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二,釜山外海的风浪能掀翻小船。老船长郑大福却站在"定远号"的舰桥上咧嘴直笑:"好!这风浪正好!倭寇那些小舢板,看他们怎么稳得住炮位!"
"报告!"观测兵从桅杆上滑下来,"东南方向发现倭寇舰队,十五艘,正排成攻击阵型!"
郑大福举起望远镜,果然看见一片白帆。"传令各舰,保持蒸汽压力,等我的号令。"
倭寇旗舰"吉野丸"上,统领岛津义弘也在观察华夏舰队。当他看到那些冒着黑烟的蒸汽船时,不屑地啐了一口:"装神弄鬼!传令,一字排开,用焙烙火攻!"
这是倭寇惯用的战术——用装满火药的小船撞击敌舰。但这一次,他们失算了。
"定远号"的舵轮前,郑大福稳稳把着方向:"各舰注意,保持距离八百步,用线膛炮招呼他们!"
"轰!"
第一发炮弹就精准地砸在"吉野丸"的船头,木屑横飞。
岛津脸色大变:"什么炮能打这么远?快,加速靠近!"
但蒸汽船的优势此刻尽显无疑。华夏舰队始终保持最佳射程,倭寇战船接连中弹。一艘倭船试图迂回,却被"镇远号"一炮击中火药库,瞬间炸成碎片。
海战持续了两个时辰,八艘倭寇战船沉入海底,其余仓皇逃窜。郑大福望着海面上的残骸,对身旁的年轻炮手说:"看见没?这就叫科技制胜!"
与此同时,在仁川登陆的赵德胜却遇到了麻烦。
"将军,倭寇在汉城外围挖了三道壕沟,还筑了炮台。"侦察兵气喘吁吁地报告。
赵德胜登上高处观察。汉城地势险要,倭寇布防严密,强攻必然损失惨重。
"得想个法子..."他沉吟着。
这时,当地义兵首领金成焕带着个老汉过来:"将军,这是朴老汉,他有办法。"
朴老汉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我知道...一条小路...通汉城后山..."
赵德胜眼睛一亮:"老人家,这路好走吗?"
"不好走..."老汉摇头,"但能绕到倭寇屁股后面!"
当夜,赵德胜亲率两千精兵,跟着朴老汉摸上山路。这条路果然险峻,有的地方要攀着藤蔓过去,稍有不慎就会摔下悬崖。
走到半路,突然下起雪来。一个士兵脚下一滑,眼看要坠落山崖,被旁边的战友死死拉住。
"将军,这样太危险了..."副将劝道。
赵德胜看着身后长长的队伍,咬牙道:"继续前进!为了早日解汉城之围,再险也得走!"
黎明时分,他们终于绕到倭寇后方。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倭寇正在准备攻城器械。
"来得正好!"赵德胜冷笑,"传令,等正面打响就动手!"
汉城城头,朝鲜守军已经苦战多日。年轻的士兵李敏浩握着长枪,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倭寇营地,手心全是汗。
"害怕了?"老兵金大叔递给他一个饭团。
"有点..."敏浩老实承认,"听说倭寇破城后,连孩子都不放过..."
金大叔望着东方的天空:"别怕,华夏援军就快到了。我年轻时去过华夏,他们的军队...不一样。"
正说着,城外突然响起震天的炮声。只见倭寇后方阵脚大乱,一面华夏军旗在山坡上迎风飘扬。
"来了!他们来了!"城头守军欢呼起来。
赵德胜的奇兵像一把尖刀,直插倭寇心脏。岛津义弘慌忙分兵抵挡,却顾此失彼——正面的朝鲜守军也趁机杀出城来。
敏浩跟着队伍冲杀,第一次上战场的他紧张得手脚发软。但当看到一个倭寇举刀砍向倒地的金大叔时,他不知哪来的勇气,一枪刺穿了那个倭寇的喉咙。
"好小子!"金大叔爬起来,拍拍他的肩膀,"现在像个真正的战士了!"
倭寇溃败的消息传到海防,郑大福立即下令封锁海峡。这天清晨,观测兵发现三艘倭船试图趁雾突围。
"想跑?"郑大福冷哼,"'定远'、'镇远'随我追击,其余各舰继续封锁!"
海上的追逐战异常激烈。倭寇困兽犹斗,炮火十分凶猛。一发炮弹击中"定远号"的船舷,弹片击中了郑大福的左臂。
"船长!"大副急忙过来。
"别管我!"郑大福撕下布条草草包扎,"继续追击,绝不能放虎归山!"
在付出两艘敌舰被击沉的代价后,最后一艘倭寇旗舰被迫投降。岛津义弘被押上"定远号"时,仍不服气地瞪着郑大福。
郑大福却笑了:"怎么?不服我们这些'蒸汽怪物'?"
岛津咬牙道:"若非你们仗着船坚炮利..."
"这话说的,"郑大福打断他,"三十年前你们侵朝时,不也是仗着铁炮厉害?现在轮到我们科技进步了,就不习惯了?"
汉城光复的消息传来,全城欢腾。赵德胜走在满是弹痕的街道上,心情却十分沉重。这一仗虽然赢了,但城中百姓死伤惨重。
在一个破败的小院前,他看见敏浩正帮着老奶奶修理被炮火损毁的屋顶。
"将军!"敏浩跳下来行礼。
赵德胜拍拍他的肩:"好样的。听说你救了金大叔?"
敏浩不好意思地低头:"我当时...其实很害怕..."
"害怕很正常。"赵德胜望向远方,"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明明害怕,还是选择了做该做的事。"
三日后,向拯民的特使抵达汉城。在朝鲜王宫,两国签订了《中朝同盟条约》。当向拯民的代表宣布设立朝鲜总督府,承诺帮助朝鲜重建时,老国王激动得老泪纵横。
"华夏不弃小邦,救我黎民..."国王握着特使的手,"此恩此德,永世不忘!"
条约签订后,赵德胜被任命为首任总督。他在就职仪式上说:"这个总督府,不是来统治的,是来服务的。我们要帮朝鲜兄弟重建家园,要让这片土地再不受外敌欺凌!"
一个月后,釜山港格外热闹。郑大福的舰队要返航了,码头上挤满了送行的朝鲜百姓。
朴老汉带着乡亲们抬来几十坛泡菜:"将军,带上路上吃!"
敏浩如今加入了朝鲜新军,他穿着新军装,向赵德胜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总督大人,我会好好守护这片土地的!"
最让人感动的是,一群朝鲜妇女连夜绣了一面特殊的锦旗,上面用汉字和朝鲜文绣着"血脉相连"四个大字。
郑大福站在舰桥上,望着渐渐远去的朝鲜海岸,对身旁的大副说:"知道吗?三十年前我随父辈来过这里,那时是来帮他们打倭寇。三十年后,我们还是来帮他们打倭寇。"
大副笑道:"这说明什么?"
"说明啊,"郑大福目光深远,"有些情谊,是时间和战火都磨不灭的。"
海风猎猎,华夏军旗在桅杆上高高飘扬。这面旗帜见证的,不仅是一场胜利,更是一个跨越海洋的承诺——华夏永远不会抛弃共同抗击外侮的兄弟之邦。
"报告!"观测兵从桅杆上滑下来,"东南方向发现倭寇舰队,十五艘,正排成攻击阵型!"
郑大福举起望远镜,果然看见一片白帆。"传令各舰,保持蒸汽压力,等我的号令。"
倭寇旗舰"吉野丸"上,统领岛津义弘也在观察华夏舰队。当他看到那些冒着黑烟的蒸汽船时,不屑地啐了一口:"装神弄鬼!传令,一字排开,用焙烙火攻!"
这是倭寇惯用的战术——用装满火药的小船撞击敌舰。但这一次,他们失算了。
"定远号"的舵轮前,郑大福稳稳把着方向:"各舰注意,保持距离八百步,用线膛炮招呼他们!"
"轰!"
第一发炮弹就精准地砸在"吉野丸"的船头,木屑横飞。
岛津脸色大变:"什么炮能打这么远?快,加速靠近!"
但蒸汽船的优势此刻尽显无疑。华夏舰队始终保持最佳射程,倭寇战船接连中弹。一艘倭船试图迂回,却被"镇远号"一炮击中火药库,瞬间炸成碎片。
海战持续了两个时辰,八艘倭寇战船沉入海底,其余仓皇逃窜。郑大福望着海面上的残骸,对身旁的年轻炮手说:"看见没?这就叫科技制胜!"
与此同时,在仁川登陆的赵德胜却遇到了麻烦。
"将军,倭寇在汉城外围挖了三道壕沟,还筑了炮台。"侦察兵气喘吁吁地报告。
赵德胜登上高处观察。汉城地势险要,倭寇布防严密,强攻必然损失惨重。
"得想个法子..."他沉吟着。
这时,当地义兵首领金成焕带着个老汉过来:"将军,这是朴老汉,他有办法。"
朴老汉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我知道...一条小路...通汉城后山..."
赵德胜眼睛一亮:"老人家,这路好走吗?"
"不好走..."老汉摇头,"但能绕到倭寇屁股后面!"
当夜,赵德胜亲率两千精兵,跟着朴老汉摸上山路。这条路果然险峻,有的地方要攀着藤蔓过去,稍有不慎就会摔下悬崖。
走到半路,突然下起雪来。一个士兵脚下一滑,眼看要坠落山崖,被旁边的战友死死拉住。
"将军,这样太危险了..."副将劝道。
赵德胜看着身后长长的队伍,咬牙道:"继续前进!为了早日解汉城之围,再险也得走!"
黎明时分,他们终于绕到倭寇后方。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倭寇正在准备攻城器械。
"来得正好!"赵德胜冷笑,"传令,等正面打响就动手!"
汉城城头,朝鲜守军已经苦战多日。年轻的士兵李敏浩握着长枪,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倭寇营地,手心全是汗。
"害怕了?"老兵金大叔递给他一个饭团。
"有点..."敏浩老实承认,"听说倭寇破城后,连孩子都不放过..."
金大叔望着东方的天空:"别怕,华夏援军就快到了。我年轻时去过华夏,他们的军队...不一样。"
正说着,城外突然响起震天的炮声。只见倭寇后方阵脚大乱,一面华夏军旗在山坡上迎风飘扬。
"来了!他们来了!"城头守军欢呼起来。
赵德胜的奇兵像一把尖刀,直插倭寇心脏。岛津义弘慌忙分兵抵挡,却顾此失彼——正面的朝鲜守军也趁机杀出城来。
敏浩跟着队伍冲杀,第一次上战场的他紧张得手脚发软。但当看到一个倭寇举刀砍向倒地的金大叔时,他不知哪来的勇气,一枪刺穿了那个倭寇的喉咙。
"好小子!"金大叔爬起来,拍拍他的肩膀,"现在像个真正的战士了!"
倭寇溃败的消息传到海防,郑大福立即下令封锁海峡。这天清晨,观测兵发现三艘倭船试图趁雾突围。
"想跑?"郑大福冷哼,"'定远'、'镇远'随我追击,其余各舰继续封锁!"
海上的追逐战异常激烈。倭寇困兽犹斗,炮火十分凶猛。一发炮弹击中"定远号"的船舷,弹片击中了郑大福的左臂。
"船长!"大副急忙过来。
"别管我!"郑大福撕下布条草草包扎,"继续追击,绝不能放虎归山!"
在付出两艘敌舰被击沉的代价后,最后一艘倭寇旗舰被迫投降。岛津义弘被押上"定远号"时,仍不服气地瞪着郑大福。
郑大福却笑了:"怎么?不服我们这些'蒸汽怪物'?"
岛津咬牙道:"若非你们仗着船坚炮利..."
"这话说的,"郑大福打断他,"三十年前你们侵朝时,不也是仗着铁炮厉害?现在轮到我们科技进步了,就不习惯了?"
汉城光复的消息传来,全城欢腾。赵德胜走在满是弹痕的街道上,心情却十分沉重。这一仗虽然赢了,但城中百姓死伤惨重。
在一个破败的小院前,他看见敏浩正帮着老奶奶修理被炮火损毁的屋顶。
"将军!"敏浩跳下来行礼。
赵德胜拍拍他的肩:"好样的。听说你救了金大叔?"
敏浩不好意思地低头:"我当时...其实很害怕..."
"害怕很正常。"赵德胜望向远方,"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明明害怕,还是选择了做该做的事。"
三日后,向拯民的特使抵达汉城。在朝鲜王宫,两国签订了《中朝同盟条约》。当向拯民的代表宣布设立朝鲜总督府,承诺帮助朝鲜重建时,老国王激动得老泪纵横。
"华夏不弃小邦,救我黎民..."国王握着特使的手,"此恩此德,永世不忘!"
条约签订后,赵德胜被任命为首任总督。他在就职仪式上说:"这个总督府,不是来统治的,是来服务的。我们要帮朝鲜兄弟重建家园,要让这片土地再不受外敌欺凌!"
一个月后,釜山港格外热闹。郑大福的舰队要返航了,码头上挤满了送行的朝鲜百姓。
朴老汉带着乡亲们抬来几十坛泡菜:"将军,带上路上吃!"
敏浩如今加入了朝鲜新军,他穿着新军装,向赵德胜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总督大人,我会好好守护这片土地的!"
最让人感动的是,一群朝鲜妇女连夜绣了一面特殊的锦旗,上面用汉字和朝鲜文绣着"血脉相连"四个大字。
郑大福站在舰桥上,望着渐渐远去的朝鲜海岸,对身旁的大副说:"知道吗?三十年前我随父辈来过这里,那时是来帮他们打倭寇。三十年后,我们还是来帮他们打倭寇。"
大副笑道:"这说明什么?"
"说明啊,"郑大福目光深远,"有些情谊,是时间和战火都磨不灭的。"
海风猎猎,华夏军旗在桅杆上高高飘扬。这面旗帜见证的,不仅是一场胜利,更是一个跨越海洋的承诺——华夏永远不会抛弃共同抗击外侮的兄弟之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喋血明末,白虎战神扫八荒,喋血明末,白虎战神扫八荒最新章节,喋血明末,白虎战神扫八荒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喋血明末,白虎战神扫八荒,喋血明末,白虎战神扫八荒最新章节,喋血明末,白虎战神扫八荒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