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畔,新皇李世民用一场豪赌,以屈辱的盟约换来了长安暂时的安宁。

  不过这个消息传到蓟州时,已经是半个月之后。

  彼时的蓟州城,乃至整个河北,中原之地,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在那些太监离开之后。

  李岩并没有像李世民想象的那样,因为北疆的安稳而有丝毫懈怠。

  恰恰相反,一场足以改变整个天下格局的变革,正在他的治下,如火如荼地展开。

  蓟州城,南门外。

  曾经的荒地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片巨大的工地。

  数以万计的民夫在工地上挥汗如雨。

  他们脸上虽然带着疲惫,眼中却闪烁着对未来的希望。

  一条宽阔笔直,远超这个时代所有官道的大路,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着幽州方向延伸。

  路面上铺设的,并非传统的青石板或黄土,而是一种青灰色的奇特材料。

  “老王头,你说这玩意儿是啥?咋这么结实?”

  一个刚从关中逃难而来,被招募为筑路工的汉子,好奇地用手里的铁镐敲了敲已经凝固的路面。

  被称作老王头的,是一个蓟州本地的老农。

  他放下手中的活计,一脸自豪地挺起胸膛。

  “嘿,你个外乡人,不懂了吧?这叫水泥!”

  “这可是咱们王爷捣鼓出来的神仙土!和上沙子石子,干了以后比石头还硬!下再大的雨都不怕!”

  “神仙土?”

  逃难来的汉子张大了嘴巴:“乖乖,俺在长安的时候,修皇宫都没见过这么好的东西!这得花多少钱啊?”

  “花钱?”

  老王头笑了,露出满口黄牙:“王爷说了,修路是为咱们自己修,这叫要想富,先修路!”

  他拍了拍那汉子的肩膀,压低了声音:“再告诉你个好消息,俺听说啊,王爷不光给咱们分了地,还说只要在这工地上干满三个月,除了工钱,每家还能再多分半亩水浇地!”

  “啥?!还……还分地?”

  汉子彻底惊呆了,他不敢置信地看着老王头。

  “官府……不都是收税征粮的吗?哪有给咱老百姓分地的道理?”

  “那是以前!”

  老王头撇撇嘴,脸上带着一丝不屑。

  “以前那些当官的,恨不得把咱骨头渣子都榨干!可咱们镇北王不一样!”

  “王爷说了,耕者有其田!谁种地,地就是谁的!”

  “那些个欺压乡里、霸占良田的士绅豪强,早就被王爷派兵给抄了!”

  “田地全都分给了咱们这些泥腿子!”

  汉子听得热血沸腾,他想起了自己在关中的遭遇。

  突厥人还没打到家门口,官府就先以备战为名,加了好几轮的税。

  好不容易凑齐了,家里的几亩薄田又被当地的豪族巧取豪夺。

  走投无路之下,他才带着一家老小,一路乞讨,逃到了这传说中镇北王治下的河北。

  本以为只是找个地方苟活,却没想到,这里简直是另一个世界!

  在这里,有活干,有饭吃,有公道的工钱。

  甚至还能分到属于自己的土地!

  “王爷……王爷真是活菩萨啊!”

  汉子激动得声音都开始颤抖,他朝着蓟州城的方向,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在李岩治下的各个角落上演。

  镇北王府,议事大厅。

  与前线的紧张肃杀不同,这里此刻洋溢着一股丰收在望的喜悦。

  李岩高坐帅位,下方文武济济一堂。

  程知节、单雄信、李铁柱等武将分列一侧,个个精神抖擞。

  而在另一侧,是刚刚从洛阳那边赶过来的吴元。

  至于王笑林,则是被留在了洛阳镇守。

  此刻吴元正手持一份厚厚的账簿向李岩汇报。

  “王爷!均田令推行三个月,已初见成效!”

  “百姓们的热情空前高涨!根据各地呈报,今年的夏粮,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预计总产量将比往年提升至少三成!待到秋收,这个数字只会更高!”

  “好!”李岩抚掌赞道。

  “哈哈哈!那些个老东西,当初还哭爹喊娘,说什么祖宗之地,不可轻动,结果王爷的骑兵往他们庄园门口一站,比谁都主动!”

  程知节在一旁咧着大嘴笑道,引得众将一阵哄笑。

  对于那些盘根错节、不肯合作的士族豪强,李岩的手段向来简单直接——军队。

  要么合作,交出土地,保留一部分家产和体面,甚至可以参与到新的工商业体系中来分一杯羹。

  要么,就以通敌或谋逆的罪名,连根拔起,家产充公。

  在镇北军绝对的武力面前,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士族,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吴元,工商方面呢?”李岩的目光转向了另一份卷宗。

  这才是他计划中的重头戏。

  “回禀王爷!”

  吴元翻开另一本账册,眼神更加明亮。

  “按照您的图纸和方略,我们在蓟州、幽州、洛阳三地,建立了十六座大型水泥工坊、八座高炉炼钢厂、以及十二座以水力驱动的纺织工场!”

  “借助崔氏遍布天下的商路,我们的第一批货物,包括五万匹雪花棉布,三千面琉璃镜,以及十万斤精炼雪盐,已经成功销往江南、蜀中等地,扣除成本,共计获利……黄金二十七万两,白银一百三十万两!”

  “嘶!”

  饶是程知节这等见惯了金山银山的悍将,听到这个数字,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三个月!

  仅仅是第一批货,就赚回了足以装备数万大军的巨额财富!

  这比抢钱还快啊!

  “王爷,这……这琉璃镜,真有这么值钱?”

  李铁柱挠着头,一脸不可思议。

  他见过那东西,就是一块光溜溜的玻璃片片。

  比铜镜照得清楚些,居然能卖出天价。

  吴元笑着解释道:“李将军有所不知,在江南,一面能清晰照出人影的琉璃镜,足以让那些士族贵妇们疯狂!千金求一镜,绝非虚言!”

  “我们这还是看在崔家渠道的份上,压低了价格,否则……”

  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看向李岩的目光,已经从单纯的敬畏,变成了近乎仰望神明般的崇拜。

  分田地,得民心。

  兴工商,赚大钱。

  这两者结合,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镇北王府,将拥有源源不断的兵源,和取之不尽的财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最新章节,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