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英雄救美”与“宠妾灭妻”,这是梦境中最刺痛程恬的部分。
那个让王澈倾心的美人,林沐霖,是如何出现的?
是王澈背地里早已识得,还是他随着陛下出巡在途中相救,又或是别的什么缘由?
那时自己只顾着委屈难过,竟没有仔细追问个清楚。
程恬不禁对梦里的自己感到懊恼,如此重要之事,就这么漏下了。
不过,梦中那林沐霖似乎身份特殊,并非普通民女,身边常有些神秘之人跟侍,一入门就理直气壮占了最好的院子。
自己最后缠绵病榻,香消玉殒,会不会也与她有关?
程恬闭上眼睛,呼了口气,平复心情。
此事不急,急也没用。
她早已打定主意,若王澈真的负心薄幸,她绝不眷恋,立刻和离。
梦里只因着一份不甘心,而苦苦守候,盼着王澈回心转意……实在是糊涂!
另外,如今家中清贫,王澈的俸禄仅够维持日常花销,若想打点关系、积累人脉,没有额外的进项是万万不能的。
她需得盘算自己的嫁妆,看看是否有可以钱生钱的门路,补贴家用,也为未来可能的需要做准备。
程恬知道,自己不能将所有希望寄托于王澈的“不变心”上。
她要更好地经营这个家,调理好身体。
梦中她身子不济,郁郁而终,这固然有心情郁结的缘故,但身体底子差也是事实,她需得从现在开始就仔细调养,邓婆擅长药膳,正好可以倚重。
绝不能给任何人以“体弱多病、不堪为主”的借口。
此外,她也要悄悄积累一些私房钱和可靠的人脉,万一……万一真有梦中的那一天,她也不至于毫无退路。
梦境是预警,而非枷锁。
她不会让梦魇主宰自己,但会将其作为指引,步步为营,谋一个安稳富足的将来。
——
薄雾渐散,长安城在晨曦中缓缓苏醒。
承天门街鼓声隆隆,坊门次第开启,贩夫走卒推着车、挑着担,开始了一日的营生。
王澈所在的这一队金吾卫,负责的是城东辅兴坊至颁政坊一带的巡警事务。
点卯之后,队正简单训话,强调了几句“严查宵小”、“肃清街面”,队伍便按既定路线分散开来。
王澈与同队的赵老五搭档,沿着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不紧不慢地走着。
清晨的集市已是人头攒动,他们的出现,让市井的喧嚣略微收敛几分。
有相熟的摊主笑着打招呼,王澈也点头回应。
底层金吾卫的工作十分琐碎,他们要检查坊门开启后是否有可疑人员滞留;驱赶占道经营、影响通行的早市摊贩;调解因争抢摊位或驴车牛车引发的市井口角;偶尔遇到大户人家的车驾经过,还需肃立道旁,维持片刻秩序。
他们需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些事琐碎,却容不得马虎,毕竟天子脚下,皇城周边,若真出了大乱子,谁都担待不起。
队里的赵老五是个老兵油子,他眯着眼打量王澈,嘿嘿笑道:“王老弟,今日气色不错啊!咋,家里娘子给炖了十全大补汤?”
王澈的耳根倏地泛红,却仍板正着身子,目光专注地巡视着街面,斥道:“休要胡言,专心当值。”
日头渐高,两人巡至颁政坊附近一处茶摊,队正招呼众人轮流歇脚。
王澈刚拧开水囊的木塞,仰头灌下一口清水,忽地听见一声熟悉的呼唤:“大哥!”
他回头,只见弟弟王泓提着一个包袱,正站在茶摊外冲他招手。
王泓比他小四岁,眉眼与他有几分相似,但身形单薄些,穿着半旧的青色布衣,脸上带着和王澈如出一辙的憨厚笑容。
王家家境已然落魄,王泓自幼便十分懂事,主动出去找活计,因为在去年冬日扶住了险些因雪水摔倒的老夫子,所以被推荐去了书肆做工。
书肆掌柜和老夫子都是善人,对王泓多有关照。
这可真是最好的活计了,每日管一顿饭,有钱赚,有书读,有笔墨可用,还能耳濡目染学到真本事。
王澈和阿娘都叮嘱王泓,不能辜负人家一片好心,幸而王泓自己努力上进,如今在书肆里颇受重用,老夫子的考较他也能接上话了。
王澈见弟弟来了,急急起身。
他三步并作两步跨出茶摊,问道:“阿泓,你怎么来了?”
王泓将手中包袱递过来,道:“阿娘惦记你,说你总也不回去,怕你顾不上添置,让我给你送些东西来。这是她新给你做的一身衣裳,还有些她腌的菜和刚烙的饼子。阿娘说你总在外面跑,吃不好,让你拿着垫补一下。”
王澈接过包袱。
阿娘总是这样,心里时刻记挂着他。
他拍了拍弟弟的肩膀,问道:“辛苦你了,专门跑一趟,家里一切都好?阿娘身子如何?”
王泓忙不迭点头:“阿娘好着呢,天天侍弄她那小菜园,浇水施肥,捉虫除草,菜都爬满架了,忙得不亦乐乎,吃不完还让我拿去送给掌柜的。她还念叨,等过些日子收了新菜,让你回去拿呢。”
王澈静静听着,眼前仿佛浮现出老宅院子里那片生机勃勃的小菜园,还有阿娘起早贪黑忙碌的身影。
他心中既感念又有些愧疚,因为成家后,他确实回去得少了。
王澈笑了笑,道:“那就好,等过几日我轮休,就回去看你和阿娘。”
王泓笑着应了,悄悄用眼神瞟了一眼王澈身后那些休息的金吾卫同僚。
他迟疑了一下,还是小声问道:“大哥,那你回去的时候……嫂子可会同来?”
王澈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老人家传统,看重子嗣,程恬过门一年肚子没动静,加上侯府千金的身份本就让阿娘觉得高攀不起,相处尴尬,故而阿娘宁愿住在老宅跟小儿子过,也不愿来打扰他们。
阿娘嘴上不说,心里对程恬怕是存着不小的怨气,连带着对他也疏淡了几分。
王澈知道,弟弟王泓懂事,是想提前在他这儿探个口风,回去也好有个说辞,免得阿娘到时又给程恬脸色看,害得大家都尴尬,下不来台面。
那个让王澈倾心的美人,林沐霖,是如何出现的?
是王澈背地里早已识得,还是他随着陛下出巡在途中相救,又或是别的什么缘由?
那时自己只顾着委屈难过,竟没有仔细追问个清楚。
程恬不禁对梦里的自己感到懊恼,如此重要之事,就这么漏下了。
不过,梦中那林沐霖似乎身份特殊,并非普通民女,身边常有些神秘之人跟侍,一入门就理直气壮占了最好的院子。
自己最后缠绵病榻,香消玉殒,会不会也与她有关?
程恬闭上眼睛,呼了口气,平复心情。
此事不急,急也没用。
她早已打定主意,若王澈真的负心薄幸,她绝不眷恋,立刻和离。
梦里只因着一份不甘心,而苦苦守候,盼着王澈回心转意……实在是糊涂!
另外,如今家中清贫,王澈的俸禄仅够维持日常花销,若想打点关系、积累人脉,没有额外的进项是万万不能的。
她需得盘算自己的嫁妆,看看是否有可以钱生钱的门路,补贴家用,也为未来可能的需要做准备。
程恬知道,自己不能将所有希望寄托于王澈的“不变心”上。
她要更好地经营这个家,调理好身体。
梦中她身子不济,郁郁而终,这固然有心情郁结的缘故,但身体底子差也是事实,她需得从现在开始就仔细调养,邓婆擅长药膳,正好可以倚重。
绝不能给任何人以“体弱多病、不堪为主”的借口。
此外,她也要悄悄积累一些私房钱和可靠的人脉,万一……万一真有梦中的那一天,她也不至于毫无退路。
梦境是预警,而非枷锁。
她不会让梦魇主宰自己,但会将其作为指引,步步为营,谋一个安稳富足的将来。
——
薄雾渐散,长安城在晨曦中缓缓苏醒。
承天门街鼓声隆隆,坊门次第开启,贩夫走卒推着车、挑着担,开始了一日的营生。
王澈所在的这一队金吾卫,负责的是城东辅兴坊至颁政坊一带的巡警事务。
点卯之后,队正简单训话,强调了几句“严查宵小”、“肃清街面”,队伍便按既定路线分散开来。
王澈与同队的赵老五搭档,沿着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不紧不慢地走着。
清晨的集市已是人头攒动,他们的出现,让市井的喧嚣略微收敛几分。
有相熟的摊主笑着打招呼,王澈也点头回应。
底层金吾卫的工作十分琐碎,他们要检查坊门开启后是否有可疑人员滞留;驱赶占道经营、影响通行的早市摊贩;调解因争抢摊位或驴车牛车引发的市井口角;偶尔遇到大户人家的车驾经过,还需肃立道旁,维持片刻秩序。
他们需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些事琐碎,却容不得马虎,毕竟天子脚下,皇城周边,若真出了大乱子,谁都担待不起。
队里的赵老五是个老兵油子,他眯着眼打量王澈,嘿嘿笑道:“王老弟,今日气色不错啊!咋,家里娘子给炖了十全大补汤?”
王澈的耳根倏地泛红,却仍板正着身子,目光专注地巡视着街面,斥道:“休要胡言,专心当值。”
日头渐高,两人巡至颁政坊附近一处茶摊,队正招呼众人轮流歇脚。
王澈刚拧开水囊的木塞,仰头灌下一口清水,忽地听见一声熟悉的呼唤:“大哥!”
他回头,只见弟弟王泓提着一个包袱,正站在茶摊外冲他招手。
王泓比他小四岁,眉眼与他有几分相似,但身形单薄些,穿着半旧的青色布衣,脸上带着和王澈如出一辙的憨厚笑容。
王家家境已然落魄,王泓自幼便十分懂事,主动出去找活计,因为在去年冬日扶住了险些因雪水摔倒的老夫子,所以被推荐去了书肆做工。
书肆掌柜和老夫子都是善人,对王泓多有关照。
这可真是最好的活计了,每日管一顿饭,有钱赚,有书读,有笔墨可用,还能耳濡目染学到真本事。
王澈和阿娘都叮嘱王泓,不能辜负人家一片好心,幸而王泓自己努力上进,如今在书肆里颇受重用,老夫子的考较他也能接上话了。
王澈见弟弟来了,急急起身。
他三步并作两步跨出茶摊,问道:“阿泓,你怎么来了?”
王泓将手中包袱递过来,道:“阿娘惦记你,说你总也不回去,怕你顾不上添置,让我给你送些东西来。这是她新给你做的一身衣裳,还有些她腌的菜和刚烙的饼子。阿娘说你总在外面跑,吃不好,让你拿着垫补一下。”
王澈接过包袱。
阿娘总是这样,心里时刻记挂着他。
他拍了拍弟弟的肩膀,问道:“辛苦你了,专门跑一趟,家里一切都好?阿娘身子如何?”
王泓忙不迭点头:“阿娘好着呢,天天侍弄她那小菜园,浇水施肥,捉虫除草,菜都爬满架了,忙得不亦乐乎,吃不完还让我拿去送给掌柜的。她还念叨,等过些日子收了新菜,让你回去拿呢。”
王澈静静听着,眼前仿佛浮现出老宅院子里那片生机勃勃的小菜园,还有阿娘起早贪黑忙碌的身影。
他心中既感念又有些愧疚,因为成家后,他确实回去得少了。
王澈笑了笑,道:“那就好,等过几日我轮休,就回去看你和阿娘。”
王泓笑着应了,悄悄用眼神瞟了一眼王澈身后那些休息的金吾卫同僚。
他迟疑了一下,还是小声问道:“大哥,那你回去的时候……嫂子可会同来?”
王澈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老人家传统,看重子嗣,程恬过门一年肚子没动静,加上侯府千金的身份本就让阿娘觉得高攀不起,相处尴尬,故而阿娘宁愿住在老宅跟小儿子过,也不愿来打扰他们。
阿娘嘴上不说,心里对程恬怕是存着不小的怨气,连带着对他也疏淡了几分。
王澈知道,弟弟王泓懂事,是想提前在他这儿探个口风,回去也好有个说辞,免得阿娘到时又给程恬脸色看,害得大家都尴尬,下不来台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