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啸云的黑色福特汽车停在闸北区一条嘈杂的弄堂口,与周围破败的环境格格不入。司机有些为难地回头:“少爷,里面的路太窄,车开不进去了。”
“无妨,你在这里等着。”齐啸云推门下车,深灰色呢子大衣在灰扑扑的街景中显得尤为醒目。他看了看眼前拥挤不堪、晾衣竿横七竖八、充斥着各种气味和声响的里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这就是那个可能流落至此的莫家千金生活的地方?
他按照之前让手下人粗略打听来的地址,朝着“王记绣坊”走去。脚步沉稳,目光却锐利地扫过两旁低矮的屋檐、敞开的门扉里忙碌或麻木的面孔。这里的生活气息,与他所熟悉的世界截然不同。
王记绣坊的门面比锦云绣庄还要狭小破旧,门口挂着块歪歪扭扭的木牌。里面光线昏暗,隐约传来绣娘们低声交谈和穿梭引线的声音。
齐啸云没有立刻进去,而是站在对面一个卖烟卷的小摊旁,借着买烟的功夫,状似随意地向摊主打听:“老板,对面那家绣坊,生意怎么样?”
摊主是个干瘦的中年人,一边麻利地包着烟,一边撇撇嘴:“就那样呗,糊口而已。里面都是些乡下出来的姑娘,工钱压得低,王婆子心黑着呢。”
“听说有个新来的,手艺不错?”齐啸云递过钱,继续套话。
“新来的?”摊主想了想,“哦,你说那个叫阿贝的姑娘?是挺灵光的,听说绣活做得快,样子也新。就是性子有点倔,不太会来事,王婆子不太待见她,总把难活累活派给她。”
阿贝……齐啸云记下了这个名字。这显然不是真名,更像是个随口叫的小名。
就在这时,绣坊里走出一个姑娘,手里端着一个大大的木盆,里面堆满了需要清洗的绣布和丝线。她低着头,步履有些匆忙,正是贝贝。
齐啸云的目光瞬间锁定在她身上。
依旧是那件蓝色的碎花棉袄,洗得泛白,袖口甚至有些磨损。她低着头,看不清全貌,但那份熟悉的轮廓,尤其是那低头时脖颈微弯的弧度,与他记忆中某个模糊的影像,以及昨日教堂外惊鸿一瞥的侧影,隐隐重叠。
贝贝并没有注意到对面有人注视着她。她端着沉重的木盆,快步走向弄堂深处的公用水龙头。冰冷的自来水哗哗流下,她挽起袖子,露出半截被冷水激得泛红的小臂,开始用力搓洗那些布料。动作麻利,带着一种做惯了活计的熟练。
齐啸云就那样静静地看着。看着她如何在逼仄的空间里利索地干活,如何与路过相熟的邻居大妈点头打招呼,如何在寒风中呵着白气,却依旧眼神专注地检查着布料上的污渍是否洗净。
这绝不是养在深闺、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小姐该有的样子。生活的磨砺,在她身上刻下了清晰的痕迹。然而,在那份显而易见的艰辛之下,他似乎又能捕捉到一丝不同于寻常绣娘的……东西。是那双眼睛里偶尔闪过的灵动的光?还是她即使在劳作时,脊背也挺得笔直的那份不自觉的仪态?
他看得越久,心中的疑团就越大,也越沉。如果她真是贝贝,这十几年来,她究竟过着怎样的日子?
他没有上前相认。时机未到。在没有确凿证据,没有弄清当年真相,没有评估可能带来的风险之前,贸然相认,对她,对莫家,甚至对齐家,都可能是一场灾难。
贝贝洗完布料,端着木盆往回走。经过弄堂口时,她似乎感觉到一道不容忽视的视线,下意识地抬头望去。
齐啸云在她抬头的瞬间,已自然地转过身,背对着她,假装在看烟摊上的东西。
贝贝只看到一个穿着体面、身材挺拔的男子的背影,很快消失在弄堂口。她并未多想,沪上形形之色的人太多,或许只是哪个走错路的先生。她端着盆,又匆匆回到了绣坊那昏暗的门内。
齐啸云走出弄堂,坐回车里,沉默了片刻。
“少爷,回公司吗?”司机问道。
“不,”齐啸云开口,声音有些低沉,“去查两个人。一个是王记绣坊那个叫阿贝的姑娘,我要知道她的确切来历,什么时候来的沪上,之前在哪里生活。另一个,是当年莫家那位乳娘的下落,无论用什么方法,找到她。”
“是,少爷。”
莫家小屋。
林氏正在灯下缝补一件旧衣裳,莹莹则在温习功课。屋里很安静,只有针线穿过布料和书页翻动的声音。
“娘,”莹莹忽然放下书本,有些心神不宁的样子,“我今天……又想起教堂里遇到的那个姑娘了。”
林氏抬起头:“怎么又想起她了?”
“我也不知道,”莹莹蹙着眉,“就是总觉得……心里怪怪的。她看我的眼神,好像有很多话要说似的。而且,我后来仔细回想,她真的……跟我长得挺像的,尤其是眉眼和鼻子。”
林氏手中的针顿住了。女儿不是第一次说遇到相像的人了,但这次她的语气,似乎格外不同。
“世上相像的人……”林氏试图用老话安慰,但话说到一半,自己却先停住了。她看着灯下女儿清秀的侧脸,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另一个小小的、与莹莹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脸蛋——那是她的贝贝,她失散了十几年的小女儿。
心口一阵绞痛。她一直不愿深想,不敢抱有希望,怕希望越大,失望越痛。可女儿接连两次提及,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
“她……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林氏的声音有些发颤。
“一件蓝色的碎花棉袄,很旧了。”莹莹回道,“看着家境应该不太好。”
蓝色的碎花棉袄……林氏的心跳得更快了。她记得,贝贝被抱走那天,裹着的襁褓里,似乎……似乎也有一件她亲手绣了兰草的小蓝袄?记忆太久远,太模糊,她不敢确定。
“娘,您怎么了?”莹莹见母亲脸色发白,担心地问道。
“没……没什么。”林氏强自镇定下来,放下手中的活计,拉住女儿的手,“莹莹,下次……如果再遇到那个姑娘,你……你能不能试着跟她说句话?问问她……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
莹莹惊讶地看着母亲,母亲一向谨慎,不愿与陌生人多来往,今日怎么……但她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好,娘,我记住了。”
林氏看着女儿,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她害怕那虚无缥缈的希望再次落空,再次承受失去的痛苦;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母亲,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她也想抓住那一丝微光。
水乡,莫老憨家。
莫老憨靠在床头,咳嗽得撕心裂肺。贝贝寄回来的钱,让家里稍微缓了口气,抓了几副药吃下,但沉疴已久,效果甚微。
莫婶(贝贝的养母)端着药碗进来,看着丈夫痛苦的样子,偷偷抹了把眼泪。
“他爹,你好些喝药。”她扶起莫老憨。
莫老憨喘着粗气,就着她的手喝了药,哑声道:“阿贝……阿贝在沪上,不知道怎么样了……那地方,人生地不熟的……”
“那孩子机灵,肯定能照顾好自己。”莫婶安慰道,心里却同样担忧。她比谁都清楚,沪上那种地方,对一个无依无靠的年轻姑娘意味着什么。她有时深夜醒来,会摸着胸口那块与阿贝身上一模一样的半块玉佩,心里充满了愧疚和不安。当年码头遗弃,实属无奈,只盼那孩子能被好人家收养,平安长大。如今她去了沪上,会不会……会不会遇到她的亲生家人?如果相认了,阿贝还会认他们这对穷苦的养父母吗?
各种念头纠缠着她,让她寝食难安。
齐公馆书房。
齐啸云看着手下人送来的第一份关于“阿贝”的初步报告。内容很简单:自称来自江南水乡,具体村落不详,约两个月前独自来沪,在王记绣坊做学徒,手艺不错,性子有些孤僻,住在附近租金最便宜的亭子间。
信息太少,几乎没什么价值。但他注意到“约两个月前”这个时间点。两个月前,正是江南恶霸黄老虎横行,莫老憨被打伤的时候。时间上,吻合。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脑海中,暗巷中倔强的眼神,教堂外惊愕的对视,以及今日在绣坊外看到的,在寒风中搓洗衣物的单薄身影,交替浮现。
他几乎可以肯定,这个“阿贝”,就是莫贝贝。
接下来,就是要找到确凿的证据,以及……弄清楚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乳娘是关键。还有赵坤……他在这件事里,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他睁开眼,目光落在书桌上那份关于莫隆案的卷宗抄本上。真相,仿佛被一层浓雾笼罩,而这个突然出现的“阿贝”,就像投入迷雾中的一束光,虽然微弱,却指明了方向。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福伯,加派人手,尽快找到那个乳娘。还有,派人……暗中保护那个叫阿贝的姑娘,不要让她察觉。”
无论她是不是贝贝,既然已经引起了他的注意,并且可能与莫家旧案有关,他就不能让她再出任何意外。沪上的水太深,一个孤女,太过脆弱。
夜色渐深,沪上华灯初上。贝贝结束了一天的劳累,回到那间小小的亭子间,就着冷水啃着干硬的馒头,心里盘算着明天要去锦云绣庄交新的绣活。她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悄然与这座城市的几个关键人物紧密相连,一场关乎身世、恩怨与情感的风暴,正以她为中心,缓缓凝聚。而那半块贴身的玉佩,在冰冷的夜色中,似乎也感受到了一丝命运的牵引,微微发烫。
“无妨,你在这里等着。”齐啸云推门下车,深灰色呢子大衣在灰扑扑的街景中显得尤为醒目。他看了看眼前拥挤不堪、晾衣竿横七竖八、充斥着各种气味和声响的里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这就是那个可能流落至此的莫家千金生活的地方?
他按照之前让手下人粗略打听来的地址,朝着“王记绣坊”走去。脚步沉稳,目光却锐利地扫过两旁低矮的屋檐、敞开的门扉里忙碌或麻木的面孔。这里的生活气息,与他所熟悉的世界截然不同。
王记绣坊的门面比锦云绣庄还要狭小破旧,门口挂着块歪歪扭扭的木牌。里面光线昏暗,隐约传来绣娘们低声交谈和穿梭引线的声音。
齐啸云没有立刻进去,而是站在对面一个卖烟卷的小摊旁,借着买烟的功夫,状似随意地向摊主打听:“老板,对面那家绣坊,生意怎么样?”
摊主是个干瘦的中年人,一边麻利地包着烟,一边撇撇嘴:“就那样呗,糊口而已。里面都是些乡下出来的姑娘,工钱压得低,王婆子心黑着呢。”
“听说有个新来的,手艺不错?”齐啸云递过钱,继续套话。
“新来的?”摊主想了想,“哦,你说那个叫阿贝的姑娘?是挺灵光的,听说绣活做得快,样子也新。就是性子有点倔,不太会来事,王婆子不太待见她,总把难活累活派给她。”
阿贝……齐啸云记下了这个名字。这显然不是真名,更像是个随口叫的小名。
就在这时,绣坊里走出一个姑娘,手里端着一个大大的木盆,里面堆满了需要清洗的绣布和丝线。她低着头,步履有些匆忙,正是贝贝。
齐啸云的目光瞬间锁定在她身上。
依旧是那件蓝色的碎花棉袄,洗得泛白,袖口甚至有些磨损。她低着头,看不清全貌,但那份熟悉的轮廓,尤其是那低头时脖颈微弯的弧度,与他记忆中某个模糊的影像,以及昨日教堂外惊鸿一瞥的侧影,隐隐重叠。
贝贝并没有注意到对面有人注视着她。她端着沉重的木盆,快步走向弄堂深处的公用水龙头。冰冷的自来水哗哗流下,她挽起袖子,露出半截被冷水激得泛红的小臂,开始用力搓洗那些布料。动作麻利,带着一种做惯了活计的熟练。
齐啸云就那样静静地看着。看着她如何在逼仄的空间里利索地干活,如何与路过相熟的邻居大妈点头打招呼,如何在寒风中呵着白气,却依旧眼神专注地检查着布料上的污渍是否洗净。
这绝不是养在深闺、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小姐该有的样子。生活的磨砺,在她身上刻下了清晰的痕迹。然而,在那份显而易见的艰辛之下,他似乎又能捕捉到一丝不同于寻常绣娘的……东西。是那双眼睛里偶尔闪过的灵动的光?还是她即使在劳作时,脊背也挺得笔直的那份不自觉的仪态?
他看得越久,心中的疑团就越大,也越沉。如果她真是贝贝,这十几年来,她究竟过着怎样的日子?
他没有上前相认。时机未到。在没有确凿证据,没有弄清当年真相,没有评估可能带来的风险之前,贸然相认,对她,对莫家,甚至对齐家,都可能是一场灾难。
贝贝洗完布料,端着木盆往回走。经过弄堂口时,她似乎感觉到一道不容忽视的视线,下意识地抬头望去。
齐啸云在她抬头的瞬间,已自然地转过身,背对着她,假装在看烟摊上的东西。
贝贝只看到一个穿着体面、身材挺拔的男子的背影,很快消失在弄堂口。她并未多想,沪上形形之色的人太多,或许只是哪个走错路的先生。她端着盆,又匆匆回到了绣坊那昏暗的门内。
齐啸云走出弄堂,坐回车里,沉默了片刻。
“少爷,回公司吗?”司机问道。
“不,”齐啸云开口,声音有些低沉,“去查两个人。一个是王记绣坊那个叫阿贝的姑娘,我要知道她的确切来历,什么时候来的沪上,之前在哪里生活。另一个,是当年莫家那位乳娘的下落,无论用什么方法,找到她。”
“是,少爷。”
莫家小屋。
林氏正在灯下缝补一件旧衣裳,莹莹则在温习功课。屋里很安静,只有针线穿过布料和书页翻动的声音。
“娘,”莹莹忽然放下书本,有些心神不宁的样子,“我今天……又想起教堂里遇到的那个姑娘了。”
林氏抬起头:“怎么又想起她了?”
“我也不知道,”莹莹蹙着眉,“就是总觉得……心里怪怪的。她看我的眼神,好像有很多话要说似的。而且,我后来仔细回想,她真的……跟我长得挺像的,尤其是眉眼和鼻子。”
林氏手中的针顿住了。女儿不是第一次说遇到相像的人了,但这次她的语气,似乎格外不同。
“世上相像的人……”林氏试图用老话安慰,但话说到一半,自己却先停住了。她看着灯下女儿清秀的侧脸,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另一个小小的、与莹莹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脸蛋——那是她的贝贝,她失散了十几年的小女儿。
心口一阵绞痛。她一直不愿深想,不敢抱有希望,怕希望越大,失望越痛。可女儿接连两次提及,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
“她……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林氏的声音有些发颤。
“一件蓝色的碎花棉袄,很旧了。”莹莹回道,“看着家境应该不太好。”
蓝色的碎花棉袄……林氏的心跳得更快了。她记得,贝贝被抱走那天,裹着的襁褓里,似乎……似乎也有一件她亲手绣了兰草的小蓝袄?记忆太久远,太模糊,她不敢确定。
“娘,您怎么了?”莹莹见母亲脸色发白,担心地问道。
“没……没什么。”林氏强自镇定下来,放下手中的活计,拉住女儿的手,“莹莹,下次……如果再遇到那个姑娘,你……你能不能试着跟她说句话?问问她……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
莹莹惊讶地看着母亲,母亲一向谨慎,不愿与陌生人多来往,今日怎么……但她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好,娘,我记住了。”
林氏看着女儿,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她害怕那虚无缥缈的希望再次落空,再次承受失去的痛苦;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母亲,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她也想抓住那一丝微光。
水乡,莫老憨家。
莫老憨靠在床头,咳嗽得撕心裂肺。贝贝寄回来的钱,让家里稍微缓了口气,抓了几副药吃下,但沉疴已久,效果甚微。
莫婶(贝贝的养母)端着药碗进来,看着丈夫痛苦的样子,偷偷抹了把眼泪。
“他爹,你好些喝药。”她扶起莫老憨。
莫老憨喘着粗气,就着她的手喝了药,哑声道:“阿贝……阿贝在沪上,不知道怎么样了……那地方,人生地不熟的……”
“那孩子机灵,肯定能照顾好自己。”莫婶安慰道,心里却同样担忧。她比谁都清楚,沪上那种地方,对一个无依无靠的年轻姑娘意味着什么。她有时深夜醒来,会摸着胸口那块与阿贝身上一模一样的半块玉佩,心里充满了愧疚和不安。当年码头遗弃,实属无奈,只盼那孩子能被好人家收养,平安长大。如今她去了沪上,会不会……会不会遇到她的亲生家人?如果相认了,阿贝还会认他们这对穷苦的养父母吗?
各种念头纠缠着她,让她寝食难安。
齐公馆书房。
齐啸云看着手下人送来的第一份关于“阿贝”的初步报告。内容很简单:自称来自江南水乡,具体村落不详,约两个月前独自来沪,在王记绣坊做学徒,手艺不错,性子有些孤僻,住在附近租金最便宜的亭子间。
信息太少,几乎没什么价值。但他注意到“约两个月前”这个时间点。两个月前,正是江南恶霸黄老虎横行,莫老憨被打伤的时候。时间上,吻合。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脑海中,暗巷中倔强的眼神,教堂外惊愕的对视,以及今日在绣坊外看到的,在寒风中搓洗衣物的单薄身影,交替浮现。
他几乎可以肯定,这个“阿贝”,就是莫贝贝。
接下来,就是要找到确凿的证据,以及……弄清楚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乳娘是关键。还有赵坤……他在这件事里,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他睁开眼,目光落在书桌上那份关于莫隆案的卷宗抄本上。真相,仿佛被一层浓雾笼罩,而这个突然出现的“阿贝”,就像投入迷雾中的一束光,虽然微弱,却指明了方向。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福伯,加派人手,尽快找到那个乳娘。还有,派人……暗中保护那个叫阿贝的姑娘,不要让她察觉。”
无论她是不是贝贝,既然已经引起了他的注意,并且可能与莫家旧案有关,他就不能让她再出任何意外。沪上的水太深,一个孤女,太过脆弱。
夜色渐深,沪上华灯初上。贝贝结束了一天的劳累,回到那间小小的亭子间,就着冷水啃着干硬的馒头,心里盘算着明天要去锦云绣庄交新的绣活。她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悄然与这座城市的几个关键人物紧密相连,一场关乎身世、恩怨与情感的风暴,正以她为中心,缓缓凝聚。而那半块贴身的玉佩,在冰冷的夜色中,似乎也感受到了一丝命运的牵引,微微发烫。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最新章节,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最新章节,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