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阁下是?”
秦牧心中了然,姓黄?怕是假的。
此人气度非凡,护卫精锐,又在这个敏感时刻出现在黑山村,身份绝不简单。
他面上不动声色,指了指旁边的石凳:
“原来是黄公子,请坐。我就是秦牧。”
“你就是秦牧?”青衫客(黄公子)眼中适当地露出一丝“惊讶”,随即笑道。
“失敬失敬!没想到名震北境的云麾侯,竟是如此……平易近人。”
秦牧笑了笑,给对方倒了一碗凉茶:“山野之人,没什么讲究。黄公子从京城来,想必见多识广,觉得我这黑山村如何?”
黄公子接过陶碗,也不嫌弃,喝了一口,赞道:“茶虽粗粝,却别有甘醇。
至于这村子……”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整洁的院落和远处繁忙的景象。
“井然有序,生机勃勃,与沿途所见诸多死气沉沉的村落大不相同。侯爷治理有方,令人佩服。”
“黄公子过奖了。”秦牧淡淡道,“秦某不过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路通了,货畅了,人心活了,村子自然就有了生机。
这并非秦某一人之功,是全村乡亲共同努力的结果。”
“哦?”黄公子挑眉,“可据黄某沿途听闻,似乎有不少人对侯爷此举颇有微词。
言官弹劾侯爷‘与民争利’、‘不安本分’的奏章,据说在京城已堆积了不少。
侯爷就不担心吗?”
话语中,带着试探。
秦牧面色不变,又给自己倒了碗水,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
“弹劾与否,是言官的本分。
秦某所为,是否于国于民有利,自有公论。
黑山村的百姓日子是否变好,他们自己最清楚。
若因几句非议便畏首畏尾,那便什么事都做不成了。”
“侯爷倒是豁达。”黄公子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只是,侯爷可知,如今市井流言,已不止于‘与民争利’?更有甚者,言侯爷在此练兵积粮,交通边将,其心……呵呵。”
他没有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
这话已是极其尖锐,近乎指控!
气氛瞬间有些凝滞。黄公子身后的两名护卫身体微微紧绷。
秦牧却忽然笑了,他放下水碗,目光平静地看向黄公子:
“黄公子从京城来,消息灵通。
那你可知,我黑山货行,去年至今,向朝廷缴纳了多少商税?
养活了卧牛山周边多少户百姓?
村塾之中,又有多少孩童得以开蒙识字,未来或可为国效力?”
他站起身,指着院外:“公子看到的,是秦牧在此‘聚拢人心’;
却看不到,这‘人心’是因路通、水畅、衣食渐足而自然凝聚!
公子听到的,是流言蜚语;
却听不到,这村里孩童的读书声,村民劳作时的号子声,还有那货行马车往来,为这片土地带来的生机!”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秦牧在此,一不为敛财,二不为揽权,所求不过八个字——‘地尽其利,人尽其才’!
让这山里的产出能换成钱财,让这里的百姓能靠双手过上好日子,让他们的后代能有个更好的奔头!
若此举也算‘其心可诛’,那秦牧无话可说,但请朝廷派员来查,若有一桩一件危害社稷、盘剥百姓之事,秦牧愿领国法!”
这一番话,掷地有声,既是自辩,更是宣言!
黄公子怔住了。
他预想过秦牧可能会惶恐辩解,可能会愤怒驳斥,却没想到对方如此坦然。
甚至带着一种近乎骄傲的自信,将所有的成绩和盘托出,将评判的权力直接交还!
他沉默良久,脸上的轻慢与试探渐渐收起,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凝重与深思。
他重新打量起眼前这个年轻的侯爷。
看着他被汗水浸湿的粗布衣裳,看着他因劳作而略显粗糙的手掌,再回想这一路所见所闻,心中原有的某些成见,开始动摇。
“地尽其利,人尽其才……”黄公子低声重复着这八个字,眼中光芒闪烁。
“侯爷志向,果然不凡。
只是……此举无异于与天下旧法、与诸多既得利益者为敌,侯爷前路,注定荆棘遍布。”
秦牧淡然一笑:“路总是人走出来的。
荆棘再多,砍了便是。只要方向是对的,哪怕慢一点,终有抵达之日。”
就在这时,顾青拿着一份文书匆匆走来,见到有陌生人在,欲言又止。
“无妨,黄公子不是外人。”秦牧示意他直言。
他隐隐猜到了这位“黄公子”的身份,此举既是坦荡,也是一种自信的展现。
顾青这才禀报道:“侯爷,北境章校尉来信。
试点军屯‘屯市’已初见成效,士卒家属编织的草席、制作的腌菜等物,通过屯市售出,换得了急需的盐铁布匹,军心颇为振奋。
只是……当地一些军官依旧暗中阻挠,克扣份例,李将军已下令彻查。”
黄公子(太子)在一旁听得真切,心中更是震动。
北境试点!这事他隐约听闻,却不知详情。
如今亲耳听到成效与阻力,对秦牧所行之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这绝非纸上谈兵,而是真真切切在推行,并且触动了庞大的利益网络!
秦牧接过信看了看,对顾青道:
“回复章山,稳扎稳打,成效是最好的反击。对于阻挠者,请李将军依法严办,绝不姑息!”
“是!”顾青领命而去。
黄公子看着秦牧处理事务时那沉稳果决的神态,再结合之前的见闻和对话。
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他站起身,对秦牧郑重地拱了拱手:
“今日一见,方知何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侯爷之作为,之胸襟,黄某佩服。望侯爷能持此心,勇毅前行。
京城……或许并非全是侯爷的敌人。”
说罢,他不再多留,带着两名随从转身离去,背影很快消失在村道尽头。
秦牧站在院中,看着他们离去的方向,目光深邃。
“侯爷,此人……”章山不知何时出现在身边,低声问道。
“如果所料不差,”秦牧缓缓道,“应是东宫那位。”
章山倒吸一口凉气:“太子殿下?他亲自来了?”
秦牧心中了然,姓黄?怕是假的。
此人气度非凡,护卫精锐,又在这个敏感时刻出现在黑山村,身份绝不简单。
他面上不动声色,指了指旁边的石凳:
“原来是黄公子,请坐。我就是秦牧。”
“你就是秦牧?”青衫客(黄公子)眼中适当地露出一丝“惊讶”,随即笑道。
“失敬失敬!没想到名震北境的云麾侯,竟是如此……平易近人。”
秦牧笑了笑,给对方倒了一碗凉茶:“山野之人,没什么讲究。黄公子从京城来,想必见多识广,觉得我这黑山村如何?”
黄公子接过陶碗,也不嫌弃,喝了一口,赞道:“茶虽粗粝,却别有甘醇。
至于这村子……”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整洁的院落和远处繁忙的景象。
“井然有序,生机勃勃,与沿途所见诸多死气沉沉的村落大不相同。侯爷治理有方,令人佩服。”
“黄公子过奖了。”秦牧淡淡道,“秦某不过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路通了,货畅了,人心活了,村子自然就有了生机。
这并非秦某一人之功,是全村乡亲共同努力的结果。”
“哦?”黄公子挑眉,“可据黄某沿途听闻,似乎有不少人对侯爷此举颇有微词。
言官弹劾侯爷‘与民争利’、‘不安本分’的奏章,据说在京城已堆积了不少。
侯爷就不担心吗?”
话语中,带着试探。
秦牧面色不变,又给自己倒了碗水,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
“弹劾与否,是言官的本分。
秦某所为,是否于国于民有利,自有公论。
黑山村的百姓日子是否变好,他们自己最清楚。
若因几句非议便畏首畏尾,那便什么事都做不成了。”
“侯爷倒是豁达。”黄公子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只是,侯爷可知,如今市井流言,已不止于‘与民争利’?更有甚者,言侯爷在此练兵积粮,交通边将,其心……呵呵。”
他没有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
这话已是极其尖锐,近乎指控!
气氛瞬间有些凝滞。黄公子身后的两名护卫身体微微紧绷。
秦牧却忽然笑了,他放下水碗,目光平静地看向黄公子:
“黄公子从京城来,消息灵通。
那你可知,我黑山货行,去年至今,向朝廷缴纳了多少商税?
养活了卧牛山周边多少户百姓?
村塾之中,又有多少孩童得以开蒙识字,未来或可为国效力?”
他站起身,指着院外:“公子看到的,是秦牧在此‘聚拢人心’;
却看不到,这‘人心’是因路通、水畅、衣食渐足而自然凝聚!
公子听到的,是流言蜚语;
却听不到,这村里孩童的读书声,村民劳作时的号子声,还有那货行马车往来,为这片土地带来的生机!”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秦牧在此,一不为敛财,二不为揽权,所求不过八个字——‘地尽其利,人尽其才’!
让这山里的产出能换成钱财,让这里的百姓能靠双手过上好日子,让他们的后代能有个更好的奔头!
若此举也算‘其心可诛’,那秦牧无话可说,但请朝廷派员来查,若有一桩一件危害社稷、盘剥百姓之事,秦牧愿领国法!”
这一番话,掷地有声,既是自辩,更是宣言!
黄公子怔住了。
他预想过秦牧可能会惶恐辩解,可能会愤怒驳斥,却没想到对方如此坦然。
甚至带着一种近乎骄傲的自信,将所有的成绩和盘托出,将评判的权力直接交还!
他沉默良久,脸上的轻慢与试探渐渐收起,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凝重与深思。
他重新打量起眼前这个年轻的侯爷。
看着他被汗水浸湿的粗布衣裳,看着他因劳作而略显粗糙的手掌,再回想这一路所见所闻,心中原有的某些成见,开始动摇。
“地尽其利,人尽其才……”黄公子低声重复着这八个字,眼中光芒闪烁。
“侯爷志向,果然不凡。
只是……此举无异于与天下旧法、与诸多既得利益者为敌,侯爷前路,注定荆棘遍布。”
秦牧淡然一笑:“路总是人走出来的。
荆棘再多,砍了便是。只要方向是对的,哪怕慢一点,终有抵达之日。”
就在这时,顾青拿着一份文书匆匆走来,见到有陌生人在,欲言又止。
“无妨,黄公子不是外人。”秦牧示意他直言。
他隐隐猜到了这位“黄公子”的身份,此举既是坦荡,也是一种自信的展现。
顾青这才禀报道:“侯爷,北境章校尉来信。
试点军屯‘屯市’已初见成效,士卒家属编织的草席、制作的腌菜等物,通过屯市售出,换得了急需的盐铁布匹,军心颇为振奋。
只是……当地一些军官依旧暗中阻挠,克扣份例,李将军已下令彻查。”
黄公子(太子)在一旁听得真切,心中更是震动。
北境试点!这事他隐约听闻,却不知详情。
如今亲耳听到成效与阻力,对秦牧所行之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这绝非纸上谈兵,而是真真切切在推行,并且触动了庞大的利益网络!
秦牧接过信看了看,对顾青道:
“回复章山,稳扎稳打,成效是最好的反击。对于阻挠者,请李将军依法严办,绝不姑息!”
“是!”顾青领命而去。
黄公子看着秦牧处理事务时那沉稳果决的神态,再结合之前的见闻和对话。
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他站起身,对秦牧郑重地拱了拱手:
“今日一见,方知何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侯爷之作为,之胸襟,黄某佩服。望侯爷能持此心,勇毅前行。
京城……或许并非全是侯爷的敌人。”
说罢,他不再多留,带着两名随从转身离去,背影很快消失在村道尽头。
秦牧站在院中,看着他们离去的方向,目光深邃。
“侯爷,此人……”章山不知何时出现在身边,低声问道。
“如果所料不差,”秦牧缓缓道,“应是东宫那位。”
章山倒吸一口凉气:“太子殿下?他亲自来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乾第一狠人,大乾第一狠人最新章节,大乾第一狠人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乾第一狠人,大乾第一狠人最新章节,大乾第一狠人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