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溪怔怔地接过那卷用锦袋装好的书册,指尖触碰到光滑冰凉的锦缎,心头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诧异。裴瑾之……送书给她解闷?还是……一本前朝食典?

  她解开锦袋的抽绳,将书册取出。书是线装的,封面是深蓝色的绢面,上面用银丝绣着《玉食诠》三个古朴的字。书页微微泛黄,带着岁月沉淀的气息和淡淡的墨香,保存得极为完好。

  他送她这个,是什么意思?

  是认可了她近日在庖厨之上的“小打小闹”,鼓励她继续钻研?还是仅仅觉得她整日无所事事,需要些东西来打发时间?

  林若溪轻轻摩挲着书页边缘,心中五味杂陈。这看似寻常的赠书之举,由裴瑾之做来,却总让人觉得背后藏着更深层的意味。她不敢掉以轻心。

  “替我……多谢大人。”她抬起头,对赵嬷嬷说道,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与一丝受宠若惊。

  赵嬷嬷点了点头,没有多言,转身去做自己的事了。

  林若溪捧着这本《玉食诠》,回到房中临窗的榻上坐下。她深吸一口气,翻开了第一页。

  书中记载的,并非什么山珍海味的奢华制法,反而多是些看似寻常,却极其讲究时令、选材和火候的家常菜肴、汤羹点心,旁征博引,甚至涉及药理养生,文笔雅致,配着些简单的线描图样。

  这确实是一本难得的、适合她此刻处境阅读的书籍。既不张扬,又能真正学到东西。

  她起初还带着几分揣测和警惕,但看着看着,竟渐渐被书中内容吸引了过去。那些精妙的食材搭配,那些对火候精准到苛刻的描述,那些融入四时节气的饮食理念,都让她这个来自现代、习惯了快餐文化的灵魂感到新奇不已,也让她之前许多凭感觉的尝试,找到了理论依据。

  她看得入了神,连晚膳都只用得潦草。烛火下,她纤细的手指划过一行行墨字,时而蹙眉思索,时而恍然点头,完全沉浸在了这片美食的天地之中。

  然而,就在她翻到书中后段,关于一些宫廷秘制点心制法时,她的目光忽然顿住了。

  这一页的纸质,似乎比前面稍厚一些?而且,在描述“莲蓉甘露酥”制法的一段文字旁,空白处似乎有极淡极淡的、几乎与纸张原色融为一体的细小墨点,排列得……似乎有些规律?

  林若溪的心猛地一跳。她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紧闭的房门和窗户,然后凑近烛火,仔细辨认起来。

  那些墨点极其微小,若非她看得专注,几乎无法察觉。它们三三两两,散布在字里行间,乍看像是纸张本身的瑕疵或年代久远的污迹。

  但她来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密码、暗号这类东西有着天然的敏感。她屏住呼吸,拿出之前记录信息用的炭笔和一张白纸,尝试着将这些墨点的位置,按照某种规律转录下来。

  横三,竖五……隔行跳字……

  她尝试了几种简单的排列组合方式,当按照某种特定的、类似棋盘格的方式解读时,那些散乱的墨点,渐渐在她笔下凝聚成了几个清晰的词语:

  “二皇子,余党,暗桩,小心。”

  林若溪的手猛地一抖,炭笔在纸上划出一道歪斜的痕迹。她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译出的这短短八个字,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冻结!

  二皇子余党!暗桩!小心!

  这不是一本简单的食典!这是裴瑾之用极其隐晦的方式,传递给她的警告!他在告诉她,二皇子虽然倒台,但残余势力仍在,甚至可能就在她身边布有暗桩,让她务必小心!

  巨大的恐惧如同冰水般浇头而下,让她四肢冰凉。她终于明白裴瑾之为何要送这本书给她。他并非单纯让她解闷,而是在用这种只有他们两人(或许还包括赵嬷嬷?)能懂的方式,提醒她危险并未远离!

  他是在保护她?还是……在提醒她不要放松警惕,以免坏了他的事?

  无论如何,这都说明,她所处的环境,远非表面看起来这般平静!这座精致的牢笼之外,甚至可能就在这牢笼之内,依旧潜藏着致命的危机!

  林若溪迅速将那张写着译文的纸凑到烛火上烧掉,连灰烬都小心地碾碎。她合上《玉食诠》,心脏仍在狂跳不止。

  她重新审视着这本看似寻常的食典,只觉得它重若千斤。裴瑾之……他到底布下了多少局?连给她送本书,都藏着如此机锋!

  这一夜,林若溪再次失眠了。她抱着那本《玉食诠》,如同抱着一块烫手的烙铁,既不敢放下,又无法安心。

  窗外,夜风似乎比往常更大了一些,吹得窗棂发出轻微的呜咽声。

  突然,一阵不同于风声的、极其细微的瓦片轻响,从屋顶传来!

  那声音极轻,如同猫儿踏过,但在林若溪高度紧绷的神经下,却清晰得如同惊雷!

  有人!屋顶上有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咸鱼外室的躺赢日常,咸鱼外室的躺赢日常最新章节,咸鱼外室的躺赢日常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