双手接过那卷圣旨,分量很轻,可里头的内容却又重若千钧,象征着一份泼天的权柄。
一套流程走完,宣旨太监及一众仪仗被客客气气地请去用茶。
府内凝重的气氛这才为之一松,其余人等也尽皆起身,各自散去。
姜宸正欲回去换下这身繁琐的冕服,接着去给小青蛇绾发插簪,顺便揣摩一下这道旨意背后更深层的意味。
可这时,王伴伴又脚步匆匆地过来,脸上带着一种混合了然与谨慎的神情,低声道:
“殿下,李宣成来了。车驾就在府门外,说是听闻天使上门,特来向殿下道贺。”
姜宸眉梢微挑,道贺?
天使前脚过来,他后脚也来了。
这哪是道贺,分明是见下了明旨,前来表态站队了。
“让他去花厅候着,本王换身衣服便过去。”
“是。”王伴伴心领神会,躬身退下。
约莫一炷香后,姜宸换了一身常服,不紧不慢地踱步至花厅。
此时的花厅内,李宣成并未安坐,而是在厅堂中负手踱步,看似欣赏壁上的字画,但眉宇间却残留着一丝尚未完全敛去的复杂神色。
有轻松,有决断,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
听到脚步声,他立刻转身,脸上瞬间涌起恰到好处的恭谨与热情的笑容,快步迎上前,深深一揖: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陛下明鉴万里,对殿下所奏之事如此看重,许以独断之权。实乃江东百姓之福,更是殿下宏图得展之吉兆啊!”
姜宸虚扶一下,笑容温和:“抚台大人消息灵通。本王也是刚接旨,抚台便到了。”
李宣成面不改色,笑道:“殿下见笑,天使仪仗招摇过市,臣想不知也难。
得知此等天大的喜讯,臣岂敢怠慢,自然要第一时间赶来为殿下贺喜,并聆听殿下示下。”
“抚台言重了,哪里称得上示下?不过是皇兄信重,委以重任,本王唯有殚精竭虑,以期不负圣恩罢了。抚台请坐。”
“谢过殿下。”
桌上早已备好了两盏茶。
李宣成落座之后,却并未去碰那茶杯,而是身体微微前倾,
“前些日子得闻殿下畅谈医道革新之伟略,臣回去之后,思之再三,只觉得心潮澎湃。深感殿下此举非但利国利民,更是为我江东开创百年未有之新局。”
他语气诚恳,仿佛真的被那宏图彻底折服:“不瞒殿下,臣之前确有些许顾虑,主要是担心此事牵扯太广,阻力不小。
但如今陛下圣旨已下,明令支持,殿下更是有临机独断之权。臣若再瞻前顾后,岂非不识时务,辜负圣恩,更是愧对殿下的一片为国为民之心?”
“........”
姜宸慢条斯理地用杯盖拂了拂茶沫,并未打断他,只是静静听着。
等了一阵,见这位殿下依旧不言,李宣成在心里暗骂一句不见兔子不撒鹰,随即表明态度:
“臣今日前来,一是道贺,二则是要向殿下表明心迹。自此之后,殿下但有所命,我巡抚衙门上下,必将全力以赴,鼎力支持!
江东一道各级官员,臣也会尽力协调,务必使殿下政令畅通,无人敢阳奉阴违!”
一番话说得斩钉截铁,充满了效忠之意。
比起当初湖心亭里的犹豫权衡,简直是天壤之别。
姜宸这才放下茶盏,笑容和煦,“有抚台这番话,本王便安心了。此事千头万绪,确实离不开抚台及江东诸公的支持。日后诸多事宜,还需我等同心同德,共克艰难。”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推心置腹:“至于之前所提的医药清吏司,本王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应当将其设在巡抚衙门之下,如此才便于协调。到时候还望抚台多多费心。”
这是投桃报李,也是巩固联盟。
李宣成闻言,心中最后一点不确定也彻底烟消云散,连忙起身行礼:“臣必当竭尽所能,为殿下分忧!”
“抚台快坐,你我之间何须这般多的礼数?”
“是。”
李宣成又再次坐下,随后才端起那杯茶喝了一口,又道:“殿下,这医道革新之初,百废待兴,想必需用银钱之处极多。不知殿下可有筹划?需不需要臣去协调度支司,以此筹措些银两?”
“......”
威信,政策是官府出,钱也从你们官府出?
财、权都出自官府,我特么不得处处受你们挟制?
怎么,想联合地方衙门玩架空?
姜宸摸不准这老东西是无心之言,还是有意试探,只是摆手笑道:
“抚台有心了。但这银钱来源本王上次便与抚台透露过,说是要吸引民间士绅,豪商巨贾共同出资。莫非抚台大人的记性这般差,已经将此事忘了?”
“.......”
李宣成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滞,顺势将茶杯放下,脸上笑容不变,“臣怎么可能会忘?臣方才之所以提议度支司,只是担心殿下初来乍到,筹措银钱或有难处,想着若能由官府先支应一些,殿下行事也能更从容些。也是一番好心。”
“.......”
姜宸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温和的笑容,至于这话是真是假,无所谓,他不在乎。
借机试探也好,好心询问也罢。
这对他而言都是个话柄,还是主动递过来的。
随后他轻轻点头,语气不轻不重的道:“噢,原来是这样。本王差点以为抚台大人是想拿捏财权,欲要架空本王呢。”
江南东道上下官员,务必倾力辅佐,鼎力促成。一应相关事务,许瑞王酌情独断,无需事事奏请。”
一字一句,与当日长生殿中婉贵妃所言分毫不差,字里行间,皆是褒奖与重托。
可谓是皇恩浩荡,信任有加。
府中上下人等跪了一地,听得心潮澎湃。
姜宸此时已换上了一身亲王冕服,头戴九旒冕,玄衣纁裳,纹饰庄严。
默默地跪在最前方,听着这封圣旨内容,心底不可避免的升腾起浓浓的震惊。
“瑞王殿下,圣旨已毕,请您快领旨谢恩罢。”
闻言,他压下心中的波澜,神色平静的站起来,整了整衣冠,随即走到香案前,撩起冕服下摆,再次跪倒。
“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从容叩首,双手接过那卷圣旨,分量很轻,可里头的内容却又重若千钧,象征着一份泼天的权柄。
一套流程走完,宣旨太监及一众仪仗被客客气气地请去用茶。
府内凝重的气氛这才为之一松,其余人等也尽皆起身,各自散去。
姜宸正欲回去换下这身繁琐的冕服,接着去给小青蛇绾发插簪,顺便揣摩一下这道旨意背后更深层的意味。
可这时,王伴伴又脚步匆匆地过来,脸上带着一种混合了然与谨慎的神情,低声道:
“殿下,李宣成来了。车驾就在府门外,说是听闻天使上门,特来向殿下道贺。”
姜宸眉梢微挑,道贺?
天使前脚过来,他后脚也来了。
这哪是道贺,分明是见下了明旨,前来表态站队了。
“让他去花厅候着,本王换身衣服便过去。”
“是。”王伴伴心领神会,躬身退下。
约莫一炷香后,姜宸换了一身常服,不紧不慢地踱步至花厅。
此时的花厅内,李宣成并未安坐,而是在厅堂中负手踱步,看似欣赏壁上的字画,但眉宇间却残留着一丝尚未完全敛去的复杂神色。
有轻松,有决断,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
听到脚步声,他立刻转身,脸上瞬间涌起恰到好处的恭谨与热情的笑容,快步迎上前,深深一揖: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陛下明鉴万里,对殿下所奏之事如此看重,许以独断之权。实乃江东百姓之福,更是殿下宏图得展之吉兆啊!”
姜宸虚扶一下,笑容温和:“抚台大人消息灵通。本王也是刚接旨,抚台便到了。”
李宣成面不改色,笑道:“殿下见笑,天使仪仗招摇过市,臣想不知也难。
得知此等天大的喜讯,臣岂敢怠慢,自然要第一时间赶来为殿下贺喜,并聆听殿下示下。”
“抚台言重了,哪里称得上示下?不过是皇兄信重,委以重任,本王唯有殚精竭虑,以期不负圣恩罢了。抚台请坐。”
“谢过殿下。”
桌上早已备好了两盏茶。
李宣成落座之后,却并未去碰那茶杯,而是身体微微前倾,
“前些日子得闻殿下畅谈医道革新之伟略,臣回去之后,思之再三,只觉得心潮澎湃。深感殿下此举非但利国利民,更是为我江东开创百年未有之新局。”
他语气诚恳,仿佛真的被那宏图彻底折服:“不瞒殿下,臣之前确有些许顾虑,主要是担心此事牵扯太广,阻力不小。
但如今陛下圣旨已下,明令支持,殿下更是有临机独断之权。臣若再瞻前顾后,岂非不识时务,辜负圣恩,更是愧对殿下的一片为国为民之心?”
“........”
姜宸慢条斯理地用杯盖拂了拂茶沫,并未打断他,只是静静听着。
等了一阵,见这位殿下依旧不言,李宣成在心里暗骂一句不见兔子不撒鹰,随即表明态度:
“臣今日前来,一是道贺,二则是要向殿下表明心迹。自此之后,殿下但有所命,我巡抚衙门上下,必将全力以赴,鼎力支持!
江东一道各级官员,臣也会尽力协调,务必使殿下政令畅通,无人敢阳奉阴违!”
一番话说得斩钉截铁,充满了效忠之意。
比起当初湖心亭里的犹豫权衡,简直是天壤之别。
姜宸这才放下茶盏,笑容和煦,“有抚台这番话,本王便安心了。此事千头万绪,确实离不开抚台及江东诸公的支持。日后诸多事宜,还需我等同心同德,共克艰难。”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推心置腹:“至于之前所提的医药清吏司,本王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应当将其设在巡抚衙门之下,如此才便于协调。到时候还望抚台多多费心。”
这是投桃报李,也是巩固联盟。
李宣成闻言,心中最后一点不确定也彻底烟消云散,连忙起身行礼:“臣必当竭尽所能,为殿下分忧!”
“抚台快坐,你我之间何须这般多的礼数?”
“是。”
李宣成又再次坐下,随后才端起那杯茶喝了一口,又道:“殿下,这医道革新之初,百废待兴,想必需用银钱之处极多。不知殿下可有筹划?需不需要臣去协调度支司,以此筹措些银两?”
“......”
威信,政策是官府出,钱也从你们官府出?
财、权都出自官府,我特么不得处处受你们挟制?
怎么,想联合地方衙门玩架空?
姜宸摸不准这老东西是无心之言,还是有意试探,只是摆手笑道:
“抚台有心了。但这银钱来源本王上次便与抚台透露过,说是要吸引民间士绅,豪商巨贾共同出资。莫非抚台大人的记性这般差,已经将此事忘了?”
“.......”
李宣成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滞,顺势将茶杯放下,脸上笑容不变,“臣怎么可能会忘?臣方才之所以提议度支司,只是担心殿下初来乍到,筹措银钱或有难处,想着若能由官府先支应一些,殿下行事也能更从容些。也是一番好心。”
“.......”
姜宸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温和的笑容,至于这话是真是假,无所谓,他不在乎。
借机试探也好,好心询问也罢。
这对他而言都是个话柄,还是主动递过来的。
随后他轻轻点头,语气不轻不重的道:“噢,原来是这样。本王差点以为抚台大人是想拿捏财权,欲要架空本王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白蛇:从截胡许仙开始,白蛇:从截胡许仙开始最新章节,白蛇:从截胡许仙开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白蛇:从截胡许仙开始,白蛇:从截胡许仙开始最新章节,白蛇:从截胡许仙开始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