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走后,身边的护卫问道:

  “圣母,那武松要造反么?”

  圣女望着武松消失在门外,说道:

  “方腊造反不过占据几座城池而已,这武松真的能反了大宋朝廷!”

  护卫惊讶地望着外面,问道:

  “那我等...”

  “依照他说的去做,你再与那时迁联络,问他索要银钱。”

  护卫愣了一下,他不太想和武松打交道,感觉太危险了。

  圣女却冷哼道:

  “不是你让时迁入教做的长老么?”

  护卫瞬间没话说了。

  这个护卫是教中首座长老。

  当初时迁扮做叫花子,加入摩尼教,就是他觉得时迁是个人才,让时迁做了长老,还让时迁见到了圣女。

  所以,圣女让他和时迁联络。

  “属下遵法旨。”

  长老无奈应允了。

  圣女起身,带着人离开寺庙,不在无锡城逗留。

  一路走来,圣女察觉到武松又要开始打仗了。

  摩尼教现在依旧弱小,不能掺和武松、方腊的战斗。

  武松回到无锡城时,天色已经很晚了。

  ...

  睦州城。

  方腊正在烦恼如何对付武松,便看见右丞相祖士远进来。

  见到祖士远,方腊问道:

  “丞相有甚么事情?”

  “陛下,北面来了探报,说是蔡京、高俅与那金国结盟,进攻辽国,被杀得大败。”

  方腊听了,并未感到十分惊讶。

  “蔡京、高俅不懂用兵,败了是理所当然的。”

  “若是武松那厮去了,该是能打赢的。”

  祖士远说道:

  “微臣正要派人到汴梁,散播谣言,让武松替代蔡京、高俅打仗。”

  “再让蔡京、高俅到这里来。”

  方腊先是惊喜,随之是无奈,说道:

  “前者说武松要造反,让朝廷召他回去,并无甚么用处。”

  “如今再去散播谣言,只怕也是无用。”

  之前,方腊以为自己想到了好计策,散播武松要造反的消息,想让徽宗召回武松。

  可是谣言到了京师后,根本没有人理会。

  此时朝廷没有人能平定方腊,定王赵桓也希望武松灭掉方腊,暂时不想夺走武松的兵权。

  如今祖士远又想散播谣言,把武松换掉。

  方腊觉得这个谣言应该没有甚么用处。

  正说着,门外走进来一个道士,正是消失了数月的灵应天师包道乙。

  见到包道乙,方腊喜从天降。

  “天师终于归来,是道法修成了么?”

  包道乙颇为高兴地说道:

  “贫道在山中炼成法宝归来,定要斩下武松鸟头,一雪前耻。”

  方腊喜道:

  “不知天师炼成了甚么法宝?”

  包道乙莫测高深,说道:

  “待贫道斩下武松首级时候,陛下自然知晓了。”

  见包道乙不肯透露,方腊也不好多问,只是说道:

  “武松那厮不好对付,天师确有把握么?”

  见方腊这等问,包道乙心中不喜,说道:

  “贫道这便去斩下武松首级,献与陛下。”

  说罢,包道乙头也不回地往外走。

  方腊追了几步,说道:

  “天师且到苏州城去,我儿方天定在那里屯兵。”

  包道乙不说话,大踏步出了皇宫,连夜离开睦州城,往苏州城去。

  ...

  无锡城。

  早上,武松带着扈三娘和李二宝出门。

  骑马到了太湖边上,岸边停着几艘船,李俊和童威、童猛带着几十个水手在船上。

  武松把马拴了,跳上了李俊的船。

  “二郎,我们去甚么地方?”

  “我们去榆柳庄。”

  “榆柳庄在甚么地方?”

  “我已经问过了,就在洞庭山。”

  洞庭山是太湖中间的一个岛屿,那里的太湖石非常漂亮。

  徽宗搞花石纲,洞庭山的太湖石也是其中之一。

  徽宗对太湖石特别喜爱,甚至为一块太湖石封侯,封为:盘固侯。

  徽宗搞花石纲,周围的官吏自然趁机盘剥百姓,激起民怨,然后就是造反。

  太湖上的渔民对朝廷是很反感的。

  武松这些时候,禁止了所有赋税,才缓和一些。

  这个洞庭山上,有个村落,唤作榆柳庄,武松就是要去那里。

  晓得了地方,李俊也在太湖上有些时日,大略知晓方向,便摇动船桨,往洞庭山方向去。

  此时夏末秋初,湖水澄澈,风从湖面吹来,带着水腥味,十分舒服。

  扈三娘坐在船头,望着浩渺的湖面,说道:

  “若不跟着二郎,如何能到这番景致。”

  “你若不跟着我,只怕要到梁山入伙了。”

  “我岂会到梁山入伙,如是晁盖做寨主,尚且能去,宋江那厮算个甚么。”

  扈三娘对宋江嗤之以鼻,李俊听着,心中五味杂陈。

  北面战败的消息传来,不少兄弟战死在前线。

  想起当日在梁山泊时,何等的快活。

  跟着宋江招安,跟了蔡京、高俅,枉送了性命。

  幽幽叹了口气,李俊望着太湖,又想起梁山水泊。

  船走了快一日,才到了洞庭山。

  这座湖心岛很大,有几个村落。

  到了岸边时,远远望见一派鱼船,约有四五十只。

  那些渔夫见到李俊几艘船,纷纷看过来。

  李俊转头问武松:

  “二郎,去问问么?”

  “我来便是。”

  船靠过去,武松问那些渔夫:

  “大哥,榆柳庄在甚么地方?”

  那些个渔夫望着武松,问道:

  “你去榆柳庄做甚么?”

  “我是赤须龙费保的兄弟,来寻他有事。”

  “呀,你是费保的兄弟,你等上岸,往前走,约莫两里路,见到许多驼腰柳树的村子,便是榆柳庄。”

  “多谢大哥。”

  武松跳到岸上,走在最前面。

  岛上长着许多柳树,稀稀落落有不少的草屋。

  走了约莫两里路,望见许多驼腰柳树,篱落中有二十余家。

  武松到了庄子门口,里面许多汉子和妇人正在将渔网挂起来晾干,杆子上有当日捕获的鱼。

  孩子望见武松一行人,好奇地看过来,问道:

  “你们甚么人?来找谁?”

  武松笑呵呵说道:

  “我叫武松,来寻你们这里的赤须龙费保兄弟。”

  孩子赶忙喊起来,里面走出几个汉子:

  为头那个赤须黄发,穿着领青绸衲袄;

  第二个瘦长短髯,穿着一领黑绿盘领木锦衫;

  第三个黑面长须,第四个骨脸阔腮、扇圈胡须,两个都一般穿着领青衲袄子。

  为首那个手里拿着一柄锋利的鱼叉,走到庄子门口,扫视武松一行人,问道:

  “你等这厮们,都是哪里人氏?来我这里做甚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武松,靠科举无敌!,我,武松,靠科举无敌!最新章节,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