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来福知道那群土匪会来,只是没想到老郑来的这么快。
他第一时间想要逃命,可他很快冷静了下来。
和老宋、老郑、老于相处了整整三天,张来福明确知道一件事,在这几个土匪手里,直接逃跑是跑不掉的。
可要是不跑,岂不是等着送命?
先得知道郑琵琶在什么地方。
张来福循着评弹的声音四下张望,他没找到老郑的位置,反倒觉得双脚不受控制,慢慢朝着街边走去。
思路错误。
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评弹上,否则一定会被老郑牵着走。
他藏在暗处,没有直接对我下手,而是想把我引到街边,这是什么缘故?
他是土匪,见不得光!
他做事谨慎,性情和老宋、老于还不太一样。
光天化日,闹市街头,他不会轻易出手。
人越多,他越不敢出手。
张来福有了打算,突然对身边一个摊贩喊道:“你是卖什么的?”
摊贩一惊,回了一句:“我卖汤圆的!”
“汤圆也有馅儿,你为什么不卖包子?”
卖汤圆的想了好一会,敲了敲手里的笊篱:“我凭什么卖包子?你有病是吧?”
两人这么一嚷嚷,周围行人都看了过来,人声嘈杂之间,评弹声被冲淡了不少。
张来福极力控制着脚步,又到了下一个摊子:“你这卖包子么?”
“我这卖的凉粉。”
“都是用面做的,你怎么就不卖包子?”
卖凉粉的挽了挽袖子,瞪着张来福。
张来福又走了一个摊子:“你这卖包子么?”
“我这卖的是猪头肉!”
“猪头肉不能做包子么?”
“也不是不能,得看你要多少……”
“那你为什么不卖包子?你是不是不会做生意?”
“你特么想干什么?”卖猪头肉的把切肉刀拿起来了。
说动刀就动刀,这卖猪头肉的怎么脾气这么大?
整整一街人,全都看着张来福。
卖粽子的问道:“这哪来个傻子?”
卖豆腐的也很生气:“不认识卖包子的么?在这瞎问什么?”
卖甘蔗的恨道:“我这卖甘蔗,他也过来买包子!”
烤羊肉的十分警惕:“诸位留神,这小子不像是善茬儿。”
卖猪头肉的咬牙道:“谁惯他的毛病,敢动我摊子,我掰折他腿!”
老郑皱紧了眉头,和张来福拉开了距离。
张来福的判断没错,光天化日之下,老郑不想对张来福动手。
评弹声越发模糊,张来福摆脱了七八成的控制,可体力也快耗尽了。
来到一张桌子前边,问道:“你这卖包子么?”
桌子后边坐着一名男子,看模样似乎有二十五六的年纪,身形瘦削,穿着一件灰青长衫,衣料和做工都不算好,却打理得极为干净。
长相也算俊朗,五官端正,眉目清亮,一双眼睛沉静里透着锐意,似乎能把人心思看穿。
“先生,我这不卖包子。”这人指了指身后的招幌,上边写着一行字:祝由妙手李运生。
张来福认真读了一遍,问道:“你叫李运生?”
李运生点点头,特地强调了一下:“我是一名医生。”
看他这衣着打扮,应该是个本地医生,张来福伸出手:“你给我号号脉。”
李运生指了指幌子上的祝由两个字:“我不会号脉。”
张来福:“不会号脉怎么当医生?”
李运生一怔:“先生,你从什么地方来?”
张来福反问一句:“你先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
李运生盯着张来福看了片刻,看明白了一些状况:“先生,这里是万生州,千人千面,万生万变,你来到了世间难寻好地方!”
张来福提高了声调,又问了一句:“万生州算什么好地方?你觉得这好在哪里?你倒是说说看!”
李运生看着张来福,心平气和问了一句:“你真是找茬儿来的?”
周围的摊贩、食客、路人,全都围上来看热闹。
“这人有病吧?”
“我看是病得不轻。”
老郑也在人群当中,他还在等下手的机会,可这机会不太好找,周围一群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张来福身上。
张来福缓了口气,看着李运生,接着问道,“你刚才听见了吧,他们都说我有病,我确实有病,你不是大夫么?你给我治治!”
李运生上下打量着张来福:“你有什么病,先说来听听。”
张来福指了指胸口:“我胸闷气短,你看不出来?”
李运生微微摇头:“你这不是病的,这是累的,歇一会儿就好了。”
张来福不依不饶:“你不号脉,也不做检查,就在这说我没病?你这不是骗人么?”
祝由科大夫,三百六十行之一。
是一类特殊的医生,他们治病不用针石,不用草药,不做手术,也不用西药,他们靠的是咒语和符纸。
他们习惯在街边开张做场,遇到来看病的病人,不号脉,不给药,询问病情之后,当即画符念咒,驱邪治病。
张来福不懂行道,还在这胡搅蛮缠,却让李运生也有些恼火了:“朋友,咱们素不相识,你为什么来拆我招牌?”
“我没拆你招牌,我就是来看病!”张来福理直气壮,他确实没动李运生的招幌。
有看热闹的在人群中起哄:“找别人看病去吧,祝由科的都是骗子!”
李运生抬头看着那人:“这位先生,你被别人骗过,这不关我事,我可是有真材实料的手艺。”
“别在这瞎扯了!”又有人喊道,“祝由科哪来的什么手艺?”
“挂个破布帘子来这招摇撞骗,还不让人说了,赶紧把他幌子扯了吧!”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郑琵琶挤在人群里,处境越来越尴尬,他不敢唱评弹,也不敢出声,甚至不敢把头抬起来。
张来福觉得时机成熟,起身要走,李运生一伸手,把张来福拽住了:“这位朋友,你来我这闹事,咱们得把这事儿说清楚。
你们说我骗人了,我骗谁了?怎么骗的?只要你能说出个前因后果,拿出来真凭实据,这生意我不做了,黑沙口我不待了,当着你的面,我立刻收摊儿滚蛋。
要是说不出个子午卯酉,你得站在这,好好给我赔个礼!”
张来福觉得有道理:“你说你不是骗子,你倒是治好一个人给我们看看!你要是治好了,我当着众人的面,给你赔个礼!”
李运生四下看了看,他很想证明一下自己的手艺,可现在无从施展:“眼下没病人,且等病人来了再说。”
张来福道:“病人什么时候来?你有准信么?”
这问题李运生也没法回答:“病人什么时候来,我也说不好,我今天还没开张,诸位先等等吧。”
张来福还真的很想等等,他倒是老看老郑能和他耗多久:“你要是一天不开张,我就等一天,你要是一年不开张,我就在这等一年!”
李运生、张来福、郑琵琶,两明一暗,三个人僵持在了一起。
人群里走出来一个人,年纪约莫四十出头,头上戴着一顶瓜皮小帽,左边眉弓贴着一张膏药,提着鸟笼子,摇摇晃晃来到了张来福和李运生中间。
张来福一惊,这不膏药男么?
膏药男先看了看张来福:“小兄弟,我让你买包子去,你跑这闹什么来了?”
张来福无从解释,李运生看向了膏药男:“你和他一块来的?都是来拆我招牌的?”
膏药男一笑:“有理说理,有事说事,咱都是爷们,在街上吵吵嚷嚷多不体面。”
李运生扇着扇子,看着这男子,问道:“你是什么人?”
膏药男也从后脖领子拿出折扇,扇了几下:“我叫贺云喜,在家排行老六,街里街坊都叫我贺六爷,今天我给两位评评理,两位能给我这面子吧?”
PS:祝由科这一行也是有祖师的!
还有一章,随后就到。
他第一时间想要逃命,可他很快冷静了下来。
和老宋、老郑、老于相处了整整三天,张来福明确知道一件事,在这几个土匪手里,直接逃跑是跑不掉的。
可要是不跑,岂不是等着送命?
先得知道郑琵琶在什么地方。
张来福循着评弹的声音四下张望,他没找到老郑的位置,反倒觉得双脚不受控制,慢慢朝着街边走去。
思路错误。
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评弹上,否则一定会被老郑牵着走。
他藏在暗处,没有直接对我下手,而是想把我引到街边,这是什么缘故?
他是土匪,见不得光!
他做事谨慎,性情和老宋、老于还不太一样。
光天化日,闹市街头,他不会轻易出手。
人越多,他越不敢出手。
张来福有了打算,突然对身边一个摊贩喊道:“你是卖什么的?”
摊贩一惊,回了一句:“我卖汤圆的!”
“汤圆也有馅儿,你为什么不卖包子?”
卖汤圆的想了好一会,敲了敲手里的笊篱:“我凭什么卖包子?你有病是吧?”
两人这么一嚷嚷,周围行人都看了过来,人声嘈杂之间,评弹声被冲淡了不少。
张来福极力控制着脚步,又到了下一个摊子:“你这卖包子么?”
“我这卖的凉粉。”
“都是用面做的,你怎么就不卖包子?”
卖凉粉的挽了挽袖子,瞪着张来福。
张来福又走了一个摊子:“你这卖包子么?”
“我这卖的是猪头肉!”
“猪头肉不能做包子么?”
“也不是不能,得看你要多少……”
“那你为什么不卖包子?你是不是不会做生意?”
“你特么想干什么?”卖猪头肉的把切肉刀拿起来了。
说动刀就动刀,这卖猪头肉的怎么脾气这么大?
整整一街人,全都看着张来福。
卖粽子的问道:“这哪来个傻子?”
卖豆腐的也很生气:“不认识卖包子的么?在这瞎问什么?”
卖甘蔗的恨道:“我这卖甘蔗,他也过来买包子!”
烤羊肉的十分警惕:“诸位留神,这小子不像是善茬儿。”
卖猪头肉的咬牙道:“谁惯他的毛病,敢动我摊子,我掰折他腿!”
老郑皱紧了眉头,和张来福拉开了距离。
张来福的判断没错,光天化日之下,老郑不想对张来福动手。
评弹声越发模糊,张来福摆脱了七八成的控制,可体力也快耗尽了。
来到一张桌子前边,问道:“你这卖包子么?”
桌子后边坐着一名男子,看模样似乎有二十五六的年纪,身形瘦削,穿着一件灰青长衫,衣料和做工都不算好,却打理得极为干净。
长相也算俊朗,五官端正,眉目清亮,一双眼睛沉静里透着锐意,似乎能把人心思看穿。
“先生,我这不卖包子。”这人指了指身后的招幌,上边写着一行字:祝由妙手李运生。
张来福认真读了一遍,问道:“你叫李运生?”
李运生点点头,特地强调了一下:“我是一名医生。”
看他这衣着打扮,应该是个本地医生,张来福伸出手:“你给我号号脉。”
李运生指了指幌子上的祝由两个字:“我不会号脉。”
张来福:“不会号脉怎么当医生?”
李运生一怔:“先生,你从什么地方来?”
张来福反问一句:“你先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
李运生盯着张来福看了片刻,看明白了一些状况:“先生,这里是万生州,千人千面,万生万变,你来到了世间难寻好地方!”
张来福提高了声调,又问了一句:“万生州算什么好地方?你觉得这好在哪里?你倒是说说看!”
李运生看着张来福,心平气和问了一句:“你真是找茬儿来的?”
周围的摊贩、食客、路人,全都围上来看热闹。
“这人有病吧?”
“我看是病得不轻。”
老郑也在人群当中,他还在等下手的机会,可这机会不太好找,周围一群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张来福身上。
张来福缓了口气,看着李运生,接着问道,“你刚才听见了吧,他们都说我有病,我确实有病,你不是大夫么?你给我治治!”
李运生上下打量着张来福:“你有什么病,先说来听听。”
张来福指了指胸口:“我胸闷气短,你看不出来?”
李运生微微摇头:“你这不是病的,这是累的,歇一会儿就好了。”
张来福不依不饶:“你不号脉,也不做检查,就在这说我没病?你这不是骗人么?”
祝由科大夫,三百六十行之一。
是一类特殊的医生,他们治病不用针石,不用草药,不做手术,也不用西药,他们靠的是咒语和符纸。
他们习惯在街边开张做场,遇到来看病的病人,不号脉,不给药,询问病情之后,当即画符念咒,驱邪治病。
张来福不懂行道,还在这胡搅蛮缠,却让李运生也有些恼火了:“朋友,咱们素不相识,你为什么来拆我招牌?”
“我没拆你招牌,我就是来看病!”张来福理直气壮,他确实没动李运生的招幌。
有看热闹的在人群中起哄:“找别人看病去吧,祝由科的都是骗子!”
李运生抬头看着那人:“这位先生,你被别人骗过,这不关我事,我可是有真材实料的手艺。”
“别在这瞎扯了!”又有人喊道,“祝由科哪来的什么手艺?”
“挂个破布帘子来这招摇撞骗,还不让人说了,赶紧把他幌子扯了吧!”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郑琵琶挤在人群里,处境越来越尴尬,他不敢唱评弹,也不敢出声,甚至不敢把头抬起来。
张来福觉得时机成熟,起身要走,李运生一伸手,把张来福拽住了:“这位朋友,你来我这闹事,咱们得把这事儿说清楚。
你们说我骗人了,我骗谁了?怎么骗的?只要你能说出个前因后果,拿出来真凭实据,这生意我不做了,黑沙口我不待了,当着你的面,我立刻收摊儿滚蛋。
要是说不出个子午卯酉,你得站在这,好好给我赔个礼!”
张来福觉得有道理:“你说你不是骗子,你倒是治好一个人给我们看看!你要是治好了,我当着众人的面,给你赔个礼!”
李运生四下看了看,他很想证明一下自己的手艺,可现在无从施展:“眼下没病人,且等病人来了再说。”
张来福道:“病人什么时候来?你有准信么?”
这问题李运生也没法回答:“病人什么时候来,我也说不好,我今天还没开张,诸位先等等吧。”
张来福还真的很想等等,他倒是老看老郑能和他耗多久:“你要是一天不开张,我就等一天,你要是一年不开张,我就在这等一年!”
李运生、张来福、郑琵琶,两明一暗,三个人僵持在了一起。
人群里走出来一个人,年纪约莫四十出头,头上戴着一顶瓜皮小帽,左边眉弓贴着一张膏药,提着鸟笼子,摇摇晃晃来到了张来福和李运生中间。
张来福一惊,这不膏药男么?
膏药男先看了看张来福:“小兄弟,我让你买包子去,你跑这闹什么来了?”
张来福无从解释,李运生看向了膏药男:“你和他一块来的?都是来拆我招牌的?”
膏药男一笑:“有理说理,有事说事,咱都是爷们,在街上吵吵嚷嚷多不体面。”
李运生扇着扇子,看着这男子,问道:“你是什么人?”
膏药男也从后脖领子拿出折扇,扇了几下:“我叫贺云喜,在家排行老六,街里街坊都叫我贺六爷,今天我给两位评评理,两位能给我这面子吧?”
PS:祝由科这一行也是有祖师的!
还有一章,随后就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