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版大明 第二章 臣前显圣

小说:修真版大明 作者:全订 更新时间:2025-10-23 05:58:33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关于“己巳之变”,关于袁崇焕,关于眼前这场喧嚣的党争……

  前因后果,脉络分明。

  简单来说,以温体仁、王永光为首的一批在“钦定逆案”后政治失势的官员,急于打压东林党,实现翻身。

  其本质无非是借国难重启党争,清除异己,攫取权力——

  温体仁想扳倒韩鑛、钱龙锡,登上首辅宝座;

  阉党残余王永光,既为重塑权势,更要顺便报复东林党。

  政斗到最后,袁崇焕于崇祯三年被凌迟处死,钱龙锡下狱后流放定海。

  至此,党争凌驾于国事:

  文臣为私怨不惜牺牲良将、构陷同僚;

  崇祯帝的多疑与猜忌,亦成为党争的催化剂。

  二者相辅相成,加速明朝的覆灭。

  “呵。”

  朱幽涧在心中发出一声冰冷的嗤笑。

  愚蠢。

  何其愚蠢。

  为了区区权位私利,这些蝼蚁般的凡人,就敢闹到他清修的宫殿里来?

  一股凛冽的杀意,自崇祯心底升腾而起。

  温体仁、王永光……还有东林党……

  胎息境一层虽只是修真入门,但击杀几十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还是相当容易的。

  朱幽涧也确实抬起了手,似有若无的灵力开始汇聚。

  但,就在杀意即将喷薄而出的瞬间——

  他的手停在了半空。

  ‘我既拥有完整的修炼体系,为何不亲手改造这方天地,将这片绝灵之地,转化为适合修炼的福地洞天?’

  汇聚龙脉,梳理地气,布下聚灵大阵。

  届时,海量灵气汇聚。

  重走仙路,冲击金丹大道,乃至更高的境界,岂不比在前世那般艰难环境中挣扎,要顺畅得多?

  只是,改造天地,需要海量资源:

  特殊金属、玉石、灵材、珍宝……

  以及,无数服从命令、高效运转的劳力。

  更需要一个绝对稳定、高度统一、能够贯彻他意志的王朝机器,来统筹上述一切。

  所以……

  朱幽涧目光缓缓扫过帘外那些争吵不休的身影,扫过冰冷恢弘的宫殿,仿佛看到了烽烟四起、却又潜力无穷的庞大帝国。

  眼下这个即将崩坏的大明。

  似乎还有点用处。

  至少,它是一个现成的、拥有亿万子民和庞大资源动员能力的框架。

  ‘大明必须存续,且必须按照朕的意志来存续。’

  为了修仙大业,朱幽涧——现在应该称他为崇祯了——彻底接受了崭新的身份,与随之而来的责任。

  心底的杀意缓缓收敛,转为一种居高临下的算计。

  东林党?

  阉党残余?

  在他眼中,二者不再有正邪忠奸。

  只有有用和无用之别,听话和不听话之分。

  ‘或许,让他们死得更有价值一些,才是物尽其用。’

  一个初步的计划,在崇祯心中勾勒。

  他定了定神,灵识如水银泻地般蔓延,将殿中每一个人的表情、窃语都捕捉得清清楚楚。

  如同最高明的看客,淡定地继续听着帷幕之外,群臣的表演。

  果然,温体仁开了头,后续攻讦便接二连三的出现。

  时任御史的高捷立刻出列,声音激昂地罗织罪名:

  “臣等劾袁崇焕三大罪。其一,擅杀毛文龙,假钦命而行私刑,自断东江臂膀,使建奴无后顾之忧,方能长驱直入!此乃祸国之始!”

  另一名叫史褷的御史紧接着跟上:

  “其二,纵敌入关,闻警不救,反将各路援兵尽行遣散。及至贼兵薄城,又坚拒诸将请战之议,龟缩营内,其行可疑!”

  “其三,臣听闻其与奴酋黄台吉书信往来频繁,内容暧昧,恐有通敌谋反之嫌!”

  “此三罪,罪罪当诛!”

  东林一系的官员岂能坐视?

  立刻有人出声反驳。

  “荒谬!袁督师闻警即率关宁铁骑星夜回援,千里驰骋,血战击退黄台吉主力,莫非是假?”

  “通敌之说更是无稽之谈。若无实据,岂能因揣测便构陷边帅谋反?此风断不可长。”

  “毛文龙骄纵不法,虚报兵额,耗费粮饷,袁督师持尚方宝剑斩之,乃整肃军纪,何错之有?”

  双方顿时吵作一团,引经据典,互相攻讦。

  永寿宫变成了菜市场,哪里还有半分朝廷重地的威严。

  就在这喧嚣达到顶点的时刻——

  “铛——”

  一声清越悠扬的铜磬之声,清晰地传入每一位大臣的耳中,压过所有争吵。

  众臣愕然,循声望去。

  只见沉寂的白色帘幕,被一只修长而苍白的手轻轻掀开。

  身着道袍的皇帝,缓步从幕后走出。

  他身形消瘦,面容在幽暗的光线下显得有些苍白。

  但那一双眼睛,却深邃如寒潭,带着前所未有的淡漠与威压。

  许久未见天颜的群臣,只觉得久未得见的天子,周身气势迥异以往。

  少了几分急躁易怒,多了几分深不可测。

  崇祯帝目光平淡地扫过鸦雀无声的众人,声音清冷,没有丝毫情绪:

  “朕听了半晌,你们的争执焦点,不外乎袁崇焕斩杀毛文龙一事。是功是过,是罪非罪。”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

  然后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建议:

  “既如此,为何不将人提来,当面问个清楚?”

  温体仁愣了一下,迟疑地抬头:

  “陛下,袁崇焕现下正羁押在诏狱之中,可是要将他提来讯问?”

  他心中暗喜,以为皇帝亲自审问袁崇焕的意图,是要将此贼之罪当众盖棺定论。

  崇祯却缓缓摇了摇头。

  “不。”

  “朕说的,是毛文龙。”

  ……

  落针可闻。

  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众人目瞪口呆地看着皇帝,仿佛听到了这世间最不可思议的话语。

  毛……毛文龙?

  那个半年前就被袁崇焕在双岛祭出尚方宝剑,以“十二大罪”为由,斩于帐前的东江总兵毛文龙?

  他的首级被呈送京师验看,尸身用棺材装殓,其子毛承禄扶棺入京,目前棺材好像就停在刑部殓房暂存……

  不对!

  重点不是棺材确实在京城。

  而是提审一个死人?

  提审一个死了半年,恐怕早已腐烂成骨的人?

  短暂的死寂之后。

  殿内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嗡嗡声。

  所有人都用一种混合惊骇、荒谬和怜悯的目光看向皇帝。

  疯了。

  陛下果然是修道修得走火入魔了……

  比当年沉迷炼丹修道的世宗皇帝还要离谱!

  世宗至少还知道玩弄权术,这位倒好,大白天便开始说胡话。

  钱龙锡原本惨白的脸此刻涨得通红,是急的也是气的;

  温体仁和王永光面面相觑,脸上肌肉抽搐,想笑又不敢笑,表情极为古怪;

  韩鑛重重叹息一声,老泪都快流下来了,只觉得大明朝前途一片黑暗。

  “陛下,慎言啊!”

  几个老臣忍不住出声,想要劝阻这荒唐的旨意。

  崇祯却对他们的反应视若无睹,目光转向殿外侍立的一名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武将。

  “骆养性。”

  锦衣卫南镇抚司佥书骆养性一个激灵,连忙出列跪倒:

  “臣在!”

  他心中也是惊涛骇浪,完全摸不透这位皇帝想干什么。

  “朕记得,毛文龙的棺椁,应暂存于刑部殓房。”

  崇祯的语气平静无波:

  “你带一队人马,去将它即刻运来此地。朕,要亲自问话。”

  骆养性头皮发麻,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运……运一口装着腐烂尸体的棺材到皇帝起居的永寿宫?

  这成何体统?!

  但他抬头对上皇帝那双毫无情绪波动的眼睛,所有质疑和劝谏的话都卡在了喉咙里,只剩下本能的服从。

  “臣……遵旨!”

  他磕了个头,几乎是连滚爬爬地冲出了永寿宫,执行这道前所未有的古怪命令去了。

  殿内,群臣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炭火依旧没有生起,宫殿内越来越冷、

  但比空气更冷的,是所有人那颗拔凉拔凉的心。

  劝又劝不住,他们只能低着头,小声且疯狂地交流想法。

  大约半个时辰后,殿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

  只见骆养性和几名锦衣卫力士,抬着一口厚重的、散发着陈腐和淡淡异味的老杉木棺材,迈过永寿宫高高的门槛,将其重重放在了宫殿中央。

  所有文官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仿佛那是什么极不祥的秽物。

  崇祯帝却毫不避讳,缓步走下御座,来到棺材前。

  “开棺。”

  轻飘飘的两个字,却让骆养性和他的手下脸都绿了。

  开棺验尸本就是晦气事,更何况是在皇宫大内,在文武百官面前!

  但他们不敢违抗,只得硬着头皮,找来工具,咬着牙,用力撬动了那已经钉死的棺材盖。

  “嘎吱——哐当!”

  棺材盖被推开,滑落在地。

  混合着尸臭和防腐药草味的浓烈恶臭,瞬间弥漫了整个永寿宫。

  “呕——”

  不少文官当场就忍不住干呕起来,用袖子捂住口鼻,脸上写满了惊恐和厌恶。

  就连王承恩也吓得脸色发白,几乎要晕厥过去。

  “陛下这是要做什么?!”

  一些老臣痛心疾首,几乎要跪地哭谏。

  崇祯帝却对这股足以让常人昏厥的恶臭毫无反应。

  他甚至向前又迈了一步。

  在所有人惊骇欲绝的注视下,崇祯帝缓缓抬起了右手。

  五指微张,对准了棺材内的尸体,口中低声吟诵起一段晦涩难懂、音调古怪的咒文。

  仿佛来自九幽之下,具备勾魂摄魄的诡异力量。

  群臣们不忍再看,纷纷摇头叹息。

  完了……

  天子疯癫至此,大明江山,焉能存续?

  就在他们的鄙薄之情达到顶点的瞬间——

  崇祯帝五指一抓,向着棺材狠狠一按!

  嗡!

  紧接着,在所有人如同见了鬼一般的惊恐注视下:

  棺材里那具已经腐烂不堪、死了半年之久的毛文龙的尸体……

  坐了起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修真版大明,修真版大明最新章节,修真版大明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