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初四年的这个秋天。

  对于洛阳的公卿们而言,堪称多事之秋。

  先是夏末连场大雨,引发伊、洛溢流,房屋损毁,民人多死。

  尚未来得及缓一口气,南阳战局忽而急转直下。

  宛城多次告急,夏侯尚、徐晃战败、投降之类的传言不绝于耳。

  期间还夹杂着任城王曹彰和太尉贾诩两位重量级人物的薨逝。

  等洛阳宫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以拱卫京都的精锐中军南下救援。

  结果宛洛之间的方城通道,又被一个叫麋威的敌将给占了去。

  坏消息接二连三。

  令人应接不暇。

  以至于期间死了一个江夏太守文聘,辞了一个典农中郎将徐邈,都显得有点无足轻重了。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在七月末的朔日大朝会上,正在前线行军师事的侍中辛毗,忽然遥递奏表。

  请求不必等待大军集结完毕,而应尽快发兵抢占昆阳、叶县,以尽快打开方城通道。

  不出意外,此事迅速引发了新一轮的朝野热议。

  首先,从军事角度来说,兵贵神速肯定是占理的。

  也符合曹魏两代武将们一直以来的用兵风格。

  更别说辛毗这个提议,是得到宗室大将,同时也是曹仁病逝之后,名位最高的骠骑将军曹洪的附议。

  这件事能引起大范围讨论,本身就有曹洪的影响力在里面。

  但是,之所以还是有人敢公开反对曹洪。

  是因为这部精锐中军尽管是以救援南阳的名义出师,却不可能只是为了救援而救援。

  中军之所以为中军,是因其肩负着拱卫洛阳,保卫禁中天子的责任。

  承载着全天下最沉重的责任。

  实际上,这次出兵之所以启用曹洪为主将。

  除了因为当下洛阳确实没有其他足以压服中军各部将校的大将以外。

  更因为这位到底是姓曹的,还是当年跟随曹操起兵讨董的元宿老将。

  把这份重担交给他,天子和百官才能放心。

  曹丕本人倒是更喜欢曹真、曹休、夏侯尚这些年轻一代的“宗室”。

  但这不是曹休被俘虏了,夏侯尚被堵在南阳了。

  而关中那边根本离不开曹真吗?

  曹洪为将,本身就赋予了这支人马双重的责任。

  而众所周知

  求稳,就不可能快。

  求快,就必然要冒风险,要赌运气。

  偏偏洛阳和天子,是全天下最不能赌运气的地方。

  所以这种讨论一路自庙堂迅速蔓延至坊间,形成各种或激进或保守,但无可避免塞满了私货的观点。

  而这种明流暗流,最终又在七月的朔日朝上,重新回流到庙堂之上,引起更为广泛的讨论。

  以至于朝会流程一度难以正常维持下去。

  最后曹丕实在看得脑壳痛,干脆提早结束朝会。

  然后将几个重要的公卿,二千石,台阁要员单独留下议事。

  御史中丞徐庶作为“三独坐”之一,赫然在列。

  不过他自忖身份敏感,一直默然独坐一席,毫无主动发声的意思。

  这时司徒华歆作为百官之首,率先发表看法:

  “辛佐治诤而明军略,曹子廉勇而善用兵。臣不认为自己比此二者更明于军事,不敢妄言。”

  曹丕点点头,又看向司空王朗。

  后者立即道:

  “臣附议!”

  曹丕轻笑一声,不见失望。

  很快便转向万石之下的其他官员,道:

  “众卿不拘官品年位,有何想法,直说便是。”

  侍中刘晔早有腹稿,第一个上前: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应当通晓各种变化的利与害,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趋利避害。”

  “若遇到不合符实际情况的命令,即便是君命也有所不受。”

  “朝廷既然已经点了骠骑将军为将,又以辛佐治为军师,便是认可了这两人的勇略与智谋。”

  “如今大军远征在外,再去干涉前线将领的判断,并非明智的选择。”

  “还请陛下用人不疑!”

  刘晔侃侃而谈,观点一如既往地犀利而直白。

  徐庶听得暗自点头。

  但目光瞥到上首。

  不知是否错觉。

  总感觉那顶巍巍如岳的通天冠下,曹丕的面色似有不霁。

  未等他多想,下一位已经作声。

  刚刚升任尚书令,同时还兼有侍中身份的陈群。

  陈群执圭越众而出,朗声道:

  “臣亦不敢妄言军事。”

  “但辛佐治在表中提及昆阳士民有投敌的举动,其数不在少。”

  “颍川典农中郎将徐景山引咎请辞,亦由此事。”

  “过去数年,听闻关羽在荆州颇能得人,臣常为此忧虑不安,今日方知并非杞人忧天。”

  闻得此言,曹丕终于有所动容:

  “卿言下之意,速战非止为救南阳,更为了阻止刘备关羽得人?”

  陈群道:

  “臣以为不可不虑。”

  “不瞒陛下,春月时,臣得闻刘公子初病故,曾遣宾客入蜀代为吊丧。”

  “期间,臣的宾客打听到蜀中选官制度竟多有参照洛阳。虽为邯郸学步之举,令人发笑。但足见刘备求士于天下的决心。”

  言罢,陈群躬身拜退,不再多说一句。

  曹丕下意识看向陈群下首,同样兼有侍中的之职的尚书仆射,司马懿。

  相比起侃侃而谈的前两人,司马懿的回答十分干脆:

  “臣以为天子之安危不可轻视,洛阳乃中原心脏,失之,则天下顷危。”

  曹丕再次失笑:

  “卿忠心可嘉,但不能只有忠心啊!”

  司马懿立即道:

  “臣愿为陛下领兵平贼,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今所虑者,唯恐有人指斥陛下任人唯亲而已。”

  曹丕顿时哈哈大笑。

  见此情状,部分还在观望的朝官们,顿时跃跃欲试。

  又一个侍中董昭作声:

  “臣以为辛佐治言出肺腑。但曹骠骑怕是贪功心切。”

  话音一落,徐庶分明看到曹丕面色一变。

  但未等曹丕表态,刘晔当即驳斥:

  “公仁此言差矣!”

  “曹骠骑的附表有明确军略,乃是由副将夏侯仲权自广成关南下,先行出兵攻取方城。”

  “此计若成,首功自是夏侯仲权的,曹骠骑怎能算贪功?”

  董昭冷笑应道:

  “众所周知,广成关是洛阳八关之一,扼守宛洛要道,乃洛阳最南端的门户所在。”

  “夏侯仲权出兵前扼此关,本就是为了提防贼军乘虚而入,怎能轻易出动?”

  “怕不是曹骠骑的以退为进之计?”

  刘晔不悦:“公仁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董昭却不怒,冷笑如故:

  “曹子廉贪财好色,天下皆知。你说他有为将的勇略,不假。”

  “但奉他为君子,不怕被天下人取笑吗?”

  此言一出,刘晔顿时脸色涨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最新章节,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