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观站在停尸房中央,烛火在风中摇曳,将他的影子拉得细长,如同一柄刺入地底的刀。

  尸体仍悬在梁上,金线绣袍的残角被他小心拆下,指尖却未收回。

  他屏退了随行吏员,只留自己与这具无名女尸相对。

  空气里弥漫着腐气与香料混杂的气息,那是宁国公府为掩盖死亡而焚的安神熏——可在这气味之下,还藏着一丝极淡的苦腥,像铁锈,又似药渣。

  他凝视死者微张的唇缝,缓缓抬手,探入她口中。

  指尖触到舌根深处时,一道细微的刮痕赫然传来。

  粗糙、规则,像是长期摩擦所致。

  他不动声色取出唾液样本,悄然催动眉心热感——【案件推演模拟器】瞬间激活。

  意识沉入虚境。

  画面浮现:昏暗室内,青鸢跪伏于地,肩头颤抖,泪水滴落在青砖缝隙间。

  老嬷李氏立于其前,面无表情,一手掐住她下颌,另一只手捏着一颗灰白色药丸,强硬塞入口中。

  “吞下去。”李氏的声音冷如冰井,“忘了,就干净。”

  青鸢挣扎摇头,却被两只粗壮仆妇死死按住手臂。

  “你不配记得。”李氏眼神未变,只将药丸一把推进喉中。

  刹那间,少女瞳孔骤缩,喉咙剧烈抽搐,仿佛有什么东西从脑内炸开——

  那一瞬,沈观心头猛地一震。

  那不是声音,而是频率。

  一种无声的哭喊,高频震荡,直击识海深处。

  他认得这种波动——三年前小鸾儿失踪前夜,曾在他梦中低语:“哥哥,我好疼……他们在我脑子里装了针……”那时他也听见了同样的频率,尖锐、扭曲,像是灵魂被硬生生撕裂。

  而现在,它再次出现了。

  【情绪回溯·完成】

  【线索关联确认:忘忧散——工部秘档记载,用于皇家审讯,可致记忆模糊、情感钝化,长期服用者会产生认知解离症状】

  【置信度:92%】

  沈观睁开眼,眸光已寒至极点。

  这些女子不是疯婢,也不是寻常仆役。

  她们是被系统性抹除自我之人,靠药物控制思想,用恐惧封锁记忆。

  而宁国公府西院那群步伐一致、眼神空洞的素衣少女,不过是尚未完全“净化”的半成品。

  真正的成品,早已死去,或成为他人影子。

  他缓缓收手,袖中铜钥轻颤,仿佛感应到了什么。

  目光落回绣袍残角,心中已有决断。

  当夜,大理寺账房灯烛未熄。

  陆明修捧卷而来,见沈观正伏案疾书,笔走龙蛇,写完一份药材短缺清单,特意在末尾添上一句:“梦蛊花十斤,急补,逾期恐致疫病蔓延。”

  “大人?”陆明修低声问,“梦蛊花乃禁药,工部列管,民间不得流通……您这是设饵?”

  沈观头也不抬:“有人每日给十余名少女喂‘忘忧散’,药源不可能凭空而来。梦蛊花粉正是主材之一,只要他们还在继续洗脑,就必须补货。”

  他将清单递出:“明日一早,送进宁国公府采买司,注明‘大理寺协防瘟疫’字样,盖印下发。”

  陆明修领命而去。

  三更天,风雨骤起。

  大理寺暗卫来报:宁国公府药库有异动,一道黑影翻墙而入,直奔北厢储药室,取走一只贴有“梦蛊花”标签的陶罐。

  沈观早已候在外围。

  他并未亲自动手,只轻轻抬手,两枚烟弹掷出,无声爆裂,空气中顿时弥漫出淡紫色雾气——那是他从一名被捕江湖术士身上提取的【迷神香】技能所制,能干扰感官判断。

  黑衣人脚步一滞,左右张望,忽然发觉四周景象扭曲,原本熟悉的回廊竟变成了焚火庭院,耳边响起孩童凄厉哭喊。

  “不……不是我放的火!”他嘶吼着拔刀乱砍,却被埋伏已久的暗卫一举擒下。

  摘下面巾,正是李氏身边最得力的亲信管家。

  刑房之内,无需动刑。

  沈观只是静静坐在对面,将那颗灰白药丸放在案上,轻声道:“你每五日服一次这个,对吧?否则夜里会听见哭声,是不是?”

  那人浑身剧震,额头冷汗涔涔而下。

  “你们都逃不掉。”沈观声音平静,“药可以压制记忆,但压不住潜意识里的回响。你听过的哭声,我也听过——就在三年前,私塾地窖里,那些没能爬出来的孩子发出的。”

  片刻沉默后,亲信终于崩溃,供出一切:

  西跨院地下藏有密室,墙后设有暗门,内有“影侍名册”,记录所有编号替身之人生平;另有“代笔密信”若干,皆以特殊墨水书写,需火烤方显字迹。

  沈观当即点兵,率精锐直扑宁国公府。

  破墙之时,碎砖轰然倒塌,露出一条幽深阶梯,通向地下。

  地窖阴冷潮湿,七张铁床并列排开,镣铐犹在,墙上刻满数字编号,最新一处写着“柒”。

  而在最深处角落,一人蜷缩如婴,双手抱头,反复低语:“我不是我……我不是我……”

  是青鸢。

  沈观走近,轻唤其名。

  她猛然抬头,双目失焦,嘴唇干裂,嗓音沙哑:“你来了……第三个。”

  他心头一震。

  第三个?

  他还未及细想,已本能地从怀中取出随身铜钥——那枚自幼佩戴、据说是母亲遗物的青铜小锁,按入她冰冷掌心。

  同时低声诵念柳三更所授口诀:“旧伤为引,旧名为锚,魂归本位,勿忘初声。”

  刹那间,青鸢瞳孔骤缩,呼吸停滞,继而全身剧烈颤抖,脱口而出:

  “她们都烧在学堂地窖里……那天,嬷嬷说——‘新皮要旧骨垫底’!”沈观站在地宫祭坛前,冷汗顺着额角滑落。

  七具焦尸层层叠压,如同枯枝般被码放在石槽之内,每一具胸前都插着半枚玉圭残片——断裂处参差如骨刺,青灰色的玉面刻着扭曲的符纹,似字非字,似图腾又像某种禁咒。

  空气里弥漫着陈年灰烬与腐土的气息,可更深处,却隐隐透出一丝甜腥,像是血液在高温中碳化后残留的余味。

  【检测到仪式性献祭痕迹,推演点+12】

  【新成就解锁:“窥见帷幕后”】

  【系统提示:她们不是死了……是被种下了】

  沈观心头一震,指尖微颤。

  他蹲下身,用银镊轻轻拨开最上方那具尸体胸前的残玉,发现断裂边缘竟泛着极淡的金光,仿佛有极细微的金属丝缠绕其中。

  这并非普通祭祀所用礼器,而是经过特殊炼制的“引魂圭”,工部秘档中有过零星记载:用于承接怨念、封印神识,使死者不得转生,魂魄困于现世,成为“壳”。

  “种下”——不是死亡,而是被当作容器植入某种东西。

  他猛然想起青鸢最后的嘶喊:“新皮要旧骨垫底!”

  那些烧死在私塾的孩子,不是意外遇难,而是被选为“基底”,用以承载新的身份?

  而宁国公府这些年不断培养影侍,抹除记忆、灌输忠诚……难道每一名影侍的诞生,都需要一场献祭?

  念头一起,寒意便从脊背窜上头顶。

  他迅速取出随身油布包,将七具尸体胸前的玉圭残片一一取下,封存入特制铅匣。

  临行前,他又回头望了一眼地宫深处,祭坛后的石壁上隐约浮现出一道暗红刻痕,形如双蛇交尾,中央一点如眼。

  他记住了那个图案,却没有贸然触碰——他知道,有些真相一旦揭开,便再无退路。

  返程途中,风雨未歇。

  陆明修已按令调取三年前火灾卷宗,回报称当日官府勘验记录中确无孩童伤亡,仅列“私塾焚毁,师生四散”。

  但工部报损清单却赫然写着:“洛京东坊私塾重建,祭祀陶俑三百具,火漆封运。”数量远超常规祭祀所需,且去向不明。

  “三百具……”沈观冷笑,“他们报的是‘陶俑’,可运进去的,是孩子。”

  他闭目凝神,催动刚升级的【因果视界】,将青鸢记忆中的火焰画面、玉圭残片、忘忧散药方三者并联推演。

  刹那间,意识如丝线逆流而上,穿过重重迷雾——画面闪现:一辆贴着宁国公府封条的黑篷车驶入祠堂偏门,守卫换岗间隙,十余名裹着麻布的小身影被悄然抬入地宫;同一时刻,祠堂香炉升起一股异色青烟,盘旋不散……

  线索闭环。

  当夜三更,沈观亲自押解李氏亲信至大理寺大堂对质。

  李氏早已候在堂上,一身素衣如丧服,面无表情,目光空洞却极具压迫力,仿佛一座立于深渊之畔的石像。

  沈观缓步上前,未开口,先闭目。

  【意识锚定·激活】——精神如铁链锁心,抵御那无形的心理威压。

  随即,他将青鸢残留的记忆波频导入【真言共鸣】模块,唇齿微启,嗓音骤变——

  “娘……我看见火里的字了……是‘洛京’。”

  声音稚嫩,带着哭腔,正是三年前失踪孩童之一的语调。

  李氏浑身剧颤,瞳孔猛缩,手中茶盏“啪”地炸裂!

  她首次失态,怒吼而出:“住口!”

  沈观睁眼,眸光如刃:“你说不出真相,是因为你也不敢想——你们所有人,都是替罪的壳。”

  话音落下,系统轰然提示:

  【检测到强烈心理崩解反应,可提取技能】

  片刻后,一道古旧卷轴浮现于界面之上——

  【沉默威慑】(Lv.1):可通过静默凝视制造强烈心理压迫,令意志薄弱者自动开口

  他收起笑意,望着李氏那双逐渐涣散的眼睛,轻声道:“接下来,该轮到你们的主子开口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大理寺当神探,我在大理寺当神探最新章节,我在大理寺当神探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