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吟夏答应的很干脆:“阿哥,我还没去过电影院呢,这一回算是沾你的光了。”
“照你这么说,我也算是沾了我父母的光了。”江秉诚的心情很不错。
吟夏笑了笑,随后若有所思地问:“每个节日学校里都会发东西吗?”
江秉诚点头:“没错,教师节就发一些书本、公园门票、电影院门票之类的。”
“中秋节会发月饼,儿童节会发提花小蛋糕。”
“中秋节发月饼……”吟夏重复了一遍,随后开口问:
“阿哥,那学校里一般发几个月饼,是不是要专门找人买月饼去发?”
江秉诚虽然不懂吟夏为什么突然问这个,但还是一一回答:
“看学校吧,我父母他们每年中秋都发一个月饼,也会发给学生。”
“有的学校里有糕点房,直接自己做,其他学校一般都是从外面买,或者联系别的学校糕点房做。”
听到这里,吟夏微微思索了一下,随后抬头看向江秉诚:
“阿哥,既然有的学校会从外面买月饼,那我们能不能去问问那些学校,要不要买鲜花饼呢?”
“之前我一直在想,现在店快开起来了,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稳定的客源,市场还是不够大。”
“如果跟学校合作,能不能吸收更多客源,从而达到扩大市场的目的呢?”
闻言,江秉诚一怔,随后反应了过来:“小夏,我们确实可以去问问,还是你有头脑,我根本就没想到这一点。”
吟夏摇头:“我也是听你说了以后才有这种想法的,阿哥,除去学校,还有几个地方。”
“比如说发电厂,烟厂这种地方,我们也可以去问问,这些地方有的时候也会发东西。”
“好。”江秉诚应了下来,掰着手指头数了一下附近的学校,然后才开口:
“有糕点房的那些学校就不去问了,我托我父母帮我在他们学校里问问,他们学校里没有糕点房。”
“我的大学里也有糕点房,我去我们高中学校和初中学校问问。”吟夏立刻将几个学校筛选了出来。
至于工厂,她打算回去问问同村几个厂里的职工。
二人又在村口说了二十多分钟才各自离去。
回家路上,吟夏在脑海中回想了一下,刚刚他们一共讨论出了三种扩大市场的途径。
第一,做中秋节买八送一的促销活动。
第二,寻求与学校的合作。
第三,寻求与工厂的合作。
目前来说,第一种途径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于是她当天晚上就准备好了“买八送一”的牌子。
次日,他们首先去买了一批够装八个鲜花饼的纸盒。
盒装鲜花饼再加上买八送一的牌子,立刻就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效果立竿见影。
一天的时间说快也快,说慢也慢。
等吟夏从村里几个职工家里出来,再次和江秉诚再次碰头的时候,已经是吃晚饭的时间了。
二人脸上的笑容比往日更多一些,因为今天的促销活动搞的不错,吸引了许多新顾客。
另外,学校和工厂两个渠道都有一些新消息。
江秉诚问过他父母以后,得到了云南工学院后勤人员的信息。
吟夏问过村里的长辈以后,也得到了工厂里面是会发月饼的消息。
她和江秉诚合计了一下,打算背着饼去最近的工厂和学校尝试一下。
第二天,二人首先去了距离最近的工厂。
只不过,他们说明来意以后,还没能见到拿主意的人,就被一口拒绝了。
从工厂出来以后,二人又去了提前踩过点的第二个地方,但依旧被拒绝了。
走了好几个地方,背篓里的鲜花饼还纹丝不动。
走路的间隙,江秉诚提出先去他父母工作的工学院试试。
因为他认为工学院那边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吟夏同意了,碰壁太多次并不是个好的信号。
很快,他们背着现烤的鲜花饼到了工学院门口。
见到江秉诚,看门大爷熟稔地跟他打了个招呼,然后就放行了。
过了一个多小时,吟夏和江秉诚才从学校里出来。
他们背篓里的鲜花饼少了一些,脸上的笑容却比往常多了许多。
吟夏难掩激动:“太好了,阿哥,工学院一共有六百一十一名教师,一千多个学生,一人一个饼,那就是……两千六百多个鲜花饼!”
“那我们至少能赚一千三百块钱!”江秉诚也被这个数字给惊到了。
“一千三百块钱……”吟夏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根本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
平常他们摆摊卖饼,顶天了才能卖六七百个鲜花饼,三百多块钱。
如今跟工学院达成合作,这销量一下子翻了四五倍,收入当然也相当可观。
最重要的是,鲜花饼能大范围的传播开来。
说不准有老师或者学生吃了以后觉得好吃,还会再买,客带客,这片市场的口子算是被他们撕开来了。
吟夏深吸一口气:“阿哥,太好了,太好了,工学院这边的合作谈了下来,我们的市场往前迈了一大步!”
“对!”江秉诚也十分激动:“没想到学校里这么多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吃到我们的鲜花饼。”
二人走在路上,迎面吹来的风似乎也带了一些暖意。
激动的心情冷却过后,吟夏随即开始思考了起来:
“阿哥,接近三千多个鲜花饼,老歪叔家的那个窑洞肯定烤不过来,我们在你家垒的那个土窑要派上用场了。”
江秉诚舒了一口气:“还好你有先见之明,先前我就试过了,那个新窑洞可以用,一次性能烤的饼也多。”
“鲜花饼的烤制时间只有二十分钟,新老窑洞一起动工,一天的时间应该够了,只不过人手应该不够。”
吟夏想了想,随后开口:“不怕得,我找几个村里人充当临时工,问题不大。”
说着,她微微皱眉:“我担心的问题是,接了工学院的活,我们可能就比较难接其他学校的活了。”
“一个学校的鲜花饼就要忙一天左右才能做出来,除非几个学校发东西的时间不一样,不然我们很难同时兼顾。”
江秉诚同样也在皱眉:“我刚刚也在想这个问题。”
“其他学校发东西的时间我不太清楚,发的数量以及教师人数也不能确定。”
“这样吧,我们先去问问,时间能错开就能做,不能错开就算了。”
“好。”吟夏点头。
这么多的订单量,就意味着中秋节前他们可能会很累。
但一天就能赚一个月的钱,谁都会想做的。
果不其然,待吟夏和江秉诚将这个好消息带回去以后,除了管红嘟囔了几句,所有人都很开心。
当然,在江秉诚将加班同时加工资的消息说了以后,管红那一点不开心也消失的一干二净了。
还是那句话,谁不喜欢赚钱呢?
此后的几日,吟夏和江秉诚又跑了几家学校,随后根据时间、数量等条件与其中几个学校达成了合作。
后头的几个学校在教师数量上跟工学院没法比,但零零散散凑起来也有几千号人,基本与工学院持平。
敲定合作以后,吟夏和江秉诚忙着联系小李顺以及村里的其他花农收玫瑰、买面粉、收蜂蜜等事。
二人忙碌了起来,看电影的事自然也延后了。
临近中秋,吟夏家的小院子格外拥挤。
头几天一些小学校的订单都是由吟夏家里的几个人并余小清和老歪叔完成的。
到了后头他们忙不过来,吟夏就找了几个村里人帮忙。
当然,这些人干的多半是烤饼、运送一类的事,做饼的过程毕竟算是自家的秘方,除了江秉诚和家里人,吟夏谁都不放心。
就这样忙碌了几天以后,众人赶在中秋节前夕将所有鲜花饼都做了出来,并且运送到了各个学校之内。
结完尾款以后,江秉诚带着吟夏回了自己家里。
他们收拾完新窑洞以后,坐下来仔细一数,发现这一次跟各大学校合作的收入将近五千块钱。
虽然忙了几天,但吟夏身上丝毫不见疲乏之色,她脸上的笑容非常灿烂:
“五千三百四十一,阿哥,五千三百四十一!”
“照你这么说,我也算是沾了我父母的光了。”江秉诚的心情很不错。
吟夏笑了笑,随后若有所思地问:“每个节日学校里都会发东西吗?”
江秉诚点头:“没错,教师节就发一些书本、公园门票、电影院门票之类的。”
“中秋节会发月饼,儿童节会发提花小蛋糕。”
“中秋节发月饼……”吟夏重复了一遍,随后开口问:
“阿哥,那学校里一般发几个月饼,是不是要专门找人买月饼去发?”
江秉诚虽然不懂吟夏为什么突然问这个,但还是一一回答:
“看学校吧,我父母他们每年中秋都发一个月饼,也会发给学生。”
“有的学校里有糕点房,直接自己做,其他学校一般都是从外面买,或者联系别的学校糕点房做。”
听到这里,吟夏微微思索了一下,随后抬头看向江秉诚:
“阿哥,既然有的学校会从外面买月饼,那我们能不能去问问那些学校,要不要买鲜花饼呢?”
“之前我一直在想,现在店快开起来了,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稳定的客源,市场还是不够大。”
“如果跟学校合作,能不能吸收更多客源,从而达到扩大市场的目的呢?”
闻言,江秉诚一怔,随后反应了过来:“小夏,我们确实可以去问问,还是你有头脑,我根本就没想到这一点。”
吟夏摇头:“我也是听你说了以后才有这种想法的,阿哥,除去学校,还有几个地方。”
“比如说发电厂,烟厂这种地方,我们也可以去问问,这些地方有的时候也会发东西。”
“好。”江秉诚应了下来,掰着手指头数了一下附近的学校,然后才开口:
“有糕点房的那些学校就不去问了,我托我父母帮我在他们学校里问问,他们学校里没有糕点房。”
“我的大学里也有糕点房,我去我们高中学校和初中学校问问。”吟夏立刻将几个学校筛选了出来。
至于工厂,她打算回去问问同村几个厂里的职工。
二人又在村口说了二十多分钟才各自离去。
回家路上,吟夏在脑海中回想了一下,刚刚他们一共讨论出了三种扩大市场的途径。
第一,做中秋节买八送一的促销活动。
第二,寻求与学校的合作。
第三,寻求与工厂的合作。
目前来说,第一种途径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于是她当天晚上就准备好了“买八送一”的牌子。
次日,他们首先去买了一批够装八个鲜花饼的纸盒。
盒装鲜花饼再加上买八送一的牌子,立刻就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效果立竿见影。
一天的时间说快也快,说慢也慢。
等吟夏从村里几个职工家里出来,再次和江秉诚再次碰头的时候,已经是吃晚饭的时间了。
二人脸上的笑容比往日更多一些,因为今天的促销活动搞的不错,吸引了许多新顾客。
另外,学校和工厂两个渠道都有一些新消息。
江秉诚问过他父母以后,得到了云南工学院后勤人员的信息。
吟夏问过村里的长辈以后,也得到了工厂里面是会发月饼的消息。
她和江秉诚合计了一下,打算背着饼去最近的工厂和学校尝试一下。
第二天,二人首先去了距离最近的工厂。
只不过,他们说明来意以后,还没能见到拿主意的人,就被一口拒绝了。
从工厂出来以后,二人又去了提前踩过点的第二个地方,但依旧被拒绝了。
走了好几个地方,背篓里的鲜花饼还纹丝不动。
走路的间隙,江秉诚提出先去他父母工作的工学院试试。
因为他认为工学院那边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吟夏同意了,碰壁太多次并不是个好的信号。
很快,他们背着现烤的鲜花饼到了工学院门口。
见到江秉诚,看门大爷熟稔地跟他打了个招呼,然后就放行了。
过了一个多小时,吟夏和江秉诚才从学校里出来。
他们背篓里的鲜花饼少了一些,脸上的笑容却比往常多了许多。
吟夏难掩激动:“太好了,阿哥,工学院一共有六百一十一名教师,一千多个学生,一人一个饼,那就是……两千六百多个鲜花饼!”
“那我们至少能赚一千三百块钱!”江秉诚也被这个数字给惊到了。
“一千三百块钱……”吟夏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根本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
平常他们摆摊卖饼,顶天了才能卖六七百个鲜花饼,三百多块钱。
如今跟工学院达成合作,这销量一下子翻了四五倍,收入当然也相当可观。
最重要的是,鲜花饼能大范围的传播开来。
说不准有老师或者学生吃了以后觉得好吃,还会再买,客带客,这片市场的口子算是被他们撕开来了。
吟夏深吸一口气:“阿哥,太好了,太好了,工学院这边的合作谈了下来,我们的市场往前迈了一大步!”
“对!”江秉诚也十分激动:“没想到学校里这么多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吃到我们的鲜花饼。”
二人走在路上,迎面吹来的风似乎也带了一些暖意。
激动的心情冷却过后,吟夏随即开始思考了起来:
“阿哥,接近三千多个鲜花饼,老歪叔家的那个窑洞肯定烤不过来,我们在你家垒的那个土窑要派上用场了。”
江秉诚舒了一口气:“还好你有先见之明,先前我就试过了,那个新窑洞可以用,一次性能烤的饼也多。”
“鲜花饼的烤制时间只有二十分钟,新老窑洞一起动工,一天的时间应该够了,只不过人手应该不够。”
吟夏想了想,随后开口:“不怕得,我找几个村里人充当临时工,问题不大。”
说着,她微微皱眉:“我担心的问题是,接了工学院的活,我们可能就比较难接其他学校的活了。”
“一个学校的鲜花饼就要忙一天左右才能做出来,除非几个学校发东西的时间不一样,不然我们很难同时兼顾。”
江秉诚同样也在皱眉:“我刚刚也在想这个问题。”
“其他学校发东西的时间我不太清楚,发的数量以及教师人数也不能确定。”
“这样吧,我们先去问问,时间能错开就能做,不能错开就算了。”
“好。”吟夏点头。
这么多的订单量,就意味着中秋节前他们可能会很累。
但一天就能赚一个月的钱,谁都会想做的。
果不其然,待吟夏和江秉诚将这个好消息带回去以后,除了管红嘟囔了几句,所有人都很开心。
当然,在江秉诚将加班同时加工资的消息说了以后,管红那一点不开心也消失的一干二净了。
还是那句话,谁不喜欢赚钱呢?
此后的几日,吟夏和江秉诚又跑了几家学校,随后根据时间、数量等条件与其中几个学校达成了合作。
后头的几个学校在教师数量上跟工学院没法比,但零零散散凑起来也有几千号人,基本与工学院持平。
敲定合作以后,吟夏和江秉诚忙着联系小李顺以及村里的其他花农收玫瑰、买面粉、收蜂蜜等事。
二人忙碌了起来,看电影的事自然也延后了。
临近中秋,吟夏家的小院子格外拥挤。
头几天一些小学校的订单都是由吟夏家里的几个人并余小清和老歪叔完成的。
到了后头他们忙不过来,吟夏就找了几个村里人帮忙。
当然,这些人干的多半是烤饼、运送一类的事,做饼的过程毕竟算是自家的秘方,除了江秉诚和家里人,吟夏谁都不放心。
就这样忙碌了几天以后,众人赶在中秋节前夕将所有鲜花饼都做了出来,并且运送到了各个学校之内。
结完尾款以后,江秉诚带着吟夏回了自己家里。
他们收拾完新窑洞以后,坐下来仔细一数,发现这一次跟各大学校合作的收入将近五千块钱。
虽然忙了几天,但吟夏身上丝毫不见疲乏之色,她脸上的笑容非常灿烂:
“五千三百四十一,阿哥,五千三百四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