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千年王朝,天灾无数,赈灾自然也无数,可真能救下来的寥寥无几。

  所谓赈灾成功,不过是饿死一半,苟延残喘一半而已。

  饿死了,灾民也就不再是灾民,自然赈灾成功。

  和珅曾言,只救能救之人。

  不能救的,一口糠都不给。

  古语有云,“灾民,还是人吗?”

  赈灾,看似是仁政,但真正做起来,却难如登天。

  赈灾第一难,是贪。

  灾年之贪,比平日更甚。

  平常死一人要惊动衙门,大灾之年,人命如草芥。

  米中掺沙,粥里兑水,一石粮能分成十石用于赈灾。

  甚至有人把米倒进稀泥里搅拌,再煮粥赈灾,名曰甄别法。

  能吃者乃真灾民,吃不下的,便是冒名顶替者。

  更狠的,往粥里狂撒粗盐。

  那粥咸得舌根发麻,喝不下自然省粮。

  一日两餐改成一餐,粥锅里米粒少得能数得过来。

  贪官赈灾的手法多到能编一部《贪经》。

  若真一路走一路杀贪官,那赈灾未完,陕西早就饿殍遍地。

  崇祯明白,靠一步步施粥救人,救不过来。

  袁可立自然也明白。

  那样做,只会被贪官反借朝廷的名义继续敛财。

  赈灾成了他们谋利的工具,

  到头来,只会越救越灾,越救越乱。

  于是,袁可立做了一场局。

  一场阴狠无比的局。

  商贾背后皆有朝臣。

  只要朝廷拨银百万入陕西,下令调粮。

  那些商人便会闻风而动,蜂拥入陕。

  他沿途设卡,杀官安民,现银结算。

  给商人最安全的经商环境。

  又命史可法组建护卫队,要求商人将物资粮食分送到遍布全陕的指定点。

  设卡,不只是护卫。

  更是记录。

  记录谁送了粮,谁结了银,走哪条路,几时离陕。

  孙传庭只需依图索骥,便能一击必中。

  军队分成几十股也不会乱,更无人敢贪。

  那账册,既是导航,也是铁证。

  少了一两银,他都能查出来是谁吞的。

  史可法的护卫队,就是他的信使与坐标。

  哪怕商队改道、延误日期,也能传回准信。

  文臣杀人,远胜武将。

  这些还只是开胃小菜。

  他在上奏陛下的密折中,最后一句才是关键。

  “秦王当除,罪,臣任之,陛下允,即可。”

  意思再明白不过。

  若想让陕西真正改变,必须先除秦王。

  但这恶名不能落在陛下头上。

  老臣来担,只要陛下默许即可。

  ……

  “贼人王二所为,实乃秦王暗中指使”,传遍陕西的那一刻,整个西北彻底炸了。

  那百万两白银是陛下给的救命钱。

  不仅拨银,更免陕西三年赋税。

  不仅免赋,更募兵数十万,军饷翻倍,军人之家得优待。

  甚至连徭役都被严令禁止,只为让陕西百姓能活下去。

  百姓皆知,陛下苦心孤诣,为的不过是给陕西百姓一条活路。

  可他们没想到,唯一的活路竟被他们供养了两百多年的秦王给断了。

  “怪不得王二敢杀官造反,原来是秦王在背后撑腰!”

  “怪不得陕西的官都护着那贼子,原来是秦王的私党!”

  愤怒像火山一般爆发。

  秦王,昔日百姓心中神一般的存在。

  此刻,成了断他们活路的仇人。

  畏惧被愤怒取代,忠诚被恨意吞没。

  那一刻,秦王不再是藩王,而是敌人。

  是真正的反贼。

  就在舆情沸腾之时,又一道消息传来。

  秦王有私军六万,陕西境内九处卫所尽皆效忠秦王。

  按明制,一卫五千六百人,九卫合计五万余,加上私军,足有十二万。

  十二万兵在手,意欲何为?

  造反实锤了!

  蓝田。

  袁可立坐于厅中,静静听着张维贤的禀报。

  “阁老,西安四卫皆有意投诚,其余五卫亦有响应者。

  若趁势分化,或可瓦解秦王之军。”

  袁可立缓缓抬头。

  “二十一卫被曹文诏杀得干干净净,可知为何陛下未责一句?”

  张维贤怔住。

  袁可立摇头。

  “有些人不能留,有些事必须做。

  杀不干净,前功尽废。

  杀不干净,陕西百姓心里的伤口便永远不会愈合。”

  他顿了顿,语气低沉。

  “我们的事做完了,接下来的事就交给他们吧。”

  他们是谁?

  是孙传庭,是曹文诏,是周遇吉。

  更是那无数被募来的陕西兵卒。

  让陕西人亲手铲除奴役他们数百年的秦王。

  这是赎罪,亦是报复。

  张维贤沉默了许久,终于点头。

  他这才真正明白陛下为何要在陕西募兵。

  平一地,安民心,让民心向朝廷。

  这是最狠也是最稳的法子。

  西安,秦王府。

  一声碎响,紫砂壶坠地粉碎。

  秦王朱存机的脸色比碎片还要阴沉。

  他不信皇帝敢动他。

  陕西是他的地盘,两百年根深蒂固的藩权,不是谁想撼动就撼动的。

  他以为只要挑动民意,小皇帝便要顾忌。

  可如今,他最倚仗的民心,被袁可立一刀斩断。

  一个王二竟成了袁可立最锋利的匕首。

  他明白得太晚。

  原来从袁可立入陕那一刻起,一切就布好了局。

  剿贼是假,设局是真。

  朱存极匆匆而来。

  “王兄,大事不好!

  袁可立挑动民心,大军正向西安逼近。

  后头还有无数灾民随行,明日便能围城!”

  秦王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再睁眼时,眼中只剩决绝。

  “既然朱由检要逼我造反,那我就反给他看!”

  他厉声道:“传信福王、楚王、唐王、蜀王!

  若能同起,我在陕一呼,天下可乱,京师可取。

  若他们犹豫,等我覆灭,他们一个都跑不了!

  再联系八大晋商,让他们与建奴沟通,速攻辽东以牵制朝廷。

  再联络朝臣,许以重利。

  若我登基,皆为从龙之功。”

  “朱由检,你作茧自缚。

  京城防线空虚。

  只要我拖住袁可立,藩王北伐,你守不住京师。”

  就在秦王密谋之时,袁可立的书房内。

  锦衣卫疾步入内。

  “禀阁老,西安有数十骑快马潜出,方向疑为河南、湖广,是否拦截?”

  袁可立头也未抬。

  “不必。告诉大军尽快破城。

  另请郭允厚大人前来,本阁要议陕西重建之事。”

  秦王要做什么,他已心知肚明,甚至比秦王自己更清楚。

  陛下调祖大寿、调大威军、调湖广将帅,布下的棋盘为的从来不止一个秦王。

  这场风暴,从陕西开始,却绝不会止于陕西。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吾乃崇祯,续命大明,吾乃崇祯,续命大明最新章节,吾乃崇祯,续命大明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