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江秉诚也长舒了一口气:“这么多钱,不枉我们忙这么多天。”
“我手上从来没拿过这么多的现金。”
“阿哥,别说拿过,我是见都没见过!”吟夏的眼睛亮得不行:“开店才把钱用完,我晚上都急了睡不着。”
“现在好了,终于把钱赚回来了。”
“一百,五十,两角……”江秉诚将各种面值的钱分开,笑着抬头:“何止是赚回来了,赚的比以前多了不知道多少。”
“我父母听说我们把工学院的生意谈成了,吓了一跳,一直说不得了、不得了。”
吟夏现在才松了一口气:“别说阿叔阿嬢了,就连我都没想到能谈下来。”
“阿哥,说了不怕你笑话,被那几个工厂拒绝的时候我都觉得希望渺茫了。”
“所以说,不管什么事还是要试了看才知道。”
“没错,试过才知道。”江秉诚也放松了不少:“别说你了,当时我心里也没底,只有数钱的这一刻心才放下来。”
“对!”吟夏拿起一百块钱,借着阳光端详起来:“你别说,这百元大钞的样子就是好看。”
“放在平时五千块钱都已经可以买两个彩电、盖一间小房子了。”
江秉诚笑笑:“等我们的店多开几年,说不准这些东西就都能买了。”
“我还想在店里安一个座机,方便别人订鲜花饼。”
“座机?”吟夏眼前一亮:“我以前想都不敢想,你这么一说倒是真的可以。”
“还有微波炉,搅拌机,赚钱了就买!”
江秉诚点头:“买!赚钱就买!”
“再过十来天,拿到证件以后我们的店就可以开张了。”
吟夏心中像吃了蜜一样甜:“原料、人手、商铺、证件、资金的问题都解决了,我们终于要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店面了。”
“没错,自己的店面。”江秉诚点头,他靠在沙发上:“阿妹,中秋节过完以后我们再讨论一下店里面的具体事项,准备开张!”
“好!”吟夏应答了下来,随后开口问:“阿哥,中秋节阿叔阿嬢他们也放假了,要不你喊着他们去我家吃饭。”
“我正要跟你说。”江秉诚笑着开口:“我在你家里吃了这么多顿饭,对你家比对我自己家还熟。”
“但阿叔阿嬢还有大华哥、阿姐还没来过我家,我父母前些日子就叮嘱我邀请你们过来吃饭。”
“行。”吟夏也没推脱,云南这边的人热情好客,喊别人吃饭那就是真的喊,不来反倒是不给主人家面子。
江秉诚笑了:“小夏,我就喜欢你这种爽快的人。”
“走,我们去给阿叔他们发工资,让大家过个好节。”
说着,江秉诚就站了起来,往外走去。
“等等,阿哥。”吟夏叫住了他,随后笑着开口:“你是不是忘记了什么?”
江秉诚一愣,随后仔细想了想,脑海中灵光一闪:“看电影,小夏,你不提醒我的话我差点忘了,我们说好了要看电影。”
“看来还是我记性好一些。”吟夏笑着点头:
“我们中秋节那晚上再去看吧,还可以逛逛南屏街,那边肯定很热闹,这两天先盯着装修的事。”
“好。”江秉诚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下来。
二人商量完所有事宜,买了些肉菜回到村子里,随后,他们首先将该发的工资都发了下去。
拿到了钱,日子有了盼头,所有人都是开心的。
母亲和管红拎着买来的排骨进了厨房。
吟华则说要去打酒喝两口,她刚走两步,脚还没踏出去呢,就被管红喊了回去。
“带两个水果罐头回来,好不容易吃顿好的,添个菜。”
“认得了。”
吟华的脚步十分轻快。
“老哥,等一下,我跟你一起去。”吟夏叫住吟华,跟了上去:“我顺道把老歪叔、小清的工资送过去。”
说着,她回头叮嘱父亲:“老爸,你跟阿哥款款话,我马上回来。”
父亲脸上难得出现了一个笑容,轻轻点了点头。
待吟夏和吟华返回之时,饭已经做好了。
这顿饭格外香,吟夏都比平时多吃了一碗饭。
酒过三巡,江秉诚牵头,说起了开店的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有了资金以后,装修的事自然不是什么大问题,现在只要等证件审核成功就行。
等相关证件下来,他们就可以挑选一个好日子开业了。
想到这里,吟夏心里头尤其高兴。
这种高兴一直持续到了中秋节当天。
吟夏一家受邀前去江秉诚家里吃早饭。
本来是吃晚饭的,但父亲礼性大,说中秋节讲究的是团圆,一家人要自己关上门吃顿团圆饭。
吟夏跟江秉诚说了以后,江秉诚干脆地将时间换成了早上。
一大早,父亲母亲就换上了一直舍不得穿的衣服,就连吟华和管红也比平常郑重得多。
吟夏倒是跟平时一样,穿了一身简约干练的衣服。
临出门时,吟夏笑着打趣:“吃顿饭而已,你们怎么搞得像是过年一样?”
父亲和大哥没说什么,管红有些恨铁不成钢地开口:“小夏,你年纪轻轻的,现在也赚到钱了,整点好看的衣服穿穿嘛。”
“小江家里条件好,你现在第一次去人家,一定要给人家父母留给好印象!”
母亲虽然没说话,但赞同地点了点头。
吟夏看了看,只觉得自己身上的衣服没什么问题,挺正式的。
大嫂实在看不下去,拉着吟夏去她屋里,找出了一条红色的的确良碎花半裙,让吟夏穿上。
“这可是我跟你大哥结婚那年你大哥买的,当时我们村里的人哥哥羡慕我得很。”管红脸上出现了一种怀念的神色。
但很快,这种怀念就消失不见了,她的语气变得有些无奈:“当时他锔碗赚的钱多,名声也响,谁知道后来就不行了。”
吟夏手中紧紧捏着那条碎花裙,心中思绪万千。
“大嫂,现在不是越来越好了吗?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听到这话,管红也从回忆中抽离出来:“你赶紧去把衣服换了,穿鲜亮点才有小姑娘的样子,不然出去丢脸得很。”
吟夏没有拒绝大嫂的好意,换了一件白衬衫搭配碎花裙。
人靠衣裳马靠鞍,吟夏换上碎花裙以后都觉得自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母亲和大嫂这才满意地点头,往江秉诚家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鞭炮的声音不绝于耳。
穿着开裆裤的小孩们在路上到处搜刮没炸开的鞭炮,这是一年里难得的娱乐活动。
只有有条件的人家,才会买鞭炮或者烟花来放。
走了许久,一行人才到了江秉诚家不远处的柳树下。
下一刻,吟夏就看到江秉诚从家中走了出来,他手中拿着一挂鞭炮。
“要放炮仗了?”吟华兴奋地搓了搓手,走上前跟江秉诚说话。
“大华哥,你们来了,快进去坐,我放完炮仗就进去。”江秉诚笑着开口,目光在所有人身上扫视一圈,在接触到吟夏倏然发亮。
吟夏笑了笑,避开了他的眼神。
一旁的管红和母亲都是过来人,心里哪有不明白的,只不过她们也什么都没说,有些事还得年轻人自己去摸索。
“砰!砰砰!”
街尾处人家放了一挂鞭炮,声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江秉诚将目光从吟夏身上移开,轻咳一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随后,他快速将鞭炮放好,用香点燃。
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听得人心头热乎乎的。
“阿叔,阿嬢,走,进去坐。”江秉诚招呼吟夏一家人进门。
热热闹闹吃过中午饭以后,没坐多久,吟夏一家人就要折返回家,他们要为晚上的团圆饭做准备。
江秉诚的父母都很喜欢吟夏一家人,将他们一家人送到街口以后才折返回家。
吟夏他们没有第一时间回家,而是先去了电信局,给远在国外的妹妹吟荣荣打了一个电话。
随后,她自己一个人去了趟工人文化宫,给旁边摆摊卖米凉虾的大姐送预留好的鲜花饼。
原本她中秋这天也要去摆摊,但吃饭的事情打乱了原有的计划,但答应好的事,她只能跑一趟了。
将鲜花饼送出去以后,她才踏上了回家的路。
而后,一家人忙活了一下午,一桌子丰盛的饭菜都准备好了。
吃完饭以后,吟夏拿了一个小碗,将每样菜都装了一点,随后交给父亲。
父亲打着手电筒,带着吟华和吟夏去了房子后面泼水饭。
这是吟家人逢年过节的保留项目,目的是祭告先祖,祈求平安。
泼完水饭以后,吟夏前脚刚回家,后脚江秉诚就来了。
吟夏还以为他是按计划来找自己看电影的,心里还很高兴,可他上来的第一句话就让人有些意外。
“小夏,我们的店名审核没通过。”
“我手上从来没拿过这么多的现金。”
“阿哥,别说拿过,我是见都没见过!”吟夏的眼睛亮得不行:“开店才把钱用完,我晚上都急了睡不着。”
“现在好了,终于把钱赚回来了。”
“一百,五十,两角……”江秉诚将各种面值的钱分开,笑着抬头:“何止是赚回来了,赚的比以前多了不知道多少。”
“我父母听说我们把工学院的生意谈成了,吓了一跳,一直说不得了、不得了。”
吟夏现在才松了一口气:“别说阿叔阿嬢了,就连我都没想到能谈下来。”
“阿哥,说了不怕你笑话,被那几个工厂拒绝的时候我都觉得希望渺茫了。”
“所以说,不管什么事还是要试了看才知道。”
“没错,试过才知道。”江秉诚也放松了不少:“别说你了,当时我心里也没底,只有数钱的这一刻心才放下来。”
“对!”吟夏拿起一百块钱,借着阳光端详起来:“你别说,这百元大钞的样子就是好看。”
“放在平时五千块钱都已经可以买两个彩电、盖一间小房子了。”
江秉诚笑笑:“等我们的店多开几年,说不准这些东西就都能买了。”
“我还想在店里安一个座机,方便别人订鲜花饼。”
“座机?”吟夏眼前一亮:“我以前想都不敢想,你这么一说倒是真的可以。”
“还有微波炉,搅拌机,赚钱了就买!”
江秉诚点头:“买!赚钱就买!”
“再过十来天,拿到证件以后我们的店就可以开张了。”
吟夏心中像吃了蜜一样甜:“原料、人手、商铺、证件、资金的问题都解决了,我们终于要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店面了。”
“没错,自己的店面。”江秉诚点头,他靠在沙发上:“阿妹,中秋节过完以后我们再讨论一下店里面的具体事项,准备开张!”
“好!”吟夏应答了下来,随后开口问:“阿哥,中秋节阿叔阿嬢他们也放假了,要不你喊着他们去我家吃饭。”
“我正要跟你说。”江秉诚笑着开口:“我在你家里吃了这么多顿饭,对你家比对我自己家还熟。”
“但阿叔阿嬢还有大华哥、阿姐还没来过我家,我父母前些日子就叮嘱我邀请你们过来吃饭。”
“行。”吟夏也没推脱,云南这边的人热情好客,喊别人吃饭那就是真的喊,不来反倒是不给主人家面子。
江秉诚笑了:“小夏,我就喜欢你这种爽快的人。”
“走,我们去给阿叔他们发工资,让大家过个好节。”
说着,江秉诚就站了起来,往外走去。
“等等,阿哥。”吟夏叫住了他,随后笑着开口:“你是不是忘记了什么?”
江秉诚一愣,随后仔细想了想,脑海中灵光一闪:“看电影,小夏,你不提醒我的话我差点忘了,我们说好了要看电影。”
“看来还是我记性好一些。”吟夏笑着点头:
“我们中秋节那晚上再去看吧,还可以逛逛南屏街,那边肯定很热闹,这两天先盯着装修的事。”
“好。”江秉诚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下来。
二人商量完所有事宜,买了些肉菜回到村子里,随后,他们首先将该发的工资都发了下去。
拿到了钱,日子有了盼头,所有人都是开心的。
母亲和管红拎着买来的排骨进了厨房。
吟华则说要去打酒喝两口,她刚走两步,脚还没踏出去呢,就被管红喊了回去。
“带两个水果罐头回来,好不容易吃顿好的,添个菜。”
“认得了。”
吟华的脚步十分轻快。
“老哥,等一下,我跟你一起去。”吟夏叫住吟华,跟了上去:“我顺道把老歪叔、小清的工资送过去。”
说着,她回头叮嘱父亲:“老爸,你跟阿哥款款话,我马上回来。”
父亲脸上难得出现了一个笑容,轻轻点了点头。
待吟夏和吟华返回之时,饭已经做好了。
这顿饭格外香,吟夏都比平时多吃了一碗饭。
酒过三巡,江秉诚牵头,说起了开店的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有了资金以后,装修的事自然不是什么大问题,现在只要等证件审核成功就行。
等相关证件下来,他们就可以挑选一个好日子开业了。
想到这里,吟夏心里头尤其高兴。
这种高兴一直持续到了中秋节当天。
吟夏一家受邀前去江秉诚家里吃早饭。
本来是吃晚饭的,但父亲礼性大,说中秋节讲究的是团圆,一家人要自己关上门吃顿团圆饭。
吟夏跟江秉诚说了以后,江秉诚干脆地将时间换成了早上。
一大早,父亲母亲就换上了一直舍不得穿的衣服,就连吟华和管红也比平常郑重得多。
吟夏倒是跟平时一样,穿了一身简约干练的衣服。
临出门时,吟夏笑着打趣:“吃顿饭而已,你们怎么搞得像是过年一样?”
父亲和大哥没说什么,管红有些恨铁不成钢地开口:“小夏,你年纪轻轻的,现在也赚到钱了,整点好看的衣服穿穿嘛。”
“小江家里条件好,你现在第一次去人家,一定要给人家父母留给好印象!”
母亲虽然没说话,但赞同地点了点头。
吟夏看了看,只觉得自己身上的衣服没什么问题,挺正式的。
大嫂实在看不下去,拉着吟夏去她屋里,找出了一条红色的的确良碎花半裙,让吟夏穿上。
“这可是我跟你大哥结婚那年你大哥买的,当时我们村里的人哥哥羡慕我得很。”管红脸上出现了一种怀念的神色。
但很快,这种怀念就消失不见了,她的语气变得有些无奈:“当时他锔碗赚的钱多,名声也响,谁知道后来就不行了。”
吟夏手中紧紧捏着那条碎花裙,心中思绪万千。
“大嫂,现在不是越来越好了吗?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听到这话,管红也从回忆中抽离出来:“你赶紧去把衣服换了,穿鲜亮点才有小姑娘的样子,不然出去丢脸得很。”
吟夏没有拒绝大嫂的好意,换了一件白衬衫搭配碎花裙。
人靠衣裳马靠鞍,吟夏换上碎花裙以后都觉得自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母亲和大嫂这才满意地点头,往江秉诚家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鞭炮的声音不绝于耳。
穿着开裆裤的小孩们在路上到处搜刮没炸开的鞭炮,这是一年里难得的娱乐活动。
只有有条件的人家,才会买鞭炮或者烟花来放。
走了许久,一行人才到了江秉诚家不远处的柳树下。
下一刻,吟夏就看到江秉诚从家中走了出来,他手中拿着一挂鞭炮。
“要放炮仗了?”吟华兴奋地搓了搓手,走上前跟江秉诚说话。
“大华哥,你们来了,快进去坐,我放完炮仗就进去。”江秉诚笑着开口,目光在所有人身上扫视一圈,在接触到吟夏倏然发亮。
吟夏笑了笑,避开了他的眼神。
一旁的管红和母亲都是过来人,心里哪有不明白的,只不过她们也什么都没说,有些事还得年轻人自己去摸索。
“砰!砰砰!”
街尾处人家放了一挂鞭炮,声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江秉诚将目光从吟夏身上移开,轻咳一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随后,他快速将鞭炮放好,用香点燃。
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听得人心头热乎乎的。
“阿叔,阿嬢,走,进去坐。”江秉诚招呼吟夏一家人进门。
热热闹闹吃过中午饭以后,没坐多久,吟夏一家人就要折返回家,他们要为晚上的团圆饭做准备。
江秉诚的父母都很喜欢吟夏一家人,将他们一家人送到街口以后才折返回家。
吟夏他们没有第一时间回家,而是先去了电信局,给远在国外的妹妹吟荣荣打了一个电话。
随后,她自己一个人去了趟工人文化宫,给旁边摆摊卖米凉虾的大姐送预留好的鲜花饼。
原本她中秋这天也要去摆摊,但吃饭的事情打乱了原有的计划,但答应好的事,她只能跑一趟了。
将鲜花饼送出去以后,她才踏上了回家的路。
而后,一家人忙活了一下午,一桌子丰盛的饭菜都准备好了。
吃完饭以后,吟夏拿了一个小碗,将每样菜都装了一点,随后交给父亲。
父亲打着手电筒,带着吟华和吟夏去了房子后面泼水饭。
这是吟家人逢年过节的保留项目,目的是祭告先祖,祈求平安。
泼完水饭以后,吟夏前脚刚回家,后脚江秉诚就来了。
吟夏还以为他是按计划来找自己看电影的,心里还很高兴,可他上来的第一句话就让人有些意外。
“小夏,我们的店名审核没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