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荆州! 第九十四章:别太行

小说:荆州,荆州! 作者:巷野 更新时间:2025-11-17 17:39:39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民国三十二年(1943)腊月的太行山,风雪肆虐。谢文渊站在指挥部的窑洞前,望着手中那份刚从总部送来的调令。纸张在寒风中簌簌作响,上面的字迹却清晰如刻:调任太岳军区参谋长,即刻赴任。

  “真的要走了?“老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失落。

  谢文渊将调令折好,塞进贴身的衣袋:“命令下来了。“

  窑洞里,炭火盆噼啪作响。赵铁柱、林婉茹等骨干都聚集在这里,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凭什么啊!“赵铁柱猛地一拍桌子,“利剑分队刚重整旗鼓,正是需要科长的时候!“

  “铁柱!“老周喝止道,“这是总部的决定。“

  林婉茹默默为谢文渊整理行装,将一件件物品仔细打包。那把伴随他多年的将官短剑,那把在黑风寨缴获的日军指挥刀,还有陈小虎留下的猎刀...每一件都记录着一段浴血奋战的历史。

  “婉茹,“谢文渊轻声说,“这次你不能跟我一起去。“

  林婉茹的手顿了顿:“我知道。医疗队这里走不开。“

  其实两人都明白,这次调动意味着什么。太岳军区与太行山相隔数百里,战事吃紧,再见不知是何年何月。

  当晚,谢文渊独自登上山顶。风雪稍歇,月光下的太行山银装素裹,静谧而壮美。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浸透着他和战友们的鲜血。

  “要走了?“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

  谢文渊回头,看见山下的老村长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来。老人家已经七十多了,三个儿子都牺牲在抗日战场上。

  “老人家,这么冷的天,您怎么上来了?“

  “听说你要走,来送送你。“老村长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这是乡亲们的一点心意。“

  布包里是一把太行山的泥土,用红布仔细包着。

  “带着它,就像带着太行山。“老村长声音哽咽,“别忘了这里的老百姓,别忘了...牺牲的孩子们。“

  谢文渊郑重地接过布包,感觉手中沉甸甸的。这哪里是泥土,分明是太行山千千万万军民的心。

  第二天,得知消息的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带着自家舍不得吃的鸡蛋、红枣,还有连夜赶制的布鞋。

  “谢科长,这双鞋你带着,走路踏实。“

  “这是俺家老母鸡下的蛋,路上吃。“

  “别忘了回来看我们啊!“

  看着这些淳朴的乡亲,谢文渊的眼眶湿润了。这就是他奋战多年的土地,这就是他誓死守护的人民。

  告别仪式很简单。在烈士纪念碑前,谢文渊带着全体利剑队员庄严宣誓:

  “无论身在何方,永不忘记太行!无论面对何种艰难,永不背叛信仰!“

  雪花飘落在纪念碑上,覆盖了那些刻骨铭心的名字。谢文渊一个个抚摸着,仿佛在与老战友们作别。

  “大山,小虎,我要走了。但你们放心,利剑分队会继续战斗下去,直到把鬼子赶出中国!“

  最后一天,谢文渊把赵铁柱叫到一边。

  “铁柱,利剑分队就交给你了。“

  “科长!我...我怕担不起这个责任。“

  “你担得起。“谢文渊拍拍他的肩膀,“记住,带兵要严,待兵要亲。既要练就过硬的杀敌本领,更要培养坚定的政治信念。“

  他又转向老周:“老周,你是老党员,要多帮衬铁柱。“

  老周重重点头:“放心吧,文渊。只要我老周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让利剑分队垮掉!“

  傍晚时分,谢文渊来到训练场。新兵们正在操练,喊杀声震天。王二狗看见他,跑步过来敬礼:

  “科长!我们一定刻苦训练,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看着这张年轻而坚毅的脸,谢文渊仿佛看到了利剑分队的未来。

  “二狗,要记住你为什么当兵。“

  “记得!为了千千万万的同胞不再受苦!“

  夜幕降临时,一场简单的送别宴在指挥部举行。说是宴席,其实只有一盆土豆,一锅野菜汤。但每个人都吃得很慢,仿佛要把这最后的相聚时光无限延长。

  “科长,“林婉茹举起一碗清水,“以水代酒,祝你一路平安。“

  众人纷纷举碗。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深深的不舍。

  第二天黎明,雪停了。谢文渊背着简单的行装,在晨曦中踏上征程。老周、赵铁柱、林婉茹等人一直送到山口。

  “就送到这里吧。“谢文渊停下脚步,“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众人默默站立,雪花又开始飘落。

  “文渊,“老周上前一步,用力握住他的手,“保重!“

  “保重!“所有人都围上来,与他紧紧握手。

  最后是林婉茹。她将一个绣着利剑图案的护身符塞进谢文渊手中:“平安回来。“

  谢文渊重重点头,转身大步离去。他不敢回头,怕一回头就再也迈不开脚步。

  山路崎岖,积雪没膝。走出很远后,谢文渊终于忍不住回头望去。山口上,那些熟悉的身影依然伫立在风雪中,如同太行山上永不屈服的青松。

  “再见了,太行山!再见了,我的战友!“他在心中默念。

  翻过一道山梁,两个熟悉的身影等在前方的岔路口。竟然是王二狗和几个新兵!

  “你们...“

  “科长!“王二狗敬礼,“我们代表全体新兵,再送您一程!“

  这些年轻人眼睛红肿,显然哭过。谢文渊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都回去吧,好好训练。“

  “是!“新兵们齐声应答,声音在山谷间回荡。

  独自走在山路上,谢文渊的思绪万千。他想起了初到太行山时的青涩,想起了第一次带队作战的紧张,想起了牺牲战友的音容笑貌...

  在一个山隘处,他意外地遇见了下山采药的老村长。老人显然在这里等了很久,胡须上都结满了冰霜。

  “就知道你要走这条路。“老村长笑着递过一个竹筒,“装着热汤,路上喝。“

  谢文渊接过竹筒,触手温热。

  “老人家,天这么冷,您...“

  “不冷,不冷。“老村长摆摆手,“这把老骨头,还能为咱们八路军做点事,高兴着呢。“

  望着老人蹒跚离去的背影,谢文渊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这就是他誓死守护的人民,这就是中国不亡的希望!

  五天后,谢文渊到达黄河渡口。望着滔滔河水,他取出老村长给的布包,将太行山的泥土轻轻撒入河中。

  “太行山的英魂们,请保佑这片土地早日迎来和平!“

  渡船在激流中艰难前行。对岸,是新的战场,新的使命。

  谢文渊站在船头,任凭河风扑面。怀中的护身符贴在心口,仿佛还能感受到林婉茹的体温;那把太行山的泥土虽然已经撒入黄河,却永远留在了他的心中。

  船工老赵一边撑船,一边唱起了古老的船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壮士一去兮,何时归...“

  谢文渊望向北方。在那里,太行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如同一个巨大的背影,默默注视着他的远行。

  他知道,这一次离别,可能是永别。但他无悔——为了这片土地上千千万万的生灵,为了那些长眠地下的英烈,他愿意继续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渡船靠岸,新的征程开始了。谢文渊整了整军装,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前走去。身后,是血与火的记忆;身前,是未竟的事业。

  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是太行山的儿子,都是利剑永远的魂。

  风雪又起,将他的足迹渐渐掩盖。但太行山记得,黄河记得,这片土地记得——曾经有一个叫谢文渊的人,在这里战斗过,爱过,活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荆州,荆州!,荆州,荆州!最新章节,荆州,荆州!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