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哥,咱有时候躺在这皇宫里,就会想起当年……”

  “想起咱爹娘走的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连块埋骨的薄地都寻不着……”

  提到往事,朱六九的眼神也黯淡下来,唏嘘道。

  “是啊,那时候……难啊。”

  朱元璋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朱六九,语气带着沉重的追忆和无比的真诚。

  “那时候,要不是老哥哥你,念着亲戚情分,东奔西走,求爷爷告奶奶,给咱爹娘寻了那块安身之地……”

  “咱朱元璋,怕是连爹娘最后一点身后事都办不妥当!”

  “这份恩情,咱记在心里,一辈子都不敢忘!”

  朱六九被他这番话勾起了心酸,用袖子擦了擦眼角。

  “都是应该的,应该的……说这些干啥。”

  “不,要说!”

  朱元璋语气陡然加重,带着一股凛然之气!!

  “正因为咱是从那苦日子里爬出来的,咱才知道百姓的苦,才知道一口粮食,一寸土地对他们有多金贵!”

  “所以咱坐了这天下,最恨的,就是那些黑了心肝的贪官污吏,恨那些欺压百姓,鱼肉乡里的恶霸豪强!”

  他的声音如同闷雷,在亭中回荡。

  目光不经意间,再次扫过朱桓。

  朱六九听得连连点头,脸上也涌起愤慨之色。

  “该恨!这些人就该千刀万剐!重八你做得好!”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仿佛下了很大决心,将目光正式投向朱桓,语气变得异常语重心长,几乎是一字一顿。

  “桓儿啊,你听着。”

  “你是咱朱家的子弟,虽然不在朝为官,但更要谨言慎行,洁身自好!”

  “千万,千万不能做那违法乱纪,欺压百姓之事!”

  “否则,害的不单单是你自个儿,更是会寒了天下人的心,坏了咱朱家这大明朝的根基和名声啊!”

  “你,明白吗?”

  这番话说得极其严肃,甚至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

  朱桓心中猛地一咯噔,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

  但他脸上那谦和温良的表情却没有丝毫破绽,立刻站起身,躬身行礼,声音清晰而恳切。

  “叔叔的教诲,桓儿铭记于心!”

  “请叔叔放心,桓儿自幼蒙父亲教诲,深知礼义廉耻,断不敢行那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事!”

  “定当时时自省,绝不敢有负叔叔期望!”

  朱六九在一旁听着,丝毫没有听出朱元璋话语中的深意。

  反而为自己儿子这番“得体”的回答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他笑着对朱元璋说。

  “重八,这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咱桓儿为人最是平和,对咱也孝顺,对乡邻也客气,绝不会干出那些丧良心的事!”

  “咱可以打包票!”

  朱元璋看着朱六九那全然信任,毫无杂质的笑容。

  又看向朱桓那副恭敬诚恳,无可挑剔的姿态,胸腔里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堵住,又闷又痛。

  他强行扯动嘴角,脸上挤出的笑容显得无比僵硬和苦涩,仿佛咽下了一枚黄莲。

  “好……好……如此,咱……咱也就放心了。”

  他的声音有些发哑,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和沉重。

  他猛地端起面前的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那辛辣的液体灼烧着喉咙,却压不住心底那股翻涌的寒意与痛楚。

  “吃饭,吃饭!”

  他放下酒杯,拿起筷子,声音提高了些许,试图打破这瞬间凝滞的气氛。

  但那双握着筷子的手,指节却微微泛青。

  而一旁。

  朱标脸上也一直维持着温和的笑意。

  但他那颗七窍玲珑的心,却早已掀起了波澜。

  他坐在下首,目光看似平静地扫过谈笑风生的父皇,淳朴憨厚的朱六九,以及那位举止谦恭,言谈得体的堂兄朱桓。

  父皇那句:“千万不能做违法乱纪之事,否则害的不单单是你自己,更是咱朱家的大明朝啊!”

  如同一声惊雷,在他耳边反复回响……

  以他对父皇的了解。

  这绝不仅仅是寻常的告诫。

  那语重心长背后压抑的沉重,那看似随意扫过朱桓的目光深处隐藏的锐利和痛心。

  都让朱标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朱桓。

  此人面容白净,应对得体。

  一举一动都合乎礼仪。

  甚至带着几分读书人的清雅之气。

  任谁看了都会觉得是位谦谦君子。

  可不知为何,朱标总觉得那谦和的笑容底下,似乎隔着一层看不透的雾。

  那低垂的眼帘后,隐藏着与表面截然不同的东西。

  “若朱桓表兄,真的干了什么恶事……”

  朱标不敢再想下去。

  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底蔓延开来!

  朱六九大伯,那是父皇的恩人,是当年在朱家最困顿时伸出援手的长辈。

  那份雪中送炭的情义,重如泰山!!

  他朱标自幼受教,深知感恩图报之理,对这位老实巴交的朱大伯,亦是心怀敬重与感激。

  若他的儿子,真的做出了什么十恶不赦之事,那对父皇,对朱大伯,乃至对整个皇室声誉,都将是一场巨大的打击和煎熬!

  忽然,他脑中电光火石般闪过叶凡那日在他府中,带着神秘笑容说过的话。

  “刘伯温那边,很快还有一场大戏要上演!”

  “到时候,你那几位皇弟,自然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当时他还不解其意,只当是老师又在卖关子。

  可此刻,将父皇异常的态度,以及叶凡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联系起来……

  一个让他心惊肉跳的念头不可抑制地冒了出来!!

  难道……

  老师所指的“大戏”是指……

  眼前这位堂兄朱桓?!

  毕竟,此刻刘伯温,就在滁州!!

  朱标握着酒杯的手指微微收紧。

  他但愿是自己想多了。

  但愿这只是他过于敏感的猜测。

  但父皇那压抑的情绪,叶凡那笃定的预言,都像一根根冰冷的针,刺破了他侥幸的幻想。

  他不能再等,不能再仅仅依靠猜测。

  必须弄清楚真相!

  趁着父皇与朱大伯回忆往昔,气氛正浓时。

  朱标悄然起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歉意,低声道。

  “父皇,母后,朱大伯,儿臣方才多饮了几杯,有些头晕,想先出去透透气。”

  朱元璋正与朱六九说到动情处,闻言随意摆了摆手。

  “去吧。”

  马皇后则关切地看了他一眼。

  “标儿,若不舒坦,就早些回去歇着。”

  “谢母后关心,儿臣无碍。”

  朱标躬身行礼,又对朱六九和朱桓礼貌地点了点头,这才转身,步履平稳地走出了亭子。

  一离开御花园,走到无人僻静处,朱标脸上的温和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沉的肃然!

  他停下脚步,对如同影子般跟在身后的心腹太监沉声吩咐,声音低得只有两人能听见。

  “立刻传令东厂,动用一切能动用的力量,给孤秘密彻查滁州全椒县,朱六九之子,朱桓!”

  “给孤查清楚,他在地方上所有行径,结交何人,有无劣迹,尤其是……”

  “有无涉及人命、贪墨、对抗朝廷新政等事!”

  “要快,要密,一有消息,即刻直接报于孤!”

  那太监感受到太子语气中前所未有的凝重和寒意,心头一凛,毫不迟疑地躬身领命。

  “奴婢遵旨!”

  随即身影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最新章节,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