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良宵 第20章 她要为自己筹谋

小说:引良宵 作者:我心则喜 更新时间:2025-11-09 08:38:15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邓婆悄悄抬眼,打量了一下这位新主子。

  只见程恬穿着一身素雅的浅碧色家常衣裙,未施粉黛,容颜清丽,气质温婉,眼神清澈平和,并无侯府中一些主子惯有的骄矜之气。

  程恬温和地抬了抬手:“邓婆不必多礼,快请起,一路辛苦,坐下说话吧。”

  邓婆谢过,却并未立刻坐下,而是微微躬身:“谢娘子,老奴奉命前来伺候,但凭娘子差遣。”

  程恬与她简单说了几句家常,问了问邓婆家中情况,得知她老伴早逝,只有一个女儿,早已成年,如今不在身边,她一人倒也清净。

  她便切入正题:“邓婆不必如此,我年轻,许多家务事料理不清,身边正缺个经验老成的长辈提点。如今请了你,便是想将家里厨房一摊事,连同丫鬟仆役的日常管教,都托付给你。

  “邓婆在侯府见多识广,规矩礼数自是懂的。日后家中饮食、采买调度、下人规矩,还望你多费心管束起来。若有错漏不当之处,或是下人们有什么不妥,也盼邓婆直接与我言明,不必顾忌。”

  说着,程恬示意松萝将一个早备好的钱袋递给邓婆,问道:“这是定钱,往后月例便按侯府的规矩来,绝不会短了。你看可还妥当?”

  邓婆双手接过钱袋,入手沉甸甸的,心中微讶。

  对于这位程家三娘子,邓婆印象模糊,只记得是个安静怯懦的庶女,比不上其他哥哥姐姐受重视,没想到她嫁人后主持起家务来,竟这般有条理,说话也爽快明白,赏罚分明,

  邓婆安静地听完,心中对这位年轻新主子的第一印象颇好,至少,看起来是个讲道理、不刻薄的主子。

  来之前,侯夫人李静琬确实暗中敲打过她,让她“用心伺候,有事及时回禀”。

  但邓婆性子耿直,自有其处世原则,她更看重眼前这位娘子是否是个明理好伺候的主子。

  见程恬温和妥当,她心下便立刻有了几分愿意踏实做事的意思。

  邓婆再次行礼,态度比方才更添了几分认真:“娘子信重,我感激不尽,定当尽心竭力,打理好家务,管束好下人,不负娘子所托。”

  程恬微微一笑,道:“如此甚好,松萝,你先带邓婆去安顿下来,熟悉一下家中情况。”

  看着邓婆跟着松萝退下的背影,程恬轻轻舒了口气。

  这一步算是稳了。

  至于这位邓婆是否完全可信,还需日后慢慢观察,但眼下,家里确实需要这样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人坐镇,这样她肩上的担子能轻省不少,也能更专注于经营好别的事。

  送走邓婆,程恬并未立刻起身,而是就着窗边明亮的日光,重新拿起账本,却久久未曾翻动。

  她的目光落在窗外那株抽了新芽的石榴树上,心神却已飘远。(注)

  那个光怪陆离的预知梦,始终悬在她心头。

  先前因玉璧之事得到印证,程恬十分恐慌,随后王澈的誓言与温情,让她暂时将此事搁置。

  但此刻,她强迫自己必须冷静下来,细细梳理梦中那些支离破碎却又至关重要的线索。

  (主角不是上帝视角,只是做了一次她自己有限视角的梦)

  她不能坐等梦中的悲剧一一上演。

  她程恬,从来不是坐以待毙之人。

  她闭上眼,努力回忆关键事件。

  白玉璧事关旧王叛党,此物引发的祸端,已被她初步化解,但隐患是否已彻底消除,需得持续关注,她要确保那玉璧被彻底处理干净,并留意侯府是否因此事再起波澜。

  程恬能掌握的力量不多,那日去长平侯府之前她想了一夜,确定侯府是她最紧要的依仗之处。

  虽说她与侯府感情淡薄,但名义上她仍是长平侯府嫁出去的女儿。

  长平侯程远韬在朝中虽非权臣,但消息远比她灵通。

  侯夫人李静琬出身陇西李氏,姻亲关系遍布长安名门。

  她或许可以通过适当的往来,获取一些朝堂动态或京城轶事,李静琬此次“补偿”她,也说明她开始觉得她“有用”,这层关系或可谨慎利用。

  以长平侯府为起点,程恬才能用最低的代价掌握更多人脉关系。

  无论是经营财物,还是打点关系,获取情报,她都得和侯府保持一定的良好关系。

  程恬认为,若梦境属实,自己最大的优势,或许就是知道未来几年里,陛下与六部将会颁布哪些政策,又会发生哪些大事,哪些人起起落落,哪些人值得雪中送炭。

  这其中能利用之处太多太多,只要啃下一些边角,就足够她盆满钵满。

  可惜她自身实力微薄,所以只能借侯府小心施为,这其中的分寸必须要仔细把握,若被人以为她窥探机密甚至窥探宫闱,那可就大祸临头了。

  更重要的是,梦中王澈后来官运亨通,手握实权,这必然伴随着某种机遇或功绩。

  会是何时?因何而起?

  程恬大致回忆了梦里未来一年的信息,没发觉王澈有对她说过什么有关贵人、赏识的话,也没往家中带过什么特殊之物。

  街头巡卫想遇见贵人,确实难了些,但明年考核后王澈就会调职,想必贵人也是那时出现的,所以王澈才忽然有了被调去御前的机会?

  程恬仔细思索,现下自己能在王澈身上做的事不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如今他们仍是结发夫妻,一荣俱荣,王澈升职对她来说只有好处,没必要画蛇添足。

  她需得留意朝堂动向,尤其是与金吾卫相关的消息。

  另外,王澈在金吾卫中,总该有几个关系尚可的朋友,或说得上话的长官。

  或许她可以通过适当的交际,比如邀请相熟的同僚家眷来家中小聚,这样不仅能了解王澈在外的情况,也能提前嗅到一些风向,或许在关键时刻也能说得上话。

  这需要她更主动一些。

  ————

  注:唐玄宗曾下诏,“两京路及城中、苑内种果树”。百姓会在房前屋后种植枣、桃、杏树,既美化环境又有经济实惠的收成。

  石榴在中唐以后逐渐传入民间,因其花、果俱美,且寓意吉祥(多子多福),深受喜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引良宵,引良宵最新章节,引良宵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