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曹丕篡汉自立的幕后操盘手之一。

  司马懿非常了解那位工具人对于维持曹魏政权合法地位的重要性。

  前年请动那位出来驳斥麋威等人谬论,最早就是他提议的。

  而如今,这位竟然落入麋威的手中了?

  这才是麋威偷袭河内的真正目的?

  当然,这不足以动摇司马懿继续坚守的决心。

  “名”再如何重要,到底不如“实”。

  军事上的胜利才是获得一切的前提。

  便道:“山阳公落到麋威手中,后续必要如当初劫走了杨公那般,在汉室正朔的问题上大做文章。”

  “我当下不在朝中,也不方便上表。”

  “此事只能让陛下亲自定夺了。”

  毕竟他刚刚打败了仗。

  人还是从河内走丢的。

  然而徐庶听到此言,脸色更是惶恐,数次张嘴,又犹犹豫豫。

  司马懿情知对方不会无的放矢,皱眉道:

  “元直有话何妨直言!”

  “事已至此,你我若不能同心同德,难道要在面对诸葛亮的屠刀时,方才悔不当初吗?”

  徐庶闻言重重一叹,以极其缓慢的语速道:

  “三月前……仲秋前后……先帝……已崩于宫中。”

  “……!!!”

  司马懿足足愣了三十息才反应过来。

  上前狠狠抓住徐庶的脖子,声色俱厉质问道: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啊!”

  徐庶苦笑颔首,又指天道:

  “此事关乎天子,庶岂敢妄言?”

  “只是彼时皇太子和朝中诸公一直认为,河东战局不明,骤然为大行皇帝发丧,恐会动摇军心。”

  “须知诸葛亮等人为主……刘备发丧,也是在进入长安之后的。葬礼更是拖延的到占据关中全境之后!”

  “司马公试想一下,若非情势危急,左将军又怎会默许我打出他的旗号来救援你?我徐庶自问还没有那么大面子!”

  司马懿颓然松手,一时竟无言以对。

  因为易位而处,自己若在朝中,恐怕也会赞同暂时秘不发丧,等战局明朗再公之于众。

  可问题是。

  这不是没有在洛阳嘛!

  谁知道天子临崩之时,有没有另有安排?

  谁知道皇太子见自己不敌诸葛亮麋威,会不会因此轻视?

  而更关键的是,另外三位托孤重臣会不会乐于看见自己失势?

  权柄当然是越少人分润越好的嘛!

  可笑自己一直避居于大河以北,天天与山川为畔,自以为还能遥控朝局。

  结果一眨眼,已不知今夕是何年!

  一念及此,司马懿终于再难说服自己留下。

  只想尽快回河内老家。

  便吩咐一名书佐道:

  “告知吴季重,我要回温县讨贼,筹集粮草,请他好好看守关隘,勿被诸葛亮所得!”

  那书佐领命而去。

  然而仅仅片刻之后,书佐便匆匆折返,一脸哭笑不得道:

  “吴将军昨夜已经返回河内,说要亲自替司马公筹集军粮!”

  啪嗒。

  司马懿失神跌坐于地。

  这一刻,他莫名想起自己常常取笑徐庶的那段过往。

  所谓方寸乱矣。

  ……

  河东郡,端氏。

  麋威走到城中一处大宅时。

  姜维正亲自带人守门。

  脸色紧绷,如临大敌。

  直到看见麋威,才稍稍放松下来。

  麋威:“那位还是不进食?”

  姜维无奈摇头,道:

  “说是只想吃鹿肉。”

  “鹿肉……这话他敢对着曹丕说吗?”麋威轻嗤一声。

  抬手示意左右不必跟上来。

  不久,麋威独自走到宅中庭院。

  一名穿着锦衣丝履的贵气中年正坐在大树下望天发呆。

  身边还有四位年龄各异,但一看就是富贵优养的妇人。

  当中三位看见麋威走来,顿时花容失色,纷纷躲到丈夫身后,

  剩下那位虽也惶恐,但勉强保持了镇定,规规矩矩地对麋威行礼。

  麋威抬手示意四女退下,然后径自走到那男子跟前,站定。

  那男子犹自望天不语。

  于是麋威也不说话。

  只是让仆人取来铜鐎斗、炭火、清水,又往铜斗里倒了一些茗叶,慢慢温煮起来。

  随着水温渐高,一股清新的香气弥漫开来。

  男子的目光被吸引过来,吸了吸鼻子。

  以一口字正腔圆的洛语雅言问道:

  “此为何物?”

  麋威用木勺搅了搅水面漂浮的叶子,道:

  “吴王登遣使奉献的茗粥,江东珍品。”

  听到“吴王”二字,男子下意识皱眉:

  “非刘氏不可王。”

  “有理。”麋威点头。

  “然则魏王父子又如何?”

  男子面色一红,闷声道:

  “势穷矣,无可奈何。”

  然后不等麋威开口,又问:

  “既是诸侯上献天子的贡品,足下何故自用?”

  麋威:“自是天子所赐。”

  男子:“天子何在?”

  麋威:“在长安。”

  男子:“天子焉能在长安?”

  麋威放下木勺,淡然应道:

  “天子也可以在洛阳。”

  “东头也好,西头也好,普天之下,莫非汉土。”

  “能镇汉土,保宗庙,护万民者,方为大汉天子。”

  “至于鹿往哪里走,又何必在意呢?”

  男子怔然不能语。

  好一会儿,才再度启齿:

  “今夕是何年?”

  麋威即答:“建兴元年,冬十二月。”

  “建安,建兴,建安,建兴……”

  男子喃喃自语,声音渐低。

  又是好半天不再说话。

  而麋威将煮好的茗粥倒了两杯。

  一杯自饮。

  另一杯却没有递给对方。

  只是随手放在身前。

  男子盯着袅袅升腾的水汽,咽了口唾沫。

  忽而抬头道:

  “孤不吃鹿肉,得入长安乎?”

  麋威摇头:

  “此事还须请旨于天子,台阁公议。”

  “在此之前,还请足下在端氏静心安养。”

  听到这里,男子终于勃然作色:

  “昔年赵魏韩三家分晋,迁晋君于端氏。”

  “今卿等自立正朔,欲行三家之事乎?”

  此言一出,退至后方的四名妇人再度失色,很快便有呜咽之声传来。

  麋威置若罔闻。

  吹了吹烫热的茗粥,轻轻啜了一口。

  不紧不慢道:

  “晋君无德无能,智伯在时便已经大权旁落,政出私门,何须等到三家分晋才知道悔恨?”

  “今尊下历尽劫难,重归汉室门庭,只要安分守己,犹不失宗王之尊,子嗣也不失宗室待遇。”

  “若他日有功于社稷,犹可以功臣的位分从祀太庙,血食不绝。”

  “这不比在浊鹿城当个亡国之君畅快?”

  说着,麋威放下杯,命仆人端上煮好的热食,与另一杯茗粥并排放在一切。

  后方四位妇人也各有饮食。

  “趁热喝,趁热吃。”

  “再美味的佳肴,放凉了就不好入口了。”

  中年男子,也即是山阳公刘协了。

  闻言脸色数变,终究自知理亏。

  微微一揖,便上前取过杯盘。

  先是啜了一口茗粥,对这苦尽回甘的口感啧啧称奇。

  但筷子伸到盘子里的时候,发现表明覆盖了一张薄薄的半透明纸。

  只能看见水汽凝结的细珠,看不见内里的肉食。

  莫名有些惶恐,满脸惊疑问道:

  “这里面装的……不会是马肉吧?”

  啪。

  麋威放下杯,没好气道:

  “你这一会鹿一会马的,骂谁是赵高呢?”

  说罢甩袖离去。

  刘协顿时尴尬,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

  直到饥肠鼓噪,忍不住戳开了纸膜,方才彻底安心下来。

  原来是一盘加了盐梅炖煮的鱼羊羹。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最新章节,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