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里的北京城,寒风跟小刀子似的。向拯民正在书房批阅奏章,忽然听见外头一阵骚动。侍卫领着个衣衫褴褛的人闯进来,那人"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双手举着封皱巴巴的国书。

  "总统...救救朝鲜吧!"来人抬起头,脸上全是冻疮和泪痕,"倭寇...倭寇打过来了!"

  向拯民猛地站起身:"慢慢说,怎么回事?"

  来使哽咽着说,倭寇头子岛津义弘带着数万残兵,乘着战船突袭了釜山。"他们见城就破,见人就杀...王上带着臣民退到汉城,眼看就要守不住了!"

  "岂有此理!"向拯民一拳砸在桌上,"传我命令,东部军区即刻准备出征!"

  胶东湾里,十艘蒸汽战船喷着黑烟。老船长郑大福站在"定远号"甲板上,正指挥水兵们搬运弹药。

  "动作快点!炮弹都码整齐喽!"他扯着嗓门喊,海风把他花白的胡子吹得乱飘。

  年轻的大副凑过来:"船长,听说倭寇的火炮挺厉害?"

  郑大福哼了一声:"三十年前我跟倭寇交过手,那时候咱们还用木船呢!如今有了这些铁甲船,非让他们尝尝厉害不可!"

  码头上,陆军统领赵德胜正在清点人数。这一万将士多是辽东子弟,对朝鲜半岛再熟悉不过。

  "都检查好火铳!"赵德胜沿着队列边走边喊,"这一去不知要打多久,别到时候抓瞎!"

  一个小兵悄悄问:"将军,咱们为啥要帮朝鲜人打仗啊?"

  赵德胜瞪了他一眼:"唇亡齿寒懂不懂?倭寇要是占了朝鲜,下一步就该骚扰咱们辽东了!"

  军情司里,情报总管唐瑶正对着沙盘沉思。年轻的侦察队长陈平站在一旁,神情焦急。

  "总管,让我带小队先去朝鲜吧!"陈平请命,"大军出征,不能没有情报支援。"

  唐瑶摇头:"倭寇戒备森严,太危险了。"

  "我在辽东潜伏过三年,熟悉朝鲜话。"陈平坚持道,"再说,金成焕的义军还在那边接应,不会有事的。"

  唐瑶凝视这个得力下属,终于点头:"记住,你们的任务是摸清敌情,不是拼命。十天之内,必须带回倭寇的布防图。"

  "明白!"陈平利落地行礼,转身离去。

  当夜,陈平带着十二名精干队员乘渔船出发。海上风浪很大,有个年轻队员吐得昏天暗地。

  "坚持住!"陈平给他喂了颗姜糖,"想想朝鲜百姓正在受苦,这点风浪算什么?"

  天津卫的码头上,覃玉忙得脚不沾地。这位后勤总管对着账本直发愁:"十万石粮食,五千套棉服,还要准备药材...这得要多少船啊?"

  "报告!"一个粮官跑来,"山东的粮船遇到风浪,要晚到两天!"

  覃玉急得直跺脚:"前线等着吃饭呢!去,把军粮先拨一半装船!"

  "可咱们自己的存粮就不够了..."

  "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覃玉眼睛一瞪,"快去!"

  她转身又对工匠喊:"那些受伤的战船修好没有?明天必须出海!"

  夜深了,覃玉还在码头巡查。突然一阵头晕,幸亏侍卫扶住。原来她已经三天没合眼了。

  "总管,您去歇会儿吧..."

  "歇什么!"覃玉推开侍卫,"朝鲜的百姓还在受苦呢!"

  陈平的小队终于在仁川附近登陆。接应的金成焕一见面就紧紧握住他的手:"可把你们盼来了!倭寇的巡逻队每半个时辰经过一次,得抓紧时间。"

  陈平铺开地图:"先说最重要的。"

  金成焕指着汉城方向:"倭寇主力在汉城外围,但最麻烦的是他们的水师。三十多艘战船封锁了海峡,你们的援军恐怕..."

  "这个不用愁。"陈平微微一笑,"我们自有办法。现在最要紧的是摸清他们的粮道。"

  深夜,陈平带着两个队员潜入倭寇大营。趴在草垛后面,他清楚地听见两个倭寇军官在交谈:

  "...

  明后天还有一批粮食从金山运来..."

  "等拿下汉城,女人财物随便抢!"

  陈平眼中寒光一闪,悄悄退了出去。

  海峡上风高浪急。郑大福的舰队果然在釜山外海被倭寇水师拦住了。

  "升战旗!"郑大福沉着下令,"一字纵队,瞄准敌旗舰!"

  倭寇仗着船多,想包抄过来。但他们没想到蒸汽船如此灵活,"定远号"一个急转,侧舷火炮齐发。

  "轰!"

  第一轮炮击就重创了敌舰。

  大副兴奋地跑来:"船长!打中了!"

  "别高兴太早!"郑大福紧握望远镜,"注意他们的火攻船!"

  果然,三艘装着火药的小船直冲过来。郑大福不慌不忙:"放火箭!"

  火箭精准命中,火攻船在距离舰队还有一里远的地方就烧成了火球。

  海战持续了两个时辰。最终,倭寇水师溃败而逃。郑大福站在满是弹痕的甲板上,望着朝鲜海岸线:"给陆军发信号,可以登陆了!"

  赵德胜的陆军在仁川登陆后,直奔汉城。沿途所见,令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都为之动容。

  一个个村庄被烧成白地,路旁随处可见百姓的尸体。在一个小镇外,他们救下个躲在树洞里的朝鲜孩子。

  "阿妈妮...阿妈妮..."孩子只会反复喊着妈妈。

  赵德胜把干粮塞到孩子手里,对部下说:"都看见了吧?这就是倭寇造的孽!"

  这时陈平派人送来情报:倭寇主力正在围攻汉城东门。

  "来得正好!"赵德胜翻身上马,"弟兄们,抄他们后路!"

  汉城下的战斗异常惨烈。倭寇没想到华夏军来得这么快,仓促应战。赵德胜亲自带队冲锋,专挑倭寇的炮兵阵地打。

  混战中,一个倭寇武士举刀砍向赵德胜。眼看躲闪不及,突然一声铳响,武士应声倒地。原来是那个朝鲜孩子不知从哪捡了把火铳。

  "好小子!"赵德胜大笑,"等打完仗,跟我回华夏当兵去!"

  腊月二十八,汉城之围解除。朝鲜国王亲自出城迎接援军。

  "感谢天兵!"老国王热泪盈眶,"若不是你们及时赶到..."

  "陛下言重了。"赵德胜还礼,"华夏与朝鲜唇齿相依,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在清理战场时,郑大福的海军也传来捷报:倭寇残部已逃回对马岛。

  庆功宴上,陈平悄悄找到赵德胜:"将军,倭寇虽败,但岛津义弘跑了。我建议乘胜追击..."

  "不必了。"赵德胜望着满城欢庆的朝鲜百姓,"经此一役,倭寇十年内不敢再犯。现在最要紧的,是帮朝鲜百姓重建家园。"

  窗外飘起雪花,将士们和朝鲜百姓围坐在篝火旁。有人唱起华夏民歌,有人跳起朝鲜舞蹈。那个被救的朝鲜孩子靠在赵德胜腿边,睡得正香。

  郑大福端着酒碗走过来:"老赵,想什么呢?"

  赵德胜轻抚孩子的头发:"我在想...这场仗打得值。"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喋血明末,白虎战神扫八荒,喋血明末,白虎战神扫八荒最新章节,喋血明末,白虎战神扫八荒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