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掌柜了。”

  李胜抱拳。

  “哎,贤弟说的哪里话,贤弟如此知恩图报,老夫佩服!”

  王掌柜连连点头,显然对李胜的理由十分受用,“他们包下了二楼东边的几间上房,此刻应该都在。贤侄自去便是,若有人问起,就说是我王掌柜允许的。”

  “多谢。”李胜再次拱手,不再多言,转身便踏上了通往二楼的木质楼梯。

  楼梯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二楼比一楼要清静许多,走廊上还种上了些许绿植,营造出了淡淡的幽静氛围。

  中式哲学就是如此,往往中意在闹中取静。

  “客人请止步,”一名身穿褐色服饰,身材精干的酒楼伙计伸手拦住了李胜。

  “请问您来这里是?”

  他低着头,语气很是恭敬。

  “我是来找墨家弟子的,已经跟王掌柜说过了。”

  “好,客人您跟我来,墨家的客人就在前处,我带您过去。”

  伙计走在前面,将李胜带了过去。

  “我就不打扰客人了,有事您尽管招呼。”

  李胜点点头,看着对方又退回到了走廊处候着。

  ‘这临江楼的服务团队和意识挺好的啊。’

  从王掌柜到酒楼伙计,每一位的态度都算不错的,要不是古色古香的建筑提醒着李胜,他都要错认为后世了。

  “咚咚。”

  李胜轻轻的叩击着木门。

  “是谁?”

  房间里的人很是谨慎,并没有直接开门。

  “清水集故人,李胜。”

  “嘎吱~”

  房门打开了,李胜定睛一看,前来开门的正是之前的墨家小兄弟阿明。

  “进来吧,李胜兄弟。”

  屋内坐着的铁仲向他招了招手。

  看到众人都在,李胜直接走了进去,阿明往外左右张望着,又轻轻的将门合上了。

  “李胜小兄弟,昨日才分别,没想到今日就见面了,你找我等有何事啊?”

  铁仲大马金刀的坐在座位上,心中暗暗思索,这个小兄弟不会下定决心了吧?

  他依稀记得,在他们在清水集帮助医家给乡民治病的时候他找到自己,说是想加入墨家,而自己问了他几个问题后他就一言不发了,现在看来是做出决定了吗?

  听到铁仲的询问,李胜将早就想好的腹稿托盘而出。

  “铁仲大哥,不知道你们对秦国是如何看待的?”

  李胜口中话音刚落,在场的墨家弟子全部都愣住了。

  这是一个屠夫之子该想的问题吗?

  不过铁仲想到医家的念端先生说过李胜小兄弟师承可能不一般,也就放下了心中的怀疑。

  看来李胜小兄弟是其他诸子百家在乡野之中培养的弟子了。

  “阿明,你出去把门带上,有人靠近就给我们示警。”

  “好的。”

  阿明点头,动作利落的出门、关门,留下了屋内的铁仲和其他几名墨家弟子。

  房间内安静了下来,而铁仲眉头微微一拧,他并未立刻回答李胜的问题。

  他伸手示意李胜坐下,提起桌上的陶壶,缓缓为李胜倒了一碗热汤。

  汤水微温,几缕热气升腾,却自有一股沉静意味。

  “李胜兄弟,此问非同小可。”铁仲将陶碗推至李胜面前,目光如炬,直视着他,“而且为何突然问起秦国?还有,小兄弟是哪家弟子?”

  在这个时候能够开眼看天下局势的人,其必定是诸子百家之人,其余皆庸碌之人而已。

  他回想起之前李胜说过的想要加入墨家之类的话,大概率是玩笑之言。

  而李胜听到铁仲的话,心里念到果然如此。

  于是他又把之前忽悠医家念端的那套说辞搬了出来。

  在场的墨家弟子听完接连顿首。

  ‘看来李胜小兄弟应该是道家在乡野培养的弟子了。’

  而且依照李胜小兄弟的性格来看,他应该是道家人宗的弟子,毕竟道家天宗少有关心这些的。

  铁仲再联想起清水集发生的事情,对他来的目的大概有了些猜测。

  “与其回答小兄弟你的问题,那不如咱们换个话题,小兄弟对于天下是如何看待的呀?”

  听到铁仲的回答,李胜微微皱眉,这铁仲大哥怎么不按套路来啊?

  他只是想确认一下墨家对秦国的看法,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将秦国可能攻打楚国的消息告诉他的。

  他这一问,这让自己如何回答。

  不过他好歹也是接受过后世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对于这段历史的大致走向还是记得的。

  李胜的眉头缓缓舒展开,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端起面前的陶碗,轻呷了一口温汤,缓缓整理思绪,而铁仲也没有催促,只是静静看着。

  片刻后,他放下陶碗,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墨家弟子,最后定格在铁仲身上,声音平稳而清晰。

  “铁仲大哥问得好,既然如此,小子便谈谈在下的浅见。”

  他顿了一下,然又接着说起来。

  “这天下打来打去几百年,实在太苦了。咱们黔首们只想种地吃饭,平平安安而已,可今日不是征粮,就是来拉壮丁,根本没有安生日子。依我看,这天下就应该不要再打仗了。”

  李胜回想起没觉醒宿慧之前的记忆,秦国百姓的日子可不好过哟。

  不过他小时候听大父说过,在楚国治下的日子更加不好过,还是秦国将迁陵县打下来之后,他们的日子才好上那么些。

  这么看来战国就是一个互相比烂的阶段,只是秦国还是要强于其他六国的,毕竟军功爵制的优越性是血脉世袭的世卿世禄制远不能及的。

  当然,也不是说其余六国就是只知道抱残守缺,他们也同样在进行着变法和制度改革。

  就比如说赵国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楚国的吴起变法等等。

  但是他们二者的下场可是一个不如一个,在阻碍变法的旧贵族势力反扑下,赵武灵王在沙丘宫变中被活活饿死,吴起则是被乱箭射杀,尸体更是惨遭车裂。

  而商鞅虽死,但秦法犹存!

  这让六国如何跟秦国斗争?

  这么细细思考下来,李胜发现好像他不用反秦了,秦国竟然是先进势力。

  而阻挠秦国统一六国的那些贵族才是阻拦在时代车轮前的螳螂。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秦时:从墨家崛起的数值怪,秦时:从墨家崛起的数值怪最新章节,秦时:从墨家崛起的数值怪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