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早已成惊弓之鸟的刘协,不值得麋威过于费心。

  包括四个妃嫔当中姓曹那三姐妹,也没必要区别对待。

  之所以暂驻端氏。

  不过是因为刘协身份敏感,一些该走的程序必须要走一走罢了。

  至于韩赵魏迁晋君于端氏这个典故,纯属巧合。

  反正麋威绝不承认自己是故意的。

  总之。

  随着魏军主力在河东全面败退,上党这片枢纽之地,突然就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所谓太行八陉。

  单是途经上党高地的就有三陉。

  若把麋威从绛县奔袭端氏的那条古道也算上,上党甚至称得上四通八达。

  当然,这种四通跟南阳、徐州那种地势平坦的八达不是一回事。

  上党这里的通达是相对于太行山脉这座天堑而言的。

  巍巍太行八百里,纵贯司并幽冀四州,分割东西南北。

  这种地方,有大量天然隘口、山形足以成为扼守要道的天关。

  只要占据,就是进可攻,退可守。

  非要类比的话。

  上党之于河东,就像汉中之于蜀中。

  既是御敌的门户。

  也是进攻的跳板。

  而眼下上党这只“匏瓜”,麋威只占了南边这半截。

  “鱼羊共煮方为鲜。”

  “今已得鱼,接下来就该把羊也给拿下了来了。”

  闻得麋威这个冷笑话,旁边一名佐吏的神情顿时火热起来:

  “邓士载说壶关口和长子的魏军根本不敢出击。”

  “那羊府君更是早就把家小送去了邻郡。”

  “可见其人并无死守的决心,不过是在观望河东战局罢了。”

  “如今河东局势已然明朗,将军何妨修书一封,劝其归正?”

  麋威看向此人,正是自河东前来报信的谯周谯允南。

  上党与河东隔山阻水。

  这边无法第一时间获悉胜负。

  诸葛亮担心麋威有失,早早差遣谯周来传信。

  后者一路翻山越岭而来,走破了脚也不停下,终于将情报及时送达。

  麋威得以带着“战利品”及时、安全撤回上党。

  让司马懿、吴质的人马扑了个空。

  这件事上,谯周确实有功劳。

  麋威不由对其人做事的干劲刮目相看。

  果然失败主义谋士也不是谁都能当的。

  便对谯周道:“我正有此意。”

  “允南虽无当庭辩论之才,但内里博学聪慧,便由你替我执笔,替那羊府君陈述利害得失,去就之分吧!”

  谯周闻言大喜过望,道:

  “定不负将军所托!”

  ……

  洛阳宫,陵云台。

  北风呼啸。

  纯木结构的精巧高台不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刺耳声响。

  仿佛随时要倒塌。

  曹叡驻步于台下,蹙眉望着曹丕生前喜爱的高台,眼中尽是畏惧而嫌弃的意味。

  台虽高峻,随风摇动,分明基础不稳。

  他这些年怎么敢坐到上头去的?

  真以为自己天命所佑,可以长生不死吗?

  想到这里,曹叡扭头对一名小黄门道:

  “告诉黄门令,明日寻工匠来加固此台,免得被风吹倒,砸伤了人!”

  小黄门应声而去。

  但曹叡脸上忧惧不减。

  想了想,又对另一位小黄门道:

  “传召三公!”

  第二位小黄门也应声而去。

  但尚未走远,又被曹叡给喊了回来。

  “听闻钟太尉和华司徒受了风寒?”

  小黄门点头应是。

  曹叡:“那就不必打扰钟、华二公了,回头给两位府上送上好药。”

  “对了,让仲恭亲自去护送王司空!”

  不多时。

  一名皓首苍颜的金紫大员,在一名年轻郎官的引领下,来到曹叡面前。

  曹叡先是对那郎官点点头,然后上前扶起下拜的司空王朗,道:

  “国事艰难,孤心中苦闷,不知该找谁分担,不得不劳累王公冒寒天来见!”

  王朗闻言正了正冠带,肃容道:

  “三公者,天子之相也。”

  “今天子有疑难,朗自当为天子分忧,何言劳累?”

  曹叡摆手:

  “孤尚未称制,还不是天子。”

  王朗肃然:

  “虽未称制,但太子就是储君。大行皇帝崩后,君臣名分已不作二论。”

  曹叡莞尔,对那名年轻郎官道:

  “素闻王公性情严整慷慨,今日一见,果不其然。”

  后者连连点头,却没有吱声,显得极有分寸。

  王朗见状,侧目问道:

  “你便是已故武威太守之子?”

  年轻郎官这才开声自我介绍:

  “下吏毌[guàn]丘俭,字仲恭。”

  “父毌丘讳兴,黄初二年到三年,蜀贼侵略凉州,臣父守土而亡。”

  “太子不以俭卑鄙,待之如亲友,遂侍奉至今。”

  王朗展颜道:

  “忠良之后,何言卑鄙?”

  “储君有你这位良友,是国家之福啊。”

  毌丘俭连道不敢当。

  王朗回头对曹叡道:

  “太子身边不乏良师益友,足以解惑释疑,处置庶务。”

  “今日召老臣,想必非为他事,乃关乎国本,对否?”

  曹叡哈地一笑,道:

  “就知瞒不过王公。”

  “也罢,孤就直说了。”

  “先帝崩殂又有数月,前因河东军事,秘不发丧。”

  “但近来诸事不顺,洛阳人心板荡,孤以为此事不宜再拖延下去……”

  说到诸事不顺,三人脸色都是一暗。

  原本有所放松气氛,顿又如冬日彤云一般,压到了每个人头顶上。

  默然十数息,王朗才启齿道:

  “越是纷扰之时,越要早些定下名分,以安抚人心。”

  “既然殿下有此心,可命有司开始准备大礼,择吉日继位。”

  闻得此言,曹叡神色明显放松了一下。

  但也仅仅是一下。

  王朗见此情状,顿时了然,道:

  “殿下可是担心洛阳周边局势不稳,有妨于继位?”

  曹叡仰天吐气:

  “知我者,王公也!”

  “不错。”

  “自秋以来,我大魏便噩耗连连。”

  “先是蜀贼破潼关,渡蒲板,两路进犯。”

  “其后天不假先帝以年,中道崩殂。”

  “本以为这些都是上天对孤一时考验,只要与群臣共克时艰,定可拨云见日。”

  “谁知道冬雪一下,三河同传来噩耗……不瞒王公,孤每夜辗转思量,父祖所托的基业,孤到底还能不能守住啊?”

  此言一出,场间又是一阵沉默。

  毕竟曹叡所言虽带着些消极情绪。

  可句句属实。

  特别是入冬之后,三河战局真可谓噩耗连连。

  河东方向,司马懿在安邑城下被诸葛亮正面击溃,致使河东局面急转直下。

  非但丧城失地,更让并州与司隶的联系彻底断绝。

  再不能如早年那般南下救援关洛。

  河南方向。

  随着关平砲砸不停,加上徐庶北上陕津后,军力空虚,陕县只是又坚持了半个月便失守。

  虽然老将张郃迅速收拢兵马到后方的汉函谷关。

  但那座关城只能扼住崤函北道,无法兼顾南道。

  换言之。

  此刻洛阳盆地对于汉军而言,已非密不透风。

  至于河内,虽未失去任何一座城池。

  但在河东尽失的情况之下,河内又怎可能独善其身?

  更别说河内北对的上党南部,早在河东大败之前已经先一步被那贼将麋威所占。

  更别说那里还被抢走了一位天下瞩目的前朝皇帝!

  王朗深知曹叡所言的人心板荡,绝非夸大其词。

  乃当下洛阳的真实写照。

  大魏君臣,已经无法在洛阳立足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最新章节,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