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镇北王府。
魏征的使节团已经离去数日。
但那场无声的交锋所带来的余波,却依旧在王府高层之中回荡。
李岩站在巨大的沙盘前,手中把玩着一枚代表着突厥王庭的黑色狼头旗。
一切似乎都按照他的预想在发展。
李世民顺利登基,并且第一时间派人前来盟好,划定了长城内外的势力范围。
这虽然是一场试探,但也等同于承认了自己在北方的绝对统治地位。
而随着长安内部权力的更迭与整合。
颉利可汗也识趣地选择了退兵。
在李岩看来,这是一个完美的开局。
他可以从容地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整合幽州,河北之地的人口与资源。
等到时机成熟,再挥师北上,彻底解决突厥这个心腹大患。
毕竟武力可以自保,可以掠夺,但是最终发展还是需要靠着人才。
“岩哥,咱们接下来,是不是该把外面的兄弟们撤回来了?”
李铁柱看着沙盘,瓮声瓮气地问道:“颉利那老小子都吓得屁滚尿流地跑回草原了,咱们还摆着那么大一个口袋,空落落的,怪可惜的。”
程知节也嘿嘿笑道:“是啊王爷,依我看,不如趁他病要他命!咱们直接杀过去,端了他的老巢,也省得他日后再来烦咱们。”
李岩摇了摇头,将那枚狼头旗插回了漠北的位置。
“不,你们都小看颉利了。”
他的手指从幽州边境,一直延伸到并州方向。
“一个能统一草原,统领数十万控弦之士的雄主,绝不可能因为一场小小的先锋战失利,和一次长安的内部政变,就彻底丧失斗志。”
“所以,盘龙山的布置不能撤。不仅不能撤,还要加强!”
“我要让那里,成为悬在突厥人头顶的一把刀!让他们知道,只要敢南下,就必然会遭到我们的迎头痛击!”
单雄信等人闻言,皆是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
王爷的深谋远虑,总是能看到他们看不到的层面。
就在李岩以为自己已经洞悉了棋盘上所有变化,准备从容落子之时。
一个真正的走向,却以一种他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方式,轰然降临!
“报!!!”
一声嘶吼,从帅帐之外传来,瞬间刺破了帐内运筹帷幄的平静氛围。
一名负责长途侦察的夜枭军斥候,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
“王爷!!”
斥候扑倒在地,声音嘶哑而急促,“惊天……惊天之变!!”
李岩心中猛地一沉,“说!”
“颉利他没有退兵!!”
斥候用尽全身力气喊道,“他在河北的受挫,包括后续的撤离迹象,全都是佯攻!”
“什么?!”
李铁柱等人脸色剧变。
斥候大口地喘着粗气,语速快得像连珠炮一样。
“颉利可汗亲率的主力,在做出北撤的假象后,于半途之中,突然转向西进!与并州方向的突利可汗部,合兵一处!”
“他们绕开了我们整个幽州防区,从太行山与燕山之间的狭窄通道,强行突破了代州防线!沿途唐军,一触即溃!”
“如今,突厥铁骑,已经兵临渭水,直抵长安城下!!”
“轰!!”
这最后的一句话,如同一道九天惊雷,狠狠地劈在了帅帐内每一个人的头顶!
整个大帐,死一般的寂静。
李铁柱张着嘴,眼中的得意与轻松荡然无存。
程知节脸上的笑容,也僵在了那里,如同一个滑稽的面具。
李岩死死地盯着沙盘,脑子里一片轰鸣!
他一直以为,颉利可汗的目标是自己,是富庶的河北之地。
可现在,血淋淋的现实,给了他最响亮的一记耳光!
颉利可汗从一开始,就没把他当成主要目标!
河北的失利,让他清醒地认识到,李岩和他的镇北军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于是,这位草原雄主,果断地改变了战略!
他用佯攻和佯退,成功地吸引了李岩全部的注意力。
将镇北军这支最精锐的力量,死死地牵制在了幽州一线。
然后他自己却金蝉脱壳,合兵一处,绕过这块最硬的骨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插大唐帝国最柔软的心脏——长安!
不过李岩的脸色很快就恢复了平常的样子。
他生气,并不是因为对方,而是自己。
“看来武力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失去应该有的警惕啊!”
毕竟自以为洞悉全局,可自己竟然成了别人棋盘上的棋子,为他人做嫁衣!
他小看了这位草原的枭雄!
而幽州发生的一切,长安亦不知晓。
此刻的帝都,正被一片末日般的恐慌死死扼住喉咙。
“陛下,三思啊!”
当李世民下达了仅率六骑,亲赴渭水的命令时,整个大殿彻底炸开了锅。
“陛下!您乃万金之躯,国之根本!岂能将自身置于虎狼之口?末将尉迟恭,愿率全城兵马,与突厥贼寇决一死战!纵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让贼寇踏入长安半步!”
尉迟恭双目赤红,这位在玄武门之变中手刃齐王元吉的猛将。
此刻几乎要跪下来抱住李世民的腿。
皇帝亲身去面对二十万敌军,这在他看来,与主动将头颅送到对方刀下,没有任何区别。
“敬德,退下!”
“死战?拿什么战?”
他环视着殿下神情激愤的武将们。
“城中能战之兵,不足三万,且人心惶惶,士气低迷。”
“朕怕是,只能看到石碎,而玉,也未必能保全。”
秦琼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尉迟将军所言虽急,却也是忠勇之言。”
“敌众我寡,固守待援方是上策。”
“只要我们坚守城池,等待各路勤王兵马回援,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您亲身犯险,一旦有失,则大唐江山,顷刻间便会分崩离析!”
“等?”
李世民冷笑:“等不了了,颉利不是蠢货,他千里奔袭,所图者,便是速胜!”
“他绝不会给我们从容调兵的时间。”
“如今城外大军压境,城内人心浮动,这城,一日也守不下去!”
“朕若龟缩于这宫城之内,不出三日,不用突厥人攻城,长安自己就先乱了!”
“届时,兵无战心,民无守志,才是真正的万劫不复!”
魏征的使节团已经离去数日。
但那场无声的交锋所带来的余波,却依旧在王府高层之中回荡。
李岩站在巨大的沙盘前,手中把玩着一枚代表着突厥王庭的黑色狼头旗。
一切似乎都按照他的预想在发展。
李世民顺利登基,并且第一时间派人前来盟好,划定了长城内外的势力范围。
这虽然是一场试探,但也等同于承认了自己在北方的绝对统治地位。
而随着长安内部权力的更迭与整合。
颉利可汗也识趣地选择了退兵。
在李岩看来,这是一个完美的开局。
他可以从容地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整合幽州,河北之地的人口与资源。
等到时机成熟,再挥师北上,彻底解决突厥这个心腹大患。
毕竟武力可以自保,可以掠夺,但是最终发展还是需要靠着人才。
“岩哥,咱们接下来,是不是该把外面的兄弟们撤回来了?”
李铁柱看着沙盘,瓮声瓮气地问道:“颉利那老小子都吓得屁滚尿流地跑回草原了,咱们还摆着那么大一个口袋,空落落的,怪可惜的。”
程知节也嘿嘿笑道:“是啊王爷,依我看,不如趁他病要他命!咱们直接杀过去,端了他的老巢,也省得他日后再来烦咱们。”
李岩摇了摇头,将那枚狼头旗插回了漠北的位置。
“不,你们都小看颉利了。”
他的手指从幽州边境,一直延伸到并州方向。
“一个能统一草原,统领数十万控弦之士的雄主,绝不可能因为一场小小的先锋战失利,和一次长安的内部政变,就彻底丧失斗志。”
“所以,盘龙山的布置不能撤。不仅不能撤,还要加强!”
“我要让那里,成为悬在突厥人头顶的一把刀!让他们知道,只要敢南下,就必然会遭到我们的迎头痛击!”
单雄信等人闻言,皆是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
王爷的深谋远虑,总是能看到他们看不到的层面。
就在李岩以为自己已经洞悉了棋盘上所有变化,准备从容落子之时。
一个真正的走向,却以一种他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方式,轰然降临!
“报!!!”
一声嘶吼,从帅帐之外传来,瞬间刺破了帐内运筹帷幄的平静氛围。
一名负责长途侦察的夜枭军斥候,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
“王爷!!”
斥候扑倒在地,声音嘶哑而急促,“惊天……惊天之变!!”
李岩心中猛地一沉,“说!”
“颉利他没有退兵!!”
斥候用尽全身力气喊道,“他在河北的受挫,包括后续的撤离迹象,全都是佯攻!”
“什么?!”
李铁柱等人脸色剧变。
斥候大口地喘着粗气,语速快得像连珠炮一样。
“颉利可汗亲率的主力,在做出北撤的假象后,于半途之中,突然转向西进!与并州方向的突利可汗部,合兵一处!”
“他们绕开了我们整个幽州防区,从太行山与燕山之间的狭窄通道,强行突破了代州防线!沿途唐军,一触即溃!”
“如今,突厥铁骑,已经兵临渭水,直抵长安城下!!”
“轰!!”
这最后的一句话,如同一道九天惊雷,狠狠地劈在了帅帐内每一个人的头顶!
整个大帐,死一般的寂静。
李铁柱张着嘴,眼中的得意与轻松荡然无存。
程知节脸上的笑容,也僵在了那里,如同一个滑稽的面具。
李岩死死地盯着沙盘,脑子里一片轰鸣!
他一直以为,颉利可汗的目标是自己,是富庶的河北之地。
可现在,血淋淋的现实,给了他最响亮的一记耳光!
颉利可汗从一开始,就没把他当成主要目标!
河北的失利,让他清醒地认识到,李岩和他的镇北军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于是,这位草原雄主,果断地改变了战略!
他用佯攻和佯退,成功地吸引了李岩全部的注意力。
将镇北军这支最精锐的力量,死死地牵制在了幽州一线。
然后他自己却金蝉脱壳,合兵一处,绕过这块最硬的骨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插大唐帝国最柔软的心脏——长安!
不过李岩的脸色很快就恢复了平常的样子。
他生气,并不是因为对方,而是自己。
“看来武力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失去应该有的警惕啊!”
毕竟自以为洞悉全局,可自己竟然成了别人棋盘上的棋子,为他人做嫁衣!
他小看了这位草原的枭雄!
而幽州发生的一切,长安亦不知晓。
此刻的帝都,正被一片末日般的恐慌死死扼住喉咙。
“陛下,三思啊!”
当李世民下达了仅率六骑,亲赴渭水的命令时,整个大殿彻底炸开了锅。
“陛下!您乃万金之躯,国之根本!岂能将自身置于虎狼之口?末将尉迟恭,愿率全城兵马,与突厥贼寇决一死战!纵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让贼寇踏入长安半步!”
尉迟恭双目赤红,这位在玄武门之变中手刃齐王元吉的猛将。
此刻几乎要跪下来抱住李世民的腿。
皇帝亲身去面对二十万敌军,这在他看来,与主动将头颅送到对方刀下,没有任何区别。
“敬德,退下!”
“死战?拿什么战?”
他环视着殿下神情激愤的武将们。
“城中能战之兵,不足三万,且人心惶惶,士气低迷。”
“朕怕是,只能看到石碎,而玉,也未必能保全。”
秦琼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尉迟将军所言虽急,却也是忠勇之言。”
“敌众我寡,固守待援方是上策。”
“只要我们坚守城池,等待各路勤王兵马回援,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您亲身犯险,一旦有失,则大唐江山,顷刻间便会分崩离析!”
“等?”
李世民冷笑:“等不了了,颉利不是蠢货,他千里奔袭,所图者,便是速胜!”
“他绝不会给我们从容调兵的时间。”
“如今城外大军压境,城内人心浮动,这城,一日也守不下去!”
“朕若龟缩于这宫城之内,不出三日,不用突厥人攻城,长安自己就先乱了!”
“届时,兵无战心,民无守志,才是真正的万劫不复!”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最新章节,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最新章节,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