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观一夜未眠。
天光破晓时,他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床头那面铜镜上——镜面已裂,蛛网般的纹路自中央蔓延至边缘,仿佛昨夜那一场意识与虚妄的搏杀,连实体也承受不住其震荡。
他伸手拾起碎片,锋利的边缘割过指腹,一丝血珠沁出,却毫无痛觉迟钝之感。
他闭目凝神,悄然启动新解锁的【意识锚定】,以幼年摔伤后鼻梁右侧那处微不可察的凹陷为坐标,如铁锚沉海,稳稳扎入自我认知的深处。
“是我。”他在心中默念。
五感清晰,记忆无断,思维如刃。
不是幻影,不是替身,他是真实的沈观。
他将碎镜片尽数收入袖中,动作轻缓,如同收殓一场未遂的谋杀证据。
窗外晨雾未散,大理寺值房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评事大人!宁国公府后墙坠下一具女尸,府中称是疯婢自尽……但尸体挂在半空,脚尖离地三寸,脖颈勒痕深浅不一,像是被人吊上去的!”
沈观披衣起身,未多言语,只道:“备轿,我去验尸。”
宁国公府位于朱雀坊东隅,高墙深院,檐角飞金,乃是前朝旧勋之后,权势虽不及鼎盛,却仍盘根错节,门生遍布六部。
此刻府门外已围了些看热闹的百姓,却被家丁驱赶开去,场面压抑而诡异。
沈观踏阶而入,目光掠过府邸格局:主院居中,东西跨院对称分布,唯西院窗棂紧闭,帘幕低垂,连檐下灯笼都蒙着黑纱。
他径直走向后墙。
女尸尚未移走,悬于两丈高墙缺口之下,身上裹着一件金线绣袍,华贵非常,与所谓“疯婢”身份极不相称。
脖颈一道紫黑色勒痕,舌未吐,眼微睁,面容扭曲中竟透出几分不甘。
他蹲下身,指尖轻拨死者右手指甲。
一片细小的釉料嵌在缝中,泛着幽蓝微光,似琉璃又非寻常瓦色。
沈观瞳孔一缩。
这颜色他认得。
三年前那个雨夜,苏夜语站在废墟前,望着那座被大火吞噬的私塾,冷冷说:“烧得好干净,连一片纸都没留下。”可他知道,屋顶琉璃是在火中熔而不化的,那种青中带蓝、冷光浮动的釉色,天下仅此一家窑口所产——洛阳南郊的陈氏老窑,专供王府修缮。
而这座私塾,正是当年母亲执教之地。
他不动声色将釉片藏入袖袋,转而检查脖颈伤痕。
指尖触及皮肉,触感僵硬,勒痕边缘有轻微翻卷,却不规则。
他低声唤来随行医官霍九章:“剖颈骨。”
霍九章皱眉:“惯例只需验表征,缢死者无需开骨……”
“我说,剖。”沈观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
刀锋划过,颈椎暴露。
沈观借着日光细看,果然发现第三节颈椎有断裂陈迹,骨痂初成,至少已逾一日——远早于绳索压迫所致的新伤。
“她是先被人扼杀致死,再挂上去伪装上吊。”他缓缓站起,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钉,“这不是自尽,是灭口。”
霍九章脸色骤变,欲言又止,终究低头记下验状。
沈观悄然取下绣袍一角残布,回程途中一直攥在掌心。
踏入值房后,他反锁门户,闭目凝神,催动刚刚觉醒的【情绪回溯·片段拼接】雏形能力,将布料贴于眉心,引导模拟器捕捉残留的情感波动。
刹那间,脑海中闪过断续画面:
深夜,一人攀上高墙,手抓琉璃瓦沿,月光映出她瘦弱身形;
一只戴着玉扳指的手从上方猛然伸出,狠狠拽下;
墙头立着一名老嬷,面无表情,袖口露出半截暗红绳结;
身后匾额一角,在月下泛着金漆冷光——宁国公府。
画面戛然而止。
系统提示音低鸣响起:【情感残影捕获成功,关联置信度76%】
沈观睁开眼,眸光森然。
这不是偶然命案,而是警告——有人用他曾熟识的符号,向他传递信息,或是挑衅。
他立刻召来陆明修:“查宁国公府近三年所有未报官的婢女死亡记录,尤其是‘投缳自尽’者,我要名单、籍贯、入府途径。”
陆明修领命而去。
不到两个时辰,一份密报悄然递入。
七起。
三年内,七名婢女“自尽”,皆由府中自行处理,未惊动官府。
死者均无户籍,来历不明,入府登记为“远方亲戚寄养”或“灾民收留”,死后火化不留痕迹。
沈观盯着名单最末一行,忽觉心头一跳。
其中一名死者,名叫“青鸢”,入府时间恰是三年前——正是私塾焚毁当月。
他猛地站起。
若这些女子只是普通丫鬟,何须如此遮掩?
为何统一抹去身份?
又为何偏偏选在那一夜之后陆续消失?
答案只有一个:她们不是仆役。
她们是“影”。
那些被训练来代替主人行事、背负罪责、甚至替死的人。
沈观换上药商服饰,携一匣安神香料混入宁国公府采买名录。
穿廊过院之际,目光锐利扫视每一处角落。
行至西跨院门前,忽闻脚步齐整之声。
一队素衣少女列队而出,约莫十余人,皆低眉顺目,步伐一致如傀儡行进。
可就在队伍掠过他身侧时,一人脚步微滞。
那不过是一瞬的踉跄,却逃不过他的眼睛。
他佯装低头避让,眼角余光瞥见——她袖口滑出半截褪色红绳,打的是双结,末端系着一枚极小的铜铃。
与小鸾儿腕上那条,一模一样。
沈观呼吸微凝。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声苍老呵斥:“青枝!发什么呆!”
少女迅速低头归队,身影隐入门后。
他站在原地,手中香匣几乎捏碎。
这些女孩,是从哪里来的?
谁在操控?
她们每日所行之事,又有多少见不得光?
而昨晚那具尸体,穿着金线绣袍,指甲嵌着琉璃釉片……是不是也曾像她们一样,从那座烧毁的私塾里走出来?
夜幕降临前,他悄然离开宁国公府,却没有返回大理寺。
而是绕道城西柴市巷,寻到了一处破败柴房。
据陆明修最后查到的一条线索:有个叫萧景昀的小厮,曾负责给西院送饭,三日前突然被逐出府门,如今寄居此处。
风穿过残窗,吹得油灯摇曳不定。
沈观立于门外,听见屋内传来压抑的啜泣声。
他抬手欲叩门,却又停住。
但他更清楚——
那晚烧起来的,从来就不只是一座学堂。
夜色如墨,柴市巷尽头的破屋在风中簌簌作响,屋顶漏下的月光割裂了满地碎瓦。
沈观立于门侧,手指缓缓松开袖中那枚铜铃残片——与小鸾儿腕上一模一样的双结红绳,此刻正静静躺在他掌心,像一道无法愈合的旧伤。
他推门而入。
油灯微晃,映出墙角蜷缩的身影。
那人不过弱冠年纪,衣衫褴褛,脸上青紫交错,右眼肿得几乎睁不开。
听见脚步声,他猛地瑟缩,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低喘:“别……别再打了!我说过了,我什么都没看见!”
“我不是来打你的。”沈观轻声道,从怀中取出一方素帕,裹着那截褪色红绳递过去,“你认得这个吗?”
男子瞳孔骤缩,仿佛见了鬼魅,整个人向后猛撞上土墙。
良久,他才颤声开口:“青鸢……她走前塞给我的。她说,若她死了,就把这东西交给一个戴铜镜碎片的人。”
沈观心头一震,不动声色追问:“青鸢要逃?为什么?”
萧景昀牙齿打战,声音断续如游丝:“西院不是婢女住的地方……是‘影房’。她们从小被选中,洗去名字,剪断头发,连哭都不准出声。每日练字、习礼、学话术,连走路的步幅都要分毫不差……为了谁?为了替主子赴死时,没人能看得出来。”
“那天晚上,青鸢偷偷告诉我,她记得火光——三年前私塾起火那晚,有人把孩子关在屋里点火祭神。她说那些灰烬里埋的根本不是书本,是骨头!可没人信她……她说,宁国公府也在做同样的事,只是换了个名头,叫‘源初计划’。”
沈观眸光陡冷。
“源初计划?”
萧景昀哆嗦着从贴身衣襟掏出一块焦黑木牌残片,递向沈观:“这是她在焚尸炉边捡到的……原本有一串,但她只抢到这一块。”
沈观接过,指尖摩挲其上。
焦痕之下,“洛京”二字依稀可辨,背面刻着极细的阴文符号:影·柒。
他脑中电光石火般闪现——洛阳南郊陈氏窑口,供王府修缮专用琉璃;而“洛京”,正是朝廷秘档中对旧都废墟的代称。
二者皆与皇家禁忌之地相关。
再加上这个“影”字编号……
这不是偶然,也不是个别权贵的私刑恶行。
这是一个遍布天下的隐秘网络,以“影”为序,以人命为薪,悄然燃烧十余年。
青鸢想逃,所以被杀;萧景昀因知情,遭逐出门;而他自己,恰巧查到了母亲执教之地的釉片线索——这一切,真的是巧合吗?
有人在等他来。
甚至,有人在引他来。
第二日清晨,沈观踏入大理寺卷库,手持兵部签押的“贡器走私案”协查令,申请调阅宁国公府近五年出入账册。
文书官欲拒还迎,最终在他出示御赐勘合腰牌后默然放行。
归途中,马车颠簸,他将三枚焦木牌并列置于膝上:一枚来自洛阳废窑旁的孩童遗骨旁,一枚取自苏夜语密匣中的“天听”旧档,第三枚,便是今夜所得——影·柒。
闭目凝神,他催动刚觉醒的【多重视角同步】能力。
意识沉入模拟空间,三重记忆同时展开——
谢无咎(已故钦天监正)临终前烧毁星图时的决绝;
顾红绡(江南绣坊主母)被毒杀前,在窗纸背面写下“脸皮太薄,遮不住心黑”;
小鸾儿(幼年玩伴)失踪前夜,指着月亮说:“哥哥,你说我这张脸,是不是借来的?”
所有画面最终交汇于一点:他们都被抹去了原本的脸。
或是焚毁户籍,或是易容替换,或是精神催眠,让人忘记自己是谁。
而他沈观,偏偏拥有【意识锚定】,能以一处旧伤确认自我存在——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
他取出随身铜钥,轻轻压在眉心,仿佛在对抗某种无形侵蚀。
“你们布下棋局,让我怀疑自己的眼睛、记忆、身份……”他低声自语,语气平静却透着彻骨寒意,“可我偏要用这张脸,一张一张,撕开你们的笼子。”
风忽起,吹散案头卷宗。
一页纸飘落角落,他弯腰拾起——赫然是宁国公府地形图。
墨线勾勒间,西跨院地下,竟隐隐浮现一个未登记的密室轮廓,四壁环水,形如棺椁。
天光破晓时,他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床头那面铜镜上——镜面已裂,蛛网般的纹路自中央蔓延至边缘,仿佛昨夜那一场意识与虚妄的搏杀,连实体也承受不住其震荡。
他伸手拾起碎片,锋利的边缘割过指腹,一丝血珠沁出,却毫无痛觉迟钝之感。
他闭目凝神,悄然启动新解锁的【意识锚定】,以幼年摔伤后鼻梁右侧那处微不可察的凹陷为坐标,如铁锚沉海,稳稳扎入自我认知的深处。
“是我。”他在心中默念。
五感清晰,记忆无断,思维如刃。
不是幻影,不是替身,他是真实的沈观。
他将碎镜片尽数收入袖中,动作轻缓,如同收殓一场未遂的谋杀证据。
窗外晨雾未散,大理寺值房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评事大人!宁国公府后墙坠下一具女尸,府中称是疯婢自尽……但尸体挂在半空,脚尖离地三寸,脖颈勒痕深浅不一,像是被人吊上去的!”
沈观披衣起身,未多言语,只道:“备轿,我去验尸。”
宁国公府位于朱雀坊东隅,高墙深院,檐角飞金,乃是前朝旧勋之后,权势虽不及鼎盛,却仍盘根错节,门生遍布六部。
此刻府门外已围了些看热闹的百姓,却被家丁驱赶开去,场面压抑而诡异。
沈观踏阶而入,目光掠过府邸格局:主院居中,东西跨院对称分布,唯西院窗棂紧闭,帘幕低垂,连檐下灯笼都蒙着黑纱。
他径直走向后墙。
女尸尚未移走,悬于两丈高墙缺口之下,身上裹着一件金线绣袍,华贵非常,与所谓“疯婢”身份极不相称。
脖颈一道紫黑色勒痕,舌未吐,眼微睁,面容扭曲中竟透出几分不甘。
他蹲下身,指尖轻拨死者右手指甲。
一片细小的釉料嵌在缝中,泛着幽蓝微光,似琉璃又非寻常瓦色。
沈观瞳孔一缩。
这颜色他认得。
三年前那个雨夜,苏夜语站在废墟前,望着那座被大火吞噬的私塾,冷冷说:“烧得好干净,连一片纸都没留下。”可他知道,屋顶琉璃是在火中熔而不化的,那种青中带蓝、冷光浮动的釉色,天下仅此一家窑口所产——洛阳南郊的陈氏老窑,专供王府修缮。
而这座私塾,正是当年母亲执教之地。
他不动声色将釉片藏入袖袋,转而检查脖颈伤痕。
指尖触及皮肉,触感僵硬,勒痕边缘有轻微翻卷,却不规则。
他低声唤来随行医官霍九章:“剖颈骨。”
霍九章皱眉:“惯例只需验表征,缢死者无需开骨……”
“我说,剖。”沈观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
刀锋划过,颈椎暴露。
沈观借着日光细看,果然发现第三节颈椎有断裂陈迹,骨痂初成,至少已逾一日——远早于绳索压迫所致的新伤。
“她是先被人扼杀致死,再挂上去伪装上吊。”他缓缓站起,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钉,“这不是自尽,是灭口。”
霍九章脸色骤变,欲言又止,终究低头记下验状。
沈观悄然取下绣袍一角残布,回程途中一直攥在掌心。
踏入值房后,他反锁门户,闭目凝神,催动刚刚觉醒的【情绪回溯·片段拼接】雏形能力,将布料贴于眉心,引导模拟器捕捉残留的情感波动。
刹那间,脑海中闪过断续画面:
深夜,一人攀上高墙,手抓琉璃瓦沿,月光映出她瘦弱身形;
一只戴着玉扳指的手从上方猛然伸出,狠狠拽下;
墙头立着一名老嬷,面无表情,袖口露出半截暗红绳结;
身后匾额一角,在月下泛着金漆冷光——宁国公府。
画面戛然而止。
系统提示音低鸣响起:【情感残影捕获成功,关联置信度76%】
沈观睁开眼,眸光森然。
这不是偶然命案,而是警告——有人用他曾熟识的符号,向他传递信息,或是挑衅。
他立刻召来陆明修:“查宁国公府近三年所有未报官的婢女死亡记录,尤其是‘投缳自尽’者,我要名单、籍贯、入府途径。”
陆明修领命而去。
不到两个时辰,一份密报悄然递入。
七起。
三年内,七名婢女“自尽”,皆由府中自行处理,未惊动官府。
死者均无户籍,来历不明,入府登记为“远方亲戚寄养”或“灾民收留”,死后火化不留痕迹。
沈观盯着名单最末一行,忽觉心头一跳。
其中一名死者,名叫“青鸢”,入府时间恰是三年前——正是私塾焚毁当月。
他猛地站起。
若这些女子只是普通丫鬟,何须如此遮掩?
为何统一抹去身份?
又为何偏偏选在那一夜之后陆续消失?
答案只有一个:她们不是仆役。
她们是“影”。
那些被训练来代替主人行事、背负罪责、甚至替死的人。
沈观换上药商服饰,携一匣安神香料混入宁国公府采买名录。
穿廊过院之际,目光锐利扫视每一处角落。
行至西跨院门前,忽闻脚步齐整之声。
一队素衣少女列队而出,约莫十余人,皆低眉顺目,步伐一致如傀儡行进。
可就在队伍掠过他身侧时,一人脚步微滞。
那不过是一瞬的踉跄,却逃不过他的眼睛。
他佯装低头避让,眼角余光瞥见——她袖口滑出半截褪色红绳,打的是双结,末端系着一枚极小的铜铃。
与小鸾儿腕上那条,一模一样。
沈观呼吸微凝。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声苍老呵斥:“青枝!发什么呆!”
少女迅速低头归队,身影隐入门后。
他站在原地,手中香匣几乎捏碎。
这些女孩,是从哪里来的?
谁在操控?
她们每日所行之事,又有多少见不得光?
而昨晚那具尸体,穿着金线绣袍,指甲嵌着琉璃釉片……是不是也曾像她们一样,从那座烧毁的私塾里走出来?
夜幕降临前,他悄然离开宁国公府,却没有返回大理寺。
而是绕道城西柴市巷,寻到了一处破败柴房。
据陆明修最后查到的一条线索:有个叫萧景昀的小厮,曾负责给西院送饭,三日前突然被逐出府门,如今寄居此处。
风穿过残窗,吹得油灯摇曳不定。
沈观立于门外,听见屋内传来压抑的啜泣声。
他抬手欲叩门,却又停住。
但他更清楚——
那晚烧起来的,从来就不只是一座学堂。
夜色如墨,柴市巷尽头的破屋在风中簌簌作响,屋顶漏下的月光割裂了满地碎瓦。
沈观立于门侧,手指缓缓松开袖中那枚铜铃残片——与小鸾儿腕上一模一样的双结红绳,此刻正静静躺在他掌心,像一道无法愈合的旧伤。
他推门而入。
油灯微晃,映出墙角蜷缩的身影。
那人不过弱冠年纪,衣衫褴褛,脸上青紫交错,右眼肿得几乎睁不开。
听见脚步声,他猛地瑟缩,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低喘:“别……别再打了!我说过了,我什么都没看见!”
“我不是来打你的。”沈观轻声道,从怀中取出一方素帕,裹着那截褪色红绳递过去,“你认得这个吗?”
男子瞳孔骤缩,仿佛见了鬼魅,整个人向后猛撞上土墙。
良久,他才颤声开口:“青鸢……她走前塞给我的。她说,若她死了,就把这东西交给一个戴铜镜碎片的人。”
沈观心头一震,不动声色追问:“青鸢要逃?为什么?”
萧景昀牙齿打战,声音断续如游丝:“西院不是婢女住的地方……是‘影房’。她们从小被选中,洗去名字,剪断头发,连哭都不准出声。每日练字、习礼、学话术,连走路的步幅都要分毫不差……为了谁?为了替主子赴死时,没人能看得出来。”
“那天晚上,青鸢偷偷告诉我,她记得火光——三年前私塾起火那晚,有人把孩子关在屋里点火祭神。她说那些灰烬里埋的根本不是书本,是骨头!可没人信她……她说,宁国公府也在做同样的事,只是换了个名头,叫‘源初计划’。”
沈观眸光陡冷。
“源初计划?”
萧景昀哆嗦着从贴身衣襟掏出一块焦黑木牌残片,递向沈观:“这是她在焚尸炉边捡到的……原本有一串,但她只抢到这一块。”
沈观接过,指尖摩挲其上。
焦痕之下,“洛京”二字依稀可辨,背面刻着极细的阴文符号:影·柒。
他脑中电光石火般闪现——洛阳南郊陈氏窑口,供王府修缮专用琉璃;而“洛京”,正是朝廷秘档中对旧都废墟的代称。
二者皆与皇家禁忌之地相关。
再加上这个“影”字编号……
这不是偶然,也不是个别权贵的私刑恶行。
这是一个遍布天下的隐秘网络,以“影”为序,以人命为薪,悄然燃烧十余年。
青鸢想逃,所以被杀;萧景昀因知情,遭逐出门;而他自己,恰巧查到了母亲执教之地的釉片线索——这一切,真的是巧合吗?
有人在等他来。
甚至,有人在引他来。
第二日清晨,沈观踏入大理寺卷库,手持兵部签押的“贡器走私案”协查令,申请调阅宁国公府近五年出入账册。
文书官欲拒还迎,最终在他出示御赐勘合腰牌后默然放行。
归途中,马车颠簸,他将三枚焦木牌并列置于膝上:一枚来自洛阳废窑旁的孩童遗骨旁,一枚取自苏夜语密匣中的“天听”旧档,第三枚,便是今夜所得——影·柒。
闭目凝神,他催动刚觉醒的【多重视角同步】能力。
意识沉入模拟空间,三重记忆同时展开——
谢无咎(已故钦天监正)临终前烧毁星图时的决绝;
顾红绡(江南绣坊主母)被毒杀前,在窗纸背面写下“脸皮太薄,遮不住心黑”;
小鸾儿(幼年玩伴)失踪前夜,指着月亮说:“哥哥,你说我这张脸,是不是借来的?”
所有画面最终交汇于一点:他们都被抹去了原本的脸。
或是焚毁户籍,或是易容替换,或是精神催眠,让人忘记自己是谁。
而他沈观,偏偏拥有【意识锚定】,能以一处旧伤确认自我存在——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
他取出随身铜钥,轻轻压在眉心,仿佛在对抗某种无形侵蚀。
“你们布下棋局,让我怀疑自己的眼睛、记忆、身份……”他低声自语,语气平静却透着彻骨寒意,“可我偏要用这张脸,一张一张,撕开你们的笼子。”
风忽起,吹散案头卷宗。
一页纸飘落角落,他弯腰拾起——赫然是宁国公府地形图。
墨线勾勒间,西跨院地下,竟隐隐浮现一个未登记的密室轮廓,四壁环水,形如棺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大理寺当神探,我在大理寺当神探最新章节,我在大理寺当神探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大理寺当神探,我在大理寺当神探最新章节,我在大理寺当神探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