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是知道汉军中有陈到这号人的。

  当年刘备麾下猛将,论威望,关、张、马、黄、魏,赵,稳占前六。

  入蜀之后,吴懿、霍峻、黄权这些后来者也有不俗的表现。

  但在这些人成名之前,其实有一人名亚赵云,隐隐有第七将的地位。

  这个人就是早在豫州时期就追随了刘备的陈到。

  跟赵云一样,陈到常年充当刘备的中军护军,很少在外独立领兵。

  但这不代表陈到就没有统兵的能力。

  实际上,刘备生前,一度将白毦兵交由陈到统领。

  麋威当年南征南中,就曾从陈到手里领到一曲白毦作为压阵的部曲。

  司马懿虽然不知晓蜀中的细节。

  但在过去半年的对峙中,早就知道有这么一位猛将,以一己之力,替赵云看住身后汾水眼线的城池。

  确保赵云后勤无忧,能在冠爵津一线死死顶住并州魏军和鲜卑人南下。

  继而又确保了诸葛亮张飞在河东战场维持攻势。

  而眼下,这位突然南下。

  想必不是赵云那边出了什么意外。

  而是因为诸葛亮将河东胜负赌在了今日。

  所以除了必要堵塞孔道的人马。

  把陈到也给调了回来。

  而随着陈到的加入。

  原本在涑水北岸大致均力敌的汉魏骑兵,瞬间就出现了一面倒的局面。

  胡遵虽然拼死力战,但面对两倍优势的敌骑,不免捉襟见肘。

  更别说陈到乃是老将,论统兵能力,犹胜于年轻的关兴。

  胡遵如何能敌?

  骑兵的战斗不像步兵那般慢慢布阵,慢慢推搡。

  若非可以周旋游弋,直接迎面对冲,胜负只在顷刻之间。

  于是一冲之后。

  没有悬念。

  胡遵所部败下阵来,只有半数人得以逃脱。

  将旗更是倾倒在烟尘之内。

  因为隔得远,司马懿甚至看不清胡遵本人是否存活。

  只能默默祈愿他能顺利退至闻喜,被吴质给接应上。

  而一想到吴质,司马懿就再度感到气闷。

  这不能说吴质对不起自己。

  毕竟主要的军事命令,他都执行到位了。

  那一点耍滑头,也早在预计之内。

  可是。

  如果。

  假设。

  他不那么耍滑头。

  不那么私心大于公心。

  不那么对自己心存疑虑。

  而是跟诸葛亮……这个算了……跟那陈到一样,不辞劳苦南下,一来就马上参战。

  但凡吴质有这份公心,早早跟胡遵合兵压制关平。

  那此刻便是陈到不期而至。

  胡遵也不至于败得这般干脆利落吧?!

  他吴质怎就不能牺牲一下,奉献一下呢?

  然而世事没有如果。

  随着北岸战局突然明朗。

  南岸距离最近的魏军右翼,汉军左翼,以及张飞部汉军,都有了反应。

  于魏军而言,自然是在张飞之外,又多了一支将要加入战场的敌军。

  于汉军而言,自然是已经在局部战场上形成了对魏军的优势。

  那此时不乘胜追击,还待何时?

  反攻的鼓点是由车骑将军长史蒋琬率先敲响的。

  张飞战到此处,再无丝毫留力,如猛虎下山一般直扑魏军一员将领。

  只一合,便将之斩于马下。

  身后部曲本就深知张飞乃当世万人敌之一。

  将越勇,兵越勇。

  于是已经松动的魏军右翼,终于不堪重负,出现了溃逃的迹象。

  虽有左翼来的骑士试图兜住溃兵。

  却怎奈张飞过于神勇。

  这边刚刚兜住一些溃兵,那边张飞就制造了更多的溃逃。

  随着时间推移。

  这一翼魏军陷入了整体混乱的态势。

  骑兵们发现自己陷入乱兵之中,难以集结成型,不得不先求拔出。

  已经顾不上什么溃兵不溃兵。

  又过半个时辰,太阳已近西山。

  北岸三千余存活的汉骑清理完残敌之后,没有停下收缴战利品,反而第一时间渡河增援。

  而随着这批增援到来,继而义无反顾地发起又一轮冲击。

  魏军的右翼终于彻底崩溃。

  一如早前的汉军右翼。

  而这时候,魏军的左翼方才堪堪摆脱了捣乱的河南兵,后撤到没有沟壑阻隔的平地上。

  但这时候,面对士气如虹,且有了数量优势的汉军,这支激战了大半日的魏军,还能如何应对呢?

  指望约束不住部众的徐庶?

  指望早早躲去闻喜的吴质?

  指望安逸作壁上观的任嘏?

  还是指望远在河南正跟自己闹别扭的张郃?

  不可能了。

  司马懿深深吸了一口气。

  然后重重吐出。

  今日一战。

  非智量不及。

  非兵力不如。

  非兵甲不良。

  非军粮不足。

  之所以功败垂成。

  只因魏军互有猜忌,无法如汉军那般并力而战!

  一方人心不齐。

  一方上下同欲。

  孰胜孰败,岂不明了?

  这一点,自己确实不如诸葛亮!

  想到这里,司马懿不禁对此战前途失去了信心。

  但正如他自忖的那样,这种时候,他不会再去做些没有意义的挣扎。

  而是开始谋划后路。

  第一步,当然是将左翼的魏军接应回来。

  这部人马虽然疲劳,但士气尚存。

  是自己后续安身立命之本。

  第二步则是尽可能收拢右翼溃军,但他肯定不会亲自上阵,而是派遣信得过的心腹去做。

  至于他自己,在接应了左军之后,便迅速回转军寨,为后续的撤退做好准备。

  今日此战一败,涑水一线城池固然要尽数沦丧了。

  但只要安全退隘口,依托山险,依然能有效分割两处盆地之间的汉军。

  继而为洛阳后续的增援提供一个至少看起来尚有可为的局面。

  至于洛阳那边会不会增援,却不是他现在能考虑的了。

  先确保自身安全再说。

  这时候,司马懿又莫名庆幸吴质的鸡贼了。

  眼下汉军都来到了涑水南岸。

  那他的人马在北岸,又有城池掩护,正好趁机退回关隘,继而确保司马懿后路无忧。

  实际上,就在司马懿回到涑南军寨的当口,吴质便遣人来报,说他已经抵达隘口附近,且暂无汉军活动的迹象。

  可见郝昭的绛县一带,依然有效牵制了冯习那一路人马。

  司马懿自然大喜。

  于是第二天就开始顶着汉军乘胜追击的压力,开始组织撤退。

  这又是一个极度考验将帅统兵能力的地方。

  好在这次司马懿无须旁人配合,自己就能照顾到方方面面。

  在又折损了难以计数的兵马之后。

  司马懿成功将包括徐庶河南兵在内的一万魏军,带回了隘口附近。

  至此,他已经筋疲力尽。

  甚至考虑要不要干脆撤回河内算了。

  毕竟麋威还在那里捣乱。

  谁知道那猾虏会把自己的乡梓糟蹋成什么样子,会不会导致后续断了补给。

  但一想到张郃那老革还在兴风作浪,而皇太子又对自己不够亲近。

  不带点切实的军功回去,实在不能安心。

  “司马公,大事不妙啊!”

  这日,司马懿刚刚登上隘口,徐庶便慌慌张张地来找他。

  司马懿本能一惊,急问:

  “可是诸葛亮又带兵来攻寨了?”

  徐庶心中暗自发笑,面上却一脸仓惶道:

  “河内急报!”

  “贼将麋威明扰粮道,暗中遣人去浊鹿城劫走了山阳公!”

  “啊?!”司马懿顿时失声。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最新章节,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