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寿辰,普天同庆。皇宫内外张灯结彩,鼓乐喧天。永和帝于太极殿设宴,款待群臣及宗室勋贵。后宫之中,皇后亦在凤仪宫接受内外命妇及皇子公主的朝拜贺寿。

  沈青澜因在“百鸟朝凤”屏风制作中立下大功,被张司制特允在凤仪宫偏殿随侍,以备不时之需,这已是宫女所能企及的极高荣宠。她身着统一的司制司宫装,低眉顺目地立于角落,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大殿之内奢华喜庆之下涌动的暗流。

  太子萧景铭献上一尊尺余高的东海珊瑚,色泽瑰丽,形态奇绝,引来阵阵惊叹。他意气风发,言谈间尽显储君气度。齐王萧景瑜虽仍在禁足,但其生母德妃代为献上一卷据说是前朝书画大家的真迹,亦引得永和帝注目良久,淡淡夸赞了一句“有心了”。德妃妆容精致,笑容得体,目光却偶尔扫过偏殿方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轮到靖王萧景玄献礼时,他呈上的是一套亲手誊抄、装帧素雅的佛经。“儿臣才疏学浅,无珍奇可献,唯愿以此经卷,为母后祈福,愿母后凤体安康,福泽绵长。”他语气温和,姿态恭谨,与太子、齐王(通过德妃)所献之物的珍稀形成鲜明对比。

  皇后信佛,闻言面露欣慰之色,亲自接过翻看,赞道:“玄儿有心了,字迹清隽,心诚则灵,此礼甚合哀家心意。”永和帝亦微微颔首,看向萧景玄的目光多了几分柔和。

  沈青澜在偏殿听得真切,心中暗赞萧景玄此举高明。不显山露水,却精准地投合了皇后与皇帝的心意,在一片珠光宝气中,反而更显真诚。

  然而,就在这觥筹交错、一派祥和之际,异变陡生!

  一名负责侍奉酒水的小宫女,在为太子添酒时,不知怎的手一抖,竟将整壶御酒泼洒在了太子身前!酒液浸湿了太子华贵的袍服,殿内瞬间一静。

  “蠢婢!眼睛瞎了吗?!”太子勃然大怒,抬脚便欲踹去。

  那小宫女吓得魂飞魄散,瘫软在地,连连磕头:“殿下饶命!殿下饶命!奴婢……奴婢不是有意的,是……是有人从背后推了奴婢一把!”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在皇后寿宴上,众目睽睽之下,竟有人敢暗中推搡宫人,惊扰太子?!

  永和帝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皇后的笑容也淡去了几分。德妃眼中则飞快地掠过一丝诡秘的光芒。

  “何人推你?指出来!”太子厉声喝道。

  那小宫女惊惶四顾,目光在人群中逡巡,最终,颤抖着手指,竟指向了偏殿方向,落在了沈青澜身侧不远处,一个同样穿着司制司服饰、面色惨白的宫女身上!“是……是她!奴婢认得她,她是司制司的莲心!”

  那名叫莲心的宫女扑通一声跪倒,尖声叫道:“冤枉!陛下、娘娘明鉴!奴婢一直在此侍立,从未离开过位置,怎会去推她?是她污蔑奴婢!”

  场面顿时混乱起来。一个指认,一个喊冤,各执一词。

  沈青澜心中警铃大作!这绝非意外!目标是她,还是司制司?抑或是想借机将水搅浑?她迅速冷静下来,目光锐利地扫过那小宫女和莲心,以及周围众人的反应。

  张司制已急忙出列跪倒:“陛下、娘娘息怒!是臣管教无方,惊扰圣驾!请容臣……”

  “张司制,”德妃忽然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此事发生在皇后娘娘寿宴上,惊扰了太子,非同小可。既然涉及司制司宫女,依本宫看,不如将涉事两人即刻押下,交由宫正司严加审问,以免扰了娘娘和陛下的雅兴。”她这话看似公允,实则直接将事情闹大,并且暗示司制司管理不善。

  若真将人交给宫正司,屈打成招之下,不知会攀咬出什么!沈青澜心念电转,此事决不能任由发展!她必须做点什么。

  就在永和帝面露不耐,即将准奏之际,沈青澜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跪倒在张司制身侧,声音清晰而镇定:“陛下、娘娘容禀。奴婢沈青澜,司制司宫女,有一言或许可助查明真相。”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这个突然出声的宫女身上。永和帝挑了挑眉,皇后也露出些许讶异。萧景玄坐在席间,握着酒杯的手指微微收紧,面上却依旧是一片淡然。

  “讲。”永和帝沉声道。

  “谢陛下。”沈青澜叩首,然后抬头,目光平静地看向那个指认莲心的小宫女,“适才这位姐姐言道,是被人从背后推搡,才失手打翻酒壶。奴婢斗胆,请陛下、娘娘恩准,让这位姐姐指出,她被推搡时,受力之处具体在背心何处?是左是右?是上是下?”

  那小宫女一愣,眼神有些慌乱,下意识地用手摸了摸后背,支吾道:“是……是右边,肩胛下面……”

  沈青澜不再看她,转而向帝后禀道:“陛下、娘娘明鉴,人力推搡,受力之处衣物必有瞬间的褶皱乃至印记。方才事发突然,若真如她所言被猛力推搡,其背后对应位置的衣物定有异样。只需即刻验看,真假立判。”

  此言一出,那小宫女脸色瞬间煞白!

  永和帝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对身旁的内侍示意。立刻有两名嬷嬷上前,不顾那小宫女的挣扎,当场查验其背后衣物。

  “回陛下、娘娘,”嬷嬷回禀,“此女背后衣物平整,并无任何推搡所致的褶皱或痕迹。”

  真相大白!那小宫女是在撒谎!

  “大胆贱婢!竟敢在御前诬陷他人!说!是谁指使你的?!”太子怒不可遏,感觉自己被当众愚弄了。

  那小宫女吓得瘫软如泥,涕泪横流,磕头如捣蒜:“奴婢……奴婢一时鬼迷心窍……是……是有人给了奴婢银子,让奴婢假装被推,然后……然后指认司制司的人……奴婢不知那人是谁,她蒙着面……”

  殿内一片哗然!竟真是有人蓄意陷害!

  德妃的脸色微微僵硬,随即叹道:“竟有此事?真是其心可诛!幸好这沈宫女心细如发,才免了一场冤屈。”她轻描淡写,将自己方才建议交宫正司的事撇清。

  永和帝面沉如水,挥挥手:“将此诬告之婢拖下去,严加拷问,务必查出主使!莲心无辜,放开她吧。”

  一场风波,在沈青澜的冷静分析与机智应对下,迅速平息。皇后看向沈青澜的目光,多了几分真正的赞赏:“沈氏女沉稳机敏,不错。”

  靖王府 · 隔空默契

  宴席上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宫外密切关注此事的萧景玄耳中。

  “殿下,沈姑娘当众揭穿诬陷,化解危机,皇后娘娘还亲口夸赞了她!”顾昀语气中带着钦佩。

  萧景玄负手立于窗前,听着宫内眼线的详细描述,脑海中几乎能想象出她跪在殿中,镇定自若、条分缕析的模样。他的唇角勾起一抹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温柔弧度。

  “她总是能给人惊喜。”他低语一句,随即神色恢复冷峻,“不过,对方一计不成,恐生他计。德妃今日反应,看似公允,实则急于撇清,嫌疑不小。齐王虽禁足,其党羽却未消停。”

  他沉吟片刻,吩咐道:“将我们查到的,关于赵永那家笔墨铺子资金异常,以及其笔迹可能存在模仿的消息,通过隐秘渠道,不动声色地透露给都察院的李御史。”李御史是出了名的耿直,且与王崇焕素来政见不合。

  “殿下的意思是?”

  “打草惊蛇,驱狼吞虎。”萧景玄眼中寒光闪烁,“让李御史去弹劾赵永,将科举旧案的疑点重新翻出来。太子为了自保,必定会弃车保帅,甚至可能将矛头引向王崇焕。我们只需静观其变,让他们内部先乱起来。”

  “妙计!”顾昀赞道,“如此一来,既能敲山震虎,试探太子一党的反应,又能借此机会,看看能否逼出更多关于科举案的证据!”

  凤仪宫 · 余波未平

  寿宴继续,但气氛已悄然改变。经此一事,沈青澜这个名字,不再仅仅因技艺而被提及,更因其临危不乱的智慧和勇气,给在场许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宴席散后,张司制特意将沈青澜叫到一旁,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复杂:“今日多亏你了。否则,司制司难免要受牵连。”她顿了顿,压低声音,“只是,你今日锋芒过露,恐怕已彻底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日后行事,需更加小心。”

  “奴婢明白,谢大人提点。”沈青澜恭谨应答。她何尝不知自己已被推至风口浪尖?但方才情势所迫,她别无选择。

  回到司制司住处,同屋的宫女们看她的眼神已不仅仅是敬佩,更带上了几分敬畏与疏离。沈青澜并不在意,她早已习惯了一个人。

  夜深人静,她再次通过密道来到揽月阁。今夜无月,阁内一片漆黑。她点燃油灯,在熟悉的案几前坐下,心绪却难以平静。白日里的惊险,帝后审视的目光,暗处未知的敌人……一切都让她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她需要将今日之事告知萧景玄,也需要了解宫外的进展。她取出随身携带的、用于记录绣样的小本和炭笔,思索片刻,开始以极其细微的字迹书写。她将寿宴风波、德妃可疑的反应、以及自己的担忧,简明扼要地写下。然后,她将纸条卷起,塞入一个细小的竹管,用蜡封好。

  她走到密道石室那处隐蔽的缝隙,将竹管放入——这是她与贤妃“青鸟”约定的紧急传递信息之处。她不知道这条渠道能否也将信息传递给萧景玄,但这是她目前唯一能主动联系外界的方式。

  做完这一切,她靠在冰冷的墙壁上,缓缓舒了口气。无论前路如何,她都不会退缩。

  宫墙内外 · 心意相通

  翌日,那枚小小的竹管,经由“青鸟”之手,以及萧景玄布置在宫内的复杂网络,竟真的出现在了靖王府的书案上。

  萧景玄展开那张小小的纸条,看着上面清秀却力透纸背的字迹,仿佛能看到她书写时微蹙的眉头和坚定的眼神。字里行间,没有抱怨,只有冷静的叙述与警觉的分析。

  “青澜……”他低声念着,将纸条紧紧攥在手心。他能感受到她在宫中的步步惊心,也能感受到她那份与他并肩而立的决心。

  他铺开宣纸,研墨挥毫,写下四个字:“已知,安心。”

  他没有多言,但这四个字,承载着他的承诺、他的力量,以及那份悄然滋长、却愈发清晰的情感。他将纸条用同样的方式封好,通过特殊渠道,设法送回那揽月阁的石室之中。

  当沈青澜在石室缝隙中摸到那枚熟悉的竹管,展开看到那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时,一股暖流蓦地涌上心头,冲散了连日的疲惫与寒意。她将纸条贴近心口,仿佛能感受到来自宫外那份坚定的支持。

  他们虽隔重重宫墙,未曾见面,却已在无声的默契中,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联手抗敌。他于朝堂布局,她于宫闱破局;他懂她的艰险,她知他的谋略。

  凰鸟振翅,虽栖于深宫,其志已在九霄;潜龙在渊,虽隐于朝野,其爪已露锋芒。寿辰风波暂平,但帝后之争、皇子之斗、新旧势力的碰撞,才刚刚拉开序幕。他们的逆袭之路,因这次隔空的携手,而进入了新的阶段。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但两颗心的靠近,足以照亮彼此前行的道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燕宫阙:凰途逆袭,燕宫阙:凰途逆袭最新章节,燕宫阙:凰途逆袭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