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第一狠人 第104章 互为知音

小说:大乾第一狠人 作者:大肉球 更新时间:2025-11-19 09:16:30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南宫景琰接过茶杯,手指因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秦侯所言极是。正因如此,景琰才更觉肩上责任重大,也更觉……与秦侯相见恨晚!”

  他放下茶杯,站起身,对着秦牧,竟是郑重地躬身一礼!

  秦牧连忙侧身避让:“殿下这是何故?折煞秦牧了!”

  南宫景琰直起身,目光坦诚而炽热:“这一礼,非为景琰个人,乃是为天下苍生,为父皇的江山社稷!秦侯之才,之志,之胸襟,景琰钦佩不已!

  以往在宫中,听惯了歌功颂德、因循守旧之言,直至见到秦侯,见到这黑山村,方知天地广阔,方知我大乾积弊之深,亦知革新希望之所在!”

  他的话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一种找到同道中人的兴奋与责任感溢于言表。

  “秦侯可知,”南宫景琰继续道,“你在此地所为,所上奏章,乃至那《防疫实录》,在朝中引起了多大波澜?

  保守者视你为洪水猛兽,攻击诋毁,不遗余力。

  但也有有识之士,如李崇信将军,如几位心怀社稷的御史、侍郎,对侯爷推崇备至!

  如今,再加上景琰……”

  他目光坚定地看着秦牧:“景琰愿与秦侯并肩,披荆斩棘,将这‘三策’之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一刻,不再是太子与臣子的对话,而是两个心怀天下的年轻人,在就国家的未来达成共识,立下共同的誓言。

  秦牧看着眼前这位比自己还要年轻几岁,却已显露出明君气度的太子,心中也涌起一股豪情。

  他穿越至此,历经生死,奋斗不息,不就是为了能看到这片土地变得更好吗?

  如今,得到了帝国继承人的认可与支持,无疑是巨大的助力。

  “殿下既有此心,秦牧敢不效死力?”秦牧拱手,语气沉凝而坚定。

  “然变革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力可为。

  需循序渐进,需凝聚同道,更需……等待合适的时机。”

  南宫景琰重重坐下,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秦侯放心,景琰明白。

  急躁冒进,只会适得其反。

  当前首要,便是将北境试点做扎实,做成无可辩驳的典范!

  届时,景琰在朝中,便可更有力地为侯爷发声,推动更大范围的试行。”

  两人就在这间简陋的书房里,秉烛夜谈。

  就策论中的细节,就如何应对朝中阻力,就如何培养革新人才,进行了深入而坦诚的交流。

  太子带来了朝堂之上的最新动向和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秦牧则提供了基于基层实践的宝贵经验和务实思路。思想的碰撞,产生了璀璨的火花。

  直到东方既白,南宫景琰才不得不起身告辞。

  “秦侯,保重!”南宫景琰紧紧握住秦牧的手。

  “黑山村乃希望之地,万望守住。

  朝中之事,自有景琰周旋。你我……各自努力,静待时机!”

  “殿下亦请保重!”秦牧郑重回礼。

  望着太子一行人再次消失在晨雾之中,秦牧站在院中,只觉得胸中块垒尽去,豪情满怀。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孤军奋战。

  他有了太子这位位于权力核心的坚定盟友,他的理念,他的实践,已经与这个帝国的未来紧密相连。

  黑山村的星火,终于引来了东风。

  一场席卷大乾的变革风暴,正在两人的携手之下,悄然酝酿。

  太子南宫景琰的再次到访与深夜长谈,如同一剂强心针,让秦牧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然而,前世今生的阅历,尤其是朝堂上翻云覆雨的记忆,让他深知政治承诺的脆弱与权力顶峰的凶险。

  太子年轻,有抱负,但他是否真正理解并愿意承受变革带来的巨大阵痛?

  他的支持,是出于一时的新鲜与激情,还是根植于对国势的深刻忧虑与坚定信念?

  这份疑虑,如同一根细刺,扎在秦牧心头。

  他需要确认,这位未来的君王,究竟是志同道合的战友,还是可能因阻力而退缩,甚至转而成为阻力一部分的“潜在风险”。

  机会很快到来。

  数日后,南宫景琰似乎意犹未尽,再次轻车简从来到了黑山村。

  这一次,他没有急着谈论宏图大计,反而提出想更深入地体验一下黑山村的日常。

  秦牧心中一动,顺势邀请道:

  “殿下若是不嫌简陋,不如随我去看看村里的铁匠铺?

  我们正在尝试打造一些新式的农具。”

  南宫景琰颇有兴趣地答应了。

  村里的铁匠铺经过扩建,比以往宽敞了不少。

  炉火正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

  几名铁匠在秦牧提供的草图指导下,正在锻造一种曲辕犁和一种带有铁齿的耙子,比起旧式农具,显然更省力、更高效。

  “此物看似小巧,却蕴含巧思。”

  南宫景琰拿起一个近乎成型的曲辕犁部件,仔细端详。

  “若推行开来,于农事助力不小。”

  秦牧一边示意铁匠继续工作,一边看似随意地说道:“利器虽好,却也需人会用,需地适用。

  更怕的是,利器一出,旧器皆废,靠打造旧器为生的匠人,怕是要骂娘了。”

  南宫景琰闻言,手上动作微微一顿,抬眼看向秦牧,敏锐地捕捉到了他话中的深意。

  他放下零件,拍了拍手上的煤灰,笑道:

  “秦侯此言,似乎意有所指啊。”

  秦牧引着南宫景琰走出喧闹的铁匠铺,来到旁边一棵大槐树下的石凳坐下,这里相对安静。

  “殿下明鉴。”秦牧坦然道。

  “革新之难,不仅难在创造新物,更难在如何处理‘旧物’与‘旧人’。

  譬如这新式犁铧,固然能提升耕作效率,但必然会冲击旧式犁铧的市场,使得一部分依靠打造旧犁的匠人失去生计。

  若放任不管,便是‘与民争利’;若强行推广,又可能激起民怨。此为一难。”

  他顿了顿,观察着太子的神色,继续深入:“再譬如,臣在策论中提及鼓励工商、规范市场。

  此举固然能充盈国库、惠及百姓,但却不可避免地要触动那些依靠特权垄断、层层盘剥的豪商巨贾乃至其背后官宦的利益。

  他们树大根深,盘根错节,反扑之力,恐远超想象。殿下……可知其中凶险?”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乾第一狠人,大乾第一狠人最新章节,大乾第一狠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